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大智若愚的名将鲁肃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

三国大智若愚的名将鲁肃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89 更新时间:2024/2/18 6:39:47

鲁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这样一个人却也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事实上鲁肃的才能完全不输于周瑜,但是不像周瑜那样有锋芒,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鲁肃比较的老实,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将鲁肃描写的有点愚笨,但是鲁肃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其一生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孙刘联盟,使得三国鼎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鲁肃是一个性格豪爽的人,鲁肃幼年丧父,由其祖母养大,看到朝廷混乱,群雄蜂起,鲁肃在家乡组织青年人习武练兵,在周瑜做居巢长的时候曾经向鲁肃借粮,鲁肃将家里粮食的一半借给了周瑜,这一半就是三千斛,是非常大的一笔财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肃的豪爽,对朋友的仗义。

鲁肃也是一个熊才大略的人,周瑜带着鲁肃去投奔孙权,鲁肃一见面就分析了天下的形势,为孙权制定了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大政方针,并且准确的预测出将来的天下必然是三足鼎立,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鲁肃的眼光独到。

鲁肃也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赤壁之战的前夕,很多人主张投降曹操,是鲁肃坚持要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孙权也是听从了鲁肃的劝说才下定决心与曹操决战到底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武将鲁肃是具有大智大勇的。后来的单刀赴会也说明了鲁肃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

鲁肃也是一个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周瑜去世后鲁肃接替了周瑜的职位,军队只有四千人,鲁肃治军有方,很快部队就扩大到万余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肃的领导才能。

鲁肃的一生最主要的就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坚持孙刘联盟,共抗曹操,使得三国鼎立,可以说没有鲁肃就不会有孙刘联盟,可能曹操能够很快将其各个攻破,也就不会有三国。

三国时期的鲁肃和吕蒙的关系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得力干将。孙策在时,吕蒙依附姐夫邓当,英勇不可挡。孙策被杀后,吕蒙受到孙权的重用,战功累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吕蒙从围曹仁在南郡,在皖城大破朱光的军队,战功赫赫,官拜庐江太守。而后在攻占荆州三郡、智擒郝普,在合淝之战中奋勇抵抗魏军的追袭。最有名的还是吕蒙白衣渡江,这是三国历史上最有名、最成功的偷袭战争之一。吕蒙和陆逊共同谋划得针对关羽的一次阴谋,吕蒙抱病,让陆逊统领军务,这陆逊年少,再加上事前修书给关羽示弱,因此关羽并不防备。接着,关羽将荆州守军调往前线进攻曹军之际,吕蒙率领江东军轻装渡江,偷袭荆州,取得了成功。前线的关羽又被曹军打败,夺取荆州又无望,只得退守麦城,最终因为弹尽粮绝,被曹军俘虏杀害。

鲁肃和吕蒙为一人效忠,两人的渊源还要从孙权说起。吕蒙虽然英勇,可是不爱读书,说白了就是莽夫。孙权劝吕蒙说:“你是要担当大任的人,不可以不学习。”吕蒙就以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推托了,孙权又说:“我没有让你学富五车的意思,只是让你广泛阅读,增长见识。你说你军中忙,可是我比你更忙,尚且常常读书,那是因为获益匪浅。”吕蒙就开始读书,打仗期间也在读书。

鲁肃在和吕蒙商议军事的时候,非常惊讶的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再也不是当时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非常敬佩他,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好友方才离去。

三国东吴鲁肃和诸葛亮的关系

鲁肃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鲁肃是东吴孙权的军师,而诸葛亮是蜀地刘备的军师。两人虽然辅佐的君主不一样,但却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好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是一个反应迟钝,又是一个善于调和的人。实则,鲁肃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才。鲁肃是孙权的之际,二人同榻而饮的时候,对天下的形式以及吴国的策略谈论中意见达到高度的统一,鲁肃曾对孙权说“主公将来可以称帝”虽然说完遭到孙权的训斥,认为汉天子还在,此话大逆不道,但是同时又补充到时机还未成熟,鲁肃喜上眉梢,原来孙权早已有此大志。

鲁肃和诸葛亮都是属于赞成孙、刘联盟的人,鲁肃曾说过“孙刘两家在三十年内结成联盟,江东基业大事可成。”以此可以看出鲁肃眼光之长远,后来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战略谋划,令人佩服。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击退了曹操大军,站稳了江东地区。鲁肃是孙、刘联盟的策划者和实践者。诸葛亮、周瑜向来不和,周瑜也曾一度想要除掉诸葛亮,为了不破坏联盟,总是鲁肃从中周旋,事事协调。

诸葛孔明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总是将自己看穿周瑜心思的事情透露给鲁肃,又让周瑜知道,这也是周瑜视他为眼中钉,想要除之而后快的原因。比起诸葛亮时时想要显露自己聪明,鲁肃则是懂得隐藏,从来不在人前显露聪明,只有孙权需要的时候才显露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谋略。当然诸葛亮被为“卧龙先生”也不是凭空得来,诸葛亮的智慧也是无人能及的,周瑜就曾感叹过“既生瑜何生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诗碑传奇!唐武宗千年"诅咒"竟吓退日本天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诅咒有很多种方式,主要有:巫蛊,召邪。召邪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召唤含有怨气的孤魂野鬼,使用他们的怨气得到力量,并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愿望。诅咒,世上是否真实的存在?下面就和趣闻解密小编一起来看看。日寇密谋夺碑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消息传到苏州后,当时盘踞在那里的侵华头目松井石根欣喜

  • 他才是三国职场打拼里隐藏最深的高情商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里,鲁肃有几分天然呆,似乎只是为了反衬诸葛亮而存在,其实不然,三国职场,最为成功人士,非他莫属。他劝说上司时,话都恰到好处地点在关键处,获得上司另眼相看,周瑜去世后,竟然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都督。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208年12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间黑云压城。东吴集团内部战降两派斗争立马白热

  • 清朝残酷奇案:皇太极将姐姐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沈阳大南门里路东一角,清初是努尔哈赤第三子莽古尔泰王府所在地。莽古尔泰曾经在这里与弟弟德格类、姐姐莽古济密谋设“鸿门宴”,谋害皇太极夺取皇位。可是不知为何,这项夺权方案确定不久,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先后暴亡。“鸿门宴”事件被揭发后,莽古济及其党羽一千多人被处决。这件事成为沈城乃至清史上一桩最大、最

  • 盘点中国历史上30位智谋之士:第一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其头绪之纷繁,态势之复杂,人才之杰出,故事之精彩,几乎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开国帝皇之所以能削平群雄,当然有赖于他们的自身素质。其中,收揽人才,善用谋士,可以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周.姜子牙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

  • 伍子胥一夜白头过韶关 内心多疑害死两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夜白头”、“千金小姐”这样的词汇仿佛是上学时才会碰到的成语,但是你知道吗,这两个词都是有出处的。伍子胥一夜白头顺利度过韶关前往吴国,但也因为他自己的疑心病重,害的两名帮助过他的恩人死亡,令他后悔莫及。网络配图伍子胥逃出大楚国都之后,准备通过昭关,然后乘船去往吴国。但是,昭关是吴国边境重镇,防卫森

  • 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启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

  • 嘉庆帝法办巨贪和珅 十一位总督表态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嘉庆在对这些地方督抚大员们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他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嘉庆四年正月初三辰刻,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准备靠肃贪打响自己亲政后第一炮,树立新朝气

  • 天下第一利口张仪为什么会辱骂儒学宗师孟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儒学宗师孟子满腹经纶,有着“大才雄辩,天下无对”之美誉,而战国秦相张仪则因生就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利口”。仿佛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在两位名家在学术及政治领域多有争论,唇枪舌剑之激烈程度,不亚于现代名流微博过招的浓烈硝烟气息。图片来源于网络两人的多次言语交锋中,尤以张仪的一句“儒家大伪

  • 雍正曾当众斥责谄媚大臣:称其极其可笑自寻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现实生活中,谄媚之事还时有发生。遇此,有人能慨而拒之,有人则欣然笑纳,有人接受起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清朝雍正皇帝,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网络配图据郑逸梅编著的《清宫轶事》记载:一次,御史汤倓积极响应皇上纳谏的号召,上了一份建议书。雍正看了之后,觉得他言之无物不说,且暗藏私心,极尽谄媚。雍正非常厌恶,当

  • 苏妲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黑成祸国妖女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妲己的形象深入人心,主要还是由于一部《封神演义》,但这只是一部小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不过,历史上确实存在妲己这个人,在《国语》中明确说道:“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可见,她不姓苏,也不是冀州侯苏护之女。图片来源于网络她姓己,名妲。当年纣王征服有苏氏,得到己妲,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