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只因做了这件事 被封为万户侯!

霍去病只因做了这件事 被封为万户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3/12/14 12:47:25

话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兵祁连山不但生擒了匈奴的单桓王和酋涂王,还打败了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匈奴祁连山一带的“四大天王”尽被霍去病拿下。对此,匈奴的伊稚斜单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召见败军之王浑邪王和休屠王。

浑邪王和休屠王接到王命后坐立不安。为了弄清伊稚斜单于会怎么处置自己,他们马上派探子去单于的“司令部”打探消息。结果探子回报,凶多吉少。

既然凶多吉少,那就是提着脑袋去,能不能再提着脑袋回来就得看造化了。如果不去,那就是违抗君令,就是罪不可赦啊!何去何从成了摆在浑邪王和休屠王面前的一大难题。

网络配图

去是不行的,他们可不敢当“冒险大王”;不去也是不行的,当缩头乌龟也是会丢掉小命的。这两位大王思来想去,最后两人各在手中写了一个字,当两个手掌同时打开时,两个大大的“和”字血迹斑斑,触目惊心。

昔日秦朝第一勇将章邯在巨鹿战败后,万不得已之下只能归顺项羽。当时提出的方案也是“和”,而这个“和”说得难听点就是投降。此时,浑邪王和休屠王的情况和当年章邯的情况基本上是一样的。打又打不过汉军,顶头上司又要治自己的罪,没有办法,就只有“和”这一条路可走了。

李息当时率兵正在黄河边修城筑墙,鉴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他很荣幸成了浑邪王和休屠王求和的“红娘”。

李息对这门“亲事”也不敢怠慢,他马上向汉武帝转达了浑邪王和休屠王求和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听闻后,立即下令开门迎降,叫李息马上给两王捎个回信,对他们的投诚表示欢迎。

同时,汉武帝下令严阵以待,派今年的大汉朝“年度红人”霍去病带数万骑兵和近万辆马车迎接二王的到来。当然,汉武帝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显示阔气,另一方面也是防止二王诈降。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一向谨慎小心的汉武帝深思熟虑之举。然而,他不会料到,这次中规中矩的行动差点弄巧成拙。

一个干柴一个烈火,一点就着;一个郎情一个妾意,一拍即合。事情发展到这里,看似顺风顺水,双方共入“洞房”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就是在这“迎亲”的路上,却发生了变故。

网络配图

浑邪王和休屠王两位大王原本就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一个含情脉脉,一个娇羞无比;一个枉自嗟叹,一个空劳牵挂……就是因为这份嗟叹、牵挂,走到半路,休屠王突然停下轿子不肯前行了。浑邪王对此很是疑惑,于是派人去问休屠王原因。休屠王开始玩文字游戏,打哑谜,感叹道:“天上月,月下人,水中月。镜中观月,虚无缥缈,怎一个愁字了得?”

浑邪王也不是等闲之辈,马上回道:“窗内霜,霜外露,门前霜。栏上看霜,真切实在,奈何周身冷意难消?”

眼看这文绉绉的东西玩得不清不楚,休屠王开始吐露心声:“汉朝的迎亲队伍甚众,超过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啊。”

浑邪王劝说道:“都到这个时候了,已经没有退路了,悔婚对自己的名誉不好。”

“只怕上错花轿嫁错郎啊,所以这件事还得再考虑考虑。”休屠王回答道。

眼看劝说无效,浑邪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自己的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休屠王进行了一次闪电偷袭行动。休屠王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做了刀下鬼。

吞并了休屠王的部众之后,浑邪王继续赶路,很快就来到了“婚庆”地点——黄河边。

网络配图

为了显示对浑邪王的崇高礼节,早已恭候多时的霍去病马上渡过黄河迎接。一时间,人欢马叫,场面壮观。汉军的迎亲队伍人多势众,又鱼贯而上,顿时吓坏了匈奴士兵。这哪里是迎亲,分明是迎战啊,这哪里是去享福啊,分明是去送死啊!在生与死之间,在荣与辱之间,他们没有过多的犹豫,马上掉转马头,开始上演大逃亡。

傻了眼,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尽管他喊破了嗓子也无济于事。

霍去病傻了眼,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充分展现出了一名优秀将帅的刚果和勇猛,他甩开膀子,本着擒贼先擒王的策略,率军直冲入匈奴军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匈奴的领头羊浑邪王。

“非诚勿扰。”霍去病质问道。

浑邪王是铁了心要归降汉朝的。面对霍去病的质问,他马上招供道:“我是真心归汉,要不然也不会火拼了兄弟休屠王。我的部下是真心害怕,要不然也不会临阵脱逃。”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霍去病明白了事情缘由,心里有了底,也就好采取下一步措施了:截留逃兵。于是,一万多整装待发的汉军士兵鱼贯而出,全面追击妄图逃跑的匈奴士兵,又是砍又是杀。其余的匈奴士兵眼看再这样发展下去,自己也会成为刀下鬼,于是纷纷举起双手投降。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霍去病总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接下来,该轮到汉武帝封赏这些求和而来的匈奴将士了。

网络配图

一直保持求和之心不动摇的浑邪王被封为漯阴侯,食邑一万户,赏赐百万金银。浑邪王手下的四个及时回头是岸的小王也分别被封了侯。

和亲之后,如何安置匈奴降军成了一件费思量的事。聪明的汉武帝很快找到了处理办法。

第一,分而治之。本着化整为零的原则,汉武帝下令将匈奴降军安置在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朔方郡、云中郡这五个地方。

第二,一国两制。汉武帝把这五个地方划为“特别行政区”,让匈奴人充分自治,保留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在汉武帝的特殊政策、特殊关照下,匈奴降军很快就服服帖帖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

而霍去病因为招降有功,又被汉武帝增加了一千七百户食邑。加上他前几次所受的食邑,此时霍去病的食邑已达一万零三百户,一举跨入了传说中的“万户侯”光荣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棣搭建大报恩寺塔是究竟用没用囚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报恩寺朱棣生母,朱棣后悔了吗,耿炳文能挡住朱棣吗

    报恩寺、塔的建设周期很长,工程量惊人,前后花了19年时间(一说16年)。朱棣在生前并没有看到此塔的建成,未报成恩,至他北征途中意外病死时,仍没有建好,一直到他孙子朱瞻基当皇帝的宣德六年(一说宣德三年)才完工。这么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非同一般,据说共有十万人参与了建设。那么人都是从哪来的?一般说法是“

  • 朱棣也有奇葩时:点状元竟然看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为什么不选择朱高煦,朱棣方孝孺对骂,朱棣为什么要谋反

    导读:话说,杀伐果断的明成祖朱棣,大家对他的印象肯定是严肃威武,做事一板一眼的。然而这样一个皇帝也有颇有奇葩之事,他粗浅至极的白话文圣旨我们暂且不说,单说他在殿试的时候竟然看名字点状元,也是让人啼笑生非。网络配图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看来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

  • 揭秘贵由登基时受到基督教徒威胁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元定宗贵由是蒙古帝国的可汗,也被人称为贵由汗,元定宗贵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和乃马真后的第一个儿子。元定宗贵由早年就参加了征伐金朝的战争,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俘虏了金朝的亲王。元定宗贵由还随拔都征伐欧洲,立下了大功,1246年孛儿只斤·贵由登基,并且于1247年迫使吐蕃归附蒙古帝国。1266年元朝太

  • 三国时期八位名将排行吕温侯摘得榜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侯爵排名,群吕布群貂蝉,三国魏国名将大全

    导读:三国时期是各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名将,在这里,我们将大家心中印象最深的八位名将做个排行,看看他们能排到第几呢?网络配图1.吕布吕布有三绝:武绝天下,马绝寰宇,妾绝千古。吕布有此三绝,已不枉英雄一世。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

  • 诗人阮大铖文采出众竟是个人人唾骂的奸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减唐人高处是谁的评价,形容才能出众的词语,形容能力出众的诗句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势大。他著有很多戏曲流传至今,论戏曲,在安徽无人可以与其比肩。出了戏曲外,他还十分擅长作诗,所以后世在提起他的时候,常称为诗人阮大铖。图片来源于网络诗人阮大铖流传后世的诗集有《咏怀堂诗集》,这部诗集囊括了阮大铖的绝大部分作品

  • 深度探究:颜良文丑为何被关羽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打不过颜良,武神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关羽为何能一刀斩了颜良

    导读:关羽秒杀颜良、文丑是演义里边刻画关羽形象的一个重要桥段,它一方面表现了关羽的勇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袁绍集团的不满。那么颜丑文良是否真的会如此不堪一击吗?一、悲剧猛将:出场没多久就被杀关于颜良、文丑,虽然小说中从未给他们以正面的肖像描写,但他们在尚未出场就读者先闻其威名了。并在小说中多次

  • 历史揭密:雍正帝真是矫诏夺取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史学家为什么怀疑雍正篡位,雍正真是篡位得来的皇位吗,雍正肯定是篡位的

    导读:康熙帝死亡之谜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四皇子继位之事一直被史学家认为是矫诏继位,更有影视剧拍出了“传位十四皇子“的遗诏改为传于四皇子的荒唐闹剧。要知道,清代重大诏书都是满、汉、蒙三种文书写,怎么可能有这种事件?此外即使不知道这些,古代可没有“于“这一字,古人最多也就写“於”罢了,那么四皇子继

  • 明朝最懦弱又最仁德的皇帝竟是朱高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朱高炽为何只在位一年,朱高炽聪明吗,朱高炽有多厉害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

  • 一战成名的西汉名将 说的话比卫青还要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卫青谁是西汉第一名将,一战名将和二战名将,一战十大名将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么一句大涨民族自信心的话到底是谁说的呢?是霍去病,是卫青,还是汉武帝呢?其实都不是,是一战成名的陈汤。陈汤,山东人,自幼家贫,不为乡里看重。后流浪到长安,被富平侯张勃推荐到朝廷为官。不成想,在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得知死讯后,没有奔丧回家,被人检举缺乏孝道而被拘捕下

  • 刘备一生追得最辛苦的人不是诸葛亮 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谁第一个给刘备推荐诸葛亮

    当年,刘备为得到孔明三顾茅庐,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刘备寻访贤才的过程中,最为辛苦的一个。为了另一位奇才,刘备追遍了荆州益州,这个奇才就是刘巴(?-222),他的一生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剧意味。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也许正是他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