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搭建大报恩寺塔是究竟用没用囚犯

朱棣搭建大报恩寺塔是究竟用没用囚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35 更新时间:2024/1/19 4:02:14

报恩寺、塔的建设周期很长,工程量惊人,前后花了19年时间(一说16年)。

朱棣在生前并没有看到此塔的建成,未报成恩,至他北征途中意外病死时,仍没有建好,一直到他孙子朱瞻基当皇帝的宣德六年(一说宣德三年)才完工。这么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非同一般,据说共有十万人参与了建设。那么人都是从哪来的?

一般说法是“征集军匠夫役”,即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士卒,二是民工。从《明史》所透露的情况看,在现场的士卒确实有不少,但不一定是劳力,而是维持劳动秩序安全保卫事务的。这么多士卒在施工现场就有疑问了,难道怕工人跑了?

网络配图

民间传说,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报恩寺、塔为犯人所建。工程中的所谓民工,特别是做苦力活的,都是囚犯。这在史书中可以找到证据,《明史·郑辰传》(卷157)中有这样的字记载:“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

从上述文字中还可知道,建报恩寺时的工作条件异艰苦,囚犯怨声起,传言发生民变,朱棣这才派郑辰前去查看。为了让囚犯卖力,朱棣下诏,“原犯死罪者,盖寺满日,俱宥其死”。

但这么大的皇家工程,不可能全凭犯人之力。明初工匠主要来源于元代的匠户,工匠是技术人员,下面具体做体力活的还有役夫。每一匠人配有五名役夫。匠人实行轮班制,三年一轮,也就是说,被征来的匠人三年之后才能回家;烧琉璃的匠人则为一年一班,一次至少要连续服役三个月。另外还有坐住制。

为了鼓励军人、匠人的“劳动热情”,朱棣下诏,“军夫人匠做工一年以上,始终不曾离役者,每名赏钞十锭,赏布两匹;夫匠免户下杂差役,旗军免丁差拨各二年。”

谜团之四:建塔匠人后来“绝种”了?

大报恩寺塔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有自己独特的地位,素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

网络配图

大报恩寺塔其美在塔形,平面八角,高九层;塔的覆瓦和拱门都用五色琉璃构件,塔共用2000两黄金做成。飞马、飞羊、狮子、白象等图案,生动美观。全塔共悬挂风铃152个,塔内置油灯146盏,日夜通明,名为“长明灯”,每昼夜耗油达64斤。

大报恩寺塔贵在建筑所用琉璃构件。琉璃,其实就是陶瓷技术中的一种。但建塔琉璃的烧造有独特的方法。琉璃在中国古代文献上有多种名称,如“璆琳”、“琉璃”、“陆离”、“青金石”、“青玉”、“颇黎”、“玻璃”等,早期的琉璃泛指自然宝石或人造宝石、玻璃、陶胎铅釉制品等三种物质,元明以来,琉璃特指陶胎铅釉制品。

琉璃以陶土为胎,经1200℃上下的高温烧制后,表面涂刷铅釉,再经800℃左右的低温烧制方成,属低温色釉。其以氧化铅或硝为助熔剂,以铁、铜、钴、锰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制成。但具体怎么做,都使用了什么配方?据说失传了。

大报恩寺塔的琉璃匠人都来自外地,以山西为多。烧造工艺失传可能与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有关。有关琉璃的烧制技术,尤其是釉色配方秘不外传。

过去琉璃制作都是匠人世代相传或师徒相承,素有“父传子、子传孙,琉璃不传外姓人”和“传子不传女”的习俗,年代久远,技术难免失传。

网络配图

还有一种往往被人忽视的原因,琉璃烧造工艺配方中含有可提高彩釉融流性和光亮度的元素铅,有很强的毒性。那些世代从事琉璃烧造的家族成员中,多因铅中毒而短寿,甚至不能生育子女,直接“绝种”,这在客观上导致了琉璃工艺的失传。在“琉璃之乡”的山西,当年名声远扬的琉璃产地的后代们现在差不多都默默无闻,或痴或傻,应该与此有直接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棣也有奇葩时:点状元竟然看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为什么不选择朱高煦,朱棣方孝孺对骂,朱棣为什么要谋反

    导读:话说,杀伐果断的明成祖朱棣,大家对他的印象肯定是严肃威武,做事一板一眼的。然而这样一个皇帝也有颇有奇葩之事,他粗浅至极的白话文圣旨我们暂且不说,单说他在殿试的时候竟然看名字点状元,也是让人啼笑生非。网络配图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看来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

  • 揭秘贵由登基时受到基督教徒威胁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元定宗贵由是蒙古帝国的可汗,也被人称为贵由汗,元定宗贵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和乃马真后的第一个儿子。元定宗贵由早年就参加了征伐金朝的战争,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俘虏了金朝的亲王。元定宗贵由还随拔都征伐欧洲,立下了大功,1246年孛儿只斤·贵由登基,并且于1247年迫使吐蕃归附蒙古帝国。1266年元朝太

  • 三国时期八位名将排行吕温侯摘得榜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侯爵排名,群吕布群貂蝉,三国魏国名将大全

    导读:三国时期是各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名将,在这里,我们将大家心中印象最深的八位名将做个排行,看看他们能排到第几呢?网络配图1.吕布吕布有三绝:武绝天下,马绝寰宇,妾绝千古。吕布有此三绝,已不枉英雄一世。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

  • 诗人阮大铖文采出众竟是个人人唾骂的奸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减唐人高处是谁的评价,形容才能出众的词语,形容能力出众的诗句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势大。他著有很多戏曲流传至今,论戏曲,在安徽无人可以与其比肩。出了戏曲外,他还十分擅长作诗,所以后世在提起他的时候,常称为诗人阮大铖。图片来源于网络诗人阮大铖流传后世的诗集有《咏怀堂诗集》,这部诗集囊括了阮大铖的绝大部分作品

  • 深度探究:颜良文丑为何被关羽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打不过颜良,武神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关羽为何能一刀斩了颜良

    导读:关羽秒杀颜良、文丑是演义里边刻画关羽形象的一个重要桥段,它一方面表现了关羽的勇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袁绍集团的不满。那么颜丑文良是否真的会如此不堪一击吗?一、悲剧猛将:出场没多久就被杀关于颜良、文丑,虽然小说中从未给他们以正面的肖像描写,但他们在尚未出场就读者先闻其威名了。并在小说中多次

  • 历史揭密:雍正帝真是矫诏夺取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史学家为什么怀疑雍正篡位,雍正真是篡位得来的皇位吗,雍正肯定是篡位的

    导读:康熙帝死亡之谜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四皇子继位之事一直被史学家认为是矫诏继位,更有影视剧拍出了“传位十四皇子“的遗诏改为传于四皇子的荒唐闹剧。要知道,清代重大诏书都是满、汉、蒙三种文书写,怎么可能有这种事件?此外即使不知道这些,古代可没有“于“这一字,古人最多也就写“於”罢了,那么四皇子继

  • 明朝最懦弱又最仁德的皇帝竟是朱高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朱高炽为何只在位一年,朱高炽聪明吗,朱高炽有多厉害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

  • 一战成名的西汉名将 说的话比卫青还要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卫青谁是西汉第一名将,一战名将和二战名将,一战十大名将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么一句大涨民族自信心的话到底是谁说的呢?是霍去病,是卫青,还是汉武帝呢?其实都不是,是一战成名的陈汤。陈汤,山东人,自幼家贫,不为乡里看重。后流浪到长安,被富平侯张勃推荐到朝廷为官。不成想,在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得知死讯后,没有奔丧回家,被人检举缺乏孝道而被拘捕下

  • 刘备一生追得最辛苦的人不是诸葛亮 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谁第一个给刘备推荐诸葛亮

    当年,刘备为得到孔明三顾茅庐,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刘备寻访贤才的过程中,最为辛苦的一个。为了另一位奇才,刘备追遍了荆州益州,这个奇才就是刘巴(?-222),他的一生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剧意味。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也许正是他颇

  • 解析东晋年间桓温三次北伐失败的必然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桓温北伐主要内容,祖狄北伐,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

    桓温北伐,即东晋年间,由将领桓温发动的三次北伐十六国的战役,分别出兵于354年、356年及369年,但唯有第二次战争成功收复了洛阳,其余均以退兵告败,并没有收获过大的成效。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东晋朝廷刚刚平定了苏峻叛乱,暂时稳定下来,不料北方却大乱。赵国大将趁君主去世便称帝建魏,冉魏又被前燕所灭,苻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