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岷庄王朱楩的一生经历过什么?他的谥号是什么

岷庄王朱楩的一生经历过什么?他的谥号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46 更新时间:2024/1/2 18:53:58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岷庄王朱楩的一生经历过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四月,身在北京的皇帝朱祁钰收到了来自湖广武冈州的加急讣报。岷王朱楩在上月二十九日去世,享年72岁。至此大明开国太祖所有26个儿子都已不在人世。收到讣报之后朱祁钰辍视朝三日,赐谥曰庄。

朱楩虽然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可是不知是否生母位份太低的缘故,他的一切待遇都在亲王之中垫底。但是神奇的是,500年之后他的后代之中却出了一位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今天笔者就来谈一谈这位岷王一生的功过趣闻。

封号岷王,封国云南

朱楩生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3月22日,母妃周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13岁的朱楩被册为岷王,封国在甘肃岷州。

岷庄王楩,太祖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国岷州。—《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岷州即今甘肃省岷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明太祖朱元璋是亲王戍边政策坚定的执行者,岷王的封国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缘环境十分复杂,岷王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因此朱楩在封王之后朱元璋立刻为其配置护卫官军:西河中护卫,并让其前往山东临清接受完整的军事培训。当年八月,观察使胡子厚出任岷府左长史,兖州护卫指挥使王福则调任岷州护卫指挥使。

兖州护卫指的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的护卫官军。由于朱檀在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去世,儿子又尚在襁褓,因此兖州护卫暂时排不上什么用处。而指挥使王福是根正苗红的第三代,他的祖父王圭是跟着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官至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父亲王安富、叔父王安贵都在历年的征战中为国捐躯,三叔王宽袭任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之所以要介绍王福,也是想说明朱元璋对儿子护卫官军指挥人选的考虑,是非常慎重的。

时间很快来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这一年的四月皇太子朱标暴病而薨。朱标之死不但掀起了洪武末年最大的一次腥风血雨,连带着还让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因伤心过度而突然去世。

沐英死后,朱元璋虽然让他的儿子沐春袭封西平侯并继续坐镇云南。但考虑云南收复时间不长,老朱认为需要再派一位亲王前去坐镇,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岷王的头上。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五月,朱元璋将长沙卫将士调往云南设立云南中护卫,并在当年开始在云南修建岷王府。

初岷王定都岷州。上以云南土旷人悍,必亲王往镇之,故命岷王改都焉。—《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但是由于当时的云南地广人稀,朱元璋虽然从内地调了大量军队前去屯种,但在人员上始终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因此在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月老朱下旨停止岷王府的修建工程。至于岷王本人,则只能委屈委屈,找间棕亭就给打发了。如果给这份凄惨遭遇加个时间,那就是十五年。

岷府姑为棕亭以居,俟十五年后民富力纾,作之未晚。—《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估计朱楩听到他老爹的这些决定,一定是感到天雷滚滚。云南,那么遥远,王府没有也就算了,棕亭是什么鬼?当然本着打个巴掌给个枣的原则,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正月,朱元璋给儿子找了门好亲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袁洪的女儿被册为岷王妃。袁洪是洪武朝后期的红人,岷王这位老丈人的势力可比他的兄弟肃王、庆王、宁王、谷王可强得多。

成亲意味着成年,当年九月岷王朱楩正式之国云南。岷王原先的护卫西河中护卫被正式改称云南中护卫,改云南左卫为云南左护卫、云南前卫为云南右护卫。正常来说亲王的岁禄是一万石,但岷王因为封国偏远,岁禄只有区区的六百石。

上谕户部尚书郁新曰:岷王之国云南,粮饷不敷。其王国岁与米六百石,金银则贮之王府。—《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与地头蛇西平侯沐家的权利斗争

对于朱元璋派岷王来云南的目的,沐春当然心知肚明。此前他父亲沐英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的之孙靖江王朱守谦、第五子周五朱橚就曾先来来云南就藩,可惜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有先考的成功案例在前,沐春自然也要好好地和这位岷王殿下斗一斗,看看云南到底谁说了算。

在岷王还没程之时,沐春抢先上奏,称云南左右二卫官军久居云南,是平乱征战的主力军。若是调为岷王护卫,则自己无法指挥亲王,云南军队的战斗力势必大为下降,请陛下慎重考虑。朱元璋认为沐春的话合情合理,同意将云南左右二卫归还云南都司建制,这样一来最为精锐的云南官兵又被西平侯重新掌握到了手里。

而在朱楩到了云南之后,沐春依然小动作不断。他以云南境内多荒田为由,请调岷府护卫军成立中屯千户所,前往姚安府屯种。岷王府的护卫官军不但被打发去种田,还脱离了岷王的掌控。这样明目张胆地欺负到头上,岷王当然不能忍,最终朱元璋下诏姚安府境内屯田军士仍拨隶云南护卫,朱楩算是扳回一局。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这位皇太孙登基之后之后立刻风风火火地对太祖诸子下手削藩。八月,周五朱橚被废为庶人,发配云南。岷王看到自己五哥如此下场,心中难免惴惴不安。未曾想九月的时候,沐春突然在征讨麓川叛寇的军中暴卒。由于沐春无子,其弟沐晟袭封西平侯,出镇云南。

岷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却发现沐晟比他哥哥更难缠。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太祖第七子齐王、第十三子代王相继被废,第十二子湘王被逼自杀。看到朝廷削藩决心的沐晟感到彻底扳倒岷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在当年六月把岷王平时的大小毛病一股脑儿上奏皇帝。前文提到过,沐晟之父沐英因太子去世而伤心过度暴卒,说明沐家和太子一家的关系极好。现在沐晟主动配合朝廷削藩,朱允炆自然心领神会,立刻将岷王废为庶人,全家发配漳州监禁。

四哥继位,平反复国

在朱允炆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终于忍无可忍,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经过三年的苦战,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自焚殉国,朱棣随即登基为帝。

朱棣继位之后立刻宣布一切恢复太祖朝祖制,建文年间被废的几位亲王一一得到平反。朱楩也从漳州回到南京,复封岷王并重回云南。同年七月,左都督袁宇被调往四川、云南一带整肃兵备,等边境宁靖之后就出镇云南。

对于沐家在靖难战争中的站队,朱棣要开始清算了。袁宇是岷王妃袁氏的兄弟,朱楩的小舅子。朱棣派他去云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准备为岷王来保驾护航。

赐书岷王楩曰:今遣都督袁宇赴云南整肃兵备,镇抚一方。凡事可与计议而行。夫藩屏至重,贤弟宜慎出入,谨言节饮。庶诸夷有所瞻仰,而不负兄之所望。—《明太宗实录卷十下》

前文说过沐晟的风格是什么强硬的,此前站队错误,现在服输求饶已然毫无意义。对于来势汹汹的岷王,沐晟还是打算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让朱棣好好掂量一下接管云南的后果。于是在八月的时候,沐晟和岷王之间的矛盾便集中爆发。

《明太宗实录》中对于沐晟的举动是这样描述的:“所为卤莽,间信小人,干犯岷王”。朱棣没有想到沐晟居然敢如此公开对抗,也没有想到沐家在云南的根基竟然如此深厚。发现自己暂时动不了沐家之后,朱棣果断变脸。虽然依旧将沐晟召回南京训斥了一番,但仍然让其镇守云南,并且云南都司属卫皆听其节制。朱棣给出的理由是:“又思云南重地,昔倚任其父,而蛮夷率服,故仍遣晟往。”

至于弟弟朱楩,朱棣也只能尴尬地表示:“吾弟亦宜念黔宁之亲,及其安边之功,晟虽有罪,置之度外可也。”此外给岷王岁增禄米四百石,算是稍做补偿。

争权失败,迁居武冈

重新回到云南的沐晟自然意气风发,而朱楩则在节节败退之余,兴起了自暴自弃的念头。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九月,岷王三护卫被全部革除。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又因其屡训不悛,朱棣下旨罢去其长史司审理等官,只存军士、校尉各百人随侍。

楩沉湎废礼,擅收诸司印信,杀戮吏民。帝怒,夺册宝。寻念王建文中久幽系,复予之,而楩不悛。六年,削其护卫,罢官属。—《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朱棣去世后,仁宗朱高炽彻底放弃依靠岷王管理云南的策略。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将岷王全家迁居武冈州,岁给禄米一千石、钞二万贯。堂堂一位亲王,岁禄竟然只和镇国将军一样。

岷王在云南的时候没有王府,到了武冈之后还是没有王府,只能居住在年久失修的武冈州州治,直到侄孙宣宗朱瞻基登基之后才得到修理。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宣宗皇帝免去了岷王府每年圣节、正旦、冬至进贺表笺,原因不是朱瞻基体恤叔祖,纯粹是因为岷王身边派不出多余的使者来京城进表。

免岷王楩每岁圣节、正旦、冬至进贺表笺,以王所少人差遣也。—《明宣宗实录卷四十五》

此后朱楩唯一的高光时刻,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当时皇帝是宣宗长子朱祁镇,他在御驾亲征瓦剌之时于土木堡全军覆没,皇帝本人被俘。当时京城上下人心惶惶,最终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在北京登基成为新皇帝,遥尊远在漠北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帝。

当时的明廷风雨飘摇,危在旦夕。朱祁钰向宗室诸王通报情况之时,岷王被列为了第一位。当然这是因为朱楩是当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唯一在世的儿子,在宗室之中资格最老。

奉书(曾)叔祖岷王楩曰:兹者大兄皇帝亲征虏寇,命侄孙居守京师。不幸大驾为奸臣所误,留陷虏庭。圣母皇太后欲慰安人心,已立皇庶子见深为皇太子,命侄孙代总国政。…皇太后以太子幼冲,未遽能理万机,移命侄孙君临天下。虽避让再三,不获。又不敢固辞,…于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惟宗室至亲,谨用奉报。—《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三》

岷王一共五子,长子岷世子朱徽焲、次子镇南王朱徽煣、第三子江川王朱徽煝、第四子广通王朱徽煠、第五子阳宗王朱徽焟。结果岷世子朱徽焲在宣德二年因诬告弟弟镇南王朱徽煣诽谤仁宗皇帝和朝廷,被免去世子,废为庶人。广通王朱徽煠和阳宗王朱徽焟则在景泰二年因勾结苗人意图造反,被废为庶人。最终镇南王朱徽煣在景泰三年袭封岷王。

结语:岷王的一生与云南结缘,却又最终失意于云南。同样是温室中的花朵,朱楩比起沐家子孙来看,真是大为逊色。在文章开头笔者曾说过岷王的后代之中有一位大人物,笔者不想说出他的名字以免惹来麻烦,有兴趣的读者可根据下文的线索自行推导。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癸巳,上以子孙蕃众,命名之际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一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取义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二》

对于岷王来说,他这一支的字辈世系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另外名字中的第三个字也不是随便乱用的,必须遵循火、土、金、水、木的偏旁顺序。也就是说岷王的第十七代子孙,名字中间那个字是“镕”,最后一个字则以“土”为偏旁。大家猜到名字了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什么如此着急查抄诸葛亮的财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后来为什么不相信诸葛亮了,从这一刻起诸葛亮明白了刘备,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刘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34年,五丈原上的瑟瑟秋风带走了操劳了一辈子的诸葛亮。就这样这个为蜀汉操了大半辈子心的老人终于可以休息了。但是在他的丧报刚到成都没多久,后主刘禅就下令清查诸葛亮的财产,这是怎么回事呢?诸葛亮一生权倾朝野到底有多少遗产?难道是刘禅隐忍

  • 刘备人生看错了三个人 这三人差点就刘备万劫不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一生错用三人,刘备找了三个人得了天下,刘邦找了三个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看错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各地军阀争端不休。各种各样的人才辈出。老话说的好,千里马需要伯乐才能发挥他最大的用处。这些优良的人才需要好的主公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用处。在三国时期选人才最好的主公,一共有两个。一个是魏国的曹操。他选用的人才在历史上都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又是如何坐稳皇位40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禅为什么叫扶不起的阿斗,阿斗做了多少年的皇帝,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坐稳皇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章武三年(223年)即位,到炎兴元年(263年)降魏,刘禅前后在位四十一年,乃是三国时期所有君主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在乱世之中已经实属不易。那么,刘禅是如何坐稳四十年皇位的呢?其实要分内外两方面因素。内部因素:前期诸葛亮执掌大权,后

  • 刘备夺取益州时,曹操、孙权为何没有予以干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孙权得到荆州后毫无作为,刘备怎样取得的益州,刘备夺益州和孙权夺荆州有区别吗

    你们知道刘备是如何夺取益州的,曹操、孙权为何不予以干涉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备夺取益州,既是《隆中对》的既定目标,同时也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发展的必然,而正是在夺取益州之后,蜀汉集团势力大涨,一度具备了与曹魏、东吴争夺天下的实力取益州乃刘备既定战略目标,但直到曹魏、东吴压力消失才迎来

  • 东吴名将陆逊的一生有何作为?最后被孙权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的陆家与孙权家有仇,刘备在哪里被陆逊打败,孙权为什么要杀掉陆逊

    东吴名将陆逊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自孙权继承父兄之业之后,他在军事上最依赖的人便是周瑜;周瑜去世后,孙权依仗鲁肃;鲁肃去世后,孙权派吕蒙代受陆口,吕蒙不负所托,击败关羽,但随后病重身亡。公元221年,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借口,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发兵5万攻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不立庙又不让官员奔丧 刘禅恨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为什么不给诸葛亮立庙,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刘封,诸葛亮辅佐刘禅多少年

    对刘禅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蜀汉的创立者,但仅两年后他便去世了,之后的十余年不论治军治民还是内政外交,不论律法规章还是选官用人,这个国家的一切全部都是以诸葛亮的意志在重新构筑,蒋琬、费祎、姜维这些继任者们所传承的也无疑不是诸葛亮的衣钵,因此在蜀国,

  • 岳飞和韩世忠齐名,他们俩谁的官职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世忠和岳飞是什么关系,岳飞和秦桧哪个官大,韩世忠和岳飞谁功劳大

    说到岳飞和韩世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其实说到岳飞大家也还是知道的这个人的,毕竟岳飞传看得很多,但是说到韩世忠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是太知道这个人了,但是也不要紧的,因为他其实是和岳飞齐名的,既然说到齐名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同一个时期的他们到底谁的官职更大呢

  • 唐代才女李冶,她是如何想僧人皎然表达爱意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表达爱意的诗,隋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表达爱意的句子经典

    说到李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仓央嘉措曾在诗中写道:“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最后,仓央嘉措还是选择扛起自己的责任,给世间留下了一段遗憾。仓央嘉措是重情而舍情,但也有和尚面对女子的大胆求爱却无情而绝情的。01众所周知,诗词中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 戚夫人被吕雉残忍杀害,为什么薄姬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薄姬为什么能逃过吕太后,吕雉为什么放过薄姬和刘恒,吕雉薄姬

    说到薄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世事没有绝对,宇宙运转变化不息,人的福祸自然也是变化不定,命数难以断言。老子从无数事例中总结出这规律,于是在《道德经》中写下千古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01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实权派女性人物,自然和其他同类

  • 珍妃是不是无辜的?她被投入水井之中是否存在冤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珍妃娘娘为什么会被扔进井里,深水井管,一口水井

    说到珍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涅槃经》中写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说先前做过什么样的事,最后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今天的网络流行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比如“不作死就不会死”,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意思。01故宫大大小小的景点中有一处皇妃殒命之地颇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