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赛儿起义的后果有多严重?明成祖朱棣是如何解决的

唐赛儿起义的后果有多严重?明成祖朱棣是如何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75 更新时间:2024/1/19 22:30:47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赛儿起义的后果有多严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三月,大明王朝的山东官场上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包括左布政使储埏、右布政使张海(山东行政部门最高领导),按察使王本、副使王璚、王肃(山东监察部门最高领导)在内的的布政司和按察司高级领导,以及左参政卢信、右参政林钟,参议曾光,按察佥事王孜、刘先、林祯、张建等在内的二司中层干部,被皇帝下旨全部处决。

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件导致整个山东行政和监察部门的大小官僚被全灭?事情还要从发生于本年二月的唐赛儿起义说起。

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唐赛儿是山东蒲台县(今属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人氏,县民林三之妻。唐赛儿从小念经,是白莲教教徒。明朝虽然对白莲教打击非常严厉,但其在民间却始终顽强生存着。为了传教,唐赛儿自称佛母,在益都、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地往来发展信徒。

2月11日,起义爆发,安远侯柳升奉旨平叛。3月13日,官军攻破唐赛儿主力盘踞的卸石栅寨,但却让首犯唐赛儿逃脱。3月16日,安丘、诸城等地的起义军被相继平定。3月20日,即发生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山东官场大清洗。

从起事到结束,这场起义不过持续了一个月时间,并在安远侯柳升率领的野战军介入之后迅速溃败。在对抗官军的战斗中,唐赛儿也没有表现出她向信徒所吹嘘的剪纸为兵的本事,说明这就是一场披着农民起义外皮的白莲教信徒闹事。既然如此,为何会让皇帝朱棣龙颜震怒,竟至于要将山东官僚给一锅端呢?笔者以为可以从这场起义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解读。

一、卫所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唐赛儿率领500多人于2月11日占领地势险要的卸石栅寨作为基地之后,山东都司便迅速做出了反应。但是尴尬的是,青州卫指挥使高风所率领的官军居然被义军一个夜袭就打得全军覆没。堂堂正三品指挥使高风战死,卫所军队在毫无作战经验的义军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2月13日,即墨地区的义军在夜晚抢劫民居之时,碰上了正在巡逻的鳌山卫千户周兴。结果和高风一样,周兴率领的卫所军队同样毫无战斗力,在义军面前一触即溃。义军甚至杀进即墨县城焚烧官署仓库,抢劫马匹财物。

二、昏聩无能的山东官僚应对叛乱毫无章法

在高风阵亡之后,山东三司(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就已经将贼请上奏朝廷。但是在三月初安远侯柳升率军进入山东之前,面对纵横境内的唐赛儿义军,山东官员却束手无策,没有组织起哪怕一次像样的剿匪行动。

在义军头目宾鸿所组织的对安丘县城的围攻之中,知县张旟、县丞马撝集合八百多民夫拼死守卫。宾鸿等人在第一次进攻失利之后,再次纠集即墨等地信徒万余人再次围攻安丘,并且扬言城破之后将进行屠城。面对义军肆无忌惮的集结调动,山东三司没有任何反应,听任安丘县处于灭顶之灾的危难之中。反而是正在海上巡逻防备倭寇的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听到消息后,紧急率部驰援。在和城内民众内外夹击之下一举击溃义军,斩首两千余人,生俘四千余人。这场战斗充分说明义军的战斗力其实非常孱弱。顺便提一句,卫青有个儿子叫卫颖,日后以战功获封宣城伯。

三、靖难名将渐渐凋零,明军缺乏后起之秀

在永乐十八年,跟随朱棣打天下的靖难名将逐渐老死,但是能接班的新一代将领却寥寥无几。本次领兵出征的柳升是跟着名将张辅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从燕山护卫百户升到左军都督佥事、安远伯乃至安远侯,可以算得上是新一代将领中的领军人物。

可就是这样的大将却有着鲜明的性格弱点,那就是轻敌傲慢,睚眦必报。在消灭唐赛儿主力的时候,都指挥刘忠配合柳升一起进攻。眼看就要得手的时候柳升却生怕刘忠抢了自己的功乱逃走。安丘县被围,本应由柳升率军解围。他自己姗姗来迟,却责怪卫青抢了他功劳,对之百般折辱。

十八年,蒲台妖妇唐赛儿反。命升与都指挥刘忠将京军往剿,围其寨。升自以大将,意轻贼。贼乞降,信之。夜为所袭,忠中流矢死,赛儿遁去。及明始觉,追获其党百余人。都指挥卫青力战解安邱围。升忌其功,摧辱之。征下狱,已,得释。—《明史卷一百五十四·柳升传》

此后在宣德元年柳升奉命率军讨伐交阯叛寇黎利,正因为其性格上的弱点,导致明军在占优的形势下,却因为主将孤军冒进中伏而死,结果一溃千里。柳升率领的明军,是安南境内明军最后的主力。他的败亡,使得明朝再也无力继续维持在安南的战事,中国也从此失去了对于越南的主权,说柳升是千古罪人也毫不为过。

四、唐赛儿起义对永乐盛世的打击

唐赛儿起义虽然被迅速扑灭,但是唐赛儿本人的成功脱逃却让皇帝陛下大动肝火。考虑到唐赛儿身上的白莲教属性,她很有可能为了逃脱朝廷抓捕而削发为尼,或者混进道观伪装成女道士。3月30日,朱棣下旨将北京、山东境内的女尼及女道士,全部抓到北京进行拷问。一无所得之后,朱棣又在5月10日下旨将全国的女尼及女道士全部押送到北京集中看管。

(永乐十八年五月)丁丑,上惩妖妇唐赛儿诵经扇乱,遂命在外有司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姑者,悉送京师。—《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一》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唐赛儿的下落,甚至不惜把全国的尼姑庵和道观来翻个底朝天呢?根本原因在于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朱棣重新动了迁都北京的计划。而到了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朱棣正在为迁都做着有条不紊的准备。这时候突然爆发的山东白莲教起义,无疑是给了朱棣一记响亮的耳光,使得本就争议不断的迁都工作被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山东官场如此的表现,怎能令皇帝满意?

北京故宫

结语:唐赛儿起义,不过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山东官僚之所以遭到皇帝如此史无前例的株连,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平叛无力,更因为在他们的治下居然发生如此大规模白莲教信徒串联而不自知。对于朱棣而言,他甚至会怀疑山东官僚之中是否也有白莲教信徒,因此一场大清洗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卢照龄的创作生涯,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卢照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高宗初期沿袭旧制“重儒抑文”,武后时期又偏爱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的“颂体诗”,这一度使文学走到了死胡同里。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文学群体,在这文学演变的关键时期,觉醒了推动文学发展的责任感,纷纷阐述自己的革新理论,标示文学发展新

  • 探索陈子昂坎坷的人生与仕途,他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子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初唐时期,文学的发展既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是经过了几代文人的摸索逐渐演变而成的。第一代文人是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体诗人,他们继承了六朝文风中对于美的极致追求,专攻声韵与声律,争构纤微,文词绮丽。第二代文人以"初唐

  • 秦始皇的龙袍为何不是黄色而是黑色?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龙袍为何不是黄色而是黑色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古时候黄色是皇室的代表,李渊曾要求“严禁庶人不得以赤黄为衣

  • 为什么说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中最复杂的一个?他的复杂体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骆宾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作为"初唐四杰"中最为长寿的文人,骆宾王无疑有着更为跌宕曲折的人生经历,正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作为文人,七岁即《咏鹅》的骆宾王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政治家他的命运却是十分悲苦的,位卑才高、有志难伸、数起数落,几度浮沉。史

  • 楚汉战争如果项羽赢了,他会推行分封制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楚汉战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楚汉战争中,如果项羽打败了刘邦,他会推行周王朝时期那样的分封制吗?不大可能。即:假如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笑到最后,他也极有可能选择以郡县制为核心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当初项羽大举分封,不是受限于身份和眼界,而是形势所迫关于刘项两人的治国思路区别,时下有一种

  • 为什么说王勃的人生高开低走了?他的诗歌风格有着怎样的转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虽说大唐的文人才子辈出,但能被称为惊才绝艳的依旧屈指可数,王勃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人生仅有短短二十余载,但依旧灿若星辰,辉照千古。作为"初唐四杰"之首,周时安赞他"子安高华最盛",崔融评他"文章宏逸",钟惺谓"王森秀,非三子可比

  • 唐玄宗执政时期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安史之乱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叛乱,这场持续长达八年的内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导致唐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藩镇之祸也是由此而始。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规定不准向朝廷进献礼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规定不准向朝廷进献礼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立明朝,年号洪武。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君王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拉开帷幕。朱元璋在位30年,励精图治,是中国最杰出的君王之一。不可否认,朱元璋

  • 如果曹爽选择抵抗到底,能斗得过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爽的故事。公元249年,沉寂了十年之久的司马懿,突然静极思动,依靠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郭太后、京城洛阳。他以郭太后的名义,下旨免去大将军曹爽本兼各职,并以洛水为誓,许诺曹爽,不要他的性

  • 如果周世宗柴荣多30年时间,能建立大一统王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周世宗的故事。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率军在短短32天的时间内,一举收复四州三关,经过高平大捷与收复四州三关后,极大地改变了五代中期辽国对中原政权具有主导地位之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后周在对契丹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