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执政时期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根本原因是什么

唐玄宗执政时期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93 更新时间:2024/1/15 14:22:0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安史之乱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叛乱,这场持续长达八年的内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导致唐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藩镇之祸也是由此而始。那么,“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唐玄宗时期爆发呢?

根源问题:行政区划的弊端,府兵制的逐步崩溃

“安史之乱”虽然爆发于唐玄宗执政时期,但其实祸乱的根源在此之前已经早早埋下,只是当时唐王朝正值国力鼎盛时期,且这些弊端尚未真正爆发,因而影响并不算太大,但却为之后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1、行政区划的弊端。唐朝初年,李唐延续了隋朝的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然而为了招降各路义军和隋朝的地方势力,导致官职需求不断加大,结果使得“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小,隋朝以来的行政区划问题开始持续恶化。唐太宗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继位后开始对“州”进行裁并,但到贞观十三年(639年)时,全国上下一级行政区划“州”仍然多达358个,而二级行政区划“县”则仅有1551个,这导致朝廷直接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实在太多,而每个州下辖五六个县,辖区又实在太小。

为了方便朝廷管理,唐太宗于是汲取了汉朝的监察区模式,同时为了避免监察区再度演变为行政区,从而迅速崛起脱离朝廷管控,再度上演汉末以来的乱世,因此按照交通线路将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由朝廷派遣监察官员不定期前往多事地区监察。如此一来,唐王朝的行政区划便相对合理了很多。然而, 当监察官员从临时派遣制度逐渐转为常职之后,监察区向行政区的转化便再度开始出现,而这便是“安史之乱”的一大伏笔。

2、府兵制的崩溃。自北魏时期开始,朝廷为了鼓励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开始推行“均田制”,即朝廷将掌控的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百姓向朝廷缴纳赋税,耕作一定年限后,部分土地归百姓所有,另外部分则在其死后归还给官府。而“府兵制”便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兵制。

“均田制”下,由于朝廷掌控的自耕农数量极多,于是朝廷便组织这些自耕农在农闲时开展军事训练,战争爆发后则征调其参军作战,这些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农民,便被称为“府兵”。彼时,全国各地都设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种制度历经南北朝和隋朝发展,自唐太宗时期开始达到顶峰。然而,随着唐朝中叶以后人口数量的增多,土地兼并情况的日益严重,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这导致唐朝不得不从“府兵制”开始转为“募兵制”,兵制的崩溃则为边军将领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以上两点,虽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却是后唐太宗时期一系列政策改革,并最终于唐玄宗时期酿成“安史之乱”这场大祸的根源。

根本问题:唐玄宗时期的弊政,节度使权力的膨胀

说完了“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源,我们再来说说安史之乱为何会在唐玄宗时期爆发,这与唐玄宗时期的一系列弊政,以及节度使权力的迅速膨胀,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

一、执政弊端

1、怠政严重,朝政混乱。一手缔造“开元盛世”后,随着唐王朝步入巅峰,天下承平日久,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怠政享乐,此后随着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入主中枢,已经无心政事的唐玄宗,便任由李林甫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朝纲混乱,各级官员贪腐严重。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安禄山才得以通过贿赂各级官员而蒙蔽中央朝廷,使得中央朝廷对其谋逆之心始终没有察觉。

2、内部政争,胡将崛起。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唐朝虽然一直有任用胡将的传统,但唐初对于胡将权力的限制仍然极为严格,严格杜绝胡人将领独掌兵权。然而,由于唐玄宗志在削平四夷,以至于边镇将领权力日益膨胀,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李适之等人皆以便将身份直接跻身宰相之列,之后因李林甫与李适之政争激烈,击败李适之后,为防止边将再对自己的权力产生威胁,于是上书建议唐玄宗用胡人为镇守便将的节度使,且不再以汉臣予以牵制,这使得安禄山等胡人将领开始得以独掌大权。

二、节度使的膨胀

1、军权。由于唐朝疆域广阔,而古代通讯又不便,因此为了应对边疆战事,从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开始,唐朝逐渐在北方和西北边境驻扎军队,而从唐睿宗景云年间开始,节度使开始任职长期化、职权辖区化、镇所固定化、官衔正式化。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为了应对边疆战事,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立大规模的军事重镇,十大节度使就此形成,而到开元十年(722年)时,边境的军队已经多达六十余万。而随着府兵制的崩溃,从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始,募兵制逐渐取代府兵制,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各镇节度使以下军队基本全部变为募兵,由于募兵制下士兵的身家性命和升迁全部掌握在节度使手中,导致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节度使至此开始充分掌握军权。

2、财权。随着边境地区驻军的增多,后勤供应难度开始越来越大,朝廷于是开始尝试供应改革,最初采用的仍然是军屯制度,即由各地驻军开垦农田,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最初,屯田铲除粮食仍然交由朝廷统一支配,但由于一来一回时间较长,对于兵贵神速的军队来说显然太过致命,于是朝廷不得不将防区的财政权逐渐转移给了各地驻军将领。甚至为了确保军队供应,连防区内食盐资源的管理权都交给了地方军队。如此一来,边境军队的确实现了自给自足,但各地节度使却也将财政大权牢牢抓在了手中。

3、治权。自唐太宗时期设立监察区,风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抚使、存抚使、采访处置使等监察官员本为朝廷临时派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各道的采访史已经开始成为常设官员,主要便是负责责监察本道刑狱和地方州县官吏,处置使则有便宜从事的大权。为了防止各地官员对军事行动的掣肘,从天宝年间开始,唐玄宗又改由节度使兼领采访使,例如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天宝年间的他除了充任范阳节度使外,还兼任着河北采访使和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如此一来,节度使的确可以在辖区内做到如臂使指,军事行动效率得到最大化,但其辖区数州的治权却也落到了节度使手中。

如上所述,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不仅朝政腐败极为严重,节度使也已经成为了坐拥军、政、财大权的一方军阀,在中央朝廷持续混乱衰弱,而地方节度使却又迅速崛起的情况下,“安史之乱”爆发在唐玄宗执政时期,也就不难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规定不准向朝廷进献礼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规定不准向朝廷进献礼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立明朝,年号洪武。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君王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拉开帷幕。朱元璋在位30年,励精图治,是中国最杰出的君王之一。不可否认,朱元璋

  • 如果曹爽选择抵抗到底,能斗得过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爽的故事。公元249年,沉寂了十年之久的司马懿,突然静极思动,依靠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郭太后、京城洛阳。他以郭太后的名义,下旨免去大将军曹爽本兼各职,并以洛水为誓,许诺曹爽,不要他的性

  • 如果周世宗柴荣多30年时间,能建立大一统王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周世宗的故事。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率军在短短32天的时间内,一举收复四州三关,经过高平大捷与收复四州三关后,极大地改变了五代中期辽国对中原政权具有主导地位之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后周在对契丹关系中

  • 有才识有能力的娄昭君,生的儿子怎么都是变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这个王朝,笔者每次看他的历史都感觉很诧异,这么一禽兽不如的君主,是如何能够建立起一个王朝的,并且还能持续二十多年,还能传六代君主。并且还不是覆灭在自己国内的叛乱,还是被外来者消灭。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王朝从开国皇帝高洋开始就荒淫无度,整个算得上是一台乱伦大戏,如果说杨广

  • 揭秘古代最牛寡妇,一生四个丈夫不是皇帝就是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作为有名的禽兽王朝,不光是因为北齐的六位君主都是暴虐的人,还是因为北齐高家从高欢开始都是好色之徒,这可能与高欢家族都是汉人鲜卑化的原因。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像中原王朝这样讲究礼法,并且妻子都能靠抢,管你是我的谁,只要我抢到就是我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女子是

  • 戴面具上战场不只有兰陵王,你还知道有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战争是冷兵器的战争,虽然不缺装备精良,训练得体的官兵,镇压揭竿而起,拿着锄头农军的农民起义军。但是大多都还是同样装备和同样训练得体的官兵在对打。那么这样一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不论用什么兵法谋略就离不开一个气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气势很重要,气势高能令敌军闻风丧胆,就跟现

  • 吕布当初只杀了两只菜鸟 吕布怎么就成为三国第一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吕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人称作是三国第一猛将,他能够应付得了乐进、典韦、以及许褚这些人的围攻,这说明他的武功很高强。虽然武功好,但吕布在历史上面的名声并不是太好,这都是因为他反复无常,没有信用而导致的后果。在吕布的一生中,

  • 窃符救赵是什么故事?邯郸之战的关键人物信陵君魏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信陵君魏无忌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大秦赋》第一集,就是事关赵国甚至山东六国存亡的邯郸之战。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发兵攻赵,开启了长达三年的邯郸之战。第三年战事愈烈,秦昭襄王之孙、安国君之子嬴异人已在赵为质八年,娶妻赵姬、生子嬴政。赵相平原君怀疑吕不韦与嬴异人预谋不轨,吕不韦觉

  • 张皇后的才智与手段皆为上乘,为何却是命比纸薄的可怜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皇后的身世不算高贵,但她的奶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她的奶奶窦氏是睿宗昭成皇后的妹妹,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小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昭成皇后去给婆婆武则天拜年,结果一去不回,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睿宗李旦敢怒不敢言。从此,幼小的李隆基便在小姨的呵护下长大。所以,玄

  • 讲述李世民和项羽两个同为贵族可结果却大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和西楚霸王项羽,一个千古一帝,一个西楚霸王;一个帝王之范,一个英雄盖世,他们二人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首先,他们二人在历史上的地位都很高,并且鼎鼎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次,他们二人都是少年得志,李世民十几岁从军打仗,四方征战,平定海内,二十九岁登基为帝,白居易的《七德舞》说,“二十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