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无人破解!戚继光的鸳鸯阵如何对阵倭寇

无人破解!戚继光的鸳鸯阵如何对阵倭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66 更新时间:2024/2/17 0:33:42

导读:随着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的热播,人们对影视剧中,戚继光曾用鸳鸯阵大败倭寇十分感兴趣。那么,鸳鸯阵是否真的存在?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网络配图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着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鸳鸯阵曾让倭寇闻风丧胆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中国明代军队抗击楼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着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侨寇作战特点等情况,创立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网络配图

据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戚继光曾在义乌招募新兵。以义乌兵为主力的戚家军素以严明的军纪、横扫倭寇的战绩而闻名天下。

倭寇盘踞岑港一带。浙江总俞大猷攻打一年不下,被朝廷罢免官职,并戴罪杀敌。后来,戚继光主动请战。为消除俞大猷及其他将士的顾虑,戚继光又主动立下军令状,限定10日内攻下岑港。前9天,戚继光每天只是装模作样地攻打倭寇,但每次都佯装败退,以此麻痹倭寇。与此同时,在徐渭的协助下,戚继光秘密打制狼筅(音xiǎn,一种由戚继光发明的作战武器,将带倒刺的锋利铁钩固定在长竹竿前段,以回避明军战刀在长度、锋利度等方面不及倭刀的不利局面),同时指挥将士操练鸳鸯阵。第10天,戚继光以狼筅和鸳鸯阵力克倭寇的倭刀和蝴蝶阵,最终顺利攻下岑港,倭寇残部落荒而逃。

戚继光兵书中有详细记载

对于抗倭英雄戚继光所使用的鸳鸯阵和狼筅,不少观众以为是导演虚构的,其实不然。在戚继光所着的《纪效新书》中,就有关于鸳鸯阵和狼筅的具体记载。

《纪效新书》是一部军事着作,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的经验总结。在《自序》中,戚继光介绍了这本书的由来:“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诲诸三军俾习焉。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梓人。客为题曰:《纪效新书》。”

网络配图

在《纪效新书》第二卷,戚继光对鸳鸯阵有如下描述:“凡鸳鸯阵,乃杀贼必胜屡效者,此是紧要束伍第一战法。今开式于后:二牌平列,狼筅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后身。长枪每二支各分管一牌一筅。短兵防长枪进的老了,即便杀上。伍长执挨牌在前,余兵照鸳鸯阵紧随牌后,其挨牌手低头执牌前进。如已闻鼓声而迟疑不进,即以军法斩首。其余兵仗牌刀遮抵于后,紧随牌进交锋。筅以救牌,长枪救筅,短兵救长枪。牌手阵亡,伍下兵通斩。要依此法,无不胜矣。”

据了解,鸳鸯阵还有两个变阵:一个是五行阵,主要用于狭窄地区的巷战;另一个是三才阵,主要用于冲锋进攻,或是敌军败退时的追击。鸳鸯阵的特点是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种兵器的效能,且阵形变化灵活。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由于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了倭寇的优势,因此每战皆胜。

鸳鸯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戚家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厉害的军队,而明朝抗倭战争中的戚家军战斗力最强大,创造了敌我伤亡比例超过200:1的战争奇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戚家军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为何戚家军人数虽少却对倭寇保持如此巨大的战斗力优势?“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

  • 大唐灭印之战:王玄策如何剿灭古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是中国最强盛时代。在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首都。唐朝在文化、经济、政治、外交方面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高成就。接下来小编就要为大家揭开一场被尘封千年的战争——大唐灭印度之战。在讲述大唐灭印度之战故事之前,小编要隆重介绍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王玄策。

  • 令人哭笑不得!希特勒竟用假钞买情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大多数人听到希特勒这个名字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下面,介绍一件发生在希特勒身上的一件“趣事”,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1943年的一天夜里,在德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宿舍里响起了一阵电话铃声,被惊醒的莫伟·齐什拿起话筒一听,电话是他的领导——大使冯·巴本打来的,冯·巴本告诉

  • 揭秘:二战时希特勒的强大秘密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在二战时期,妄想以一己之力,攻占整个欧洲。他吞并捷克,攻陷华沙,灭亡法国,直到进攻英国本土最终才放缓攻势。更据传说,他还曾有秘密武器,这些武器将是他制胜的法宝。这些武器是什么呢?网络配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毁灭性的,但参战方对胜利的欲望也使得大量技术进步成为可能。尽管最终战败,德国战争机器有

  • 多尔衮偷情顺治出家 这些皇家丑闻谁最雷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及后宫妃子都传有几段风流韵事,不乏几段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甚至还有至今提起仍旧觉得雷人的事变,下面就为大家揭秘清朝几段雷人趣事。清朝入关后,各地反清斗争强烈,明朝的追随者和江湖上的各种势力打出“反清复明”的口号,严重危及到了清朝的统治,清朝于是下大力气剿杀反对势力,采取“留头不留

  • 雍正帝驾崩无头案 龙首去向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据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的《自订年谱》中记载,雍正帝在临终之前,没有丝毫一病不起的迹象,张廷玉在雍正帝死之前不久,还曾“每日进见”,雍正驾崩那天,张廷玉

  • 三国第一神童曹冲 5岁过目不忘12岁到达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曹操经常对群臣说,将来要立曹冲为继承人。可惜,曹冲不幸夭亡了。悲痛欲绝的曹操对儿子们说:“这是我的大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啊!”网络配图一在中国古代的人才史上,三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中有一个现象尤其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出现了一些智能超常的儿童,他们具有记忆力强、反应敏捷等特点。遗憾的是这

  • 蜀后主刘禅 是一代明君还是一代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 “扶不起的阿斗 ”、“乐不思蜀 ”, 这些成语典故嘲笑的都是刘禅 。在我国古代所有的君主中 , 刘禅的知名度要算相当高的 。但他的知名,非因其赫赫帝业,却因其昏愚懦弱。网络配图一刘禅为帝期间,其后妃常数有十二人,是三国帝王中后妃最少的君主,在刘禅的后妃中,还有一位李昭仪,当魏军攻占蜀宫后

  • 揭秘: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给朱棣而给了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字国瑞,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明太祖实录卷一》曰:“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贫

  • 面对山河破碎的情况,李定国为何要以死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定国。“老草坡前草树香,磨盘诸将墓堂堂。 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刘彬在《读残明遗事漫记》一诗中曾如是说到。“君王血溅金蝉寺, 荒外孤臣泪满衣。 天不祚明非战罪, 鬼能杀贼与心违。”李学诗在《至景线祭李晋王墓》一诗中曾如是说到。“土圭才见影初长,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