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翻脸无情欲置萧何与死地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邦翻脸无情欲置萧何与死地到底是为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960 更新时间:2024/1/16 15:07:11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邦的故事。

刘邦联合诸侯王耗子戏猫般与项羽征战期间,萧何留守关中,肩负起“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以及补充兵源军粮等后勤工作重任,使刘邦心无旁骛,专心与项羽争夺天下。

萧何对刘邦可谓鞠躬尽瘁,刘邦却在“与项羽相距(拒)京、索间”时,不筹划如何击败当前强敌,反而对后方竭尽全力为前线提供人财物力的萧何陡起疑心,多次派使者到后方居心叵测慰问萧何。萧何在秦朝时是刘邦的上司,见他如今依然如此尊重老领导,被感动得涕泗交流。

当局者迷,门客鲍生看见萧何头上高悬着明晃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后,语重心长劝谏萧何:“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玩儿命,却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这是慰劳您?这对您的防范之心好比‘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您还感恩戴德?”

萧何恍然大悟,惊出一身冷汗,急忙问计。鲍生胸有成竹献计:“您把所有能够上阵打仗的子孙亲属,全部派往前线效命,汉王自然会消除疑心!”

萧何言听计从,把变相人质送给刘邦,使“汉王大说(悦)。”萧何此举,不仅自证清白,多年后还成为封侯的铁证。刘邦在金殿上对为争功“撬猪匠打牙祭----吵得卵子翻天”的群臣喊:“诸君独以身从我......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汉建初,刘邦亲率大军至邯郸讨伐叛王陈豨。吕后采取萧何计谋,诛杀“谋反关中”的韩信。刘邦闻讯“使使拜(萧何)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同时,令都尉率五百士兵担任萧相国护卫。

加官进爵添护卫,天子恩宠天下闻。萧何得意洋洋,“诸君皆贺”,相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宾主们觥筹交错不亦乐乎。突然,秦朝时曾受封东陵侯的召平一身素服闯入相府吊丧,成为欢乐合奏曲中最别扭的一段乐章。

召平毫不客气地警告萧何:“祸自此始矣!”他条分缕析告诉萧何:“万岁戎马倥偬风餐露宿在外征战,您留镇京师,根本不需要到前线冲锋陷阵,却被万岁派兵守护!您以为是值得庆贺之事?错!这完全是因为韩信谋反之故。您别忘了,当年是谁月下苦追并力谏韩信的!所以,万岁现在给您派护卫,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萧何如醍醐灌顶,急忙求教。召平建议他:“您先上表婉拒封赏,再捐出家私上缴国库作为军用即可!”萧何“从其计,上说(悦)。”

同年秋,刘邦再次率部镇压黥布反叛。平叛期间,刘邦疑心病再次发作,“数使使问相国何为。”使者回复大体一致:“萧相国在京城安抚百姓,承办军需品,一切正常。”

有个机敏的门客见特使多次出入,敏锐地嗅出异味,一针见血提醒萧何:“您距灭族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第一,已经到达天花板位置!您入关这十多年来,深得百姓拥戴。皇上多次派特使来慰问您,是担心您德高望重深得人心。当务之急,莫如多买田地,或巧取豪夺民宅,或发放高利贷来自坏名声!只有这样,才能打消皇上疑心!”

萧何如梦初醒,“从其计,上乃大说(悦)。”刘邦平定叛乱返京时,京城百姓拦路喊冤,“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刘邦见萧何已堕落成贪腐分子,终于彻底放心,满面笑容与萧何开玩笑:“萧相国,您就是这样爱民利民啊!”说着,将“民所上书皆以与何”,并指示他:“您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吧!”

萧何因从谏如流而三次虎口脱险,显示出高人一筹的高情商。

(二)千秋进谏

但是,萧何如果与关内侯鄂千秋相比,情商明显低出鄂千秋一个身位!

刘邦“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时,金口玉牙说萧何有“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奇功,功劳最大,故“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武将们则一致认为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却功劳最大,个个愤愤不平,骂骂咧咧。

文化水平极低的刘邦抛出蓄谋已久的“功狗论”:“打猎的道理大家都懂!你们功劳再大,也就好比是追杀猎物的功狗!萧何,他是向你们捕猎信号的功人!”这个话丑理正的比喻犹如冰水,把武将们的怒火彻底浇灭,“后皆莫敢言。”

群臣接受现实后,趁动排位次程序之机,决定再恶心刘邦一把,于是集体联名奏请:“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刘邦虽然“心欲何第一”,但因担心“厕所里放鞭炮——激起公粪(愤)”,只得捋着胡子做沉思状。

关内侯鄂千秋察言观色,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孤注一掷,公开跳出来与群臣为敌:“陛下,群臣都错!曹参固然有野战略地之大功,但那仅仅是战场上的功劳!陛下与楚军交战五年,屡败屡战,全靠萧何从关中及时补充兵源和补给。别忘了,汉与楚在荥阳攻守数年,弹尽粮绝时,全凭萧何用漕运补充军粮。陛下在外南征北战,萧何在关中保全家业,‘此万世功也!’”

鄂千秋口吐莲花,唾液横飞,见刘邦的脸色越来越和悦,索性再添一把火:“缺少像曹参这样的百十号人的功狗,对大汉也算不上多大损失!岂能以他们的一时之功来压住萧何的万世之功!‘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

刘邦正中下怀,顺水推舟连声叫好,“于是乃令何第一”,享受“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殊待遇。他高度表扬摇旗呐喊的鄂千秋:“萧何虽然劳苦功高,但如果不是您客观公正地分析,他的事迹还是很难众所周知啊!”

寂寂无名的鄂千秋也因为这番话,享受“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侯”的特殊待遇。在秦汉时期,关内侯在二十等爵位中排第十九等,虽有爵号但无封国。鄂千秋脱下大褂换军装后,跃升为有名有实的诸侯国,恐怕梦中也会笑醒几回!

(三)刘邦罪己

萧何身陷囹圄后,营救活动显然在紧锣密鼓进行。不知是吕后在刘邦耳边吹枕头风,还是萧粉们自发自愿组织营救,抑或萧家散尽家财四处活动。总之,萧何吃了几日牢饭后。某个名不见经传的王姓卫尉趁刘邦心情大好时,主动打探案情:“陛下,萧相国被逮捕下狱,究竟身犯何罪?”

刘邦搪塞道:“听说,前朝李斯就特会做人!人家侍奉秦始皇时,但凡好事儿,全都归功皇上!遇到烂事儿脏水,人家一力承担!萧何这厮,竟敢接受商人贿赂,企图把上林苑当田地,以此取悦百姓,欺世盗名!”

王卫尉极力辩护:“萧相国爱岗敬业,才不顾安危为百姓请命,这正是宰相风范!陛下怎么能怀疑他接受商人贿赂?陛下试想,您与楚相战多年,陈豨、黥布谋反时,您御驾亲征在外,萧相国竭尽全力为您镇守关中。陛下,那时如果关中动摇,关西就不是您能拥有之地了!萧相国当时‘不以此时为利’,反而现在智商低到接受商人贿赂?陛下为何怀疑萧相国?”

刘邦被王卫尉说破心思,虽然心里极不舒服,但也明白萧何绝对不会有二心。因此,当天就派特使“持节赦出何。”

萧何虎口余生,被释放后不敢回家,光脚入宫面谢刘邦。刘邦见这个年逾花甲的老者狼狈到如此地步,心中很是歉疚:“萧相国,您别这样!您为民请命,要求把上林苑分给百姓做庄稼地,朕未及深思就将您下狱。可见,朕不过是纣之类的昏君,您才是比干一般名垂千古的贤相!朕将您逮捕关押,仅仅是想让百姓知道朕非圣君,而是有过错的君王(以反衬您爱国利民)!”

好一张利口!三番五次怀疑萧何有异心,屡次出招试探均被萧何轻松化解。好容易小题大做将萧何逮捕下狱,却轻飘飘解释为“想让百姓知道我是昏君您是贤相”!刘邦是“棺材里洗脸——死要面子”,这等智商明显碾压萧何与鄂千秋。

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萧何为民请命,王卫尉见义勇为,刘邦从谏如流,上林苑终于归还百姓耕种,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西汉进入君贤臣明、百姓康乐的幸福时代。但是,令后人感慨更多的并非如此,而是:不管什么朝代,功劳高明显不如情商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陆游的人生可以分为哪四个阶段?他有多爱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人生大致分为几个阶段,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陆游的一生的几个阶段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陆游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一说起诗人,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唐代诗人,但是其实宋代能写诗,还写得很好的诗人也不少,就比如今天的主人公——超·爱国诗人·陆游。传说南宋的孝宗皇帝有一次问手下的官员:我大宋可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吗?手下人纷纷答

  • 昌平君芈启背叛嬴政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芈启为何叛秦历史,芈月几个儿子结局,历史上芈启叛秦了吗

    昌平君芈启背叛嬴政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大秦赋》中,嫪毐叛乱的戏份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这场叛乱中,嫪毐指挥叛军撞开相府大门,吕不韦率众杀出,双方激战。嬴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大礼,王翦在叛军经过的路上设伏。嫪毐退守章台,咸阳百姓、相府门

  • 端平入洛指的是什么?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也要坚持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端平入洛南宋战斗力,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哪句,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有什么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端平入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233年九月,蒙古大军兵围金国小朝廷最后的驻地——蔡州,蒙古军统帅塔察尔率军亲自进攻,却被金军挫败,蒙古军士气大损。无奈之下,塔察尔只能率军将蔡州城团团围困,企图将金哀宗君臣困死于蔡

  •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为何没引起哗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喜欢汉朝历史的人,一定都听说过霍去病和卫青的大名,这两人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将,也是北方匈奴人的噩梦。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的为人与卫青完全是相反的。卫青体恤士兵,待人谦虚有礼,而霍去病则完全不体恤士兵,为人十分傲慢。霍去病

  • 耶律德光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大辽的?他又为何会在短短几个月后败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辽契丹,耶律倍和耶律德光,耶律大石的父亲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耶律德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947年2月24日,契丹族首领耶律德光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下诏令,改国号“大契丹国”为“大辽”,年号大同。这是契丹从上一代耶律阿保机治下的部落联盟,摇身一变成了建制型国家的重要信号。早在一个月前,耶律德光以武力征服汴梁城,

  • 次子杨广取代哥哥当上太子,最终逼宫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广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杨广后面的皇帝,杨广是个怎样的皇帝

    隋炀帝杨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纵观历史大局,隋朝二世而亡,其悲惨程度不亚于秦朝。隋炀帝杨广在即位之前,享尽天下美名,在即位后,却残暴百姓滥杀大臣,他究竟为何会做出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杨广本是次子,又只是一个王爷,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哥哥杨勇才是未来的一国之

  • 萧宝卷有多荒诞残暴?为什么说他的垮台是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帝国主义拄着拐棍逃跑了,刘义隆,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宝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永泰元年(498年)七月。已经半个多月没下雨了,持续的高温令人难以忍受。蓦地,几声云板响过。皇宫里传来一片哭声,卧病近一个月的齐明帝晏驾了太子萧宝卷继位,史称东昏侯。萧宝卷本是齐明帝的第二个儿子,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次子本没

  • 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明朝时期的云南王是谁,明朝云南王

    你们知道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三十万南征大军在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和西平侯沐英的统率之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十二月,云南元军主力在曲靖白石江被明军击溃,主帅达里麻被俘。消息传回昆明,蒙元在云南的最高统治者梁王把匝剌瓦

  • 萧宝卷即位后,为什么会杀了先帝所赐的辅佐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宝卷后面的皇帝,以光先帝遗德的以什么意思,萧衍和萧宝卷关系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宝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萧宝卷(483年-501年),字智藏,齐明帝萧鸾次子,他即位后便废杀了六位先帝所赐辅政大臣,一个嗜血年代也由此拉开了帷幕。六贵”中最后被杀的是徐孝嗣,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尚书左仆射沈文季。徐孝嗣在齐明帝夺取帝位时立有大功,所以齐明

  • 成语“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典故?与雍姬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常用成语500个,常用成语4000个,有深度有品味的成语

    人尽可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人尽可夫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意思是形容生活不检点的女子。但是人尽可夫最开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它的原意是丈夫的候选人有很多,但父亲仅有一位,我们假如了解“人尽可夫”的历史典故,便能理解是什么含义了。《左传·桓公十五年》:春秋时,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