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游的人生可以分为哪四个阶段?他有多爱国?

陆游的人生可以分为哪四个阶段?他有多爱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1/2 15:00:36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陆游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一说起诗人,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唐代诗人,但是其实宋代能写诗,还写得很好的诗人也不少,就比如今天的主人公——超·爱国诗人·陆游。

传说南宋的孝宗皇帝有一次问手下的官员:我大宋可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吗?手下人纷纷答道:有啊,陆游就是啊。

就这样,陆游才气堪比李白的事就传开了,自此,陆游也得了一个江湖绰号——“小太白”。

陆游不但诗写得好,而且数量也是超一流的,传说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除此之外,陆游还有一个最大最著名的标签——爱国!

陆游的作品中多数都是爱国诗篇,比如这首: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就是陆游一生的真实写照,活到了八十五岁的陆游的一生,就可以分成这样四个阶段:

立志北伐(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出生于北宋末年,传说他老妈怀他的时候,梦到了一代词宗秦观,因为秦观字少游,所以给孩子起名“陆游”。从这里也能看出陆游家境不错,母亲也是大家闺秀,不然哪里能梦到秦观啊。

陆游原本可以安稳地做一个富家少爷,但是在陆游两岁的时候,大宋出事了,金兵南侵,把徽钦二宗装成“皇帝全家桶”,一路虏回了北国。

北方兵荒马乱,陆游一家也随着其他人一起南迁,跑回了山阴老家,陆游自己也在诗里写道:“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北宋算是彻底玩完了,后来赵构当了宋高宗,建立了南宋。当时的朝廷里,分成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两派每天对骂,皇帝也时常在两派之间摇摆不定。

陆游举家南迁,经常有各种朋友来家里拜访陆游的老爹,可是这来的人多数都是铁杆主战派,爱国急先锋,就像《红灯记》里唱的那样“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就这样,爱国的种子在幼小的陆游心中生根发芽了。

陆游29岁那年,跑到临安城去参加科举考试。小有名气的他,怎么看怎么是状元的料子,但是万万没想到遇到了南宋首席反派——秦桧

陆游好死不死和秦桧的儿子一起参加科举,秦桧倒是希望自家孩子能考第一名,但是主考官没理秦桧,坚持点了陆游的头名状元。这下子可得罪了秦桧。在第二年的复试里,秦桧使了阴招,让陆游落榜了。

不过万幸的是,秦桧当时年纪也不小了,很快就一命呜呼,陆游这才咸鱼翻身,终于走上仕途。进入官场的陆游接连在各地为官,就在这段时间里,陆游两次接近了前线。

前线军旅(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的仕途一开始还算顺利,可是后来一不小心因为犯颜直谏,被贬官了。

当时朝廷里有两个大臣,是皇帝旧时相识的小伙伴,皇帝极为宠信。可是陆游却跑到大臣张焘那里,跟张焘说,这俩人不是什么好东西,私下里结党营私,得赶紧劝劝皇帝,别被蒙蔽了。

可是没想到张焘这货也是个铁憨憨,转头就去找皇帝,把陆游的话原封不动地说给皇帝听,皇帝问他这话是谁说的,他也耿直地回答道:“是陆游!”于是陆游就被贬到镇江了。

镇江,离抗金前线瓜洲渡非常近,江面上还有很多备战的楼船。就是在镇江,陆游结识了名将张俊,两人交谈甚欢,陆游还一直劝张俊坚定北伐的决心。

这是陆游人生第一次离前线这么近,也就是在这时,他亲眼看到了前线的备战景象,《书愤》里的“楼船夜雪瓜洲渡”就是说的这个事。

但是世事哪有尽遂人意的,朝廷里,皇帝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要议和,所以陆游也因为劝张俊北伐,被一路贬回老家。

不过,又过了几年,陆游真的有了上前线的机会。

这一年,陆游48岁,一个叫王炎的将军驻扎在南郑,开辟了幕府,邀请陆游一起来搞事情。不同于之前在镇江的时候,这次陆游真正参与到了前线的具体事务里,甚至还经历了大散关的战斗。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山荞畲粟杂沙碜,黑黍黄穈如土色,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这首诗虽然名字很搞笑,但是却写出了陆游当年在大散关的从军经历。

可是,在准备了八个月之后,王炎突然被调回京城,幕府就地解散,只剩下了一脸懵圈的陆游在风中凌乱。

这八个月虽然短暂,但是可谓陆游人生的高光时刻,陆游在后来的诗里,还经常提到这段“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经历。

幕府没了,陆游也受皇命,调往远离战场的成都,说好的北伐成了梦幻泡影,极度不爽的陆游,又要怎么继续自己的爱国之路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昌平君芈启背叛嬴政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芈启为何叛秦历史,芈月几个儿子结局,历史上芈启叛秦了吗

    昌平君芈启背叛嬴政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大秦赋》中,嫪毐叛乱的戏份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这场叛乱中,嫪毐指挥叛军撞开相府大门,吕不韦率众杀出,双方激战。嬴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大礼,王翦在叛军经过的路上设伏。嫪毐退守章台,咸阳百姓、相府门

  • 端平入洛指的是什么?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也要坚持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端平入洛南宋战斗力,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哪句,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有什么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端平入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233年九月,蒙古大军兵围金国小朝廷最后的驻地——蔡州,蒙古军统帅塔察尔率军亲自进攻,却被金军挫败,蒙古军士气大损。无奈之下,塔察尔只能率军将蔡州城团团围困,企图将金哀宗君臣困死于蔡

  •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为何没引起哗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喜欢汉朝历史的人,一定都听说过霍去病和卫青的大名,这两人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将,也是北方匈奴人的噩梦。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的为人与卫青完全是相反的。卫青体恤士兵,待人谦虚有礼,而霍去病则完全不体恤士兵,为人十分傲慢。霍去病

  • 耶律德光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大辽的?他又为何会在短短几个月后败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辽契丹,耶律倍和耶律德光,耶律大石的父亲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耶律德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947年2月24日,契丹族首领耶律德光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下诏令,改国号“大契丹国”为“大辽”,年号大同。这是契丹从上一代耶律阿保机治下的部落联盟,摇身一变成了建制型国家的重要信号。早在一个月前,耶律德光以武力征服汴梁城,

  • 次子杨广取代哥哥当上太子,最终逼宫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广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杨广后面的皇帝,杨广是个怎样的皇帝

    隋炀帝杨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纵观历史大局,隋朝二世而亡,其悲惨程度不亚于秦朝。隋炀帝杨广在即位之前,享尽天下美名,在即位后,却残暴百姓滥杀大臣,他究竟为何会做出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杨广本是次子,又只是一个王爷,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哥哥杨勇才是未来的一国之

  • 萧宝卷有多荒诞残暴?为什么说他的垮台是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帝国主义拄着拐棍逃跑了,刘义隆,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宝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永泰元年(498年)七月。已经半个多月没下雨了,持续的高温令人难以忍受。蓦地,几声云板响过。皇宫里传来一片哭声,卧病近一个月的齐明帝晏驾了太子萧宝卷继位,史称东昏侯。萧宝卷本是齐明帝的第二个儿子,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次子本没

  • 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明朝时期的云南王是谁,明朝云南王

    你们知道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三十万南征大军在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和西平侯沐英的统率之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十二月,云南元军主力在曲靖白石江被明军击溃,主帅达里麻被俘。消息传回昆明,蒙元在云南的最高统治者梁王把匝剌瓦

  • 萧宝卷即位后,为什么会杀了先帝所赐的辅佐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宝卷后面的皇帝,以光先帝遗德的以什么意思,萧衍和萧宝卷关系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宝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萧宝卷(483年-501年),字智藏,齐明帝萧鸾次子,他即位后便废杀了六位先帝所赐辅政大臣,一个嗜血年代也由此拉开了帷幕。六贵”中最后被杀的是徐孝嗣,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尚书左仆射沈文季。徐孝嗣在齐明帝夺取帝位时立有大功,所以齐明

  • 成语“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典故?与雍姬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常用成语500个,常用成语4000个,有深度有品味的成语

    人尽可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人尽可夫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意思是形容生活不检点的女子。但是人尽可夫最开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它的原意是丈夫的候选人有很多,但父亲仅有一位,我们假如了解“人尽可夫”的历史典故,便能理解是什么含义了。《左传·桓公十五年》:春秋时,郑大夫

  • 李训是如何看待宦官的?他是如何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训小妾,李过比李自成大,宦官小说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训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宦官当道是唐朝封建专政的畸形产物,可是越是昏庸的时期,越有人能审时度势,在黑暗的政治中运筹帷幄,冲出重围,成为时代的赢家。李训既得出入禁中,有了接近皇帝的机会,便进而争取获得唐文宗的信任。封建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是最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