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哪里?为什么说他是民族精神的表现者与塑造者?

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哪里?为什么说他是民族精神的表现者与塑造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8 更新时间:2024/2/17 0:58:13

你知道杜甫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有一位诗人,人们都言他伟大,或因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或因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或就如BBC关于他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他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者,更是塑造者。

总之他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然而笔者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在无从选择的时代里,在寂寞悲苦的生命中,他的心间纵然盛满苦涩,却还能在饱经风霜后,让心田里永不凋谢的花灿然盛放。

在杜甫漂泊无定的生命底色上,穷苦,困顿,潦倒,悲伤似乎一直是最浓墨的基调。

然而,他晚年栖居在杜甫草堂的岁月,却相对比较平静。即使成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故乡,他仍能守一份清贫,在安定平稳的日子里,把具体而微的小欢喜,以诙谐的笔调挥洒在诗句里。

每逢春日来临,似乎都是杜甫诗情满腹的时候。他笔下的咏春之作,表达着悲天悯人的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珍视,对自然和万物的深情。

1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在衣食无忧的同时,一直追求着“读书破万卷”的文人境界。

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但科举有小人挡道,官场无伯乐相助,致使他“此意竟萧条”。

在“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漫长岁月里,他的生活贫困而辛酸,甚至靠友人的资助和救济勉强度日。

再回首,他也曾是少年时壮览山河的行者,漫游吴越,放荡齐赵,北上燕梁,把自己的激情和抱负流露在山水之间。

怎料中年失意,科举落第,入仕无门。晚年竟还遇上“安史之乱”,在颠沛流离里,陷于贼军之手,几乎丧命。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华州及关中大旱,灾荒严重,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灾民四处逃荒,流离失所。

他在《夏日叹》一诗中,极言民生疾苦:“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当天灾人祸齐降,杜甫一边忧虑动荡的局势,一边已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失去了信心。

这年冬,杜甫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760年春,在好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

他写诗说,“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草堂距城十多里,林木幽深,溪水潺潺,花木葱茏,环境清幽,是一个宜于隐居的好地方。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杜甫还四处寻找树苗花草,遍植房前屋后。

漂泊多年的杜甫像衔枝的燕子,筑了一个巢。一家人停下流浪的步伐,有了停靠的港湾,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尽管生活上仍不乏困窘饥饿,甚至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茅草建造的屋顶在次年八月就被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

但对于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稳定居所的人来说,对于遍历凄风苦雨的人说,风雨来袭又算得了什么。因此,我们看到心怀大爱的杜甫高声吟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诗中充满世间苦难的记载,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的悲苦孤独……

然而,杜甫安居在草堂的几年里,这个寂寞悲苦的伟大诗人,让我们看到,他写在春天里的诗,总是怀揣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挚爱,总是让一颗心保持着赤诚的律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来了,他歌咏春夜润泽万物的降雨。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花开了,他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风吹了,他在惠风和畅里观燕子和鸳鸯。

人的一生有许多停靠站,当漂泊大半生的杜甫驶着命运的小船,来到成都安定下来,他那颗忧愁的心也得到了片刻的舒展,享受到久违的平淡幸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多么活泼而有生命力的风景。黄鹂、白鹭,刚抽出嫩芽的柳树、青天,四种明艳的色彩,织成一幅春天的图画。

诗人凭窗远眺,能看到西边山岭上千年的积雪;再向门外一瞥,又见到不远万里从东吴开来的船只停泊在江岸。

一生漂泊,百转千回,杜甫发现真实的生活原来就在眼前。哪怕生活在别处,可触可感知的安宁在悄无声息地抚平他心中昼夜动荡的涟漪。

只因,千秋雪和万里船,是只有一个开阔心胸和不凡气度的人,才能看得到的别样风景。

3

杜甫心里知道,草堂只是暂时的安居,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在乱世中也不忘和家人一起共享恬淡生活中的快乐。

在《进艇》一诗中,他写道: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他身着布衣,深情地牵引着老妻乘上小艇,在浣花溪上鼓棹游赏。

孩子们在清澈的溪中游水嬉戏,浣花溪岸边的蝴蝶缠缠绵绵翩翩双飞,你追我逐;溪水上的荷花如双栖鸳鸯一般,并蒂双双。

这次出游,小艇上还放着煮好的香茶和榨好的甘蔗浆,他用着简陋的瓷碗,喝着粗茶,也不逊于富贵人家的锦衣玉食。

这样的温馨场面极富诗情和画意,这是独属于杜甫诗歌中的清欢况味。

从岁月山河中走过来的杜甫,已人到晚年,他悠然地体味着这份人间亲情,爱着这短时间的天伦之乐。

杜甫不止能用一支传神的笔记录芸芸众生,还能把生活中琐碎、美好、诗意的东西写下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孩子敲弯了绣花针做成鱼钩。原来,幸福并没那么遥远,它就藏在寻常的生活里。

当杜甫停下来,他禁不住惊叹,躲开追逐和奔波,回归质朴的生活是那般美好。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想想他都这把年纪了,一年老似一年,还能有多少回合来享受春光?且忘记烦恼,莫想身外之世事,把余生交给眼前的这杯酒吧。

这样的杜甫多么可亲可敬!

4

草堂靠近江边,春潮涌起,绿水绕宅,鸥鸟亲人,盘旋而下,结队飞来。绿水白鸥,明媚如画。

这样明媚如画的栖居之地着实令人艳羡。这天,草堂要有客人来访了。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杜甫不由得喜出望外。

杜甫为迎接客人,把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打扫干净。一向紧闭的草门,今天第一次为友人崔明府打开。

奈何因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盘中没好菜肴,宴席不丰盛。家贫清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客人。

他问客人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为纪念春日里这次待客,杜甫特作《客至》以记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所谓家常的气息,至真至情的味道,不过如此。

在漫长的漂泊岁月里,这个内心千疮百孔的诗人,还能葆有心底最赤诚的热爱,去书写温情而富有生机的春天,去记述寻常日子里的烟火人生。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敦促?笔者很赞同有作者的意见:杜甫若只是诗好、人生经历苦,不足以为伟大诗人。成就文学的,始终是一颗真诚的心。

就像这首诗里热情好客的杜甫,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心怀歉疚却足够真诚。

5

杜甫入蜀其间,曾因战乱移居梓州(今三台)、阆州(今阆中)近两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五十三岁的杜甫挈妇将雏,重返成都,回到草堂。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

然而,垂暮之年的幕僚生涯,杜甫并没有坚持多久,他叹息: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他是想起音书断绝的亲人,关山阻隔的故乡了吗,还是做幕僚不舒心?

765年春天,这是杜甫在成都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五年多相对安稳的蜀中岁月就此终结。

此时,距离严武暴病身亡已有数月,杜甫对成都再也没有牵念。为了生存,他只能离开,重新踏上漂泊的旅程。

他怎能想到,1200多年后,荒郊野岭里他居住的几间茅屋,能游人如织,无数后人不远千里来敬仰和缅怀他。

他又怎能想到,异乡的西蜀,西蜀的春天,春天的草堂,能在余生的岁月中,成为他心头的深情眷恋。

人生漫漫,未来又在何方?在流离的路上,还是在漂泊的远方,杜甫不知,他唯一确信的是,他永远怀着对生命最质朴的热爱,他的心里永远藏着草堂的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南唐后主李煜的宿命、才情与忧伤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李煜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帝王的宿命又是一年花开,只是颜色改,远处琴声再起,已似懂非懂,想填一首词,探寻人生真谛,奈何斯人不在,再也找不回那丢失了的情怀,情又何以堪?合上眼或许才能美梦成真,可此时却孤枕难眠。曾经的锦绣山河,如今只换来栖身牢笼;曾经的无上尊贵,如今只换

  • 古代男子找媳妇技巧:刘邦靠送礼吹牛取悦老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使人们找对象越来越困难, “剩男”和“剩女”越来越多,天天叫着找不到对象。最近一段时间,相亲类节目在电视上热播,一些嘉宾的出位言论,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炒火了相亲类节目。信息社会,人们交往更加便捷,找对象却如此困难,那么,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人们又是怎么解决

  • 不择手段骗取好汉上梁山 宋江为什么后选择招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评价,一部《水浒传》,前半部写的是造反,后半部则完全是投降,可以说是“成也宋江,败也宋江”。这就要说到招安了。其实水浒好汉对宋江又爱又恨,都跟这个招安有关。对于宋江来说,他觉得以他的能力,这条路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而且他可以把他的那些弟兄带到一条康庄大道上去,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给他们一个安定

  • 历史奇葩皇帝奇葩事 这样的皇帝怎么了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一: 南北朝时北齐后主高纬有个荒唐的"怪癖"――喜欢当乞丐。他在后宫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他自己亲自穿上破衣烂衬当乞丐,沿街乞讨,以此寻求刺激,以打发无聊而空虚的生活。这个世界除了他也不会有人拿着御碗乞讨了吧。网络配图二:专做木匠活。明熹宗朱由校是个有名的昏君,他的癖好是做木匠,盖房子,亲自操作

  • 曾国藩“北漂”为租房闹心:吉宅难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朋友王继贤到曾国藩所住的棉花六条胡同拜访。王继贤字翰城,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与曾国藩同为京官,在朋友圈中是著名的“风水大师”。王氏一进曾宅,就连说此地风水不好。京官租房四大特点 注重体面讲究风水京官租房的第一个特点是要求住宅表面的体面。身为朝廷命官,住宅须配得上官制威仪,因此自然不

  • 中国古代的反腐皇帝:雍正抄家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处理腐败分子的手段也算是独辟蹊径,他不像以往的其他皇帝抓到贪官就入狱或者杀头,而是先抄家,要钱。所以,后来历史界有一种说法,如果谁欠了雍正的钱是要倒霉的。隋文帝:“钓鱼执法”抓贪官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

  • 朱棣为什么找废帝:用得着郑和七下西洋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叫《春秋》,有一个历史时期叫春秋时期,另外,还有一种写历史的方法叫做春秋笔法。上面这段文字是燕王朱棣干掉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篡夺帝位后,史官运用春秋笔法描写建文帝之死的“杰出”作品。当我们查阅中国的史书时,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遭遇春秋笔法了,那些毫无出处和佐证的历史根本没有参考价值。更可怕

  • 揭秘:奸雄曹操是如何一个人应付三个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世上的事历来如此。有暴富的必然有速贫的,有得意的必然有丧气的,有贪的才有贿的,有信的才有骗的,有船行顺水的就少不了逆水行舟的,有幸运的就会见到倒霉的。在曹操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日子里,袁术幸福的生活快过到头了。初登大宝,他找到了开国之君的感觉,乍称皇帝,也尝到了亡国之主的凄凉。淮南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人

  • 揭秘:秦始皇嬴政在生命后十年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秦始皇,我们还能说些什么?这是使人颇感困惑的一个问题。最近我经过思考,有些话还想说一说。首先,是要摆脱汉人“过秦”评论的一些影响,对某些记载的思想倾向也应注意;其次是对秦始皇的分析要具体、再具体。现以秦始皇的最后十年为例,略加述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关于这一年的记载内容甚多,除了立皇帝

  • 隋末第一条好汉真的是李元霸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隋末唐初又是一段历史交替,战火纷纷的时代。隋末多英雄好汉。要问第一条好汉,第一反应肯定是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打遍天下无敌手;网络配图第二是宇文成都,大隋第一猛将,隋炀帝的超级保镖,一生南征北战,罕有敌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瓦岗第一虎人,也是牛的不得了……可以说,十八条好汉个个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