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躲避了朱元璋的疑心与猜忌呢?

明朝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躲避了朱元璋的疑心与猜忌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1/21 16:42:01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以及军事统帅,从一个乞丐、放牛娃,到建立明朝政权,可谓是千古一人。从开始打天下到统一天下,他的身边都有一群跟随他,誓死守卫他的部下,并且也能一起共患难。但是等到明朝的政局逐渐稳定后,朱元璋的一些缺点便暴露了出来,他是一个疑心非常重,并且极其小心眼儿的人。

朱元璋怀疑他的部下会谋害他,抢夺他的皇位。以至于后来在朱元璋的疑心重重中,开始大开杀戒。曾经有许多忠心待他的老部下、患难兄弟,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杀掉,这让人非常的寒心。

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没有人敢反抗他。曾经一起构建明朝政权的许多大功臣,都被朱元璋冤杀。

根据史书上记载,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上朝时,所有的大臣都小心翼翼,在上朝之前,都会在家里写一封遗书,交代家人后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的疑心非常重,如果一个官员不慎说错了话,那么朱元璋就会认为他想要谋反,便会立刻将他杀死。

但是在构建明朝政权的开国功臣中,却有三个人侥幸逃脱了,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最终躲避了朱元璋的疑心与猜忌呢?

首先第一位是大将军汤和,汤和的军事领导能力非常的强,为大明江山的开创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功臣,朱元璋也十分的重用他。再加上两人是同乡,朱元璋也十分亲近的待他。在明朝建立后,汤和首先发现了朱元璋的疑心。

由于汤和平时是一个分外谨慎的人,他不愿意自己处于权力中心,便立刻朱元璋请求,希望能回到家乡,而朱元璋也顺手推舟,赏赐了他大批的金银财宝,让汤和回到了家乡,就这样他逃过了一劫。

第二位是郭德成,他和汤和一样,早年跟随朱元璋四处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他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宠妃,所以郭德成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一次庆功宴中,由于郭德成的头发蓬乱,他在醉酒之后便说错了话,想要把自己的头发剃光,而朱元璋曾经做过和尚,认为郭德成是在嘲笑他。

就这样,朱元璋的心里埋下了猜忌,等到郭德成酒醒了之后。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并且害怕朱元璋处死他,就这样,郭德成决定装疯,他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剃掉了,每天都像一个和尚一样生活。而朱元璋以为他是真疯了,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位是明朝的御史袁凯,袁凯便更加无辜了,由于朱元璋杀人如麻,当时的太子朱标认为应该仁慈,而朱元璋却反问袁凯,他和太子,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袁凯两边都不得罪,做了一个十分圆滑的回答,而朱元璋却觉得袁凯是一个爱讨好别人的小人,于是处处为难他。

袁凯忍受不了,决定装疯,为了测试袁凯是不是真疯,朱元璋在袁凯回到家乡后,曾经偷偷派人去监视他,而派去的人对朱元璋说,袁凯在家里面唱歌以及吃屎,是一个真正的疯子。朱元璋此时也真正的放下心来,就这样袁凯逃过了一劫。

虽然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但是他在位期间,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兴科举等,促成了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后面的清朝。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

《明史》曾评价:“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后人对古代的封建帝大多都是褒贬不一,但只要看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了,以及是否是一位好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岱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用写书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五日,张岱出生于浙江山阴县。张家有座寿芝楼,墙上挂着一支笔,取下来写字,写啥都应验。没孩子写生孩子,病了写吃啥药。张岱母亲写了想生孩子,神笔让她去某地取颗仙丹,吃了,便生下张岱。张岱初

  • 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七月,京城惊现妖物夜出伤人事件,京城上下一通忙活,最终却是一筹莫展。明明是官员无能,却反而怪到皇帝头上,认为这是皇帝本人不修德政所致。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商

  • 高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被叔叔夺位后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也是北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仅一年就被叔叔杀害,年仅十七岁,他就是高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高殷出生于545年,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史料记载他聪慧过人、温润开朗且饱读诗书,颇有君王的风度,那如此有天赋的皇子为何最

  • 被“偏信”的历史人物不在少数,宋高宗为何是典型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典出《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我们将这句话引申一下,可以将其视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心,任何一个人

  • 猫鬼之案是怎样回事?为什么会成为隋文帝政治清洗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文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猫,在常人的印象中,大多是乖巧可爱的小精灵。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一种叫做“猫鬼”的诡异传说,几乎把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了恐惧的阴影之下,连当朝皇后都深受其折磨。因为它的存在,曾经权倾一时的独孤家族在朝中基本覆灭,这究竟是鬼

  • 张齐贤是怎样的一个吃货?他又是如何升任宋朝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论衡·别通》有语:“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后人将这句话提炼为“酒囊饭袋”一词,形容一个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严格来说,一个人吃多吃少与其是否有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如果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很有可能导致身体过度肥胖,从而行动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看刺客豫让如何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着一篇春秋晋国豫让为其主智伯复仇的故事,他两次刺杀赵襄子,第二次不惜毁容来刺杀,但是最后都失败。春秋末期时期,晋国的国君晋出公没有能力,由中行家,韩家,范家,魏家,赵家六大家族掌握实权。而这六大家族也是明争暗斗,各自都在明争暗斗。豫让早年最初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但是籍籍无名,

  • 童贯只是个宦官,他为什么能成为宋朝最高军事执政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童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家对于童贯的印象,大概都来自于《水浒传》。小说中,童贯是一名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这当然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并不全面。事实上,童贯算得上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的宦官之首,曾经掌管大宋兵权二十年,带兵平定叛乱,颇有大将风范,最后甚至

  • 秦庄襄王对秦国有哪些贡献?他是否真的可有可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秦庄襄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秦庄襄王在秦国的历史上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他自小不受宠爱,年纪轻轻就被送到赵国做质子,出身贵族的他活得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直到他遇到了天下巨贾吕不韦,才一步步的被送上了秦王的宝座,但他在位的时间也仅有短短三年。在

  • 朱祁镇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朱祁镇配得上“仁君”称号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英宗朱祁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世人每当提到明英宗朱祁镇,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便是“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前者差点让明朝提前200年灭亡,后者则害死了千古忠烈于谦。正因如此,很多人诟病明英宗,把他视作昏君庸主。其实,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位时却并非没有善举,至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