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

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4/1/16 17:01:4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七月,京城惊现妖物夜出伤人事件,京城上下一通忙活,最终却是一筹莫展。明明是官员无能,却反而怪到皇帝头上,认为这是皇帝本人不修德政所致。

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商辂等言:臣闻天心仁爱人君,必发灾变以谴告之,甚者出妖孽以警惧之。无非欲人君循省过咎,以修德政,转危为安也。—《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五》

而保定易州人李子龙凭借着一手江湖妖术,竟然取得了皇宫内使鲍石、长随郑忠、左少监宋亮等人的信任,可以任意出入皇宫,甚至于带着他站到万岁山(今北京景山)上眺望宫内形势。此事被揭发之后,成化皇帝朱见深大为光火。他对于官僚系统、锦衣卫乃至于东厂都已经失望透了。

第二年的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朱见深下旨成立“西缉事厂”,简称西厂,由御马监太监汪直执掌。汪直自幼进宫,深得皇帝和万贵妃信任,行事果断坚决而又不择手段。仅仅一个月后,由于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一案,汪直在幕前,皇帝在幕后,西厂代表皇帝和文官集团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冲突。

“杨晔”案的由来及其背景

杨荣,正统年间著名的“三杨”之一,是英宗朝初期文官集团的领袖人物,而杨晔则是他的曾孙。杨荣虽早已去世,杨家在老家福建却依然权势熏天,无人敢管。杨晔和他老爹致仕(退休)指挥同知杨泰一起“暴横乡里,戕害人命”。时任福建按察副使冯俊查明杨晔罪状,下令将其逮捕。

没想到杨晔根本不吃这一套,大摇大摆来到京城,住进他叔父兵部主事杨士伟家中,依然逍遥自在。这段情节,让人不由得想起《红楼梦》中薛蟠打死人以后依然大模大样进京,住进舅舅贾政家中,自谓花上几个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可惜冯俊不是贾雨村,也不会乱判胡葫芦案。在杨晔潜逃之后,他立刻上奏朝廷请求签发全国通缉令。由于事情牵扯到杨荣的子孙,成化皇帝不敢怠慢,派出刑部主事王应奎和锦衣卫百户高崇前往福建调查事情真相。结果二人收受杨泰贿赂,回京之后上奏案情不实。而杨晔也在叔父杨士伟和姐夫礼部主事董序的帮助下,积极贿赂京中高官,准备反咬冯俊一口。

就在整个案件朝着杨家希望的方向发展时,这件事被服务于汪直的锦衣卫百户韦瑛发现,并及时上报。汪直可不管你什么杨家牛家,立刻派韦瑛直接闯入窝藏犯杨士伟家,将杨晔逮捕归案。经过刑讯之后,杨晔认罪。成化皇帝震怒,立刻派太监钱喜和韦瑛一起到福建将杨家抄家,并把杨泰及家中男女百余口一起押送京城。

经过漫长而严酷的审讯,杨晔不堪重负,死于狱中。杨泰判依律处斩。杨仕伟降调台州府通判。董序降调河间府通判。杨泰堂弟中书舍人杨仕儆,降调惠州卫经历。犯受贿罪的锦衣卫百户高崇死于狱中,刑部主事王应奎发边卫充军。

文官集团的反击

皇帝这一次对杨家从重从快的打击,不但令整个文官集团深感震惊,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愤怒。杨荣是文官集团的领军人物,多年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处理杨家,也就是在打这些人的脸。是可忍熟不可忍!经过一个月的串联策划,文官集团开始发难。内阁大学士商辂,学士万安、刘珝、刘吉联名上奏。在这份奏章里面,文官们对此事的反应是这样的:“内外文武重臣,托之为股肱心膂者也,皆不安于位。百司庶府之官,资之以建政立事者也,皆不安于职。”这是对皇帝赤裸裸的威胁,表示你这样的行为,我们百官非常不满。随后在长篇大论描述西厂的恶行之后,文官们接着抛出一记严厉的警告:“不然此风日长,众口嗷嗷。国之安危,未可知矣。”

成化皇帝在收到奏本之后立刻察觉到其中的危险信号,派司礼监太监怀恩质问四人:“朝廷用汪直缉访奸弊,有何坏事?尔等遽如此说,是谁先主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怀恩和文官集团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私下统一口供回复皇帝是四个人“同一主意,谁独为先?”四人中商辂是前朝老臣,万安、刘珝、刘吉三人则是成化皇帝做皇太子时候的身边旧人。对于这三人也一起反对自己,朱见深在震惊之余,知道现在不是和文官集团正面冲突的时候。于是他立刻改口说:“卿等所言良是。汪直坏事,朕实不知。今便革去西厂,散遣官校,卿等各安心办事。”

第二天,兵部尚书项忠又会诸部院大臣一同上奏逼宫,成化皇帝将奏章留中不报,但却迫不得已解散了西厂。汪直退还本监,韦瑛调于边卫差操。在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中,成化皇帝虽然失败,但并不甘心。很快他又手诏调锦衣卫副千户吴绶于镇抚司问刑。当时西厂虽然革罢,但是汪直在皇帝的授意下仍然没有停止探听外界的消息。而吴绶因为“颇通文移,善词翰”,被选中作为汪直的副手。

结语:半个月之后,带头逼宫的兵部尚书项忠被逼退休。一个月后,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商辂同样告老还乡。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的较量,远没有结束。此后重新掌权的汪直更是让文官们恨之入骨,皇权和相权之间还会有长期复杂的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被叔叔夺位后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也是北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仅一年就被叔叔杀害,年仅十七岁,他就是高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高殷出生于545年,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史料记载他聪慧过人、温润开朗且饱读诗书,颇有君王的风度,那如此有天赋的皇子为何最

  • 被“偏信”的历史人物不在少数,宋高宗为何是典型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典出《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我们将这句话引申一下,可以将其视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心,任何一个人

  • 猫鬼之案是怎样回事?为什么会成为隋文帝政治清洗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文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猫,在常人的印象中,大多是乖巧可爱的小精灵。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一种叫做“猫鬼”的诡异传说,几乎把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了恐惧的阴影之下,连当朝皇后都深受其折磨。因为它的存在,曾经权倾一时的独孤家族在朝中基本覆灭,这究竟是鬼

  • 张齐贤是怎样的一个吃货?他又是如何升任宋朝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论衡·别通》有语:“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后人将这句话提炼为“酒囊饭袋”一词,形容一个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严格来说,一个人吃多吃少与其是否有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如果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很有可能导致身体过度肥胖,从而行动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看刺客豫让如何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着一篇春秋晋国豫让为其主智伯复仇的故事,他两次刺杀赵襄子,第二次不惜毁容来刺杀,但是最后都失败。春秋末期时期,晋国的国君晋出公没有能力,由中行家,韩家,范家,魏家,赵家六大家族掌握实权。而这六大家族也是明争暗斗,各自都在明争暗斗。豫让早年最初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但是籍籍无名,

  • 童贯只是个宦官,他为什么能成为宋朝最高军事执政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童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家对于童贯的印象,大概都来自于《水浒传》。小说中,童贯是一名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这当然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并不全面。事实上,童贯算得上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的宦官之首,曾经掌管大宋兵权二十年,带兵平定叛乱,颇有大将风范,最后甚至

  • 秦庄襄王对秦国有哪些贡献?他是否真的可有可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秦庄襄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秦庄襄王在秦国的历史上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他自小不受宠爱,年纪轻轻就被送到赵国做质子,出身贵族的他活得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直到他遇到了天下巨贾吕不韦,才一步步的被送上了秦王的宝座,但他在位的时间也仅有短短三年。在

  • 朱祁镇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朱祁镇配得上“仁君”称号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英宗朱祁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世人每当提到明英宗朱祁镇,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便是“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前者差点让明朝提前200年灭亡,后者则害死了千古忠烈于谦。正因如此,很多人诟病明英宗,把他视作昏君庸主。其实,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位时却并非没有善举,至少在

  • 纪晓岚的一生是怎样的?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纪晓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十五,纪晓岚生于河间府(今河北沧州)。名昀,日光的意思。岚意为山林中的雾气,晓岚即拂晓山林中的雾气。整个名字意为蓬勃的朝阳射出万道金光穿透山林中的雾气。四岁开蒙读书,十一岁正月十五出去观灯,买了

  • 明朝皇帝朱瞻基到底有多厉害 为什么说朱瞻基差点毁了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瞻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到明朝皇帝,相信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是许多人心中最英明神武的两个,至于其他皇帝,则没有那么大的伟业和贡献。其实,朱棣去世后没多久,明朝就在仁宗、宣宗父子的治理下迎来了"仁宣之治"。不过,因为仁宗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个月,所以这一治世的主要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