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敢打匈奴 为何刘秀却不敢?

汉武帝敢打匈奴 为何刘秀却不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80 更新时间:2024/1/15 14:05:05

刘秀是历史上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开明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他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

但是他的名气远不如高祖刘邦以及汉武帝刘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秀统一全国后没有远征匈奴,进一步开疆拓土。现代很多史学家也因此批评刘秀软弱,对当时的北匈奴过度忍让。那么光武大帝为什么不远征匈奴呢?

网络配图

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公元36年消灭川蜀统一全国,之后集中精力治理国家。

按常理推断,刘秀统治后期有一定条件出兵塞北,他手下一些将领也纷纷请战。

公元41年,大将军臧宫马武一起上书刘秀:“匈奴人贪利,没有礼节信义,困窘时向人低头,安定时纵兵抢掠。现在匈奴境内瘟疫流行,战斗力下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皇帝派人开赴边疆,联合乌桓等少数民族,一起讨伐匈奴。这样用不了几年,匈奴就能被消灭。”

臧宫和马武都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他们提出的“趁虚进军”确实很有道理。

当时的东汉王朝经过十几年的治理,有一定实力去讨伐匈奴了。

何况在公元39年,辽东边境的乌桓已经归顺东汉,东北地区已少了一个劲敌;南匈奴更识时务,在乌桓归顺不久,也派遣使者向东汉王朝称臣。

网络配图

然而这个时候的刘秀却没有同意手下将领的请战书。

刘秀下诏书回答臧宫和马武:“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着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从上述文字里,我们能够分析出刘秀三点不愿出兵远征的原因。

网络配图

第一、

刘秀说他自己要做有德之君,推广德政。

他现在不愿趁人之危,更不愿劳民伤财,否则即使成功了日后也会失败。现在兴师动众地出兵,即使匈奴一时害怕了,但不一定是真心归顺。

想当初汉武帝时,卫青七战七胜,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得匈奴满地找牙,但是100多年以后呢,匈奴依然纵横塞外。为之奈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最后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太子,同时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废太子”。通常在过去的历史书以及评书杂史中,常常称李建成、李元吉为“奸王”,是处心积虑想要谋害李世民的反面人物。这也是在唐太宗即位以后,李建成的形象就被丑化了。总之,胜者王侯败者寇,李建成作为废太子的历史地位已无法改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他的家庭,一

  • 刘恒能称帝的一半功劳要给他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死后,吕后专政,前180年,吕后一死,官员想趁吕后之死另立新君,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刘恒能登基与他个人能力有关,也与他有一个好母亲有关。网络配图刘恒的母亲是薄姬,薄姬是刘邦部下魏豹的小妾。曾经有人为薄姬算过一卦,卦象显示薄姬会生下天子。这个消息被魏豹得知,魏豹这个傻子,二话不说就开

  • 白袍将军陈庆之被称为常胜将军到底厉不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南朝历史,有一个人物是我们必须说起的,那就是陈庆之。陈庆之是南朝时期梁国的著名将领,根据史书记载他大约出生在公元484年,他的字叫子云。陈庆之虽然官职做到了武威将军,但他却不是出身贵族家庭,这点我们在梁武帝的一次诏书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诏书这样写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正因为他的出身,所以在他

  • 他能未卜先知 助刘邦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从正面来说秦始皇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另一面秦朝暴政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揭竿而起。时势造英雄,大乱必出大贤。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纷纷招兵买马。一方面治乱维稳,另一方面扩充实力,统一天下。网络配图当时有一位神人,他在十年前就料到了秦末暴乱的局面,为了

  • 为啥武松能受重用 武松和宋江的招安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绿林好汉占山为王大多只有两条路可走,被官军剿灭或者受官府招安,像自生自灭那种都是些小打小闹的角色,原本就成不了气候。宋江选择的是寻求朝廷招安,这已经成为他的政治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宋江是逢人必说招安。捉到一个朝廷前来剿灭梁山的将领,宋江要说日后招安之事,见到朝廷命官宋江要说只等招安之事,就是在重阳节

  • 胆识过人的乐进为何被评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乐进,生于东汉末年,本为卫国人,因天生胆识过人,英勇无比而被曹操赏识,曹操将其招归于魏国,从此乐进便一心追随于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凭借着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由小小的下吏,逐渐积累军功,直至升迁为魏国的右将军,个中艰辛不为常人道。在乐进逝世后,被后人评价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从这点来看,乐

  • 吴国将领朱然死后孙权为他穿素服痛哭流涕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然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一生征战沙场,战功无数,为吴国政权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孙权的信任和倚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朱然的简介吧。朱然生于182年,卒于249年,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朱然在少年读书之时,就已经与孙权相交,并且私交甚笃。其后,朱然跟随在孙权的身边,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图

  • 揭秘无权势的刘备最后为何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没落的汉室王孙刘刘备,毫无权势可言。那么,刘备是怎么成功的呢?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一个高大上的招牌,那就是四个字“汉室宗亲”。刘备的自身条件并不好,《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出场给了一大段文字,我们挑些重要的,掰着指头说几条。网络配图“不甚好读书”,说明刘备厌学,至少是一个学习不认真的差生;“玄德幼孤

  • 拿破仑时期著名的将领莫罗将军对皇帝有何威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莫罗将军是法国拿破仑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一生都追求法国共和,但是到了最后没能如愿。图片来源于网络莫罗将军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叫布列塔尼半岛的海滨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律师,莫罗从小就喜欢军事方面的事,一心想等到长大了去当兵。可是他的父亲不希望他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他希望莫罗继承他的工作当一个律师,

  • 打败了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算不算一个二流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英国陆军元帅的身份,但是作为英国首相,他的一生经历非常多,这从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简介就可以看出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威灵顿公爵本名阿瑟·韦尔斯利,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但是,他小时候却不被其母亲看好,母亲让他去学习做一名律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