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是如何为李陵辩护的使汉武帝大怒

司马迁是如何为李陵辩护的使汉武帝大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4/1/17 14:20:30

司马迁一生的转折点就应该是为李陵说话这件事情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李陵自请五千兵马前去阻击匈奴,但是在浚稽山的时候李陵遭遇了单于军队的伏击。李陵以五千兵马,杀敌上万,最后单于的兵马集结的越来越多,而汉军的援军却久久都没有到,李陵被匈奴耗到弹尽粮绝,最后被迫投降匈奴,成为战俘。

汉武帝希望李陵战死,李陵却做了战俘,所以汉武帝对此非常生气。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司马迁却与百官们不同,没有出言损害李陵,而是站出来为李陵说话。司马迁说,李陵向来都是一个孝敬父母,宽仁待下,精忠报国的人,这次投降可能是无奈之举,他心里可能还想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汉朝来。汉武帝对司马迁的一番话,非常生气,所以就派人把司马迁抓进了牢里。

后来,朝廷派公孙敖前去接李陵,但是公孙敖却无功而返。为了不被汉武帝责备,公孙敖就造谣说自己看到了李陵在匈奴训练士兵,准备攻打长安。汉武帝大发雷霆,杀了李陵的妻儿老小,还连带着把司马迁给处理了。这也就是司马迁人生的转折点了,汉武帝给司马迁定的罪按律当斩,但是司马迁选择了用宫刑代替死刑。受完刑之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奋发图强,最终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

所以说为李陵仗义执言是司马迁人生的转折点,虽然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司马迁却将痛苦化成完成理想,背负责任的力量。

司马迁的贡献主要是什么

司马迁之所以能够被后人所称颂,还是因为司马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做出了贡献。很多人认为司马迁撰写《史记》就是司马迁的贡献了,其实并不然。后人也有对司马迁的贡献做了详细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到底有多伟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迁最重要的还是史学上的贡献,他是中国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历史学家之一。司马迁将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对此也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1957年,司马迁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之父”,可见司马迁在此方面的贡献。

而且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在经济学上提出了“市场机制”的构思,司马迁强调国家可以不用过多的干预经济的发展,经济规律自行调节市场经济,这个前卫的观点也是司马迁的贡献之一。另外,司马迁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对孔子的教育圣人形象也是由司马迁开始奠定的,确定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地位。除此之外司马迁在天文历法上也有颇高的成就,曾和汉武帝等讨论过历法的改革。

司马迁还是一个杰出的地理学家,这和他早年游历山水的经历分不开。司马迁著有多部地理专篇,对山川河流,都城郊区都有详细的记载,就连少数民族的信息也有涉及。还有就是司马迁在文学上的影响,《史记》对后世的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创作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司马迁写的诗都有哪些

司马迁留下史学巨著《史记》,在这其中司马迁不是单一的记载历史史实,也会加上自己的见解以及对人物的评价,其文字表达清新跃然灵动,对人物刻画细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迁的诗大多在其中有所体现,不过说是司马迁的诗不如说司马迁的名言更确切。我们所说的诗大多为五言七言的律诗。而五言七言律诗汉末才刚刚兴起,其中代表的人物有曹操父子三人,但此时距离司马迁去世已过去好几百年,所以司马迁的诗大多类似于名言警句。汉朝诗词以赋盛行,并且能配以乐器演唱,被称为乐府诗,但司马迁的诗皆在史记文章之中文章并不能演奏,所以司马迁的诗连赋也不能算。虽然不能把他的名言归为诗中,但这并不妨碍名言对后世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的莫过于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短短的十五个字阐述了人生在世的意义,甚至我们也该扪心自问,活着是为了什么?

司马迁的诗可以说最让人受到鼓舞,远远不止这振聋发聩的一问。其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那一段是我们上初中时老师极为推崇的一段,不光是为了在作文中取得高分,而是再告诉我们什么叫坚强。那一段里有周文王有孔子也有左丘孙膑,却唯独没有他自己,那一句诗三百首,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是他对自己最后的激励。于是,《史记》诞生了。司马迁的诗不是五言七律,也不是宋词汉赋。司马迁的诗叫《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因迷信被忽悠的皇帝—宋真宗赵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据传宋真宗赵恒据说非常迷信神仙之说,还因此一直被忽悠,甚至还把神仙灭蝗灾的传说信以为真。好啦,各位看官跟着小编来一起揶揄一下这位帝王吧。网络配图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

  •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给予李广很高的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叙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并对李广做了非常高的评价,这段评价可以说是史学评论中的经典。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广一生谦逊恭敬,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屡立奇功,但是最奇怪的是“李广难封”的时候,到死李广也没有一个爵位,而且李广的死也并非是自然而死,是因为受到了诬陷而受到处置被迫自杀的。

  • 西汉著名的军事将领卫青和李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李广都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俩人在征讨匈奴时,都立下很大的战功,后人在提到卫青李广时,免不了一番对比。从官爵来说,李广没有卫青的显赫。李广曾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年间担任将领,李广的最高职位为骁骑将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卫青在汉武帝年间,被任命为大将军和大司马,并被封为长平侯。所以,从功劳和

  • 历史上的刘邦真如世人所说的那般"痞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逝世至今,两千多年已如白驹过隙间悄然滑过,两千多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一朵泛起的浪花而已,其间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刘邦传奇的一生为历代所评价,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刘邦真如世俗所说的那般"痞子"吗?司马迁誉其为圣人,与尧帝相媲美。宋人苏轼曰:“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毛泽东更是盛赞刘邦

  • 李广为何不被汉武帝重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时期,七王作乱,吴楚叛军西进之时,梁国首当其冲。此时的李广作为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驰骋梁国,协同景帝之弟梁王打了几场胜仗,并且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李广所向披靡,一鼓作气,夺了敌方的主将之旗。无敌的李广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虽然他仅仅是个都尉,李广还是被前敌总指挥梁王破例私下授予了将军之印。这是

  • 嬴政到了晚年为什么不再自称为“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以前,“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男女老幼,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一统天下的至高君主。嬴政认为,自己功兼三皇五帝,为表彰自己的无量功德,体现人君的至高权威,于是从“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同时把“朕”为皇帝的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

  • 萧宝卷做了什么?为什么他去世后会被剥夺皇帝的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萧宝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封建社会中,但凡是皇帝,在死后经常会得到一大堆评价极高的谥号,就算是生前作恶多端的,一般顶多被人冠上“昏君”的称呼,但皇帝的称号基本是不会剥夺的,总之一切围绕着“死者为大”来进行。但南齐有位皇帝萧宝卷是个特例,生前是万

  • 真实的陆令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如何将前朝和后宫一并掌握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陆令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古装剧《陆贞传奇》演绎的是北齐女性陆贞的励志人生,在这部剧中,陆贞从卑微的宫女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让观众倍感振奋。但实际上,《陆贞传奇》中所呈现的所有故事,都是对历史人物的美化和洗白。陆贞以北齐时的陆令萱为原型,此人心

  • 荣妃为康熙诞下了很多子嗣,为何她最后却孤独的死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一生有很多孩子,但是并没有多子多福,多个儿子对于皇位的血腥争夺上演了十分残酷的戏码,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为康熙生下最多孩子的一位妃子荣妃。康熙是清朝时期第四位继承人,享年六十八岁。康熙为政的时间里作出了对清朝的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康熙的生母是佟佳氏,她只是宫中一位不受宠的妃子之一,并没有过于耀眼

  • 萧瑀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萧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为了纪念那些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将或臣子,李世民设立了凌烟阁,其中陈列了二十四位功臣,文有大名鼎鼎的魏征、房玄龄等人,武有程咬金、秦叔宝等人,随便提起一个名字都是如雷贯耳。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位名叫萧瑀的人,名气似乎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