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东吴“二宫之争”,孙权犯了一生最大的错误

揭秘东吴“二宫之争”,孙权犯了一生最大的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55 更新时间:2024/1/3 18:34:12

在古代历史上,立嗣之争,无疑是封建王朝比较常见的事件。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植和曹丕的立嗣之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围绕着魏国太子的宝座,曹植和曹丕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心腹势力,并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东吴来说,也有一场激烈的立嗣之争,这就是著名的“二宫之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二宫之争,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与鲁王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争斗。二宫之争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最终孙和被废,而孙霸被赐死,孙权改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宫之争的过程中,不少东吴大臣遭到了牵连。比如大家熟悉的陆逊,就因为牵涉其中,所以遭到了孙权的责备,乃至于气愤发病而死。

具体来说,赤乌四年五月(241年),孙权长子孙登去世。对于孙权的长子孙登,其实可以类比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二者都深受父亲的器重,很早就被确立为太子。并且,和朱标一样,孙登也是一位宽厚贤德之人。因此,孙登的去世,不仅让孙权悲痛不已,也是东吴的一大损失。

在长子孙登去世后,当时最年长者为孙权三子孙和(次子孙虑在232年就过世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孙和得以被孙权册立为第二位太子。赤乌五年(242年)正月,孙和正式被立为太子。同年八月,孙权册立四子孙霸为鲁王。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四子孙霸同样受到了孙权的宠爱,在成为鲁王之后,孙霸更是觊觎太子的宝座。

孙权最初立太子和鲁王时,孙和和孙霸还是一样受到宠爱,仍然居于同宫殿中,并没有正式区分位置和品级。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权此举,无疑增加了鲁王孙霸夺嫡的底气和决心。如果孙权能够明确区分孙和、孙霸之间的待遇,自然能够遏制孙霸的非分之想。

面对这一情况,群臣诸如太常顾谭、太子太傅吾粲等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太子和亲王应该有嫡庶之分,礼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要求鲁王出镇地方。太子和鲁王自此分宫别僚,不过,鲁王认为自己地位下降是太子及其党羽所害。有了自己的侍御宾客后,便共同诋毁太子及相关支持者,欲除之后快,取而代之。因此,从公元242年开始,东吴的二宫之争拉开了帷幕。

孙和成为太子后,孙权本打算立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为皇后,全公主多番使出手段阻止。孙权一度卧病在床,派孙和到宗庙为祭祀,全公主就说孙和不在宗庙,而是在妃子家暗谋大事,又说孙权生病时王夫人面有喜色,因此孙权愤怒责骂王夫人,王夫人却因郁闷突然而逝,孙权与太子之间关系自此逐渐冷淡。对此,在笔者看来,孙权、孙和之间的关系逐渐冷淡,自然给了鲁王孙霸可乘之机。

公元244年(赤乌七年)开始,太子宾客和鲁王宾客矛盾愈演愈烈。东吴朝廷内外的官吏,争相派遣子弟侍奉孙和或孙霸,这促使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据《殷基通语》记载,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丁密(丁固)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从这一角度来看,东吴内部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二宫之争”。所以,不管是哪一方笑到最后,都会导致众多大臣遭到排挤甚至杀害。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宫之争的时候,陆逊早期保持中立态度。后来却先与全琮交恶,倾向支持太子孙和。

孙权孙和父子关系恶化后,孙和的侍从曾藏于孙权的床下,听到孙权和杨竺谈论想以孙霸为储之事。孙和恐惧,于是秘密请陆逊为自己出面申辩。对此,陆逊屡次上疏陈述嫡庶之分。孙权这才知道自己说出去的话被泄漏了,先后将杨竺、陆胤、吾粲收监审问。陆逊虽未立即被一同问罪,也被遣使写信责备打听宫中秘密。

在狱中,杨竺招供陆逊二十条罪证,这导致陆逊一气之下,最终病逝。对于陆逊来说,曾协助吕蒙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又打赢了夷陵之战,并且在石亭之战中击败了曹魏大司马曹休。因此,陆逊堪称东吴最优秀的将领。现在,因为孙权想要废长立幼,导致陆逊因此病逝,这自然是东吴的一大损失。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陆逊病逝后,孙权很可能也意识到二宫之争的长期进行,已经让东吴朝廷产生了裂痕,再继续下去的话,只会导致更多的大臣受到牵连。所以,如果让孙和或者孙霸继承皇帝之位的话,就如同像袁绍死后,袁尚和袁谭完全分为两派,从而让曹操各个击破。于是,孙权下定决心在儿子中另立太子。在此背景下,孙权的幼子孙亮特别受到孙权的留心。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幽禁孙和,骠骑将军朱据见孙和被幽禁,于是与尚书仆射屈晃率众将领官吏请孙权释放太子,孙权指责二人不要没事找事,二人被杖一百。因为劝谏的大臣较多,最终的结果是东吴朝廷有数十人受到牵连流放。

最后,赤乌十三年(250年)七月,孙权正式废太子孙和。值得注意的是,孙权不仅废掉了太子孙和,也没有放过长期攻击太子孙和的鲁王孙霸。在此基础上,孙权赐死鲁王孙霸,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吴安、孙奇诛杀。公元250年十一月,孙权正式立孙亮为太子。此外,太元二年(252年)春正月,孙和被孙权复立为南阳王。孙权病逝前,为自己当初对待孙和的行为感到后悔,曾一度打算再召回孙和,由于被孙鲁班孙峻、孙弘等人阻止而作罢。

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建兴元年(252年),孙亮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三年(258年),孙亮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孙亮贬为侯官侯,途中去世,年仅十八岁。

此外,建兴二年(253年),传言孙和得到太傅诸葛恪迎立,所以被坐罪赐死。由此,非常明显的,二宫之争的孙和、孙霸,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至于孙权的小儿子孙亮,虽然继承了东吴君主之位,却因为年幼而被权臣废黜,如同东汉末年的汉少帝一样。从这一角度来看,二宫之争对于东吴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是孙权一生最大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邦昌是宋朝的宰相,为何却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张邦昌是谁?他是宋朝的宰相,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张邦昌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到张邦昌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谁,但是如果了解岳飞传的朋友应该就知道了,里面有两大奸臣,前期是张邦昌,后期是秦桧。不够话说回来,张邦昌竟然还称过帝?这是真的吗?张

  • 古代皇帝妃嫔无数 开国皇帝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开国皇帝和老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俗话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但世人又有几人能做到呢?身为一国之君,三宫六院,嫔妃无数,身边的女人数不胜数,按理说与原配的关系处的应该不是很好,但是纵观历朝的开国之君,他们大部分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相处的都非

  • 武则天杀了重臣那么多 武则天为何没有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程咬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她的一生可以成为一段传奇。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能够当上女皇帝,自然是有她独特的手段。武则天执政期间,斩杀了多位朝廷重臣,为何不杀程咬金?说出来别不信。为何不杀程咬金?武则天的

  • 武则天和李贤之间发生了什么 武则天为何要逼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则天杀李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一开始,在皇帝的换届问题上,充满了血腥和残暴,李渊摘了表哥的桃子,夺了隋的天下,李世民靠杀兄屠弟政变上的台。紧接着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也要搞兵变,结果失败,李世民将他和李泰一起废了,立了看上去老实敦厚的李治为帝。结果李治杀起李姓宗室

  • 潘美不是北宋开国名将吗?为什么会被说为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潘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人的思维是无比复杂的,善恶的念头都存乎一心。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然而《竹书纪年》中就有周公篡位的说法,而王莽如果坐稳了皇位自然也就不再是逆贼了,所以忠奸善恶又有谁能说得清呢?01或许中国人因为

  • 燕王朱棣登基后,建文朝的天皇贵胄是何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燕王朱棣登基后,建文朝的天皇贵胄是何命运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镇守南京城金川门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打开城门,把他四哥燕王朱棣所率领的靖难大军放入城内。随着皇宫奉天殿上的一把大火,当朝皇帝朱允炆对大明帝国四年的统治就此灰飞

  • 岳飞遇害后被抄没的家产有多少?在现在相当于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宋朝名将岳飞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史纪事本末》张溥论:蜀汉之诸葛亮,唐之郭子仪,宋之岳飞,三人皆间世而一出者也。三人齐烈,名在吕望、姬旦之间,而飞独不幸,伤哉!岳飞遇害之后,被没收的田产共有水田七百多亩,旱田一千一百多亩,田产最少有1800多亩,被抄没的家产总值有约九千贯,但并

  • 颍川的“四大名士”,为什么都入了曹操麾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颍川郡,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对此,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市)、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

  • 成济为啥敢杀害皇帝曹髦?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成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曹魏政权的第四位皇帝曹髦,因为不甘司马昭专权,率人出宫讨伐,却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杀死。那么,成济为啥敢杀害皇帝?其后他为什么会被司马昭灭族?成济的想法很简单: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他

  • 李沆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沆有让刘娥发誓绝不临朝称制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宋宫词》中,李沆临终前把刘娥叫到自己床边,让她发誓今后绝不临朝称制。李沆是北宋一代明臣,他的这番举动不得不说很有先见之明,但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历史上,李沆并没有这样做过,他病逝的时候,刘娥只是一个四品美人,除非他真的有远超常人的眼界,不然他应该不知道刘娥今后会被立为皇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