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潘美不是北宋开国名将吗?为什么会被说为奸臣?

潘美不是北宋开国名将吗?为什么会被说为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4/1/3 12:50:01

说到潘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人的思维是无比复杂的,善恶的念头都存乎一心。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然而《竹书纪年》中就有周公篡位的说法,而王莽如果坐稳了皇位自然也就不再是逆贼了,所以忠奸善恶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01

或许中国人因为长期受到评书、戏剧的影响,喜欢把历史人物脸谱化,认为一个“白脸”就只会争权夺利、坑害忠良,而“黑脸”就真的是铁面无私、一心为民。比如最经典的白脸形象曹操,在百姓心中就是周瑜所说的“汉贼”,《三国演义》里还有他在袍袖上记下关羽张飞评价的丑事,但是真实的历史上就是他让北方从纷乱走向稳定,避免了更多的叛乱。最经典的黑脸形象包拯,在戏剧里为了公正判案甚至大义灭亲,但真实的他同属士大夫阶层,与其他士大夫一起排挤狄青等一众武将,为阶级利益明争暗斗。

评判忠奸,往往是从动机和结果两方面来评判,但孰轻孰重却没有定论。比如南宋名臣韩侂胄,他积极组织北伐最后失败,客观上削弱了南宋的国力、打击了南宋的士气,但也是为了南宋江山或者说汉人政权在努力。而今天的主流观点却把韩侂胄评价为奸臣,这就是以动机为导向。那为什么小编会说没有定论呢?因为有时候也会出现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北宋开国名将潘美。

02

潘美,字仲询,河北大名人。早期潘美是后汉的将领,但他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明白刘承祐没有开疆拓土的胸襟气魄,跟着他混迟早得玩完,所以果断跳槽到了后周。当时的后周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周世宗柴荣,潘美看得出这是个潜力股。

当时正赶上辽、后汉、南唐犯边,柴荣决心御驾亲征,急于立功的潘美自然要跟随御驾出征。就是在此时潘美的领兵能力得到了体现,而且与一干将领结下了友谊,这为日后潘美支持赵匡胤登基埋下了伏笔。

柴荣英年早逝,后周孤儿寡母不能服众,于是有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戏码。当时潘美在陕西屯兵没能赶上这出戏,但是他很果断地支持了赵匡胤,再一次体现了他的反应灵敏。果然,北宋建立后潘美受到赵匡胤的信任,还被列入开国名将配享太庙,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一个很会投机的人。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开始了统一中原的步伐,潘美也就跟随赵匡胤一路四处征战屡立战功。中原平定后,潘美还在征伐辽国的战争中守卫代州,打退了辽人的进攻,凭借这份功劳被封为代国公。

03

潘美是一个将才,可以指挥单独一场战役,但是他资历浅,在军中没有太高的威信,算是赵匡胤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所以赵匡胤可以放心地任用他,自然“杯酒释兵权”的名单中也就没有潘美了。这样一位大将,可以说正是君王最喜欢、用起来也最放心的。

潘美的名声毁在宋太祖赵光义的两次北伐。赵光义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好大喜功又没有兄长的才能,两次仓促伐辽都是惨败。有这样的主帅,已经远远不是“猪队友带不动”那么简单了。在错误的大方针下,潘美等将领再如何挣扎也不可能改变结局。但是潘美还是得为杨业的死负责。

当时潘美和监军王侁、手下将领杨业的任务是掩护撤退。经过商议决定由杨业领兵迎敌,潘美在后面埋伏。但是王侁在杨业出发后要潘美撤走,于是潘美就真的撤走了,结果导致杨业战死。最后官方处理结果是王侁背锅,潘美罚酒三杯。

在戏剧中,潘美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因此故意要害死杨业,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但潘美真的有这个动机吗?如果潘美真的是因为嫉贤妒能才害死杨业,那么纵观他的生平为什么从未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临时起意?只嫉妒杨业一个?显然是说不通的。

有人会说如果不是存心害杨业为什么会放任杨业陷入绝境?只能说这种说法是有罪推论,但是相信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无罪推论,即拿不出证据就不能定罪。

结语

潘美作为主将在客观上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但是如果要从主观的角度来评判就真不好下定论了,除非有人能拿出潘美的日记。而且要知道监军执行的是皇帝的意志,所以潘美听从王侁的指示行事从法理上来说是合理的。可惜他一生功业,而今却被戏剧丑化成了一个奸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燕王朱棣登基后,建文朝的天皇贵胄是何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燕王朱棣登基后,建文朝的天皇贵胄是何命运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镇守南京城金川门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打开城门,把他四哥燕王朱棣所率领的靖难大军放入城内。随着皇宫奉天殿上的一把大火,当朝皇帝朱允炆对大明帝国四年的统治就此灰飞

  • 岳飞遇害后被抄没的家产有多少?在现在相当于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宋朝名将岳飞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史纪事本末》张溥论:蜀汉之诸葛亮,唐之郭子仪,宋之岳飞,三人皆间世而一出者也。三人齐烈,名在吕望、姬旦之间,而飞独不幸,伤哉!岳飞遇害之后,被没收的田产共有水田七百多亩,旱田一千一百多亩,田产最少有1800多亩,被抄没的家产总值有约九千贯,但并

  • 颍川的“四大名士”,为什么都入了曹操麾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颍川郡,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对此,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市)、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

  • 成济为啥敢杀害皇帝曹髦?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成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曹魏政权的第四位皇帝曹髦,因为不甘司马昭专权,率人出宫讨伐,却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杀死。那么,成济为啥敢杀害皇帝?其后他为什么会被司马昭灭族?成济的想法很简单: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他

  • 李沆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沆有让刘娥发誓绝不临朝称制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宋宫词》中,李沆临终前把刘娥叫到自己床边,让她发誓今后绝不临朝称制。李沆是北宋一代明臣,他的这番举动不得不说很有先见之明,但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历史上,李沆并没有这样做过,他病逝的时候,刘娥只是一个四品美人,除非他真的有远超常人的眼界,不然他应该不知道刘娥今后会被立为皇后。这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作为成功案例 朱元璋为何没有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赵匡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皇帝杀功臣之事屡见不鲜,如秦始皇逼死吕不韦,刘邦杀掉韩信等,其中杀戮最重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坐稳皇位之后,为了自身和其子孙后代的皇位,就开始挥起屠刀,杀了大量的开国功臣。朱元璋通过制造郭桓案、胡惟庸、蓝玉案等案件,将众

  • 唐朝开国名臣唐俭是什么人?他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朝开国名臣唐俭的故事。贞观元年,“渭水之盟”达成不久,李世民派礼部尚书唐俭出使突厥,唐俭归来后,李世民问唐俭:“以唐朝的实力,能灭掉东突厥吗?”唐俭坚定地回答道:“衔国威灵,庶有成功!”意思是:只

  • 蜀汉第二代将领分别是哪些人?谁是当中最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关平的故事。蜀汉第一代将领以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为尊,其中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而蜀汉第二代将领比较出名的有关羽之子关平、关兴,刘备义子刘封,张飞之子张苞、张绍,赵云之子赵广、赵统,诸葛亮之

  • 和尚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杀和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朱元璋痛恨和尚,并且杀了无数和尚。据野史记载,明朝建立初期,有不少人跑去做和尚,朱元璋十分痛恨他们,所以就要他们的命。他派人抓来和尚,挖出一个个土坑,每个坑里,站着一个和尚,再用土将坑填满,只留脑袋露在外面,每排十五

  •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情况如何?蜀国国力不济也是一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刘备被陆逊营烧七百里后,托孤白帝城,其实蜀国的家底已经空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是蜀国由盛转弱的标志。根据资料显示,当时整个三国魏蜀吴总人口应该不超过两千万(加上山野之民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