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离奇!光绪一件破衣竟引发多人惨死

离奇!光绪一件破衣竟引发多人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3/12/15 8:33:48

导读: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眼看北京即将陷落,仓皇西逃。途中,光绪皇帝赠送了一件破旧衣给县令耿及贞,没想到这一恩赐竟然给他们一家带来了祸患……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眼看就要攻陷京城。慈禧带着囚禁多年的光绪皇帝和朝廷重臣仓皇出逃,一路上吃喝供应,全赖所过之处的地方官府“孝敬”。由于事出突然,慈禧出逃时只带走几个心腹,连光绪最宠爱的珍妃也被滞留宫中,以“洋人无礼,恐失贞洁”的名义逼死在枯井内。光绪听说后敢怒不敢言。他拒绝下人伺候,一路上自己铺床叠被,脱衣整帽,来表达愤怒。

网络配图

这天,銮驾路经山阴县,县令耿及贞早已恭候多时。耿及贞是光绪的老师耿同书之子,原来也见过几面,算得上故交。只因戊戌变法,耿同书支持光绪变法图强,被慈禧忌恨。事变后被迫告老还乡,不久便撒手人寰。再次见到耿及贞,光绪非常高兴。两人单独谈了两个时辰,直到天色渐暗,耿及贞才告辞。只见他双眼发红,腮边犹有泪痕。这一切,都没瞒过大太监李莲英的眼睛。

第二天銮驾程。耿及贞一大早赶了过来,说古人有“推衣及人,犹如手足”之说,他不敢和皇上称兄道弟,但想送一套贴身中衣,略表情谊。慈禧不懂这些繁文缛节的古礼,便命光绪收下。但光绪说自己应有回赠,不如把身上现穿的这套送给耿及贞。慈禧着急上路,没有反对。耿及贞捧着光绪刚换下的、还带着体温的旧中衣,磕头谢恩而去。再后来,李鸿章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銮驾得以“凯旋”回京。慈禧继续做她的“太后老佛爷”,光绪继续囚禁在三面环水的瀛台小楼。

一晃几年过去。这天慈禧在紫禁城看京剧《逍遥津》。讲的是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不甘心做傀儡,暗中写了“衣带诏”,命内侍穆顺藏在发髻里,请天下诸侯勤王救驾。可是还未出宫就被曹操察觉,皇后及诸多大臣因此被杀。在一旁伺候着的李莲英猛然想起多年前光绪与耿及贞换衣的往事。一路上光绪执意自己铺床叠被,整理衣物,那件旧中衣里,会不会也有类似“衣带诏”的猫腻?恰巧这时节,有几个新任地方官即将赴任,依惯例进宫聆听太后训喻,其中一个还是耿家的远亲。李莲英与他闲聊中得知,当年耿及贞将旧中衣带回家后,洗涤干净,锁在一个铁匣内。锁眼还浇了铜汁,再也无法打开。后来耿及贞因病去世,死后将铁匣陪葬。

李莲英把这些消息告诉了慈禧。他觉着那件旧中衣很可能就是光绪的“衣带诏”。否则为什么要将铁匣的锁眼浇上铜汁,搞得这么神神秘秘。一牵扯到权位之争,慈禧不得不多加小心。于是派宫里侍卫冒充盗墓贼,对耿及贞扒坟掘墓。几天后消息传来,耿及贞的墓里没有那个铁匣。这下慈禧紧张起来,难不成真有什么玄机?于是将耿家几十口关进大牢,严刑拷打。老管家受不了折磨,道出实情。原来陪葬之说只是掩人耳目,铁匣其实安放在耿家祠堂一个隐秘处。很快,那个神秘的铁匣被搜了出来,马不停蹄送进宫里。当着慈禧和李莲英的面,铁匣被锁匠打开,里面竟然只有一身旧中衣。看其款式和做工,的确是当年光绪所穿旧物。几个小太监细细搜寻了半天,除了几个破洞和几道折痕,并无异常。

李莲英只得继续追问老管家。老管家说自己终究是个下人,如果真有秘密的话,最可能知道的,是耿及贞的二弟耿及静。于是李莲英又对耿及静严刑拷打,把老管家带进耿及静牢房。看到奄奄一息的耿及静,老管家痛哭流涕:“二爷啊,不管有什么谋逆大罪咱就招了吧。砍头不过是眨巴眼的事,总比遍体鳞伤、生不如死好受些。”耿及静勉强睁开眼,长叹一声:“这都是大哥惹下的祸事。还说什么富贵荣华,到头来却是满门抄斩。”

原来,当年耿及贞将旧中衣拿回家后,果然发现了一张光绪亲笔书写的“衣带诏”。上面控诉了慈禧如何专权跋扈,祸国殃民,号召天下臣工勤王救驾,铲除妖孽。到时论功行赏,子孙后代永享富贵。可惜耿及贞位卑言轻,不敢担此大任。李莲英立刻紧张起来,追问衣带诏下落。耿及静说此事关系重大,耿家势孤力单,就将诏书保存在当地知府殷祥手上。

网络配图

李莲英冷笑道:“你把洒家想得太无能了。殷祥是皇室宗亲,对老佛爷忠心耿耿。当初派他做知府,说白了就是想整治你们耿家,你们怎么可能会让他保存!”耿及静说道:“李公公,你把人想得太简单了。殷祥大人是对我们耿家刻薄些,但万一天佑大清,太后伏诛,皇上亲政,那份密诏就是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所以殷祥大人考虑再三还是收下了。不信的话,可以把他请来对质。”几天后,凤翔知府殷祥果然被“请”进了牢房。一听说密诏之事,吓得他屁滚尿流,矢口否认。耿及静说道:“殷祥大人,那年你迎娶六姨太,我兄长将一副龙凤呈祥鎏金头饰送与大人,据说是万历朝郑贵妃之物。您的师爷还劝您拒收此物,以防朝廷猜忌。可您却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令兄长颇为赏识,当天夜里就将密诏和盘托出。你们商定,由耿家保管中衣,大人你保管密诏,两件东西互为佐证。难道都忘记了不成?”

殷祥向李莲英不住地磕头:“下官是收了那副头饰。当时高兴过头,也说了些大不敬的话。但密诏之事与下官绝无半点瓜葛,请公公明察。”李莲英看着耿及静:“继续说。”“自从殷祥大人收下密诏之后,对我们耿家格外关切,再也不刻意刁难。而且还多方打听时局,探听朝廷动向,据说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孙文搭上了关系。”殷祥向李莲英解释:“下官是看在银票的面子上,才对耿家网开一面。至于图谋不轨,绝对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你有多名子侄留学海外,你不但不阻止,反而出钱资助。分明就是和孙文之流狼狈为奸,互通消息。而且,就算密诏之事无中生有,你去年花大价钱买的那块风水宝地也是诬陷?禀告李公公,那块地风水极佳,只要将周围地形稍加改动,就是出天子的‘龙穴’。派风水先生一看便知。”“龙穴”两个字深深触动了李莲英敏感的神经。密诏加龙穴,坐实了殷祥图谋不轨的野心。

几顿大刑下来,殷祥被打得死去活来,向李莲英哭求:“下官真的不知密诏之事。那块龙穴也是一时糊涂,求李公公放过小人!”李莲英将狱卒打发出去,说道:“你小子糊涂啊。掺和了这种事,不管真假,在老佛爷眼里你都是死人了。倒不如一口承揽下来,免受皮肉之苦。反正你是皇室宗亲,不会累及家人,我也可以交差了。

“那份密诏怎么办?我实在拿不出啊!”

“你说自己预感罪行败露,把密诏烧了,不就行了嘛!”

殷祥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于是写了一份供述,交代了自己与耿家人藏匿密诏,图谋不轨之事。李莲英邀功一般将供述拿给慈禧过目。慈禧果然大怒。不过看到密诏被焚,旧中衣也落在自己手里,所有危险都已解除,也就放下心来。几天后,殷祥以“图谋不轨”被砍头示众。接下来自然就是耿及静。临刑前最后一晚,李莲英来看耿及静,说:“这案子已经结案了。欺凌耿家的殷祥也已伏法。现在你能否告诉我实情?”

耿及静微微一笑:“李公公看出我陷害殷祥了?”“那小子是出了名的胆小怕事,谅他也不敢私藏密诏。那块所谓龙穴之地也说明不了什么。只不过单凭一件旧中衣,这件案子断不能结案。所以我才就坡下驴,牵出了殷祥。虽然他死得冤枉,但为了在老佛爷面前有个说得过去的交代,也只能委屈他了。说说吧,那件旧中衣里到底有什么隐情?”

“也罢,也罢!当年皇上将旧中衣赏赐给我家兄长,是何用意皇上没有明说。兄长只得暗自揣测,皇上很可能是为将来打算。太后年迈,皇上终有一天会亲政。天下皆知太后浮华奢靡,绫罗绸缎穿之不尽,而皇上却穿着破损不堪的旧中衣。这是太后虐待皇上、反攻倒算的绝好证据。所以兄长临死前特意交代此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耿家就为皇上立了大功,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听完耿及静解释,李莲英表面上无动于衷,其实心里大吃一惊。那个性格懦弱的光绪皇帝,真的有如此心机?

网络配图

几天后,紫禁城里又传出西皮二黄之声。慈禧正在观赏京戏《天雷报》。与往常不同,这次慈禧特意恩准光绪一同观看。《天雷报》讲的是不孝子张继保高中状元后不认养父母,令二老枉死,张继保遭雷劈的故事。看完了戏文,慈禧太后问光绪作何感想。光绪照本宣科,说张继保高中状元,却是一个衣冠禽兽。养父母虽不是亲生父母但也有养育之恩。如此丧尽天良,理应遭天谴。

光绪如此说完,本以为可以交差了。没想到慈禧阴沉着脸说道:“戏文里的张继保不认养父母,被天雷劈死了。而你呢,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三岁入宫,我含辛茹苦将你养育成人。你没有感恩戴德,反而处心积虑加害于我。一件穿旧的中衣,也能被你用作攻击本宫的利刃,还真是小看你了!”

光绪听了目瞪口呆,不明就里。直到李莲英将之前之事讲述一遍,光绪才恍然大悟,跪倒在慈禧面前:“皇爸爸冤枉我了。我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对皇爸爸有非分之想。当初西巡之时准备仓促,那件中衣太过破旧也无法更换。看到耿及贞后,我才厚着脸皮向他要了一身新衣。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我还是一国之君,不好白收他衣物。而身边又无物可送,所以才将换下的旧衣送与他,并无非分之想。是耿家人读书读傻了,臆想出什么‘反攻倒算’的用意。还请皇爸爸明察。”

慈禧看着光绪谦卑恭顺的姿态,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转眼到了光绪三十四年。慈禧身染重病,弥留之际准备将光绪皇帝放出来亲政。但李莲英的一席话彻底改变了光绪皇上的命运:“老佛爷可还记得耿家之事?一件破中衣,都会让下边人牵强附会为宫廷内幕。可见老佛爷与皇上之间的矛盾天下共知,有多少人等着对老佛爷诋毁中伤,以图邀功。千万不能遂了这群小人的心思。不如立一个小皇帝,再派可靠之人加以辅佐,老佛爷就永远是我大清国的圣母皇太后……”

这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皇帝暴病而亡。

一件破中衣,竟引发了多人惨死,权力的滥用真是荼毒至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室羞于启齿的史实:同治皇帝死时全身溃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哪个皇帝忍辱负重后来成功的,清朝皇室帝王群聊,靖康之耻有多耻

    虽然是万乘之尊,可命运还是公平地惩治了他的放浪行为,他死时几乎全身溃烂,恶臭远播,人人敬而远之,他空洞而绝望的眼中满含眼泪。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他的死是大清皇朝一段羞于启齿的疮疤,也是他荒淫生活的一个总结,却是慈禧重掌朝政的一个契机。同治帝的放浪形骸很快受到惩处,他有轻微的淋巴结肿

  • 五大艳后之一的张嫣是被崇祯皇帝逼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张嫣,懿安皇后张嫣,明朝有叫张嫣的皇后吗

    张嫣是明熹宗的皇后,也是历史上的五大艳后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嫣能够成为皇后,主要还是因为她那绝美的容貌。当初到了适婚年龄的朱由校下诏普选淑女,而时年十五岁的张嫣亦在候选之中。于是,符合条件的近五千名名门淑女就被送往了长安,参加皇后的选拔。就像是选美大赛一样,一位位淑女都要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了初选、

  • 揭秘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为何要害大夫屈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楚怀王宠姬郑袖和当时位居高位的屈原之间的关系,传说都是极其暧昧的。屈原本身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而且长得英俊爽朗,再加上诗书礼仪都懂得。所以在郑袖眼中,屈原就是一个花样的美男子啊,至少比深居宫中大腹便便的楚怀王帅气的多,才气的多。图片来源于网络所以很少接触到其他男人的郑袖对屈原有着迷恋的感

  • 还原真相:刘备并没有到东吴求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招亲一事在《三国演义》中记载,周瑜为了夺回荆州向孙权献计,邀请刘备到东吴招亲,到时趁机囚禁刘备讨还荆州。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硬是让刘备死里逃生,最后孙权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话。但是事实上,这段精彩的演艺是虚构的,这其中另有隐情……网络配图刘备东吴招亲,是《三国演义》的精彩篇章。小说第

  • 大嘴巴的名将贺若弼:北周能攻灭南朝首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杨广顺利成为太子后,因为卷入政治斗争,杀死了一位老将,他15岁随父亲进入战场,28岁即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此后受领导谋反影响,进入敦煌,吃黄沙,守边疆,这位老将的名字叫史万岁。史万岁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老爹是沧州刺史,在边疆的日子里,却意外的获得了新生,一身武艺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当地的军队首长成

  • 揭秘三国曹操成大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气度,是指气魄风度。气度也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它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重要因素。提高一个人的气度,就是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小编为何说曹操成大事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气度非凡呢?三件事大家就明白了。网络配图第一件,曹操招降关羽。刘备丢下老婆孩子跑了之后担子全落在关羽一人身上。曹操就派张辽去劝降关羽,关

  • 揭秘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是怎么结束她的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芈月传》播出之后,楚怀王的宠妃郑袖也开始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当中。在芈月还在楚国的时候,剧中便出现了较多的郑袖的镜头。但是在芈月离开楚国进入秦宫之后,便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剧情当中。那么后来郑袖怎么样了呢?她死了吗?郑袖怎么死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芈月传》中,郑袖自从进入楚宫之后便一直荣宠不衰

  •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逃不过失败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演绎了霸王别姬英雄末路的凄美故事,人们对这位悲剧英雄充满了各种惋惜之情,那么楚霸王项羽为什么逃不过失败的命运呢?网络配图秦二世胡亥继位后,宦官赵高指鹿为马,权倾朝野,秦帝国乌烟瘴气。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下,天下群雄响应,项羽随叔父在吴中起义。短短时间,项羽就军

  • 遗憾!细数那些年刘备错过的良才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部三国史,一壶英雄泪,一段热血与激情交织的岁月,一曲激昂而壮烈的英雄赞歌。三国重读,刘备之仁有目共睹,但因其早年颠沛流离,错失了一大批人才让人遗憾!细读历史,且看他们都有何人。1、田豫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官至太中大夫,享年八十一岁,是曹魏少有的高寿将领。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田豫很有

  • 史海拾遗:馒头或非诸葛亮发明创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关于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甚至已经见诸于目前的高中历史课本,被当做是一件确定史实来说。然而翻开历史,馒头的出现我们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关于馒头的由来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据说在三国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可谓鞠躬尽瘁、劳心劳累。蜀国南边占据云南、贵州一代的南蛮洞主孟获是个不让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