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痴傻皇叔被拥立为帝 却开创了太平盛世

他是痴傻皇叔被拥立为帝 却开创了太平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4/2/7 22:42:43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这之后,唐朝外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甚至连谁做皇帝都由宦官决定,朝廷之外还逐渐形成了节度使割据的局面。在这内忧外患之中,出了一位中兴之主,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局面。他就是史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

李忱(chén),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封光王。唐穆宗之后,分别是他的三个儿子即为,分别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武宗死之后,掌握实权的太监仇公武、马元贽等人拥立了当时被认为是“痴呆”的光王李怡,并改名为李忱,让他先以“皇太叔”身份监国,随后又被拥立为皇帝,是为唐宣宗。

网络配图

太监们为什么要拥立李忱呢?都是因为李忱看起来“痴呆”,容易控制,便于宦官们继续掌权!可没想到的是李忱不但不痴傻,还非常精明。

唐宣宗继位之后,一下子像彻底换了一个人一样,他处理政务有条不紊,与大臣或宦官交流时神色威严、目光从容,言谈举止沉着有力。此时,仇公武、马元贽等人虽然发现上了宣宗的当,却已无可奈何。

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

网络配图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难得的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也被百姓称为“小太宗”。

李忱装疯卖傻三十多年,难道就没有人察觉吗?还真有一个人看破了,那就是唐武宗。

据记载,有一天,文宗皇帝宴请诸王。席上,众人把酒言欢,热闹非凡,可是李忱依然不言不语,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文宗看到了,便指着他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面对诸王的戏弄,李忱依然保持着沉默,面不改色,始终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这让众人很得意,却让座中还是亲王的李炎(唐武宗)起了疑心。面对始终不悲不喜的李忱,他开始怀疑,此人是真的痴呆,还是隐忍不发。李炎心中隐约感到不安,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抓住一切时机对李忱进行试探。

网络配图

后来李炎即位,却始终对李忱不放心。于是决定直接了结了他,以绝后患。几天后,可怜的李忱就被突然闯入宅邸的宦官绑架了。之后被人捆成“肉粽”扔进了宫厕。当时,武宗身边的宦官仇公武奉命去杀李忱,这个仇公武并没有真的杀了李忱,而是偷偷将他运出了宫,藏了起来。

这个仇公武可并没有安什么好心,只是想以备后用。只是他没有唐武宗的眼光,没看出来李忱的韬光养晦。也正是他这点私心,造就了唐朝的又一繁荣盛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由检的另一面:任贼分裂朕尸 勿伤百姓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崇祯”。长久以来,崇祯皇帝给我们的印象几乎就是那三条:1.杀了后宫所有的后妃宫女,2.亡了国,3.大军逼近的时候在煤山自缢了。以上这三点汇集在一个君主身上,那么这个君主身上几乎就毫无疑问的打上了“昏君”二字的标签了。一个亡国的“昏君”一定会背负上后世的骂名,

  • 同为汉贼?揭董卓和曹操的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演义》中被骂的最狠的两个人当属于曹操和董卓了。两人都被称为忤逆之臣。但不同的是,两人在某些程度上却又天壤之别。后人对他俩的评价也就不同了。网络配图董卓欺凌汉室,号为“奸贼”;曹操谋逆汉室,却号“奸雄”,两人有一些相似之处:1、受命进京:大将军何进为了杀宦官十常侍,巩固自己的地位,听信了袁

  • 《三国演义》中的四大隐士:司马徽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演义》中除了我们熟知的武将谋臣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世外高人,如:司马徽、黄承彦、黄月英等等,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国演义》中的4大隐士,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一、司马徽要问三国中最厉害的隐士,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司马徽。司马徽作为一位世外高人,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徐庶,而

  • 注定亡国!大清灭亡前发生的三件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灭亡预兆,预言清朝灭亡,大清灭亡的真正原因

    导读:每个朝代灭亡前都会发生那么几件让人无法解释的事情,清朝也不例外。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清灭亡前发生的三件怪事,一起来个究竟吧。网络配图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旅顺(大连市),1894年11月甲午战争,日军攻进了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展开了对军民的大屠杀,从21日到26日,这座城市成了一片地狱。但

  • 三国英雄8大临终遗言:一个比一个矫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卓文武双全绝地反击,一个人临死的遗言,三国时期英年早逝的人

    导读:每一个将死之人都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言,而在三国时期一句短短的遗言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发展,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国英雄8大临终遗言,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吧。最矫情:刘备遗言: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相对曹操的温情,刘备临终托孤就显得有些矫情了。当然,刘备本

  • 都是吕布的干将 曹操为何重用张辽而杀了高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辽和关羽谁更厉害,张辽和吕布谁厉害,高顺厉害吗

    建安四年(199年)底曹操将吕布围困于下邳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吕布走投无路投降,之后被曹操缢杀。吕布死了,但吕布集团仍在,下邳城破之前吕布的部将侯成、成廉、魏续等临阵反叛改投曹操阵营,还有其它投降或被俘虏的人马,如何安置他们是曹操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按一般想法,对这些“政治上不可靠”的

  • 揭秘:赵云被民间封为常胜将军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赵云真实存在吗,三国常胜将军

    导读:为什么被奉为常胜将军呢?我们从野史中说说吧,毕竟这个名头是《三国演义》塑造出来的。我们一起看看赵云在三国中都拥有哪些素质吧。见机快,处置迅速在小说第61回里,由于刘备入川的消息被东吴君臣侦知,顾雍进言乘机收复荆襄,遭遇吴国太的强烈反对而作罢。张昭于是退而求其次,设计了一个骗局,派周善为使,以国

  • 文化灾难!秦始皇焚书事件并非唯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相,秦始皇烧过书是指什么事件,秦王焚书坑儒的实情

    导读:焚书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这其中以秦始皇焚书事件最出名,但是就破坏性而言,秦始皇的这一次焚书却远远比不上乾隆。后者焚书达到了惊人的71万卷,中国从此无古文化,只留下了大批宣传专制统治书籍。网络配图秦孝公“焚书”: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商君孝秦孝

  • 揭秘女皇武则天为何将王位还给了李氏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氏家族,武则天为什么要还政李唐,李治为什么娶武则天

    李唐家的天下是李家打的,然而武则天当皇上并非是为了谋权篡位更朝换代,而是为了替李家守住江山,开创新一派的繁荣局面。因此,在武则天的心底里就没有打算将李家的天下占为己有。网络配图武则天的侄子曾经要求过让武则天将皇位传给他们,武则天曾问过他们为何。武则天的侄子回答道,向来江山不传异姓,您姓武,江山自然要

  • 在唐朝时期,秦叔宝的地位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秦叔宝的儿子,中国历史上传统女性的地位,历史上有秦叔宝这个人吗

    秦琼,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勇武过人而闻名,是一个能在千军万马中斩将夺旗的勇将,基本上没有独自统军一方的经历,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王牌打手和保镖。李世民登基后,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的高官,但是因为久病缠身,基本上不参与朝政,于贞观十二年病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