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秦昭王为何要赐死“杀神”白起?

揭秘:秦昭王为何要赐死“杀神”白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34 更新时间:2023/12/29 1:00:51

导读: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被称为杀神。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败仗,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不世之功,可以,秦昭王为何要赐死白起呢?

关西大将,一战成名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话,或许正是源于白起。白起是今陕西眉县常兴人,当年这里是秦国关西故地,百姓与羌胡等族杂居,崇尚勇力、精于骑射。

白起的档案在公元前294年前是一片空白,史书上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公元前294年,在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外,白起第一次亮剑,以左庶长(相当于中级将领)的身份指挥新城之战。他一战告捷,初步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

此时,距离商鞅的变法时代,刚刚过去62年。接下来的37年,秦国进入了白起的征战时代。

网络配图

新城之战,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大门。韩国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为了夺回新城,韩国找到魏国帮忙。24万联军聚集在伊阙(今洛阳龙门),向白起叫板。

秦军人数不及对方一半,唯一的可趁之机是韩、魏两军各有私心。白起绕到了魏军的背面,突袭得手,再掉过头来,全歼韩军,俘获了主将公孙喜。

这是战国时代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24万联军化为乌有,韩、魏两国被挤出了强国俱乐部,5座城池归于秦国。第二年,一听说白起又要出兵,魏军闻风而逃,61座城池拱手相让。

至此,韩、魏已不堪一击,秦国开始把主攻方向改向南方的楚国。公元前279年,对楚国的战争打响。在这个老牌的南方大国面前,白起的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先是连下5城,接着轻而易举攻陷都城。楚国的国都,一夜之间变成秦国的南郡,楚王仓皇逃走。

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大喜过望,封白起为武安君,“以武安民”。

长平之战,千古罪状

秦国剩下的宿敌只有一个: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和秦争夺统一权的,也是赵国。

秦国商鞅变法完成之后,赵国也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秦赵两国的势均力敌,从“战国四大名将”就可见一斑:白起战廉颇、王翦对李牧,他们分属秦赵两国,是彼此毕生的劲敌。

公元前262年,白起再度攻打韩国,夺取野王城,切断了韩国的上党和都城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和老百姓商量说:“通往都城的道路切断了,韩国肯定没法管我们。秦军逼近,韩国不能接应,我们不如归附赵国。赵国如果接纳了我们,秦国肯定会攻打赵国。赵国受到武力威胁,必定和韩国结盟。这样一来,就能阻挡秦国了。”

上党的归附,在赵国引起了一场争议。有人预见到了祸害,有人垂涎一郡之地。最后,赵王还是决定接纳上党。

网络配图

两年后,秦国的报复来了。秦将王龁夺取上党,上党军民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长平驻军,接应上党的百姓。这给秦国落下了攻赵的口实。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赵国派出了王牌将军廉颇。在长平,廉颇坚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军陷入僵持战。无可奈何的秦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最着名的一场反间计就此上演——秦相范雎派人带着千两黄金,进入赵国,“间谍”逢人就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有什么本事,只会守不会攻,秦军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果然中计,立即把赵括调往前线。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不懂临阵应变。秦国反间计得逞,立即启用白起为主将,王龁调为副将。同时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担任主帅的秘密,斩!”赵括准备好的一套应对王龁的策略,完全落空了。

长平之战以白起的胜利告终。赵括走投无路,被秦军射死,40万士兵投降。白起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为防降兵暴动,除了派240名年幼的赵国小兵回国报信外,40万人全部坑杀!

赵国震惊,七国震惊。这也成为白起在史书上留下的浓重的一笔,纵然有一生不败的战功,但坑卒40万,成了白起万世难辩的罪证。

君王猜忌,悲剧结局

长平之战过后,是秦国灭赵的最好时机,白起当然希望一劳永逸。但一报还一报,赵国也想到了反间计。

公元前259年,大名鼎鼎的说客苏代,受赵王委托,带上丰厚的礼物入秦,问秦相范雎:“武安君擒杀了赵括吗?”

“是。”

“秦国就要围攻赵都邯郸了吗?”

“是。”

苏代于是说:“灭了赵国,秦国称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为秦国夺取了70多座城池,就是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劳,也不过如此。到时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

苏代接着说:“上党的百姓宁可归附赵国,也不向秦投降,可见天下百姓不愿做秦国的臣民。如果秦国灭了赵国,赵国北方的人会投奔燕国,东边的归入齐国,南面的跑去韩国魏国,秦国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着赵国惊恐之际,叫赵国割地求和,别再让武安君建功立业了。”

这段话说到了范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劝秦昭王和谈。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后,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赵时,时机已然错过了:赵国从重创中喘息过来,白起的身体也大不如前。

秦昭王首先派王陵出兵,大败。于是去请白起,白起断然拒绝:“邯郸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何况各国的救兵纷纷开进赵国,他们对秦国的怨恨何止一日两日?长平一战,赵军虽然死了40万,但秦军也折损了一半,我们国内空虚,还要远征别国。赵军以逸待劳,各国援军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网络配图

昭王不听,强行派兵。不久,第二员大将王龁果然遭遇了赵楚魏三国联军的夹击。白起不免自鸣得意:“不听我的话,如今怎么样啊?”这句话传到昭王的耳朵里,昭王恼羞成怒。那好,你白起上阵吧!国相范雎亲自去请,但白起犟如黄牛,偏不从命。一个将军,既然不能为王所用,就只能为王所弃。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夺官、削爵、降为士兵、迁居他乡。由于病情反复,白起无法远迁。他滞留在咸阳的3个月里,正是秦军节节败退之时。颜面扫地的秦昭王,不想让他继续得意,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决策的失败,便勒令他离开。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范雎商量:“白起心怀怨诽,不如处死。”在咸阳城外十里,白起接到了赐死的命令。刚烈的白起拔出剑:“我有什么弥天大罪,何至于这个下场?”良久,他又叹息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投降,我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说罢,他举起了那把鲜血浸染过的战剑,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

可以说,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在后人的眼中,白起更多的是以“杀神”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然而当年,他是秦国真正的“战神”,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敌。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和他征战数十年取得的赫赫战功关系密切,这也是历代史学家都不会否认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惊人秘密!希特勒预言德国战后被瓜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对战败国德国的惩罚,当时的盟军分别占领了德国。再后来美苏占领的区别分别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从此,德国被一分为二。据说,发生这一悲剧之前,希特勒就曾预言过战后德国的命运。希特勒和邪恶的国家日本和意大利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的灾难无法言喻,然而更加令人发

  • 战无不胜!蒙古大军西征为何所向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蒙古大军在13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大军凭借较少的军队战胜了所有的敌人,西征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然而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都很少,总数最多在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就更少了。那么,蒙古大军究竟是凭借哪些因素所向无敌的?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

  • 尼罗指令:希特勒为何想毁灭德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德国是希特勒崛起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诉说当年发生的故事。但是这样一块故土,当年希特勒却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想要炸平整个德国,这是为什么呢?走进今天的德国,很多人都会赞叹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富足。短短几十年间,德国不仅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而且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鲜为人

  • 惊人真相:揭赤壁之战曹操因何战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成为史上以多败少的战役。起初我们把惨败的原因归结于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等等,然而令人震惊的真相竟然是,赤壁之战曹操竟惨败于瘟疫,是血吸虫病夺走了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网络配图公

  • 曹操的“特种部队”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提起“特种部队”,人们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拥有了“特种部队”。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特种部队”,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网络配图“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

  • 玉石俱焚:希特勒毁灭德国的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德国是希特勒崛起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诉说当年发生的故事。但是这样一块故土,当年希特勒却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想要炸平整个德国,这是为什么呢?走进今天的德国,很多人都会赞叹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富足。短短几十年间,德国不仅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而且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鲜为人

  • 无人破解!戚继光的鸳鸯阵如何对阵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随着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的热播,人们对影视剧中,戚继光曾用鸳鸯阵大败倭寇十分感兴趣。那么,鸳鸯阵是否真的存在?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 揭秘历史上的戚家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厉害的军队,而明朝抗倭战争中的戚家军战斗力最强大,创造了敌我伤亡比例超过200:1的战争奇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戚家军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为何戚家军人数虽少却对倭寇保持如此巨大的战斗力优势?“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

  • 大唐灭印之战:王玄策如何剿灭古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是中国最强盛时代。在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首都。唐朝在文化、经济、政治、外交方面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高成就。接下来小编就要为大家揭开一场被尘封千年的战争——大唐灭印度之战。在讲述大唐灭印度之战故事之前,小编要隆重介绍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王玄策。

  • 令人哭笑不得!希特勒竟用假钞买情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大多数人听到希特勒这个名字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下面,介绍一件发生在希特勒身上的一件“趣事”,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1943年的一天夜里,在德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宿舍里响起了一阵电话铃声,被惊醒的莫伟·齐什拿起话筒一听,电话是他的领导——大使冯·巴本打来的,冯·巴本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