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瓘只有区区一千兵马,为何能一举打败钟会邓艾两人?

卫瓘只有区区一千兵马,为何能一举打败钟会邓艾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15 更新时间:2023/12/5 19:21:29

说到卫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263年8月,魏国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率领18万精兵三路攻蜀。其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卫瓘,以监军的身份监督邓艾、钟会,代理镇西将军军司,统兵一千人。

蜀国灭亡之后,钟会邓艾出现异动,其中钟会密谋造反,割据蜀国故地为王,但这两人掌兵20余万,而卫瓘仅有一千兵马,双方兵力严重不对称,为何最终卫瓘却一举除掉他们两人?

263年9月,魏国正式全面发动攻势,蜀国在姜维布置之下,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先后丢掉汉中等地,最终在剑阁的剑门关,与钟会诸葛绪形成对峙。

钟会先是发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劝蜀地军民投降,随后致书于姜维:“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但钟会心理攻势没有效果,战局持续僵持。

由于蜀军据险而守,魏军攻关不克,又是孤军深入,运粮不便,于是钟会便商议退兵。但这时邓艾提出了一条奇策,即偷渡阴平、直取成都。最终,邓艾率军三万,越过700余里无人区,一路横扫蜀军而兵临成都城下,在谯周劝告之下,后主刘禅投降,并要求姜维投降。

至此,蜀国灭亡!但灭蜀之后,钟会、邓艾不仅声望正隆,而且手握重兵20余万,只有区区一千兵马的卫瓘,如何一举除掉这两个军事天才呢?

灭蜀之后,邓艾希望一鼓作气灭吴,提出一系列建议,为刘禅请封扶风王,擅自承制拜官,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司马昭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此事应上报,不宜马上实行。”

但邓艾再次上书,其中一句话提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意思是《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

因为邓艾自大而独断专行,钟会与卫瓘趁机密奏司马昭,称邓艾有反状。对于鸠占鹊巢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而言,对这种独断专行非常敏感,于是立即下诏让卫瓘用囚车监禁邓艾入京。

灭蜀之功,邓艾最大,且邓艾将兵三万余,卫瓘捉拿邓艾并不轻松。更为重要的是,阴谋割据一方的钟会,其实施展的是一石二鸟之计:卫瓘捉拿了邓艾,而邓艾兵马杀死卫瓘,再把卫瓘之死作为邓艾谋反的罪证之一。

卫瓘心知肚明,但又不能拒绝,便去了成都。连夜赶到成都之后,卫瓘立即向邓艾手下兵马宣称:“奉诏捉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向朝廷军来报到,爵位赏赐就和之前一样;如果胆敢不出面,就诛灭他三族。”

第二天天亮时,邓艾属官全部到来,唯有邓艾还在睡觉未起,于是邓艾父子轻松被抓

邓艾被擒之后,一些忠心的属将想要营救邓艾,率领兵马来到卫瓘军营。这时,卫瓘穿着轻装出来迎接,假称正在写奏章,要为邓艾的事申辩,诸将听信他的话,于是停止营救邓艾。

邓艾被捕后,钟会于蜀中一人独大,与希望恢复汉室的姜维联合发动叛乱。

起初,钟会打算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攻打孟津、洛阳,夺取天下。但由于司马昭有相应布置,所以事不可为,只能退而求其次占据巴蜀,割据西南。

264年正月15日,钟会来到成都,决意谋反。第二天,钟会便以为郭太后致哀为理由,将胡烈等将领请至蜀国朝堂,趁机将其软禁,出示废黜司马昭的所谓太后遗诏,并举兵叛乱,但手下很多将军并不服从,于是钟会关闭了成都城门,导致成都内外骚乱四起。

这时,姜维建议屠杀牙门骑督以上官职的人(最终预谋趁机杀掉钟会,恢复蜀汉),但钟会犹豫不决,反而与卫瓘商量,在木片写上“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希望卫瓘出头,卫瓘却坚决不答应。

钟会为了逼迫卫瓘作出决定,当夜他们两个不能合眼,各自握刀于膝盖上。

巧合的是,卫瓘去上厕所时,碰到胡烈原本的亲将丘建,便告诉他,要他把消息传到军中。17日,城外魏军准备攻城,只是因为卫瓘、胡烈等还在城中,不敢真正攻城,却制造了很大声势。为了平息城外魏军骚乱,钟会让卫瓘去劳军,卫瓘打算趁此机脱身,故意跟钟会说:“您是各军的统率,应该自己前去。”钟会说:“你是监军,应该先让你先去,我随后就到。”卫瓘于是下殿离开,有惊无险的逃脱。

18日,在卫瓘号召之下,城外胡烈之子胡渊等魏将起兵讨伐钟会,击败钟会亲兵,先后斩杀了姜维和钟会。卫瓘约束诸将,最终才将“钟会之乱”平息了下来。

钟会没有娶妻,养兄二子。钟邕随钟会作乱,一同被杀。养子钟毅和侄子钟峻、钟辿也都下狱,应论死罪。司马昭代表魏帝曹奂下诏,说念及钟繇、钟毓的功劳,仅处死钟毅和钟邕诸子,赦免了钟峻、钟辿,有官爵者如故。

由于卫瓘与钟会一起陷害邓艾,担心邓艾到达京城之后,司马昭察觉其中真相,于是派遣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今四川德阳)西。此后,邓艾在洛阳的余子也被诛杀,邓艾妻和孙子被发配到西域。

至此,区区只有一千兵马的卫瓘,一举除掉灭掉三国后期三大奇才——姜维、邓艾、钟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里世行的芈月与义渠王到底是什么关系?别被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义渠君为什么要去送死,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的孩子,义渠王和芈月历史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芈月与义渠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说到古代的事情,很多已经无从可考了。咱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大秦朝的宣太后,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其实在古代的时候,能够靠着政治手段出名的女子,宣太后无疑是其中的一员了,虽然说这段历史已经离我们两千多年。但是这位女子的名字到今

  • 韩非与李斯是什么关系?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非历史上存在吗,韩非李斯历史,李斯害死韩非子

    韩非作为李斯的同学,最终是什么结局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近期热播的《大秦赋》中,韩非获得了比较多的戏份。在不少观众看来,《大秦赋》中的韩非可以说是才能卓著,伶牙俐齿。为了山东六国合纵抗秦的大业,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费尽心血,从而扮演着类似于纵横家苏秦的角色。在

  • 唯一活过整个三国时期的大将:廖化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维墓,三国廖化,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说起三国的话相比大家也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都知道在以前三国的时候有着很多经典的事。而这些事迹也是被人们议论至今。那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究竟是哪一位唯一活过整个三国时期的大将,却被后世用典故嘲讽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个人就是廖化了,说起廖化的话大家也是不会陌生的。

  • 等到70高龄才造反,司马懿在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称帝了吗,司马懿活到73岁,他熬死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从汉朝末年起到三家归晋,历经了百年时间,而这段期间最为热闹的自然就是三国割据时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虽为乱世,豪杰辈出,所以这一段历史也是广为大家关注的。且不说蜀吴两国的英雄,就是单论曹操身边的能人也是数不胜数,荀彧、贾诩、张辽、夏侯淳等谋士武将不在话下,其中就有一位今

  • 莽古济身为皇太极的姐姐,她的下场为何会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莽古济身为皇太极的姐姐,她的下场为何会那么惨?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帝王家的手足相残,感觉就是一个常态,这背后的利益无非都与皇权有关。清朝最出名的此类事件,莫过于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换句话来说,就是康熙的儿子们为了皇位,通过明里争暗里斗的手段打压自己的手足,以便于使自己成为

  •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谏逐客书李斯的品质,李斯写谏逐客书的目的,谏逐客书文言知识归纳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文观止·卷四》收录了李斯的《谏逐客书》,此书不仅文采斐然,辩词极佳,更是博引古今,规模宏大。李斯不仅凭借此书改变了自己本该被遣返的命运,还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终于跻身枢机之列,开始了他平步青云

  • 李陵在汉朝的家人全部被杀,为什么李穆还自称是李陵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陵真的投降了吗,李陵到底有没有投降匈奴,汉朝李陵将军

    说到李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公元前98年,李陵降匈一年之后,汉武帝刘彻派遣公孙敖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回国,但公孙敖无功而返,回来报告称“李陵为匈奴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汉武帝一怒之下“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600年之后,隋朝太师李穆是

  • 与商丘成一战时,李陵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还是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公认为分封势在必行的原因是什么,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

    说到李陵,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步兵出征,在浚稽山遭遇3万匈奴精骑围攻,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之后,李陵被俘投降,这一战李陵可谓虽败犹荣。公元前90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领三万余骑兵追击汉军,至浚稽山,转战九日,商丘率领的3万

  • 嘉庆帝为何会在活动中暴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帝之死视频,嘉庆遇刺真相,嘉庆帝的皇后

    嘉庆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一次盛大的出行狩猎活动中突然暴死,事发突然完全找不到原因,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谜团。嘉庆帝(1760~1820年)名永琰,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册立为皇太子。父归政,尊为太上皇。嘉庆四年父卒后亲政,首将贪官和珅赐死,继而平息了白莲教义军起事。其勤政

  • 高湝:神武帝高欢最长寿的儿子,他死后北齐也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长恭多少岁死的,高欢儿子,殇帝为什么只活到两岁

    他是神武帝高欢的第十子,也是高欢最长寿的儿子,但结局依旧没能善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高湝的故事。高欢一生有15个儿子,大多都没有善终,而且都是20多岁或者30多岁死的,高湝活了39岁,和他的14个兄弟比起来算长寿的了。高湝资质尚不平庸,年少时便显露出超出常人的智慧,十二岁时被封为任城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