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一件小事看出隋炀帝本质

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一件小事看出隋炀帝本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4/2/8 8:23:51

隋炀帝统治的前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忙于宣扬大隋的威武,东南西北地奔忙着。当时也的确给了周边小国强有力的震撼,加上大隋军队对西域强有力的控制,使得吐谷浑,高昌等国根本不敢乱动,哪怕是突厥都服服贴贴,听话得很,当然有朋友会说,那不得听话吗,每次都是牛羊送来,金银回去,当然这也是实情。

在隋炀帝终于消停一些,回到东都后,民部侍郎裴蕴就给他上了一道让他特别窝心的奏折。裴蕴原是陈朝大臣,但他和别人不同,他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曾向隋文帝“请为内应”。陈朝一灭,他就得到了破格提拔,成为仪同。他资质奇佳,到了隋炀帝时,仕途飘红,一直做到民部侍郎。这样一个“才子”,自然是不会浪费迎合皇帝需求的机会的。当时天下人口大增,裴蕴认为民间的名册,户籍与事实不合,许多人根本没上户口。这里面弯弯绕绕多咧,为什么不上户口?尤其是壮年人冒充老年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壮丁要服役嘛。隋炀帝不清楚,裴蕴可清楚,为此,他请皇帝下令,重新检查,以面貌来验大小,同时检举揭发,被举报出来的人要替举报者缴纳赋役,这一招效果很好,全国各郡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万壮丁,而且还增加了六十四多万人口。

隋炀帝很满意,人口有了,壮丁有了,裴蕴有功!又是提他当御史大夫,又是让他参与机密。裴蕴是个懂得投桃报李的人,有了特权以后,他自然不忘替皇帝办事,凡是皇帝要加罪的人,他就往死里整,凡是皇帝想赦免的人,他就往轻里说,大化成小,小化成无,最终双方满意,到后来,刑部大理寺都是由他来断案,反正裴蕴一张嘴,可抵《大业律》,或轻或重,裴大人说了算,裴大人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

在这当儿,他就替隋炀帝摆平了薛道衡

薛道衡是北齐北周大隋三朝秘书。隋文帝手下,他担任内史侍郎好多年,当时的名臣高熲杨素等人,对他都是相当敬重,包括皇太子在内的诸王爷都争着去巴结他。他又非常有才能,隋文帝又看重,所以红得耀眼。

不过大凡是文人,多少都会有些迂腐,薛道衡就是这样一个迂人。他一辈子从都的都是秘书工作,写起文章来自然是不在话下,但是对于人心的揣摩,他还是欠缺了一点。

薛道衡的迂是出了名的,就连隋文帝也常说他迂诞。开皇年间,薛道衡受人株连,按律要流放岭南。当时还担任扬州总管的杨广希望他能够从扬州绕行,再去岭南。这本是个好主意,隋文帝也只是说让他去岭南,并没有如其他人一样有规定的期限,晚一点到达也没多大关系。绕道扬州,路是不少,但是也有好处,在这会儿,隋文帝万一想起他的好来,一道诏书让他回去呢?另外,杨广也可能趁机向文帝求个情,留他在身边。文帝找了个台阶,不就可以下去了嘛。可是薛道衡不睬杨广,硬是从江陵走,不绕那点弯路。

杨广的脸面被扫,很不高兴。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想当年平定陈朝时他们曾一起作战,薛就没给过他好脸色,那也行,当年杨广才二十岁,的确年轻,没经验,挂个元帅的名,就任由高熲,贺若弼,薛道衡等人说了算。可几年过去了,薛道衡还是没把他放在眼里!

杨广很不爽,但他也还不是妒贤忌能之人,任由他去。

杨广即位后,任命他为番州刺史。皇帝的用意很明显:你是先帝下令得外放的,咱就是想把你调回来,也得稍等等,过几天再说。聪明人也会明白,孝治天下,老皇帝两腿一蹬,新皇帝就来个大洗底,那不乱了套嘛,所以,薛道衡只要随便那么做做样子,不久就可以回到中枢,逍遥快活。隋炀帝还指着他回来继续在秘书监干嘛。可是不知道他是铁了心的不和杨广合作还是脑子进水了,一年后,他便上表要退休。

对于这样的老人,隋炀帝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她把他召回京。如果他安安静静地,也就算了,给他一个台阶下,另安排一个职位。可薛道衡一回京,做的事情就很不好看。他上奏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把文皇帝的前朝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似乎文皇帝就是华夏民族最强,没有之一。但话里话外都和诗经的《鱼藻》有点类似,就是怀念武王讽刺学习幽王的!

本来不想和他计较,但这老儿竟然还有这样心思,那就不得不除掉了。杨广准备对他下手,让他担任司隶大夫。司隶大夫是京畿地区总安全官,看起来还是个正四品的官,但是很不安全,万一出个什么事就得他挂上钩,何况和秘书监这样的单位比起来,他去上任,尴尬得很。连司隶刺史房彦谦都看出了问题,要他低调点,否则就要没命了。

薛道衡可不听,他认为他写的颂是赞美的是前朝,和现在隋炀帝的朝堂不是一脉相承的吗?没什么不对啊。

他继续我行我素。新律令讨论了很久都没能出炉,薛道衡就说:“如果高熲不死,新律令肯定会颁布很久了。”要知道高熲可是他亲自下令要处死的诽谤君父的罪臣,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当初高熲的案子牵连极多,谁敢提他名字?也就是这句话要了薛道衡的命。炀帝认为他想念高熲了,薛道衡竟然公开表态,推翻他的圣旨,这是悖逆!

皇帝都说他有罪了,那他就是有罪。本着这样的原则,大红人裴蕴立马组织强大的司法部门来给他定罪,从前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加上他写的那篇马屁文,还有这句想念老友的话,就成了他全部的罪过:目无君上,妄造祸端。

薛道衡根本不知道,他还不断地催有关部门快点审理,还让家人准备好饭菜,招待前来问候的宾客。没想到,宾客没等来,等来的是皇帝要他自尽的诏书。他虽然已经70岁了,但他不想死,他想自己去说情,只是裴蕴哪里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在某些人的操作下,隋炀帝派人把他勒死了,妻子儿女都被流放到新疆且末。

薛道衡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他也没有能够拥兵自重,但却和其他人一样不得善终。他从来没讨好皇帝,其实说来都是小事,真正让他获罪的发端其实是那篇颂,也许他的本意不过是想借颂文皇帝来拍拍现任皇帝的马屁,可惜他没想到,杨广也许真的逼杀过父亲,才会如此敏感,加上帮凶裴蕴的引导,哪怕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他还是得死,妻儿还是得落下客死他乡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历史:唐睿宗李旦一个堪称传奇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但到如今,却只有中国,硕果仅存——这与中国文化的特质有关,更与中国人有关。我们学习历史,知人物,理典故,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找到这种特质,学习它,使用它,传承它。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何止是仅“修远”一词所能涵盖的

  • 张嫣被迫嫁给舅舅始终保持处子之身被尊为花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女人至死都是处女,也许并不会让人称奇,但如果说这个女人是个皇后,那就不能不令人惊叹了,而历史上恰恰就有这么一位皇后。她就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氏,汉代的第二个皇后。她是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即惠帝刘盈的外甥女。小女孩嫁给自己舅舅时才刚12岁,也实在是难为她了。张氏的名字到底叫什么,《汉书》、《史

  • 揭秘历史:汉高祖刘邦与刘秀的相同 不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史上有名的无赖皇帝,与其九世孙刘秀在创业前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出身,在拉旗创业时都经历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刘邦与刘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两人学历不同。刘邦是个文盲,他临终前曾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劝诫信,说自己“吾逢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刘邦

  • 多尔衮下葬后被谥为“义皇帝”为何后来又成了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七年秋天,多尔衮患病。据说是膝盖受了伤,他用了不该使用的石膏敷治,结果使病情加剧。为了调治疾病,也为了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领诸王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猎行乐。塞北寒冷的气候和行猎时过度的劳累,使多尔衮此行再也没能回到北京。十二月初九日,他病死在喀喇城,时年三十九岁。多尔衮死后,在他摄政时

  • “壬寅宫变”嘉靖逃过一劫 此后后妃侍寝必须脱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皇帝,为人贤明,勤政爱民,体恤民生,尤其是给足了知识份子面子。值得注意的是,他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了。不过,这也导致他只有一个成年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武宗。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自幼贪玩,喜欢女色,修建豹房,整天在里面寻欢作乐,又喜欢兵术,

  • 静慈师太明妃传最神秘的女人:是明朝第一位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最神秘的女人,莫过于永庆庵里的“静慈师太”。她人在中年,身在庵堂,身披尼装,慈眉善目,古道热肠,受人尊敬,就连明英宗朱祁镇、郕王朱祁钰这样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在她面前不是行礼就是磕头,可见她不仅身份显赫地位崇高,而且与朱明皇家有着紧密的关系。翻阅《明史·后妃传》,其中有一位“恭让

  • 宋朝猛将高宠武功有多厉害?杀敌都是一招毙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很多的历史小说中,那些勇猛的将领,最后的命运都是十分凄惨的。就说项羽,堂堂的西楚霸王,力能扛鼎,勇猛无敌,却最后在乌江被迫自杀。还有那三国时期,英姿煞爽的吕布,当时刘关张三人都不能将他拿下,最后也是被曹操拿下,兵败身亡。还有李世民的弟弟,李元霸,力大无穷,最后却被雷劈死了。古话

  • 乾隆为了让欧洲使臣给他下跪 想出了怎样的奇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清朝一位极有作为的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诸位君主中,算是比较贤明的一位,其执政期间,不仅巩固了国家主权,还大力发展教育,为百姓的生活安定出谋划策,使得国家处于一片盛世之中。不过,虽然他对国家有些贡献,但是并不能算是古代第一君主,但因为其地位特殊,而时常受人奉承,上赶着拍马屁的人前赴后继,久而久之

  • 年羹尧是如何从奴隶晋升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年羹尧确实有给雍正皇帝密折专奏的权力。这个权力只有雍正皇帝手下极少数的心腹大臣才可以拥有。不过,这是皇四子胤禛成为雍正皇帝以后的事情了。问题在于,皇四子胤禛手下的这个“奴才”到底是怎样崛起的呢?年羹尧发迹史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生年不详(一说生于1679年)。年羹尧是进士出身。清朝政府规定,

  • 朱元璋看日本人:君臣平时光着脚 说话像青蛙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朱元璋眼里,日本就是个“国王无道民为贼”的跳梁小丑——君臣平时光着脚,说话像青蛙叫。难怪日本使者“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的自我赞美诗,会招来他的严重反感。明朝抗倭的故事,得从太祖朱元璋说起。开国皇帝就是有气派,直接派使者下国书到日本,喝令“日本国王”:不取缔倭寇,就发兵把你抓起来!结果,使者被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