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至死也没当过皇帝 为什么被叫成清成宗?

多尔衮至死也没当过皇帝 为什么被叫成清成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3/12/27 19:06:00

皇太极死后,顺治当了皇帝,但是因为年幼,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带领满洲铁蹄开疆拓土,奠定了大清王朝的基础。史料中记载的很清楚,多尔衮当了摄政王,成为大清王朝的一把手,但是没有当过皇帝,但是为什么叫他清成宗呢?

今天,汉字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1612年十一月十七日,多尔衮出生于辽东赫图阿拉城,生母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是乌喇贝勒满泰的女儿,比努尔哈赤小三十一岁,她早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满十二岁时嫁给努尔哈赤。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号天命,两年后以“七大恨”告天,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揭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

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中,后金内部的矛盾斗争也不断发生。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尔哈赤宣布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也就是说,从此时起,多尔衮以八龄幼童跻身于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这样一个改变后金政治格局的重大行动,是从当年三月努尔哈赤体弃衮代皇后富察氏开始的。当时虽然给大福晋富察氏头上加了四条罪状,但是都缺乏足够的根据,例如四大罪之一,便是代善与富察氏关系暧昧,实际上,是有人对他们进行陷害。

富察氏被休弃之后,取代她作为大福晋的正是多尔衮之母阿巴亥。这样,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多尔衮及其兄弟阿济格、多铎地位上升便在情理之中了。此外,代善由于处处计较而失去乃父的欢心,又听信后妻的谗言而虐待已子硕讬,这就为觊觎其地位的人们带来了反对他的口实,造成了前面所说的其“太子”地位的被黜。这样,在努尔哈赤共治国政的制度下,多尔衮兄弟便第一次成为均衡力量的鼎足之一。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阿巴亥被逼殉葬。 父母死时,多尔衮年仅15岁。天聪二年(1628年),在母亲死去的翌年,多尔衮就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

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他生前未立嗣子,最后议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

多尔衮与孝庄皇后的绯闻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是蒙古人,而孝庄也是蒙古人,所以在很小的时候,两人就相熟,因为年龄相当,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但是,孝庄最后嫁给了多尔衮的哥哥皇太极。当皇太极死后,孝庄的儿子顺治登基做了皇帝,至于多尔衮为啥要死心塌地的辅佐顺治,而自己没有觊觎帝位,孝庄起到了绝对的作用。

在野史中,存在着太后下嫁的说法,但是也有人否认。据朝鲜史料记载,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右议郑太和说:“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朝鲜国王也说:“然则二帝矣。”这里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无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究竟是否下嫁,也成为历史疑案,没有一个准确结果。

多尔衮意外死亡时年仅39岁

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

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尊为成宗义皇帝,丧礼依帝礼。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 后袭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接着,当权者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皇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分别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勋,几乎句句在理,但被济尔哈朗骂了个狗血喷头,流放宁古塔充军 。

迟至一百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如此铁案又再度被翻了过来。到此时,有清一代对多尔衮的评价算有了定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喜欢去寺庙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

  • 朱祁镇为何会被俘?全坏在一名阉人王公公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女医《明妃传》正在热播,老干部霍建华演的这个皇帝让不少粉丝心疼了吧!皇权不归自己,心爱的女人和自己的弟弟私定终身,手下听命的大臣没有几个,却被一个阉人宦官坑了…这回霍建华演的是明英宗朱祁镇,看剧照似乎攻气十足。然而呵呵,这是一个极其命苦的皇帝。朱祁镇虽然被封为英宗,但讲真,他的一生跟“英”半毛线

  • 刘邦曾差点被项羽活捉能逃生全是因为楚军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4年,农历丁酉鸡年,汉王三年,五月之荥阳城——虽然失去“亚父”范增,项羽的战斗力依旧强劲,刘邦所固守的荥阳防线终于出现了崩溃的迹象,将领纪信走进汉王的指挥部,此人是个四川汉子,鸿门宴刘邦半途溜走时,他是四大护卫之一。纪信问:“城马上就要破了,大王有什么打算么?”刘邦苦着脸,只好与他们同归于

  • 成吉思汗的功绩: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1162---1227),即元太祖,名铁木真,蒙古族的杰出首领和军事家。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各部落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蒙古族人民倾向于统一,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汗国。同时,制定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创制并使用

  • 隋文帝“暴崩”之谜:是被人毒杀还是精尽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隋文帝之死属于“暴崩”,“暴崩”实际上为不明原因突然死亡的代名词。在正史《隋书·后妃列传》中对隋文帝的死前情形是这样记载的,曰:“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

  • 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一件小事看出隋炀帝本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统治的前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忙于宣扬大隋的威武,东南西北地奔忙着。当时也的确给了周边小国强有力的震撼,加上大隋军队对西域强有力的控制,使得吐谷浑,高昌等国根本不敢乱动,哪怕是突厥都服服贴贴,听话得很,当然有朋友会说,那不得听话吗,每次都是牛羊送来,金银回去,当然这也是实情。在隋炀帝终于消停一些,

  • 揭秘唐朝历史:唐睿宗李旦一个堪称传奇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但到如今,却只有中国,硕果仅存——这与中国文化的特质有关,更与中国人有关。我们学习历史,知人物,理典故,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找到这种特质,学习它,使用它,传承它。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何止是仅“修远”一词所能涵盖的

  • 张嫣被迫嫁给舅舅始终保持处子之身被尊为花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女人至死都是处女,也许并不会让人称奇,但如果说这个女人是个皇后,那就不能不令人惊叹了,而历史上恰恰就有这么一位皇后。她就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氏,汉代的第二个皇后。她是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即惠帝刘盈的外甥女。小女孩嫁给自己舅舅时才刚12岁,也实在是难为她了。张氏的名字到底叫什么,《汉书》、《史

  • 揭秘历史:汉高祖刘邦与刘秀的相同 不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史上有名的无赖皇帝,与其九世孙刘秀在创业前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出身,在拉旗创业时都经历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刘邦与刘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两人学历不同。刘邦是个文盲,他临终前曾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劝诫信,说自己“吾逢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刘邦

  • 多尔衮下葬后被谥为“义皇帝”为何后来又成了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七年秋天,多尔衮患病。据说是膝盖受了伤,他用了不该使用的石膏敷治,结果使病情加剧。为了调治疾病,也为了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领诸王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猎行乐。塞北寒冷的气候和行猎时过度的劳累,使多尔衮此行再也没能回到北京。十二月初九日,他病死在喀喇城,时年三十九岁。多尔衮死后,在他摄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