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是东林党的噩梦 竟成最懂《水浒传》的人

魏忠贤是东林党的噩梦 竟成最懂《水浒传》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01 更新时间:2024/1/8 23:20:22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喜爱,爱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人去研究这本书。类似于这类学问,我们姑且称作“水学”。

水学研究五花八门,在明朝末年有一位水学大师把水学研究到了极致,险些将他的研究著作拔高到超越《水浒传》本身的地位,此人就是水货大师,哦不,是水学大师王绍辉

要聊这位王大师,就不得不从顾宪成说起。如果按今天的主流网络观点来看,顾宪成是个“美分”。因为他专注对抗“五毛”,老跟大明政府的主旋律过不去。朝廷为了国家利益加点税,他不乐意了 ,得叨叨。东北建州女真搞"辽独",朝廷觉得山高皇帝远,不对,朝廷是为了大局为重,对此表示强烈谴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顾宪成还得叨叨。朝廷看不上张居正的改革,于是开始偏离张居正路线,他还得叨叨。最要命的是明神宗立哪个儿子当太子,他也要叨叨。明神宗特别的讨厌顾宪成,所以这位老早就中了进士的顾大人仕途非常不顺当,被贬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老顾虽然不当官了,但是他可没消停。一直致力于到处发帖子,传播抹黑朝廷的“负能量”。很多跟老顾思想不谋而合的官员及读书人就来顶贴,还以老顾为榜样,跟朝中主流势力作斗争。由于老顾在东林书院发帖,所以他的粉丝被称为东林党

提起东林党,在明末这是让大多数非东林党官员恨得牙根痒痒。本来大家的党派是按地域分的,比如朝中有浙江帮、山东帮等等。但自从东林党出现之后,打破了这种格局,见谁跟谁斗。在万历一朝,哪个党派都不是东林党的对手,直到有一天,在一个赌场中,一个中年人成为了东林党的噩梦。

说起这个中年人,身上有很多高俅的气质,比如当个流氓必会的四门功课:吃喝嫖赌,那是样样精通。要问此人叫啥?不知道,流氓的大名一般没人知道。总之呢,他姓魏,就叫老魏吧。老魏是赌场老手,为了别人的发家致富做出了很多贡献。为啥呢?因为老魏不赌钱,他只是银子的搬运工。说白了就是手艺不行,老输。有一次老魏输得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债。按说他只能等待被债主砍死,不过老魏已经不年轻了,早就没有了动不动就去死的冲劲。因此老魏决定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跑路!

问题来了,跑到那里最安全?老魏不是戴宗,他能跑到的地方,债主都能跑得到。只有一个地方是债主不敢去的,那就是皇宫。那么老魏怎么才能躲进皇宫呢?那就得练个神功了,而且,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为了不挨债主的刀,老魏自己对着自己的命根子下了毒手。至于他是怎么避开流血过多和感染的风险,我也不知道。总之他改名换姓,以李进忠的名义进了皇宫,从此开了他的巅峰之路。

李进忠发现宫里压根不是什么神圣的地方,分明就是个流氓窝。李进忠作为一个资深流氓,很快在宫里站稳了脚跟,在天启年间,李进忠以魏忠贤的名字成为了明帝国的权利巅峰,俗称九千岁。

等会,老魏成了权力巅峰,皇帝去哪了?等会啊,咱找找。嘿,明熹宗天启皇帝在宫廷后院做家具呢。天启帝不识字,甚至都不好酒不好色,就爱做手工。那手艺之精妙,跟鲁班比都不遑多让。但是这样的人当皇帝太惨,字都不认识,奏章都没法看。虽然魏忠贤也是个文盲,但是他可以假装不是文盲,替天启皇帝处理朝政。

依附于魏忠贤的官员,很快成了阉党。东林党最爱搞斗争,正在独孤求败状态的东林党和阉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结果不用多说,阉党完胜。

魏忠贤正在自己的人生巅峰上,拥有了帝国最高权力,全国各地都给他建生祠。作为一个人类,在不能长生的前提下,就想着流芳百世。那么怎么才能流芳百世呢?后人去魏忠贤祠堂上香,问问这个魏神仙到底有什么事迹?总不能说因为有自宫的勇气就被供奉吧?魏忠贤思来想去,决定“立言”。孙武打过哪些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写过《孙子兵法》。但是魏忠贤是个文盲啊,这不,会写的来了,此人就是水学大师王绍辉。

王绍辉官至御史,是铁杆阉党。这书怎么写?子曰诗云肯定不符合九千岁胃口。九千岁一生最大的功业就是成为了合格的净网专家,专注和谐东林党。于是王绍辉决定以此为内容,仿照《水浒传》108将的外号,抹黑东林党成员。此书就是《东林点将录》。魏忠贤再文盲,《水浒传》总该知道吧。老魏看了此书非常高兴。为了扩大此书的影响力,魏忠贤想让皇帝给做个代言,顺便炒作一下扩大影响力,将东林党一网打尽。

魏忠贤拿着这本书,在家具生产车间找到了忙碌中的天启帝。老魏向皇帝介绍《东林点将录》这本书,说书里的第一个人物就是仿照晁盖写的,托塔天王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

皇帝很纳闷,晁盖是谁?老魏被皇帝的学问折服,于是讲这是《水浒传》的一个人物。皇帝点点头,早这么说不就明白了。

下面皇帝谈到另一个话题,《水浒传》是啥?老魏再一次震惊了,没文化真可怕,于是又讲了一下晁盖的故事。

皇帝听完一拍大腿,说这晁盖真是英雄也!

老魏内心充满了挫败感,是我没说清楚?明明想抹黑李三才,结果皇帝说晁盖是英雄!这情况实在没法再用晁盖去类比李三才。算了,皇帝你好,皇帝再见。总编魏忠贤下令将此书列为禁书。

老魏的挫败感,带出了王绍辉的挫败感。老王的心血最终成了一场空,水学大师也成了水货大师。阉党也随着天启帝的驾崩而瓦解,东林党也没能恢复昔日的荣光。《东林点将录》化为灰烬,王绍辉也被判了流放。

事实证明,心术不正,下场就不会太好。王绍辉能猜到魏忠贤的学问为零,却没料到皇帝的学问为负,这也算是: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多尔衮至死也没当过皇帝 为什么被叫成清成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死后,顺治当了皇帝,但是因为年幼,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带领满洲铁蹄开疆拓土,奠定了大清王朝的基础。史料中记载的很清楚,多尔衮当了摄政王,成为大清王朝的一把手,但是没有当过皇帝,但是为什么叫他清成宗呢?今天,汉字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1612年十一月十七日,多尔衮出生于辽东赫图阿拉城,生母名阿巴

  • 解密: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喜欢去寺庙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

  • 朱祁镇为何会被俘?全坏在一名阉人王公公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女医《明妃传》正在热播,老干部霍建华演的这个皇帝让不少粉丝心疼了吧!皇权不归自己,心爱的女人和自己的弟弟私定终身,手下听命的大臣没有几个,却被一个阉人宦官坑了…这回霍建华演的是明英宗朱祁镇,看剧照似乎攻气十足。然而呵呵,这是一个极其命苦的皇帝。朱祁镇虽然被封为英宗,但讲真,他的一生跟“英”半毛线

  • 刘邦曾差点被项羽活捉能逃生全是因为楚军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4年,农历丁酉鸡年,汉王三年,五月之荥阳城——虽然失去“亚父”范增,项羽的战斗力依旧强劲,刘邦所固守的荥阳防线终于出现了崩溃的迹象,将领纪信走进汉王的指挥部,此人是个四川汉子,鸿门宴刘邦半途溜走时,他是四大护卫之一。纪信问:“城马上就要破了,大王有什么打算么?”刘邦苦着脸,只好与他们同归于

  • 成吉思汗的功绩: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1162---1227),即元太祖,名铁木真,蒙古族的杰出首领和军事家。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各部落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蒙古族人民倾向于统一,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汗国。同时,制定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创制并使用

  • 隋文帝“暴崩”之谜:是被人毒杀还是精尽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隋文帝之死属于“暴崩”,“暴崩”实际上为不明原因突然死亡的代名词。在正史《隋书·后妃列传》中对隋文帝的死前情形是这样记载的,曰:“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

  • 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一件小事看出隋炀帝本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统治的前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忙于宣扬大隋的威武,东南西北地奔忙着。当时也的确给了周边小国强有力的震撼,加上大隋军队对西域强有力的控制,使得吐谷浑,高昌等国根本不敢乱动,哪怕是突厥都服服贴贴,听话得很,当然有朋友会说,那不得听话吗,每次都是牛羊送来,金银回去,当然这也是实情。在隋炀帝终于消停一些,

  • 揭秘唐朝历史:唐睿宗李旦一个堪称传奇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但到如今,却只有中国,硕果仅存——这与中国文化的特质有关,更与中国人有关。我们学习历史,知人物,理典故,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找到这种特质,学习它,使用它,传承它。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何止是仅“修远”一词所能涵盖的

  • 张嫣被迫嫁给舅舅始终保持处子之身被尊为花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女人至死都是处女,也许并不会让人称奇,但如果说这个女人是个皇后,那就不能不令人惊叹了,而历史上恰恰就有这么一位皇后。她就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氏,汉代的第二个皇后。她是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即惠帝刘盈的外甥女。小女孩嫁给自己舅舅时才刚12岁,也实在是难为她了。张氏的名字到底叫什么,《汉书》、《史

  • 揭秘历史:汉高祖刘邦与刘秀的相同 不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史上有名的无赖皇帝,与其九世孙刘秀在创业前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出身,在拉旗创业时都经历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刘邦与刘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两人学历不同。刘邦是个文盲,他临终前曾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劝诫信,说自己“吾逢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