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名将卫青其实应姓郑:郑姓后裔曾称帝泰国

西汉名将卫青其实应姓郑:郑姓后裔曾称帝泰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06 更新时间:2024/1/20 12:46:27

作为魏晋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郑氏子孙远播各地,开枝散叶,千百年来名人辈出。书法家郑道昭、书画家郑虔、航海家郑和、画家郑板桥……

另外,卫青其实也应该姓郑,这事儿你知道吗?记者李笑凡杨晓楠

声名显赫

一代名将卫青,其实应该姓郑

提起卫青,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的人都不陌生。

他是西汉王朝的名将,战功赫赫,深受汉武帝器重,获封长平侯。他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外甥霍去病,也是西汉名将。

卫家显赫一时,但实际上,卫青应该姓郑。当年,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被称为卫媪。卫媪与卫姓丈夫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丈夫死后,她和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

然而,郑季并没有好好照顾卫青,他在家中形同奴仆。后来,卫青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后来被汉武帝看重,他的才华才慢慢展现出来。

自豫迁闽的郑成功家族

南阳人小郑,如今在郑州做平面设计工作。他家里的族谱,记载着家中先祖曾是郑成功的部下,并随其一起收复台湾,而后又从台湾辗转迁至河南。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郑成功,被很多中国人称为民族英雄。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自金门出发,向台湾进军,第二年便迫使荷兰侵略军签字投降。

郑成功是福建南安人,他的父亲曾到日本做生意,郑成功也出生在日本。根据《漳浦营里郑氏族谱》记载,西晋永嘉年间,郑成功的祖先自河南固始县迁移到闽。

郑姓人曾在泰国做过皇帝

定居东南亚的郑姓人,最著名的莫过于当过泰国皇帝的郑信。郑家后裔,怎么跑到了泰国当皇帝?

郑信,亦称郑皇大帝,是泰国人心中“五位伟大的大帝”之一,祖籍在广东澄海。

郑信的父亲郑镛因家境贫寒,于清雍正年间,由澄海樟林港乘船到暹罗谋生,后来在暹罗成家立业,娶了当地少女洛央为妻。

公元1734年,郑信降生,小时候的他很聪明,被当时的暹罗国大臣认为义子。文武双全的郑信深受大城王朝隆摩高帝赏识,30岁时统揽全国军政大权。

1766年,缅甸入侵暹罗,大城王朝覆亡。1768年12月28日,郑信带领民众驱逐缅军,并登基称帝,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郑信在位15年,后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杀,年仅49岁。当时,朝野哀痛,人们在湄南河畔建造了郑皇庙,并竖立郑皇铜像和纪念碑。

当代故事

一位郑姓后人的文化信仰

郑朝增,是河南省郑文化研究院秘书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郑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荥阳郑氏名人苑秘书长。诸多身份中,在他心中排第一位的,是荥阳郑氏文化的牵头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郑朝增是郑州一家服装公司的总经理。改革开放后,海外刮起了寻根风,作为热心企业家,他也开始为发扬荥阳当地的郑氏文化提供支持。

渐渐地,郑朝增对郑氏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深。1991年,他辞掉了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并卖掉名下另外一家公司,投入到郑氏文化的研究中来。

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建造郑氏名人苑。名人苑位于荥阳市南盘龙山,规划面积400多亩。为建名人苑,他把自己卖公司所得的资金投了进去,又拉来不少郑姓企业家的资助。他坦言,这个过程风风雨雨、坎坷不平:“很多人劝我放弃,但我义无反顾。”

如今,郑朝增的付出有了回报。在郑氏后人的努力下,名人苑建了起来,郑朝增也越来越被海内外的郑姓后人认可。

一个远迁海南的郑姓家族

如今定居在海南三亚的郑灶雄说,根据族谱,他是郑桓公的95世孙,宋时由荥阳迁入福建。如今,这一族主要聚居于广东汕头,人数有20多万。

后来,郑灶雄的爷爷带着子女,从广东到海南发展,这一脉如今主要在海南三亚生活。

作为郑氏子孙,郑灶雄一直想做点什么:“到郑氏发源地看看,看看我们的老祖先,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几年后,郑灶雄的心愿终于达成,来到河南参加郑氏拜祖典礼:“典礼上,想到郑氏后人迁徙到千里之外,如今已经2000多年了,心里很激动。”

得知建设发源地郑氏文化建筑需要资金,郑灶雄毫不犹豫地捐款:“发源地的郑氏文化仍然这么浓厚,我很感动。我是郑姓的一分子,有责任出一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晋武帝支持荒唐“斗富” :以奢侈为荣以节约为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晋军灭吴之后,从吴国缴获了五千多宫女,都送到皇宫里来了。武帝大喜,叫人做了一辆大车,用绵羊来拉,每天就坐着羊车在后宫四处乱逛。羊车停到哪里,武帝就在哪里过夜。聪明的宫女就把羊爱吃的竹叶和食盐洒在自己门前引诱绵羊,这办法成功率颇高。到了后来所有的宫女都学会了这一招,于是后宫到处是竹叶,遍地是食盐,洛阳

  • 解密:古代哪位大臣去世却让皇帝哭到脸结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从众、跟风,似乎是多数人的习惯。以为这才是明智,即便犯了错,也不至于怎么样,法不责众嘛!可是西晋名将羊祜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别人千方百计奔竞务进的事,他会退得远远的;而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事,他却不计得失不避祸患挺身而出,做出了许多在常人眼里“不合时宜不识时务”的事。羊祜,字叔子,山东泰山南城人。生

  • 司马炎轶事:曾帮助西晋名将孙秀调解家庭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家室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孙秀是三国时东吴的皇族,是孙权的侄孙。公元27

  • 孙武身世至今成谜:专家称其比孔子小十岁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出生年龄,没有去世后的信息,甚至史料中对其的记载也不多,这就是孙武。也正因为如此,研究孙武的史学家们最怕的就是有人问他们关于孙武的生平年谱。虽然缺乏足够的史料记载,但是学者们依然通过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大体推断出了孙武的一些年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孙武那些事儿。让学者们“憋屈”的问题曾有这样

  • 在冬季慈禧的特别娱乐节目 让妃嫔太监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到冬天一来,天气开始冷的时候,中南海一结冰,这就是慈禧最喜欢的季节,也是最高兴的时候。当时与此相反,慈禧一高兴,宫女太监们可见、都要发愁了,原来一到这时候,慈禧又要开始她特别的娱乐项目,变着法儿的损人为乐了。慈禧这项特别的娱乐项目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在冰上体验“飞”的感觉。这里所说的“飞”,实际上是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一遭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对外征战方面绝对是一代雄主,但在治国治家方面就不那么英明了。不过在他身上除了这些大事值得大书特书,还有一些趣事说来也非常有意思。赵武灵王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强大起来后,他决定去探一探秦国的虚实和地理,也要亲眼见识一下当时的秦昭襄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

  • 真命天子?吃了堕胎药还安全降生的皇帝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还是小李的时候,他姑妈太平公主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很妒忌他。想想也是,李隆基虽是和她一起铲平了韦氏集团和安乐公主的合作伙伴,但是从政治利益上来说,没有姑侄,只有利益。何况太平公主开始根本没想到他的侄儿竟然能一步步地升到小李之位,所以得防着。公主在他的身边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亲信,无论何时小李都在

  • 左宗棠治军轶事:春节期间也要求部下训练出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年景好,心情就好。这道理不言而喻。如果遇上坏年景,小人物为生计烦心,大人物为国事忧心,谁还笑得出声?一百多年前,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也是要过年的。好过不好过?你能想象得出,却未必能想象得全。同治十年(1871)秋,名士王闿运游历于江淮之间,路过清江浦,巧遇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巡视船。久别重逢,宾主相见

  • 解密:大贪官和珅是如何捞到了八亿两白银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字一号巨贪绝对是和珅。那么,和珅是用哪些手段贪得这么大一个家业的?以权谋私这是和珅敛财的主要手段。和珅曾当过户部、内务府、崇文门监督最高长官,长期主管户部三库,这些部门都是和珅捞财的直接源泉。内务府负责宫廷使用、食物、武装守备等各方面的事务,以及内廷使用和皇帝的一切开销。各地

  • 解密:赤壁之战唯一识破黄盖诈降的曹营将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他51岁才跟曹操,连立战功,赤壁之战识破黄盖诈降,最后却激流勇退他在赤壁之战中,一直劝曹操留意“连环锁船”、“东南风起”等事,防范吴军阴谋,可是曹操却认为毋须忧虑,不加提防;后来吴将黄盖诈降,讹称要亲驶粮船归顺时,亦是他最早悉破其船并非粮船,必然有诈。赤壁战后,他又在曹操危机时,在华容道中告诉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