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光义毒死哥哥宋太祖!铁证在于“毒药”的秘密

赵光义毒死哥哥宋太祖!铁证在于“毒药”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4/1/15 17:33:42

在一场谋杀案中,如果想判犯罪嫌疑人有罪,无非就找到三个证据,解决三个难题:

第一,作案时间;

第二,作案动机;

第三,作案工具。

在这三条中,赵光义有足够的作案时间。

在那个深夜,这兄弟俩在密谈之时,他们的身边可没有一个侍从,如果赵光义想动手,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目的,他甚至还有时间跑回自己的家里,从此装成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等待着自己最终受益.除了有作案时间外,赵光义也有足够的作案动机。

根据史料记载,赵光义确实有传位给弟弟的想法,但是赵普坚决反对,他认为应该“子承父业”,您有三个大胖儿子,没事传给赵光义干甚。

最后,虽然赵匡胤接受了赵普的意见,但他却把赵光义册封为了“开封府尹”。要知道,按照五代十国的标准惯例,担任首都市长的人,那就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正是赵匡胤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不知道是传位给儿子、还是传位给弟弟的心态,让这位苦苦等待的赵光义终于按耐不住了,他索性动了杀机……那么,在这起案件中,赵光义用的什么作案工具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毒酒。

第二种观点:斧头。

先说毒酒。根据文莹和尚《续湘山野录》记载,赵匡胤在就寝时,曾经“鼻息如雷”,而其死后,他的尸体颜色又“玉色莹然如出汤沐”。这样的体色变化与声音异常足以说明,赵匡胤就是被毒死了,而且中毒还不是一般的轻。

那么,假设赵匡胤是被毒死的,谁是下毒的人呢?是赵光义吗?说实话,没有任何的证据显示,赵光义就是那个下毒的人。但是,历史却对赵光义颇为青睐,甚至一口咬定,这位仁兄就是那个谋杀者。因为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在历史上的赵光义,他真是一个“恶贯满盈”的主,而且还就好这一手“棋”。

公元965年,后蜀末帝孟昶“暴病”身亡,一种说法认为,这就是赵光义下毒的结果。

公元978年,南唐李煜离奇逝世,很多人认为,他死于赵光义所赐的“牵机药”。

公元988年,吴越国王钱俶过六十大寿,结果在赵匡胤赐酒后,这位仁兄就与世长辞了。

可见,为了清除这些绊脚石,投毒已经成为了赵光义最喜欢的“伎俩”了,那真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之良药呀。因此,有了这么多的前科、后科经验,如果赵光义想毒死赵匡胤,实现自己弑兄夺位的阴谋,这也完全合情合理。何况,在当时赵光义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杰出”的好帮手。这个人,就是在王府门口莫名其妙,还有点“幻听”的程德玄。虽然在史书中,程德玄给人一种傻了吧唧、甚至有点弱智的形象。但其实,这些都是蒙人的,全是程德玄一手制造的“假象”。这位仁兄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在等宫中的王继恩

看晕了吧,实际上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就会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了。这个程德玄,他就是毒死赵匡胤的罪魁祸首!

根据《宋史·程德玄》记载,程德玄善医术,精通各种药性,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因此,凭借这一手独门绝技,程德玄想要替赵光义解决“心病”问题,这个完全可以。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赵光义当天晚上毒死哥哥的毒药,就是出自这位仁兄之手,就是他生产和提供的。如果按照这条线索推理下去,您就会明白了:

为什么这位仁兄三更半夜不睡觉,他不畏严寒、不怕冰雪,没事跑到晋王府门口,且一口气从三更等到五更。这期间,他还不敲门,也不询问,就这样痴痴的等,你程德玄也忒敬业了吧!如果排除程德玄是一个傻子、脑袋缺根弦这种情况,对比程德玄这种紧张、忧郁的表现,我们只有一种解释,才能理解程德玄这种不寻常的“举动”了。

答案是——这位仁兄之所以深夜不睡觉,非要跑到晋王府门口站岗放哨,他的脑子根本没有毛病,也不是因为什么幻听,他就是在等待着一件事情,等待着那个他希望的“结局”。

毕竟,在那个深夜,程德玄是无法亲临现场的。而且,这件事情一旦失败,那就是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大祸。因此,为了那个“结果”,程德玄都必须要等,这跟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耳朵是不是有幻听,根本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这种种迹象表明,程德玄就是一个“同谋者”。他跟赵光义的关系,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那真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赵光义对他恩宠有加,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让他永远保守住这个“秘密”。因此,整理清楚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还原这场谋杀案后,那天晚上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大赵心里郁闷,所以找二赵喝酒,结果二赵早就想取而代之了,他就趁哥哥不注意,在酒杯里下了毒。后来,喝着喝着,大赵发现不对劲了,他也觉察出来了弟弟要害自己。于是,大赵用斧头大声的敲地,想要呼叫自己的“援军”。

以上,才是当天晚上真正的“事实”。当然了,不管上述的这些推测,是多么的言辞确凿、是多么的无懈可击,它们也只是推测而已。因为这样的证据,单凭程德玄个人的怪异表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赵光义都会用鄙视的眼神瞥我们一眼,然后冷冷的说出那三个字:“莫须有”。没有办法,毕竟没有任何的史料能够证明,在那个案发现场,赵光义谋害了自己的哥哥,他用毒药害死了赵匡胤。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出当时的事情,但却无法给这件事情定性。

除此之外,按照史学家的定义:就算现在把赵光义挖出来,给他上大刑,他也不见得说真话,而他即使说了真话,我们也未必信。

因为这个原因很简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这段历史,中国人就有了一个“准确无比”的定义:赵匡胤的死,跟毒酒没有一点关系,他是被弟弟用斧头劈死的,史称“斧声烛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临淄东周墓殉马坑:从齐景公殉马葬式看古齐雄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故乡中国山东。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河崖头村的东周墓殉马坑。这座殉马坑据考证是春秋晚期齐景公墓穴的一部分。专家根据已清理出的228匹殉马,推算坑内共有殉马600余匹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河崖头村一带,已探明30余座大中型墓葬和3个殉马坑。1976年发掘的五号墓,是一

  • 齐国丞相晏婴一生清廉 曾执意不收齐景公送的黄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康熙皇帝曾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故其一生也在不遗余力扶植奖励清官。历代关于奖廉的举措也有很多,而廉吏对于这种肯定的奖励也有着自己的共享方式,就此留下了一段段清廉佳话。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风盛行,齐国的丞相晏婴是当时的一个异类,他用一生的清廉书写了廉吏二字。晏婴平时只穿

  • 齐景公嗜酒连喝七天七夜 晏子如何劝阻齐景公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正春秋后期,齐景公起用了田穰苴、晏婴等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齐国逐渐强大起来。齐景公虽然能够唯才是用,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嗜酒如命。齐景公不喝闷酒,每次喝酒都要找几个知己作陪,并且不醉不休。不过,让齐景公想不到的是自己找人喝酒竟然吃了闭门羹。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

  • 李世民为何要砍武媚娘的头?原来是风水师的占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在龙凤呈祥中都是龙主凤从,不管凤的地位如何显耀,都逃不过附属的命运。而在诸多“真龙”执掌天下的中国历史中,偏偏有一只凤不甘心命运的安排,跻身到了帝王的行列,并且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唯一一位女皇帝,这只耀眼的凤凰就是武则天。武则天登顶帝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一个男权社会,敢

  • 朱瞻基和吴贤妃不仅是夫妻关系 而且还是乱伦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吴贤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妃子,丹徒人,在明宣宗朱瞻基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在东宫侍奉明宣宗朱瞻基。后来,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吴氏被安排在离皇宫很近的院落里,时常受到明宣宗朱瞻基的临幸。宣宗三年,吴氏为明宣宗朱瞻基生下了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朱祁钰。只有两子的明宣宗朱瞻基甚是欢喜,随即封

  • 解密:陈后主陈叔宝为何会被称为“井底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学,经常与才色

  • 明末第一猛人陈奇瑜:成也车厢峡败也车厢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山西保德县的父老乡亲都知道,四百年前在他们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曾出过一名忠君爱国、体慰百姓、人品优良、廉洁奉公的朝廷大员,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孺子牛,近乎于完美的君子——陈奇瑜在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这位科举出身的文官通过镇压农民起义军等,逐渐成为明朝末年有重要影响的将领当时,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神一

  •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襄樊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襄樊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羽为什么会发动这场战争?刘备、张飞都是涿郡人。关羽虽然是山西人,但曾是逃犯,亡命涿郡,结识了刘备、张飞。所以,刘备起家时最终核心的基础是涿郡派,其核心人物就是刘关张。刘备到了荆州之后,诸葛亮、黄忠、魏延等

  • 王守澄简介:唐朝著名宦官之一,曾三度参与皇帝的废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守澄(?-83

  • 历史上朱祁镇呗幽禁后还能谋划复辟,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历史上有很多令人可惜的人物,项羽乌江自刎断送了自己大好前程,有人曾说:如果不是项羽的妇人之心,鸿门宴上刘邦早就一命呜呼了,后来也不至于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但是好人会有好报。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