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何听不得别人说“则”字?

解密: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何听不得别人说“则”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4/1/21 10:24:26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礼貌的。农村小孩之间骂架,互相指着鼻子叫对方父母的名字,便是一种侮辱对方的精神胜利法。过去的人在自己文章中不得以需要祖辈、师长的名字时,总是称“讳某某”。不过屈原在他的《离骚》中说到:“朕皇考曰伯庸”,而不说“讳伯庸”,他也不用像林黛玉那样,写母亲的名字“敏”时,故意缺笔。是否当时名讳之规矩还不是很盛行?

也许,在古人的心目中,名字和生辰八字有着特殊的魔力,和这个人的生命状况息息相关,所以巫师作法,诅咒一个人,就会做一个小人,写着那人的名字和生辰,然后恶毒地行法,比如《红楼梦》中的马道婆受赵姨娘委托,如此来对付王熙凤贾宝玉

在古人的心目中,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他的名讳越是碰不得,而那些没什么势力的老百姓,除了自家孩子,别人直呼其名他也无可奈何。皇帝富有四海,全国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因此避皇帝的名讳范围最广,皇帝的名字,简直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历朝历代,最大的敏感字眼,便是皇帝的名字。除此之外,其他的敏感字、敏感词并不多,秀才们做文章时,只要留心别去碰圣上名讳这个大地雷,不用煞费苦心给更多的词找一个替身。

可是到了明代,就不一样了。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忌讳就格外多了起来。除皇帝的名讳外,许多词也是犯大忌的,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搞不好就会掉脑袋。

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靠杀人放火而起家,因此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他对“贼”字的警惕简直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给人当枪手,写上表叩谢圣恩,中有“作则垂宪”。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提按察使撰贺冬表,文中有“仪则天下”。常州府学正孟清也是替上司捉刀,贺表中有“圣德做则”。这洪武皇帝大概当时讲的老家濠州方言,“贼”和“则”同音,怀疑是讽刺他做过贼,便将这些拍马屁的人全部杀死。他年轻时当过和尚,因此也忌讳别人提起他这段自认为不光彩的历史,臣民们的上表中不许有和“僧”音相近的字,否则就会龙颜大怒,杀意顿起。因此那时候连“医生”都改成了“医士”。而且他这种忌讳扩大得让人摸不到边,一个人上表中有“取法象魏”,他念成“去发”,去发不是当和尚吗?又是讽刺老子龙潜时当和尚那段经历,没说的,让人把这人推出去“咔嚓”一声砍掉。

说白了,朱元璋这心理和阿Q没什么区别,因为自卑、因为不自信,总怀疑别人瞧不起他,哪怕打下了花花江山。阿Q因为头上有癞疮疤,便忌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直至忌讳说“光”、“亮”。别人犯了他的讳,力气小的他就打,口拙的他就骂。可这样一个流浪汉,一般的人不把他放在眼里,连王胡、小D这样的人也敢公然冒犯他的忌讳,他只能肚子里骂娘。要是他和朱元璋一样当上皇帝,有无限的权力,估计王胡、小D之流都得死。

朱元璋的忌讳太多,多得连老百姓取名,都不能用某些字,如“天、国、君、臣、圣”等等,甚至“博士、大官、太医”也在禁止取名的范围之内。这么多的敏感词可把那些做大臣的吓坏了,这拍马屁风险太大了,搞不好把身家性命丢了。可马屁文章又不能不做。礼部官员斗胆恳求皇上,下一道表式,规定哪些字、词不能用,让臣民心中有数,便于遵守。这洪武帝还不算太混账,便让翰林学士设计了一份谢恩表的格式,颁布给各有关部门,以后要上表谢恩,就照着这份填空就行了。这下文武百官心头的石头落了地,拍马屁的风险一下子就降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重臣曾国藩四句话遗嘱:让后代没出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一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败家子”,曾

  • 解密:崇祯如何连番躲过魏忠贤安排的催情色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魏忠贤和客氏方面,却根本不想让信王朱由检当皇帝,甚至还另有图谋!为什么呢?大约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魏忠贤的耳目告诉他,信王的行为举止向来隐秘,说话不多而且滴水不漏。据《崇祯长编》卷一和其他史料(《三朝野记》卷四,崇祯朝纪事))说:“帝初虑不为忠贤所容,深自韬晦,常称病不朝。”据明代郑逵的《野史无文

  • 深宫内苑是轮流登场的大戏台 元顺帝最终丧身大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野史当中有一种说法认为,元顺帝其实是宋代宗室的后代。南宋被元灭亡,宋少帝赵显最终落入元人的手中,当时只有四岁,被封为瀛国公。长大以后,赵显与元朝的公主婚配,为了避祸,全家人躲到大漠之中,按照蒙古人的方式生活。当时元明宗还是藩王,也居住在大漠之中,与赵显相识,很喜欢他的小儿子,收为自己的儿子,改名为帖

  • 明成祖朱棣竟放任幼女被奸?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收复交趾,在东北、西北设立军事基地;他兴修水利、疏浚大运河、鼓励垦荒,派郑和数次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应该算是一个有有作为的皇帝!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帝,竟有如此为人不知的一面!朱棣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所谓的“奸臣”。黄子澄是当年建议建文帝削藩的大臣之一,自然是朱棣清算的

  • 揭秘历史:唐朝一代女皇武媚娘究竟有多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武媚娘,即武则天,名武曌,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即公元642年,李世民听闻武则天精通文史且容貌妩媚,便将之召入宫闱,封为“才人”,赐名“媚娘”。这一年武则天才14岁。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媚娘被送去感业寺为尼。李世民第九子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三年后,

  • 打下江山的第一功臣 刘基最后却炒了皇帝朱元璋鱿鱼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最开始革命,是靠淮西老乡们的支持,最后才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从而完成了“麻雀变凤凰”的革命的。朱元璋在建国后,自然没有少封淮西功臣,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权倾朝野的集团——淮西派。明朝建国之初,在丞相之争中,最后李善长踩着天下第一谋士刘伯温的身子坐上了丞相的位置,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

  • 杨贵妃当时招人恨 可后为何获得越来越多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在当时可能招人恨的,后世反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同情。她终究只是一个女人,在战乱之际却成了替罪羊。客观上是以她的惨死,堵住了众人抗议之口,减免了一国之君本应承担的责任。保江山还是要美人?对于落难的唐玄宗是一道难题。在马嵬坡这个十字路口,他不得不作出选择。他也只能这么选择。海誓山盟的爱情,也经不住生死

  • 弘光难以担任此重任 南明灭亡纯属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七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留都南京登极称帝,这就是南明第一帝弘光帝。围绕朱由崧的拥立,南京诸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从而造成了弘光一朝党争纷乱、武臣跋扈的混乱局面。马士英入阁,阮大铖起用,朝中清正大臣一个个被迫离去;君嬉臣怠,卖官鬻爵,弘光政权的政治、军事优势江河日下。北使团和谈的失败,惊醒了

  • 揭秘慈禧太后:看偷情戏幷将儿子推向花街柳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清王朝建立后的第八代皇帝。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年仅六岁的载淳登基称帝,次年改元同治。11年后,也就是公元1873年,17岁的载淳亲政。但是未及两年,这位少年皇帝便撒手人寰,时年仅19岁。有关于同治皇帝的英年早逝,广为流传的是说他因行为不检,染梅毒而死。如《清史演义》第七

  • 项羽为何残暴坑杀20万秦军?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两千多年前,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历史记载的坑杀之处就在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一带,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风蚀雨淋,渐渐颓败,周围生长着青翠的庄稼和白杨。不过,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图上,并没有对这个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