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智瑶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成功挽救晋国?

智瑶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成功挽救晋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665 更新时间:2024/1/15 17:33:45

晋国是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可以这么说,在整个春秋时期,晋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连楚国都要甘拜下风。至于秦国和齐国,则更无法和晋国相抗衡了。

当然,如此强大的一个诸侯国,还是通过三家分晋的形式,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了。但是,实际上,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晋国内部也是有人希望恢复晋国君主的实力,以此避免晋国被肢解的结局。对于这位晋国最后的忠臣,就是智瑶。

荀瑶(前506年—前453年),姬姓,智氏,名瑶,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又称智伯、智伯瑶。智瑶,谥号曰“襄”,故为智襄子。智瑶是继智武子、智文子之后,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在担任晋国正卿后,智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了,也即正卿相当于之后的丞相一职,位高权重。当然,虽然智瑶为正卿,但是,韩、赵、魏三家也不可小觑,此时的晋国,其实权已经被智、韩、赵、魏四卿所掌握。

作为晋国的正卿,智瑶不仅忠于晋国公室,还作战勇猛。比如前472年,智瑶率领军队在犁丘与齐国上卿高无丕对峙,此战中,智瑶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晋国将士无不深受鼓舞,从而大败齐国大军,智瑶亲手俘虏了齐国大夫颜庚。当然,在外作战的过程中,智瑶也意识到齐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崛起。

于是,为了恢复晋国的霸业,智瑶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可以这么说,智瑶此举,完全是出于公心,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晋国君主的权力,避免晋国君主成为傀儡。

进一步来说,纵观战国时期的变法,比如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都在试图通过削弱贵族或者卿大夫的权力,以此来增强君主的权力。所以,从智瑶所作所为来看,自然也是希望通过此举来恢复晋国的霸业。在智瑶提出这一建议后,魏桓子、韩康子相继将一个万户之地赠予晋国公室。不过,到了赵襄子这里,智瑶碰到了一个硬钉子。

赵襄子拒绝献地后,智瑶向晋侯请命,在晋侯同意后,智瑶率领韩康子、魏桓子共同出兵讨伐赵襄子,从而爆发了影响春秋战国历史走向的晋阳之战。智伯率三家之军兵困晋阳后,赵襄子凭地险与人和的优势,与敌周旋一年有余。在此基础上,智伯借山洪来临之势,掘晋水汾河之坝,水灌晋阳,在这个危急时刻,晋阳虽“民无叛意”,但群臣却有动摇之心,这让赵襄子差一点无计可施。

与此相对应的是,此时的智瑶,距离成功只要一步之遥了。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晋哀公四年(前453年)三月丙戌日(二十三日),在晋阳城即将攻克之时,赵氏暗中派人出城说服韩氏、魏氏倒戈。当智瑶正在憧憬晋国恢复霸业的时候,没想到韩氏和魏氏两家临阵反水,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猝不及防,最终兵败身亡。因此,晋阳之战的结果,在最后关头逆转了。

最后,智瑶兵败被杀的消息传来后,智氏族人一开始是非常慌张的,不过,他们很快他们就恢复了冷静。在智宽、智开等人的带领下,智氏族人以自己的封邑防御魏氏、韩氏、赵氏三家的进攻。经过一年多的激战,智氏自然是双拳难敌四手,于是智瑶的族人选择离开晋国,投奔秦国。在智瑶被杀后,支持晋国公室的力量,自然得到了严重削弱。

甚至可以说,晋国上下已经没有什么忠臣了,只要忠于魏赵韩三家的臣子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彻底瓜分了晋国公室,从而结束了晋国的历史。而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则和秦国、齐国、燕国、楚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开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至此,智瑶一心想要恢复晋国,尤其是重拾晋国霸业,反而害了晋国,导致晋国被三家分晋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李昂: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唐文宗的本名,李适是唐朝第几个皇帝,唐朝第十四位皇帝

    李昂,即唐文宗,原名李涵,唐穆宗李恒次子,生母是贞献皇后萧氏,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李昂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

  • 汉献帝曾经两次对曹操下手 曹操为什么没有还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称帝汉献帝为何发笑,汉献帝的儿子,汉献帝为什么不找刘备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献帝和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献帝不堪凌辱,两次谋杀曹操,曹操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

  • 后世如何评价唐敬宗?李湛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虞世南和唐太宗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杨修的故事,唐敬宗的儿子

    李湛,即唐敬宗,唐穆宗李恒长子,生母是恭僖皇后王氏,唐朝第十三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湛于822年被册立为皇太子。824年,唐穆宗逝世后,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其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击鞠,喜欢打夜狐,不爱坐朝理政

  • 唐殇帝李重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唐殇帝,李隆基与李重茂的关系

    李重茂,即唐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唐朝皇帝,在位共17天,后世一些史学家并不认可他的正统地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重茂为韦后所立,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714年7月去世,时年20岁,葬于武功西原,谥号殇皇帝。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李重茂生于延载元年(695年),是唐

  • 唐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诗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以及后世影响,包豪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李恒,即唐穆宗,原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生母是懿安皇后郭氏,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十一年,生于大明宫别馆。作为皇孙,受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812年),册立为皇太子,改名李恒。元和十五年,在宦官梁守谦拥立下,

  • 唐顺宗李诵:唐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皇帝生涯为什么那么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唐宣宗下一个皇帝是谁,李适后面一个皇帝是谁

    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李适长子,生母是昭德皇后王氏,在位共186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诵是唐朝作为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当了26年的太子。其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曾组织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805年正式继位,登基后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这触犯了

  • 后世如何评价唐德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念,

  • 嘉靖皇帝为什么差点死在宫女手上?皆因““元性纯红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宫女勒死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嘉靖被宫女行刺原因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嘉靖皇帝差点死于宫女之手的故事。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的长子,朱祐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倡导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朱祐樘践行男女

  • 乔琳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因无宰相之才而被罢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杜如晦,魏征是不是宰相,六部尚书和宰相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乔琳(?-784

  • 李适荣登大统后,在经济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