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为何药杀上官婉儿?

李隆基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为何药杀上官婉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2 更新时间:2024/2/21 18:32:22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朝名媛诗词》有言:“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著名才女,曾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武周时期一度触及中央权力中心,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上官婉儿历高宗、武周两位皇帝,从随母入宫为婢,到成为武则天贴身女官,再到左右逢源,直接参与皇位继承人之争,上官婉儿对权力地追逐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唐隆政变后,李隆基登基,上官婉儿的如意算盘落空,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一、入宫为奴

上官婉儿出身官宦家庭,祖父上官仪官居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在朝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但是在唐高宗时期,还有一股政治势力在崛起,那就是后来的武周皇帝武则天。公元674年,武媚娘加封“天后”,共同执掌朝政。后来上官仪主持废后诏书的起草,得罪了武则天,最后因政治迫害,以谋逆之罪被处死。

唐朝律法主张君为臣纲,谋逆之罪株连家族。上官仪被处死后,家族内部男子全部伏法,而女子则跟随母亲一起入宫为奴。入宫对于上官婉儿而言本应是一切苦难的源头,但却最终成为她追逐权力顶峰的垫脚石。

二、崭露头角

入宫之后,在母亲郑氏的培养下,上官婉儿才思敏捷的特质得到激发,尤其是在文章写作领域,上官婉儿展现出非凡的文笔。时值唐廷内部权力争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朝廷权柄向武皇后倾斜,临朝称制,为了拉拢党羽,培植自己的势力,武皇后开始物色人选,而上官婉儿也成为了她的目标。

武皇后特意召见了当时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并当场出题考察,而上官婉儿不费须臾之功便对答如流且词藻优美,得到了武皇后的认可。可能是武皇后在上官婉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本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两个女人彼此之间却惺惺相惜。武皇后免去了上官婉儿的女婢身份,让她掌管诏命,也算是为自己日后执政积累人才。

三、权力的簇拥者

公元690年,武皇后改元称帝,建立武周政权,凭借多年掌诏实践,上官婉儿成为了武则天的笔杆子,在武皇身边接受政治历练。陪伴在武皇左右,年轻的上官婉儿从武则天身上学习到很多权谋之术,也见证了中央集权政治的残酷性,尤其是在女皇天下,身处权力漩涡的上官婉儿接受了政治历练。

在之后的一次拟旨过程中,上官婉儿又犯了揣度圣意的老毛病,忤逆了武则天的旨意。上官婉儿的罪行按照武周律法应被判处死刑,但是武皇念及旧情,又爱惜她的才学,于是便赦免了她,以僚面代替死刑。免于一死的上官婉儿一方面对武皇恩德感激涕零,另一方面又痛定思痛,反思了自己过去的言行。

经历了此次事件后的上官婉儿在官场上变得更加圆滑,开始对武则天曲意逢迎,极尽讨好之能事,深得武则天宠爱。发展到后来,上官婉儿不但参与诏书拟写,同时也开始帮助武则天处理政务,伴随着权力的扩张,上官婉儿在朝中开始树立威信,其野心也开始膨胀,甚至干预军国大事,成了武则天身边的顾问和权力的簇拥者。

四、权力漩涡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退位,中宗复辟,天下重归李唐。一朝天子一朝臣,武则天时代的官员遭到了政治清洗,但上官婉儿却凭借自身美貌得以保全。她非但没有被罢官,反而深得中宗宠爱,被纳入后宫,封为昭容。

这时的上官婉儿已经成长为政治斗争的高手,将自己置身于权力漩涡之中。中宗复辟并不意味着唐朝内部的各派势力彼此相安无事,李唐宗室与武氏后裔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上官婉儿凭借自己多年历练的政治手腕,左右逢源,对于李唐宗室,她委身于中宗,而暗地里又与韦皇后太平公主交往甚密。

上官婉儿不断在朝中平衡各方势力,稳住自己的优势地位。先是联合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除掉了当初主张恢复李唐天下的张柬之等人,讨好武派宗室,紧接着在背后煅掇韦皇后效仿武则天。作为中宗的爱妃,她已经忘却了亲情和友情,此时的她已经沦为权力的奴隶。

为了保住自身地位,上官婉儿专门为自己准备了双保险,以防不测。一是与韦皇后密切合作,依靠在朝中的权柄铲除异己,安插自己的党羽,时机成熟之后效仿武则天,取李唐天下而代之。二是暗地里与太平公主密谋立太子李重茂为帝,李旦辅政,让韦皇后摄政。如意算盘打得精妙,但是却漏算了临淄王李隆基。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驾崩,宫中立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李隆基从安插在宫廷内部的细作口中得知,韦皇后一党准备篡改遗诏以效仿武则天让韦皇后登基。李隆基当机立断,率军发动“唐隆政变”,将韦皇后及太平公主两派势力一网打尽。这时老练的上官婉儿想到立即以太平公主谋臣的身份在宫内迎接李隆基入宫,而李隆基却即刻下令铲除了上官婉儿,没有给她喘息的时间。

一代才女亡命政治斗争之中,源于其对权力的贪求。李隆基身居朝堂之外,正所谓旁观者清,李隆基对朝中政治斗争的局势看得很透彻,上官婉儿虚与委蛇、左右逢源的作派让李隆基十分厌恶。而他之所以会和太平公主合作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作为李唐天下的新掌门人,他比谁都想彻底铲除朝中的女政敌,上官婉儿自然也包含其中。

五、总结

因祖父被政治迫害,年幼的上官婉儿随母亲郑氏入宫,自小在宫中生活的上官婉儿才思敏捷,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后来武皇后在朝中培植自身势力,并亲自考察上官婉儿,解除了她的奴婢身份。从此上官婉儿便开始步步踏进权力中心,从掌管诏书到触及权力核心,上官婉儿平步青云,不断在朝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武则天退位后,上官婉儿依旧悉心维持着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只是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临淄王李隆基,后来殒命于唐隆政变之中,与自己的野心一同踏进坟墓。如果韦皇后成功效仿武则天登基开朝,上官婉儿会不会也想逐渐向上攀登,并开创属于自己的武周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武宗李炎登基后,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即位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正风肃纪、限制门荫

  • 后世如何评价唐文宗?李昂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唐文宗的本名,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唐文宗之后是哪个皇帝

    李昂,即唐文宗,原名李涵,唐穆宗李恒次子,生母是贞献皇后萧氏,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李昂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

  • 智瑶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成功挽救晋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智瑶是个什么样的人,志宏国秀最后和好了吗,世界第一空难挽救成功

    晋国是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可以这么说,在整个春秋时期,晋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连楚国都要甘拜下风。至于秦国和齐国

  • 唐文宗李昂: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唐文宗的本名,李适是唐朝第几个皇帝,唐朝第十四位皇帝

    李昂,即唐文宗,原名李涵,唐穆宗李恒次子,生母是贞献皇后萧氏,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李昂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

  • 汉献帝曾经两次对曹操下手 曹操为什么没有还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称帝汉献帝为何发笑,汉献帝的儿子,汉献帝为什么不找刘备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献帝和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献帝不堪凌辱,两次谋杀曹操,曹操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

  • 后世如何评价唐敬宗?李湛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虞世南和唐太宗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杨修的故事,唐敬宗的儿子

    李湛,即唐敬宗,唐穆宗李恒长子,生母是恭僖皇后王氏,唐朝第十三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湛于822年被册立为皇太子。824年,唐穆宗逝世后,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其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击鞠,喜欢打夜狐,不爱坐朝理政

  • 唐殇帝李重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唐殇帝,李隆基与李重茂的关系

    李重茂,即唐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唐朝皇帝,在位共17天,后世一些史学家并不认可他的正统地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重茂为韦后所立,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714年7月去世,时年20岁,葬于武功西原,谥号殇皇帝。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李重茂生于延载元年(695年),是唐

  • 唐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诗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以及后世影响,包豪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李恒,即唐穆宗,原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生母是懿安皇后郭氏,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十一年,生于大明宫别馆。作为皇孙,受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812年),册立为皇太子,改名李恒。元和十五年,在宦官梁守谦拥立下,

  • 唐顺宗李诵:唐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皇帝生涯为什么那么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唐宣宗下一个皇帝是谁,李适后面一个皇帝是谁

    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李适长子,生母是昭德皇后王氏,在位共186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诵是唐朝作为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当了26年的太子。其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曾组织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805年正式继位,登基后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这触犯了

  • 后世如何评价唐德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