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武宗在位期间,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唐武宗在位期间,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77 更新时间:2023/12/31 23:13:10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即位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正风肃纪、限制门荫特权、平定昭义之乱,革除了一些后唐弊端,使唐朝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史称“会昌中兴”。公元846年,李炎驾崩,年仅三十三岁,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主要成就——军事

打击藩镇——加强中央集权

公元841年(会昌元年)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李德裕不允,他对唐武宗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宋朝廷遣使赐诏常太速,放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果然不出德裕所料,军中杀行泰,立张绛,再求节钺,朝廷仍然故意拖延。后雄武军使张仲武请发兵进击张绛,武宗恩准,遂以张仲武知卢龙留后。李德裕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很快地平定了卢龙军乱。

在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公元843年(会昌三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当时反击回鹘侵扰的战事刚刚结束,在武宗与宰相讨论此事时,宰相多认为回鹘余烬未尽,边境还要加强警备,再讨伐泽、潞,恐怕国力难以支持,主张同意刘稹的请求。谏官和群臣也都表示赞成。李德裕则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讨伐。他说:“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累朝以来,置之度外。泽潞近处心腹,一军素称忠义,尝破走朱滔,擒卢从史。”他还进一步分析说:“从谏跋扈难制,累上表迫胁朝廷,今垂死之际,复以兵权擅付竖子。朝廷若又因而授之,则四方诸镇谁不思效其所为,天子威令不复行矣!”李德裕还向武宗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胸有成竹地说:“稹所恃者河朔三镇。但得镇、魏不与之同,则稹无能为也。……苟两镇听命,不从旁沮桡官军,则稹必成擒矣!武宗听了,高兴地说:“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于是决定对昭义镇用兵。

李德裕奉命起草诏书,谕令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要为朝廷立功,为后代造福,并派李回前去传旨,李回抵达河朔地区后,何弘敬、王元逵、张仲武都佩带到城外迎接,立在道路的左边,恭恭敬敬地等候李回。李回到达后,他们让李回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也不敢让人为自己牵马。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朔地区的藩镇还没有对朝廷的使者如此恭敬过。李回既能明辨是非,而且很有胆量,三个藩镇节度使都表示服从朝廷诏令。接着便命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何弘敬为南面招讨使,与河阳节度使王茂元、河东节度使刘沔、河中节度使陈夷行合力讨伐,并决定于七月中旬,各道兵马一齐进发。李德裕总结了贞元、太和年间朝廷伐叛的经验教训,一是各藩镇出兵才离开边境,军饷便由国家负担,则藩帅迁延不再进军;或是取得一县或一栅寨,都以为胜捷,也逗留不前,因此多是出兵无功。这次刚一进兵,李德裕即奏请武宗,命王元逵径取邢州,何弘敬直取鄜州,王茂元取泽州,李彦佐、刘沔取潞州,不攻取县邑。因此,各路兵马似尖刀一样,直插入叛镇的心脏地区。二是监军干预军政,束缚了将帅的手脚,指挥不力。李德裕又和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商定,监军不得干预军事,只取少数兵自卫,赏罚与将帅一视同仁。这样“号令既简,将帅得以施其谋略,故所向有功”。

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出兵迟缓,唐武宗诏命忠武军王茂元向魏博方向移动,何弘敬大惊,怕引起内部军变,仓皇出师与刘稹开战。

李德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随时注意前线作战的进展情况,善于抓住薄弱环节,及时正确地处理一些军务。当他发现晋绛行营节度使李彦佐从徐州出发以后,行动迟缓,尚未交战,便立即上奏武宗,认为李彦佐顾望不前,没有讨叛的意思,及时改派骁将石雄取代他。石雄代替李彦佐后第二天,即进击乌岭,连破五寨,俘杀叛军数以千计。王元逵进击山,又击败了刘稹的救兵,立了战功,李德裕则立即奏请武宗,加授元逵同平章事,大力表彰他的功劳,以激励他将。八月,昭义大将李丕前来投降官军,当时有人怀疑他是诈降,李德裕对武宗说:“自用兵半年,未有降者,今安问诚之与诈!且须厚赏以劝将来,但不要置之要地耳。”这一做法,有利于分化瓦解叛军。九月,叛将薛茂卿攻破科斗寨,俘虏官军河阳大将马继等,劫掠并焚烧了十七个小寨。当时,人情汹汹,还有人扬言刘从谏在世时,蓄养了精兵十万,粮草足用十年,难以攻取,武宗也有些动摇。李德裕则坚定不移地说:“小小进退,兵家之常。愿陛下勿听外议,则成功必矣!”武宗听后,当即对宰相们说:“为我语朝士,有上疏沮议者,我必于贼境上斩之!”于是朝官们遂安定下来。李德裕感到河阳兵力较弱,一旦被叛军击溃,将影响整个战局。他奏请武宗,马上从忠武军调拨五千人,增援河阳军,并请求武宗赐甲一千副,弓三千张,弦箭三万支,陌刀二千口,绢三万匹,及时补足了军事装备,很快稳住了阵脚。

正当官军大举讨伐昭义镇时,十二月,在调动太原横水戍卒时,因赏赐不足,军士哗变,他们推都将杨弁为首,攻占了太原。这时,朝廷中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建议两地都要停止进兵。公元844年(会昌四年)正月,被武宗派往太原以观察虚实的中使马元实,接受了杨弁的贿赂,回朝危言耸听,大肆为杨弁虚张声势,说杨弁兵多将广,列队长达十五里,盔甲刀戈,耀眼夺目,且物资充足,扬言不可讨伐。李德裕明察善断,当场诘问得马元实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李德裕上奏武宗说:“杨弁微贱,决不可恕。如国力不及,宁舍刘稹。”即时请下诏,调兵进击杨弁,河东监军吕义忠召榆社本道兵,榆社戍兵,闻朝廷令客军取太原,恐妻孥亦遭屠戮,乃情愿还兵平乱。可巧吕义忠奔至行营,遂拥回太原,攻入军府,立将杨弁擒住,所有乱卒,悉数诛夷。弁被槛送京师,当然处斩。杨弁的兵变失败了,从而也坚定了百官对讨伐昭义镇的信心。

在讨伐昭义镇的过程中,李德裕还善于听从部下的正确建议。其年闰七月,李德裕听取了镇州奏事官高迪的意见,曾有效地对付了叛军的“偷兵术”,并令镇、魏兵“进营据其要害”;他还听取了刘稹心腹、降将高文端的合围泽州、断绝固镇寨水道和招降鄜州守将王钊的建议,都取得了成功。

李德裕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加快了讨叛战争的进度。八月,邢、洺、磁三州先后投降。刘稹的部将郭谊、王协见势不妙,遂谋杀了刘稹,投降唐军以赎罪。李德裕识破了郭谊等人的策略,认为刘稹年幼无知,昭义镇之所以敢对抗朝廷,郭谊等人是罪魁祸首,如果不加治罪,怎能惩治恶人?武宗赞同他意见,命石雄进入潞州,将正在等待朝廷授予节钺的郭谊、王协等祸首,械送京城。

唐武宗平昭义之乱是唐王朝干涉地方藩镇割据的最后一次胜利,对于提高唐中央朝廷权威和增强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力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战争结束后各路割据藩镇重新遵守朝命,唐朝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

击败回鹘——稳定漠北

公元839年(开成四年),回鹘国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密谋作乱,被彰信可汗觉察后诛杀。另一宰相掘罗勿正率兵在外征战,恐被株连,以马300匹贿赂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借沙陀兵共攻彰信可汗。彰信战败自杀,国人立(厂盍)馺特勒为可汗。时草原发生疾疫,遇大雪,羊马多死,回鹘遂衰。公元840年秋,回鹘别将句录莫贺为彰信复仇,引黠戛斯骑兵10万进攻掘罗勿,大败其众,杀掘罗勿和馺可汗,焚烧可汗牙帐,回鹘诸部四散逃亡。可汗弟咀没斯和宰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颉啜各率其众抵天德军(治大同川,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驻地,请求归附内地,十月十四日。天德军使奏报回鹘兵侵逼西城(唐西受降城,今内蒙河套地区),连绵60里,不见其尾,边民恐惧不安。唐武宗乃诏命振武节度使刘沔屯兵云迦关。

南迁回鹘分为两支,一支是牙帐附近的13个部落拥立王子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南保错子山。另一支由可汗兄弟嗢没斯等及其相赤心、仆固、特勤那颉啜等统率。两支南迁回鹘共二十七个部落,多达三十万人。南迁回鹘内部除彰信可汗之叔乌介特勒(后被立为可汗),尚有宰相八人,将军八人,尚书两人,彰信可汗的弟弟嗢没斯(史书上未记载彰信可汗有儿子,而回鹘汗国晚期大多是兄终弟及,因此嗢没斯很可能是汗位继承人),可汗姊一人,回鹘公主一人。而西迁的一支只有宰相一人,可汗外甥庞特勤一人。九月,唐廷诏命河东、振武军队严加防范,并给乌介谷米2万斛,助其度荒。十一月,回鹘乌介可汗带兵劫杀了送唐太和公主南归的达干等人,把公主作为人质,向南穿过戈壁,屯兵天德军境上。乌介可汗又派人上表唐廷,提出暂借振武军一城居住。十二月,唐武宗命右金吾大将军王会等人前往慰问,赈济米2万斛,委婉拒绝其借城要求。不久回鹘再次奏请赈济粮食,要求寻回被吐谷浑、党项掠夺的人口,并再次请借振武城。武宗诏谕城不能借,其他可以应接处理。为防备回鹘突然入侵,唐命刘沔为河东节度使,金吾上将军李忠顺为振武节度使。三月,回鹘咀没斯诱杀了内部劲敌赤心和仆固。那颉啜收留赤心之众7000帐向东逃去,侵掠唐边。四月二十日,咀没斯率特勒、宰相等2200余人归顺唐廷,被任命为左金吾大将军、怀化郡王。那颉啜率其部至幽州境,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奉密诏讨击回鹘,遣其弟张仲至率兵3万迎战,大破回鹘军,斩首不可胜计,全部收降其7000帐,张仲武杀戮收擒近九万回鹘人,那颉啜逃遁,后被乌介可汗擒获斩杀。挟战胜余威,张仲武派大将石公绪兵进契丹、奚两部,尽杀回纥监使八百余人,从而恢复了唐王朝对两个部落民族的管辖。这时,乌介可汗虽势力衰微,但仍号称有兵10万。牙帐设在河东大同军以北的阊门山。八月,乌介可汗率兵南下,突然进入大同川,掠夺杂居在河东的戎狄各族牛马数万头,转战至云州城下,云州刺史张献节闭城自守。初九,诏令征发陈州、许州、徐州、汝州、襄阳等地屯兵进屯太原和振武军、天德军等防地,待来春再出兵驱逐回鹘。九月,唐命刘沔兼任招抚回鹘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回鹘使。唐各道兵马集结于太原,刘沔率兵屯防雁门关。乌介可汗兵临振武,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率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3000骑兵袭击回鹘牙帐,刘沔亲率大军随后跟进。石雄到达振武城后,派人从城里向城外挖凿10余个地道,于半夜引兵从地道杀出,直攻可汗牙帐。唐军进至其帐下,回鹘兵才发觉,乌介惊慌失措,弃辎重逃走。石雄率兵追击,十一日,在杀胡山,唐军大胜。回鹘兵被斩首万人,收降2万余人,乌介被枪刺伤后带数百骑向东北方向逃去,归附黑车子族,其溃散部队3万多人向唐朝幽州军投降。三年后,乌介可汗被黠戛斯追击时,被部下所杀。那个强盛时曾经“东极室韦、南控大漠、杀白眉可汗、盘马古匈奴地”的回鹘汗国衰散四迸,再也不成气候。此后,唐北部边境一直安定了三十多年。会昌年间黠戛斯也向唐称臣,唐朝也重新控制了奚,契丹等族。

谋划西域——稳定边疆

唐廷以回纥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遂以给事中刘蒙为巡边使,命其储备兵器、军粮,侦察吐蕃边防屯兵众寡,以为收复之备。

安史之乱时,负责管理西域的安西四镇的大部分唐军被抽调回内地。但留下的少数人在同唐朝廷交通受阻断绝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在西域坚守四镇。一直坚持到四十多年后,即唐宪宗晚期唐朝势力才退出西域。回鹘汗国覆亡后,黠戛斯民族占据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黠戛斯人对领土野心不大,再加上和唐朝关系要好,共同消灭了回鹘汗国,而黠戛斯当时即将成为唐朝名义上的藩属国。因此黠戛斯有意将安西和北庭交还给唐朝,而雄心勃勃的唐武宗也想借机光复西域,任命赵蕃出使黠戛斯,要求把安西、北庭归还唐朝。宰相李德裕等人上言说:“安西离京城长安七千多里,北庭五千多里,假如黠戛斯归还,朝廷就必须重新设置都护府,征发一万名唐兵防守。不知道这么多的兵力从哪里征发,军需物资从哪条路打通运输。这实在是耗费大量的钱财去换取一个收复失地的好名声,恐怕不妥。”武宗于是暂且搁置,但武宗为收复西域做了准备打下了基础,收复西域一直到唐宣宗时期才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隆基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为何药杀上官婉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朝名媛诗词》有言:“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著名才女,曾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武周时期一度触及中央权力中心,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上官婉儿历高宗、武周两位皇帝,从随母入宫为婢,到成为武

  • 唐武宗李炎登基后,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即位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正风肃纪、限制门荫

  • 后世如何评价唐文宗?李昂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唐文宗的本名,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唐文宗之后是哪个皇帝

    李昂,即唐文宗,原名李涵,唐穆宗李恒次子,生母是贞献皇后萧氏,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李昂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

  • 智瑶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成功挽救晋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智瑶是个什么样的人,志宏国秀最后和好了吗,世界第一空难挽救成功

    晋国是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可以这么说,在整个春秋时期,晋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连楚国都要甘拜下风。至于秦国和齐国

  • 唐文宗李昂: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唐文宗的本名,李适是唐朝第几个皇帝,唐朝第十四位皇帝

    李昂,即唐文宗,原名李涵,唐穆宗李恒次子,生母是贞献皇后萧氏,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李昂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

  • 汉献帝曾经两次对曹操下手 曹操为什么没有还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称帝汉献帝为何发笑,汉献帝的儿子,汉献帝为什么不找刘备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献帝和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献帝不堪凌辱,两次谋杀曹操,曹操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

  • 后世如何评价唐敬宗?李湛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虞世南和唐太宗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杨修的故事,唐敬宗的儿子

    李湛,即唐敬宗,唐穆宗李恒长子,生母是恭僖皇后王氏,唐朝第十三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湛于822年被册立为皇太子。824年,唐穆宗逝世后,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其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击鞠,喜欢打夜狐,不爱坐朝理政

  • 唐殇帝李重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唐殇帝,李隆基与李重茂的关系

    李重茂,即唐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唐朝皇帝,在位共17天,后世一些史学家并不认可他的正统地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重茂为韦后所立,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714年7月去世,时年20岁,葬于武功西原,谥号殇皇帝。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李重茂生于延载元年(695年),是唐

  • 唐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诗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以及后世影响,包豪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李恒,即唐穆宗,原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生母是懿安皇后郭氏,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十一年,生于大明宫别馆。作为皇孙,受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812年),册立为皇太子,改名李恒。元和十五年,在宦官梁守谦拥立下,

  • 唐顺宗李诵:唐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皇帝生涯为什么那么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唐宣宗下一个皇帝是谁,李适后面一个皇帝是谁

    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李适长子,生母是昭德皇后王氏,在位共186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诵是唐朝作为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当了26年的太子。其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曾组织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805年正式继位,登基后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这触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