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植与曹操谁写诗更有水平?谁才是真正的大师

曹植与曹操谁写诗更有水平?谁才是真正的大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4/1/16 0:09:47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领袖,诗歌写得都不错,尤其是曹操和曹丕在诗歌史上还都破过记录,曹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山水诗《观沧海》,每每谈到山水诗的发展,都会把曹公请出来;曹丕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他们分别对山水诗的发展和七言诗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此外,曹丕还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文论《论文》(这里文的概念是包含诗歌在内的),为提升文学地位有着不可估量意义。但在诗歌史上,给予评价最高的却不是这二位,而是这三位中年纪最小的曹植。

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将曹操和曹植合起来放在一节中写,而将曹植单独放在一节中写,很显然曹植的地位最高;朱东润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收录这三人作品最多的也是曹植,不难看出这个人作品很重要,需多读;南朝鈡嵘编写的《诗品》 将曹植看得最重,将其列入上品;从不谦虚的谢灵运看了曹子建的诗歌之后一下子就瘪茄子了,表示虽然我谢灵运一人的才华堪比天下文人,然而,我却也只是曹子建才华的九分之一。过多的例子不举了,仅看这些不难得出结论,曹植是三人中最强的一个,应该给他金牌。那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呢?

肯定的讲,曹子建不是浪得虚名,鈡嵘对他的评价是:“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大意是说曹子建写的诗有霸气、有文采、可以雅、可以俗,言外之意一切优秀诗人所具备的品质他全有。这话说得不算过分。说他有风骨、有霸气,典型的作品就是《白马篇》,里面描写一位年轻骁勇的幽并游侠,说他:“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说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全诗透发着一种英雄豪气,今天“视死如归”的成语就源自于此。说他有文采如《美女篇》写一个采桑女不得良人而嫁,郁郁寡欢。

诗中写:“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这种美文在前代是很难见的,开始这种大量自觉美文创作的就是曹子建。说他可以雅、可以俗,雅不必说,通俗的作品如《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大意是说一个燕雀为躲避鹞鹰而误入鸟网,少年见义勇为,拔剑削破鸟网,燕雀得救之后对少年感恩戴德。无论从语言还是题材而言,都是通俗易解,不亚如是给幼儿园小朋友写的童话。此外,五言诗从汉乐府那里基本成形,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那里基本定型,而五言文人诗彻底标志成熟的就是在曹子建这里。可见曹子建确是在各个方面都有成就的诗人。

以上的说法应该是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我不反对,因为学术研究定位要看综合实力,但就个人的喜好而言还是力挺曹操,原因很简单,论诗歌的浑融老练程度还得属曹操。用句白话讲,对比曹操与曹植,曹植的诗写得还是略微有点嫩,有些篇章还多少有点做作之态,在我看来,儿子比不上老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汉时期不是处女的二婚皇后有哪些?赵姬和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处女情节似乎是所有男人都有的,但是也不尽然,中国历史上好多皇帝娶得妻子并不是处女,有的是别人的妻子,有的是寡妇,即使是自己的正妻,也有不少都是离过婚。首先是秦始皇的母亲秦始皇的母亲叫赵姬,赵是当时的姓氏,姬是美女的意思。赵姬是秦庄襄王赢异人的王后,善歌舞。赵姬原是巨商吕不韦的爱妾,据说以前还是邯郸著

  • 揭秘哪个女人是曹操最爱?一生至少沾染15个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一生文治武功的成就是非凡的。这样的英雄人物身边的女人自然不少,据史载,跟随曹操且有名分的女人就达15人,分别是:丁夫人、卞夫人、刘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陈妾、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除了这些有名分或有角色的女人之

  • 飞将军李广勇冠三军 为何最后落得自刎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广的怀念,是缘于一种对久已失传的血脉的怀念。李广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将军,他没有靠谋略取得过胜利,但是因为勇敢他从匈奴人那里得到了“飞将军”的美名。与他同时的卫青是成功者,霍去病是成功者,但最让匈奴人胆寒的,相信还是李广。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的历史是在对北方民族的恐惧中写成的,最起码在李广出现

  • 刘章是唯一敢向吕后发难的人 他是什么来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是有一定道理的呀!在高后时代,刘章是唯一敢向吕太后发难的人,确实了不起!刘章(前200年-前176年),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去世后谥号景王。吕后专权以后,不像其他女人一样

  • 隋文帝杨坚从小被僧人抚养:统一天下后大建佛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原计划在全国八十三州建造八十三塔,可后来计划又变成造八十四座,那么这多出的一座塔在哪儿?有文史专家考证后认为,就在南京毗卢寺。杨坚是孤儿,从小生活在佛寺,得到僧人的抚养,礼佛上香,问师寻道,佛门清规样样懂得,只是没有做和尚。直到长大后才离寺,走上了军旅硝烟之道。据称,杨坚离开寺庙前向抚养他

  • 武则天用男宠养生 武则天的男宠到底有多少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3个,多情的薛怀义和面如莲花的二张兄弟:张易之和张昌宗喜欢美少年是女人都喜欢美丽的男人,而喜欢少年自然是因为登基为皇时的武则天已经年纪很大了,少年所带有的活力和魅力吸引了她,身边有年轻的气息,自然让她也不觉得自己老了,女人都是喜欢魅力与年轻的养男宠,是因为她既然已经成为了千古第一女帝,自然也要效仿男

  • 项羽凭啥自称“西楚霸王”?他分封诸王有何逻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昨天,我们讲到项羽与怀王的恩恩怨怨,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之后的作为也就很好理解了。他先是排斥了怀王,将其流放湖南郴州,自然说起来,居然是为了尊敬怀王,说是高贵的人应该住在“上游”,而在当时的人看来,湖南就是江水的上游。而怀王一去,项羽就自称西楚霸王,成了楚国的正统,定都彭城,拥有江苏、浙江以及河南、安

  • 秦武王“嬴荡”和自己的力士比试举鼎 结果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姓赵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秦孝公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秦武王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灿烂光辉之下,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前面有文治武功的父亲惠文王,后面有雄才大略的兄弟昭襄王,而这二

  • 刘禅投降导致蜀汉忠臣良绝后 历史如何评论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景耀六年夏,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蜀汉后主刘禅不战而降,将自己永远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客观地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投降绝对是下下策,理由如下:一则当时蜀汉部队主力未灭,还有力量与魏军斗争。蜀汉后期,除汉中丢失外,国力并没有太大的损耗。邓艾虽突破阴平,但部队数量有限,据西晋史学家袁准估计,邓艾的部队

  • 明孝宗朱佑樘为何不近女色只宠爱张皇后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皇后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故后继位,在位18年,病崩,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有人说,他是一个无嫔妃、无嗜好、无亲信的“三无”皇帝,他主政的是一个无专权、无战乱、无弊政的“三无”时期。虽然这评价看似有些绝对,却也与史实相差无几。成化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