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兵精粮足的刘璋为何弃城投降刘备?如何评价刘璋

兵精粮足的刘璋为何弃城投降刘备?如何评价刘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38 更新时间:2024/1/22 17:01:04

汉末诸侯之刘璋系列之一:益州刘璋,是统治益州二十多年的一方霸主,其人仁慈善良,但是面对刘备却弃城投降,这是为何?

刘璋,是汉末实力强劲的诸侯之一,从黄巾起义之初,其父刘焉就主动申请担任益州刺史。之后二十多年盘踞益州,成为独立于中央之外的一方霸主。

益州,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有都江堰的灌溉,有山川的护卫,使得益州粮草丰美,而且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之说。三国中后期,司马懿多年来对蜀国采取守势,也正是因为蜀道艰险,很难攻破。

而刘璋父子在益州多年,广有恩德,当刘备入川之后,前后三年,彼此勾心斗角。在公元214年的时候,双方正式开火。刘备当时没有多少兵马,从荆州带来的部队,加上前后归降的部队,不过是一万来人。并且,刘备的军队乃是孤军作战,没有后援。一旦被刘璋截断后路,刘备根本不可能取胜。

可是,刘璋却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的大好形势逐渐断送。当刘备引来马超,徘徊在益州城下之时,刘璋心如死灰。

当时,益州城中还有精兵三万,粮草足够支撑一年,许多将领都发誓要效忠刘璋,和成都共存亡。而刘璋的属下也把守各路关卡,严防荆州兵马来救援。可以说,只要刘璋下定决心,益州未必会失守,至少不会轻易失守。

那么,刘璋为什么放弃益州,出城投降呢?

《三国志》记载,刘璋对自己的属下说:“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在刘璋看来,自己父子统治益州二十多年,没有什么恩德留给百姓,反而让百姓承受三年多的征战杀伐——加上张鲁进攻刘璋,刘璋邀请刘备协同抵抗张鲁的一年多时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而这一切都是自己无能的原因啊。、

初看这段文字,很为刘璋感动。刘璋虽然没有什么雄才伟略,没有什么权谋将略,可却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能够把百姓放在心中的人。按理来讲,这样的刘璋应该会是一个好君主的。我们从古到今,不都是宣扬——仁者无敌吗?

可历史总是给我们开玩笑,历史又一再证明许多的真理其实都是谎言。刘备也会标榜自己仁慈,可是对待同族的兄弟却痛下杀手,毫不留情。就像刘备对待刘璋,在刘璋投降之前,刘备答应了让刘璋保留爵位,拥有足够的封地。可是在自己夺得荆州之后,却远远的讲刘璋发配到荆州南端的公安,让关羽给看管起来。后来,东吴的孙权看到刘璋还有点价值,就发兵把刘璋给抢了出来,并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代表刘璋,发兵攻打刘备,宣称要夺回益州。

高明的统治者,总是能够给自己找到道貌岸然的借口,用龌龊的手段,多一些冠冕堂皇的事情。

那么,我们怎么评价刘璋呢?

初看这段文字,我也很同情刘璋,甚至有几分欣赏刘璋。毕竟,汉末军阀大都残暴不仁,像杀人为乐的董卓,狂妄自大的袁术,蜗居在城堡中每天只和女人混在一起的公孙瓒等等。相比他们,刘璋确实很不错,他的心中有百姓,不想因为个人的权力、名位而让百姓流血牺牲,也就难怪说这番话时,群臣都泪流不止。可是像刘璋这样百姓欢迎的仁德之主,为什么守不住自己的地盘呢?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吗?不是施行仁政则天下归心吗?究竟刘璋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植与曹操谁写诗更有水平?谁才是真正的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领袖,诗歌写得都不错,尤其是曹操和曹丕在诗歌史上还都破过记录,曹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山水诗《观沧海》,每每谈到山水诗的发展,都会把曹公请出来;曹丕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他们分别对山水诗的发展和七言诗的

  • 秦汉时期不是处女的二婚皇后有哪些?赵姬和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处女情节似乎是所有男人都有的,但是也不尽然,中国历史上好多皇帝娶得妻子并不是处女,有的是别人的妻子,有的是寡妇,即使是自己的正妻,也有不少都是离过婚。首先是秦始皇的母亲秦始皇的母亲叫赵姬,赵是当时的姓氏,姬是美女的意思。赵姬是秦庄襄王赢异人的王后,善歌舞。赵姬原是巨商吕不韦的爱妾,据说以前还是邯郸著

  • 揭秘哪个女人是曹操最爱?一生至少沾染15个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一生文治武功的成就是非凡的。这样的英雄人物身边的女人自然不少,据史载,跟随曹操且有名分的女人就达15人,分别是:丁夫人、卞夫人、刘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陈妾、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除了这些有名分或有角色的女人之

  • 飞将军李广勇冠三军 为何最后落得自刎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广的怀念,是缘于一种对久已失传的血脉的怀念。李广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将军,他没有靠谋略取得过胜利,但是因为勇敢他从匈奴人那里得到了“飞将军”的美名。与他同时的卫青是成功者,霍去病是成功者,但最让匈奴人胆寒的,相信还是李广。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的历史是在对北方民族的恐惧中写成的,最起码在李广出现

  • 刘章是唯一敢向吕后发难的人 他是什么来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是有一定道理的呀!在高后时代,刘章是唯一敢向吕太后发难的人,确实了不起!刘章(前200年-前176年),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去世后谥号景王。吕后专权以后,不像其他女人一样

  • 隋文帝杨坚从小被僧人抚养:统一天下后大建佛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原计划在全国八十三州建造八十三塔,可后来计划又变成造八十四座,那么这多出的一座塔在哪儿?有文史专家考证后认为,就在南京毗卢寺。杨坚是孤儿,从小生活在佛寺,得到僧人的抚养,礼佛上香,问师寻道,佛门清规样样懂得,只是没有做和尚。直到长大后才离寺,走上了军旅硝烟之道。据称,杨坚离开寺庙前向抚养他

  • 武则天用男宠养生 武则天的男宠到底有多少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3个,多情的薛怀义和面如莲花的二张兄弟:张易之和张昌宗喜欢美少年是女人都喜欢美丽的男人,而喜欢少年自然是因为登基为皇时的武则天已经年纪很大了,少年所带有的活力和魅力吸引了她,身边有年轻的气息,自然让她也不觉得自己老了,女人都是喜欢魅力与年轻的养男宠,是因为她既然已经成为了千古第一女帝,自然也要效仿男

  • 项羽凭啥自称“西楚霸王”?他分封诸王有何逻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昨天,我们讲到项羽与怀王的恩恩怨怨,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之后的作为也就很好理解了。他先是排斥了怀王,将其流放湖南郴州,自然说起来,居然是为了尊敬怀王,说是高贵的人应该住在“上游”,而在当时的人看来,湖南就是江水的上游。而怀王一去,项羽就自称西楚霸王,成了楚国的正统,定都彭城,拥有江苏、浙江以及河南、安

  • 秦武王“嬴荡”和自己的力士比试举鼎 结果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姓赵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秦孝公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秦武王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灿烂光辉之下,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前面有文治武功的父亲惠文王,后面有雄才大略的兄弟昭襄王,而这二

  • 刘禅投降导致蜀汉忠臣良绝后 历史如何评论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景耀六年夏,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蜀汉后主刘禅不战而降,将自己永远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客观地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投降绝对是下下策,理由如下:一则当时蜀汉部队主力未灭,还有力量与魏军斗争。蜀汉后期,除汉中丢失外,国力并没有太大的损耗。邓艾虽突破阴平,但部队数量有限,据西晋史学家袁准估计,邓艾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