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诸葛亮发动北伐是在何时?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上诸葛亮发动北伐是在何时?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49 更新时间:2024/1/26 2:27:07

公元228年春,拉开了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重用宦官和外戚,导致朝政腐败,继而天下大乱,造成军阀割据之势。当时,群雄逐鹿中原,东汉彻底灭亡之后,由曹魏、刘蜀、孙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三国之中,曹魏的整体实力是最强的,但是曹操的德行有失,所以蜀国和东吴决定联手对付曹操。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差点就将曹军消灭,但由于一个失误,最终没能成功,而且还损失了11位大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诸葛亮北伐

熟知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魏、蜀、吴的实力是不分伯仲的,但是随着后续的发展,在曹操统治之下,魏国的实力逐渐壮大,一度超越了蜀国和吴国。

当时,蜀国盘踞蜀中,凭借着险要的地势才得以与其他两国形成鼎立之势,想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难度非常大。

眼看着曹魏势力越来越大,为了保住蜀国,诸葛亮便建议蜀国和东吴的孙权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曹魏。

当时,曹魏和孙吴也斗得厉害,得知蜀国想要与自己联手对付曹魏时,他欣然的答应了这个建议。

在蜀军和东吴大军的合力抗击下,魏国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诸葛亮觉得这样的局势对属国非常有利,于是他就决定自己率军北伐,一旦成功,就能扩大蜀国的势力。

众人都支持诸葛亮的决定,于是诸葛亮迅速展开部署,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之战。

因为有孙权大军钳制魏军,所以诸葛亮北伐的过程非常顺利,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消灭了不少曹军。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算诸葛亮神机妙算,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因为重用马谡,导致北伐事业最后以失败告终。

错用马谡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马谡这个人会有一定的了解,他跟随刘备的时间比较早,在荆州的时候担任州从事,刘备入蜀之后,马谡的官职更是一路高升,先后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职位。

马谡虽然没带兵打过仗,但他却喜欢谈论军事,他的高谈阔论颇得诸葛亮的认同,所以诸葛亮经常找他一起谈论军事。

但是刘备对此人却颇有微词,他在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听从刘备的建议,依然重用马谡,这点在他第一次北伐时就能看出来。

当时,诸葛亮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在前,同张郃在街亭交战。

对于诸葛亮的安排,有人说应该用魏延、吴壹等这样有经验的大将做先锋,但是诸葛亮却违背众人意见,坚定让马谡率军去镇守街亭。

谁知马谡也真不给诸葛亮长脸,他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最后被张郃断了取水之路,马谡大败,导致街亭失守。

北伐惨败 损失11员大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粮草充足,这样才能让军队有气力在战场上厮杀。

现在蜀军的取水之路都被曹军阻断了,还怎么继续北伐征战呢,于是诸葛亮只能带着大军撤离。

此时,曹魏得知蜀军撤离的消息,觉得这是攻击蜀军的一个好机会,于是就派出大军娶追击蜀军。因为没有粮草的供给,蜀军的战斗力大大减弱,在魏军的强势攻击下,蜀军伤亡惨重。

至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在这次战争中,蜀国损失了11位大将,这对本就实力不是很强的蜀国来说,简直是致命性的打击。

因为街亭失守惨败,导致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这七位大将在战场上直接战死。

马谡和张林、李盛三人,因为违反诸葛亮的作战部署,犯了严重的军规,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被诸葛亮下令斩首。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出在马谡身上,张林和李盛作为副手,只能听从马谡的指挥,所以二人死得有点冤。

还有一位大将的死,对蜀国的打击最大,他就是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赵云一生刚毅正直,深得刘备器重,曾经七进七出,在曹魏军中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甘夫人糜夫人

在刘备临终前,曾经将刘禅托付给赵云,希望赵云能保护刘禅的安全。但是在北伐的过程中,这位忠肝义胆的大将,却因病去世,实在是令人惋惜。

诸葛亮原本想着,北伐成功不仅能灭掉曹魏,还能扩大蜀国的势力,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北伐不仅没有成功,还让蜀国失去了11位大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一时之间,蜀国军中可用之人少了那么多,为了保存实力,诸葛亮决定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再讨伐曹魏。

在这之后,诸葛亮又先后多次北伐,但是都没有成功,在诸葛亮死后,蜀国也被魏国消灭了。

蜀汉北伐的序幕。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25岁成太后,临朝摄政16年的东汉皇后邓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最后一个太后是谁,明朝摄政太后,历史上御驾亲征的太后

    很多人都觉得只有经历过无穷宫斗,才能当上太后,坐享权利的最高峰,但是历史上有个皇后,她没使什么手段,只不过恪守礼仪,用了一招以退为进就坐上了皇后之位,她就是东汉和熹皇后邓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祖父是太傅邓禹,从小就特别会为人处事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只要

  • 爹妈都不靠谱多可怕?“仁弱”皇帝23岁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父母不靠谱怎么办,最可怕的病,父母不靠谱是什么体验

    爹妈都不靠谱多可怕?汉惠帝刘盈就深受不靠谱老爹的影响,也受到强势老妈的毒害,最后导致他直接抑郁而亡,享年23岁,真可谓是英年早逝,悲惨至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他爹是刘邦,却屡次抛弃他其实刘盈的出生还是挺不错的,甚至可以说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爹成了创一代,自

  • 天选之子刘秀是如何开启东汉时代的?过程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秀一生的经历,为什么说王莽和刘秀是穿越的,刘秀如何统一天下

    东汉是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与西汉统称汉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果说现代的“锦鲤”是杨超越的话,那么古代的“锦鲤”就非光武帝刘秀莫属了。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他的一生从一介布衣到一国天子,从躬耕陇亩到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华最美的时代”,真

  • 揭秘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结局:为何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达最后善终了吗,唐朝开国功臣结局,明朝哪个开国功臣善终

    翻开徐达的征战史,几乎大明帝国初创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他都参加了,而且,攻必克,战必胜。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功臣,却从不居功自傲,而且既严格执行军纪,又爱护士兵。一、立殊功而不自傲徐达不仅以白己的赫赫战功为大明王朝开基立业奠定了基础,而且,与明太祖朱元璋的个人关系也非常密切,是朱元璋特别倚重的核心人物,朱

  •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资源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如何看待诸葛亮的管理,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诸葛亮选人才的标准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

  •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至少两次没去祁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曾隐居后来任蜀国,诸葛亮人物评价800字,正史诸葛亮其实不厉害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多处。礼县为秦人的发祥地,秦早期都邑西犬丘(西垂),就在县东永兴一带。陇南名胜——祁山,为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此屯兵,北伐中原。“祁山武侯祠”经过近年的维修扩建,以崭新的面貌接待中外游客旅游观光。古卤城——盐官,曾为西北的骡马集散地

  • 戚继光:我国明代杰出的军事家 民族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戚继光是不是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什么英雄,家国梦李龙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兵器专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装备明显优于敌人。他年轻的时候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又在北方修建长城,抗击蒙古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业余时间

  • 明朝大宦官刘瑾被处以极刑 割三千多刀才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割太监的用什么刀,明朝大太监刘瑾被割了多少刀,刘瑾是哪个皇帝杀的

    知道历史的人对于太监这一词一定都不陌生,太监就是指男人的某特殊部位被去掉之后,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优雅一点儿来讲也被叫做宦官。今天,大师就来讲一讲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最牛的太监,看完也不禁感叹:太监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了!这位最牛太监名叫刘瑾,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没错他

  • 春秋战国时燕国大臣郭槐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的燕国现在在哪,春秋燕国历代国君,苏秦是燕国间谍吗

    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

  • 明朝航海家郑和简介 郑和七下西洋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著名航海家有哪些,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是,航海家郑和是哪族人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这一壮举让郑和在历史上留名。本文揭秘明朝航海家郑和简介。郑和,原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剌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