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温简介:三国时期东吴重臣,被孙权拜为议郎、选曹尚书

张温简介:三国时期东吴重臣,被孙权拜为议郎、选曹尚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3/30 21:12:49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

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重建两国关系。他在蜀汉表现出色,得蜀汉朝廷重视。回东吴后不久,被调进豫章的军队,事业上再无进展。

孙权一方面介怀他出使蜀汉时称颂蜀汉,又嫌他声名太盛,恐怕张温不会尽忠地由他任用。当时正好碰上暨艳事件,暨艳是张温引荐的臣子,但他滥用职权,升迁评定等只看自己喜恶。事件被揭发后暨艳及同党徐彪都自杀。孙权见此,于是以张温与暨艳、徐彪等人多有来往而下罪张温,后更将张温发还到家乡吴郡。将军骆统曾上书为张温辩解,但孙权不理会。六年后,张温病逝。

人物生平

名闻州郡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他的父亲张允,因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郡,任孙权的东曹掾,随后去世。张温从小就修养节操,容貌奇异伟岸。孙权听说,就询问朝中大臣说:“张温能与当今何人相比?”大司农刘基说:“可与全琮同等。”太常顾雍说:“刘基未详细了解到张温为人。张温当今无人可比。”孙权说:“如果是这样,则张允就算没有死!”于是征召张温请与之相见。

张温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孙权为之改容加礼。召对完毕出宫,张昭握着张温的手说:“老夫把心意托付你,你应该明白。”于是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视。

出使蜀汉

黄武三年(224年),张温三十二岁时,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他说:“您本不宜远出,只是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所以与曹操往来的用意,故委屈您出行。如果山越祸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进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辞。”张温回答说:“我在国内没有作过亲信大臣的谋划,出行外交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恐怕没有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能力,又无子产阐述事理的功效。然而诸葛亮见识深彻,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之心,一定不会有什么猜疑。”张温到蜀国后,前往宫廷呈上表章说:“古代商高宗守丧却使殷商国祚再次复兴昌盛,周成王年幼却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们功勋普盖天下,声威振彻四海。如今陛下以聪明的资质,与古代圣贤等同,贤良大臣辅佐执掌政务,满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灿,远近人们仰望您的风采,无不欢欣前来依赖。吴国勤勉军旅国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与有道之君一起统一天下,倾心协力同规共谋,有如河水绝无反顾。只因战事频频猛烈,我们可供役使的军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强加的耻辱。现特派下臣张温疏通情况表达友情。陛下推崇礼义,不应以此为耻而忽视我的请求。臣自遥远的边境,直到贵国首都之郊,频频蒙受贵国殊礼接待,恩诏不断传至,我受此荣耀感到惶惧,又感到意外的惊奇和不安。谨此奉献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蜀汉颇为看重张温的才干。

孙权忌恨

回国不久,被派进豫章郡的部队出征作战,但他对军功没有追求。孙权既暗恨张温赞赏蜀汉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为他的德行才能所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考虑用什么方式来中伤他,正碰上暨艳事件发生,于是借此机会找出张温的岔子。

张温向来与暨艳、徐彪意见相合,常有书信来往,互相来往问候,于是又判张温有罪。孙权将他软禁在有关官署。当时无人敢为其说话,只有骆统认为张温获罪,其因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完全是小人谗言毁誉、君王缺乏明察的结果。他认为暨艳被录用,主要责任不在张温。就算推荐有误,张温也不是第一个推荐暨的人。说张温与暨艳朋党作奸,无凭无据,仅以举才不当推定,实在说不过去。关于贻误军令,骆统也进行客观解释。认为张温一直奉公执行命令,军马没有减少,战场上没有退却,军期也没有延误,完全尽心为国,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有。对孙权指责张温出使蜀国有辱本国,骆统认为,为国出使,盛赞他国的美好,只要自己没有屈节,就不能说是有辱本国,而是正常的使节之行。蜀派邓芝回访,这是国与国之间友好的往来。

邓芝的回拜,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邓芝送张温回国,是对吴国的尊重,不是张温的私交行为。此外,对于其它的罪名,骆统也一一抗辩。为使孙权纳谏,表明自己的无私和刚正,骆统最后表态:“我和张温已多年没有联系。张温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对张温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不过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如果君王能细加辨析、核实,什么嫌疑都能解开。今天我为张温陈情抗辩,我也并不对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张温已受坐获罪,独行在前;我也愿受耻,罢官革职在后。”孙权最终还是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

六年后,张温因病去世。

历史评价

孙权:“昔令召张温,虚己待之,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丑,专挟异心。”

骆统:“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

虞俊:“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

诸葛亮:“其人於清浊太明,善恶太分。”

陈寿:“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权称帝为什么晚了八年时间 孙权到底在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做了几年的皇帝,孙权称帝多久,孙权称帝最晚

    还不了解:孙权称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之后,孙权为何足足晚了八年时间?三国鼎立时代的正式开始标志是:曹丕、刘备、孙权三人称帝。曹丕在公元220年称帝,曹丕称帝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曹操已经过世。曹操自始至终也没有称帝,而是停留在魏王的名分上。在众

  • 吴高祖杨隆演:南吴第三位君主,他为何忧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祖是谁,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是什么下场,魏忠贤死在哪里

    杨隆演,即吴高祖,字鸿源,初名杨瀛,又名杨渭,吴太祖杨行密次子,吴烈祖杨渥同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吴第三位君主,在位共1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920年,杨隆演受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

  • 吴烈祖杨渥:南吴第二位君主,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君主的意思,杨渥庙号,商朝君主

    杨渥,即吴烈祖,字奉天,吴太祖杨行密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吴第二位君主,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05年十一月,杨行密病死,杨渥继位。杨渥生性喜好游玩作乐,左牙衙指挥使张颢、右牙衙指挥使徐温屡劝不听,其亲信又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907年,张颢、

  •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灭亡时蜀汉的将领,蜀汉主要人物,三国的军师分别是谁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

  • 钟毓简介:三国时期曹魏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时期书法家钟繇,钟繇是谁,钟繇的代表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毓(?-263年),字稚叔,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

  • 唐高宗李治的帝王能力真被低估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李治的帝王能力真被低估了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封建时代这400多个皇帝,有各种各样的记录,比如说有寿命最长的,有在位时间最长的,有在位时间最短的,有最年轻的有最年长的。唐高宗李治身上可有几个记录,绝对是别人达不到的,比如说对于大多数皇帝来讲,他可以说我爸爸是皇帝,

  • 诸葛均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诸葛谨、诸葛亮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三兄弟:关于诸葛三兄弟介绍,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三国演义中诸葛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均,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珪之子。三国时吴大将军诸葛瑾、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母弟

  • 三国时期蜀汉灭亡于诸葛亮错杀三名大将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对于诸葛亮和刘备来说,就是这样的例子。说到聪明,刘备自然不如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历

  • 吕蒙杀死关羽夺取益州后 吕蒙为什么不久后也突然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如果吕蒙不杀关羽,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益州何时开始叫益州

    对吕蒙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为什么也突然死了?襄樊战役结束,吕蒙杀死关羽,成功夺取益州,不久后突然死了,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实际内涵玄机。最早以前,东吴是有打算夺取益州,无可奈何负责该项事宜的周瑜病逝,该项计划终止,周瑜死后鲁肃成为东吴大

  • 孙礼简介: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其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时期曹魏简介,孙权向曹魏称臣,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是谁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孙礼为人刚毅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