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汉皇帝李寿:历史上首位铸行“年号钱”的皇帝

成汉皇帝李寿:历史上首位铸行“年号钱”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4/1/23 4:27:03

嘉庆年间,钱学昌盛,杭州一位姓钱的古泉收藏家高价求得一枚轻薄如榆树之荚(即榆钱)的“榆荚钱”,被众泉友传为笑谈。钱某见人笑话,却不以为然,哈哈一笑,仍旧孤芳自赏。不久,圈内传出一则新闻,钱某这枚“榆荚钱”居然从北京琉璃厂换得了一间三门脸的大门面房。细问得之,此钱并非一般的“榆荚钱”,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年号钱”。

年号钱,顾名思义,即古代帝王以年号所冠名的铸币,是中国货币学史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号钱从两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唐、五代的沿袭,于两宋时期已开始盛行,这种承袭之风一直延续到清末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新型的币制所取代。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但第一个铸行年号钱的皇帝却是十六国时成汉昭文帝李寿。

李寿(300—343),十六国时成国国君李雄的堂弟,为人聪明豁然,历任要职,为开创成国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素有“贤相”之称。李雄死后,其子李期即位,李寿辅政。李期对李寿十分猜忌,李寿怕遭杀身之祸,常借口边境形势紧张不去成都朝拜,并暗中策划攻取成都。玉恒四年(338)四月,李寿攻陷成都,废掉李期,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汉,改元汉兴。

李寿非常自负,颇有些舍我其谁?当了皇帝后,李寿越发瞧不起父兄,觉得自己比他们强,“耻闻父兄时事,……自以己胜之”,下令“上凡书者不得言先世政化”,违者必受重罚。对于前任留下来的法度,他也看着不顺眼,于是“凡诸制度,皆有改易”(晋书)。李寿在位期间没有大的作为,但他改革币制,铸行“汉兴钱”,却首开了中国年号钱之先河。

李寿为何要铸行年号钱?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其一,李寿是通过政变夺取皇位的,名不正,言不顺,将年号铸于钱面,可以昭示皇帝声威,宣示国家信誉,从而稳固其统治;其二,李寿铸造年号钱,废除旧币制,便于国内货币流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阻止外来劣币充斥本国市场;其三,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即通过币制改革来满足私欲。

成汉的地盘主要在蜀地,当年,因诸葛亮姜维连年对外用兵,致使蜀国百业凋敝,经济衰退,朝廷不得不一次次减轻货币重量,靠货币贬值来维持。西晋后期,八王相争,社会动荡,物价飞涨,货币减重,旧有的西汉五铢常被凿成内外二枚使用,称剪凿钱,公私竞铸小钱,以救危急。加上李氏为争霸蜀中,连年与晋室争战,成汉经济危机无异于蜀国末年。

李寿称帝之初,尚能承袭李雄政风,宽惠简朴,勤于政事,然而不久便变得穷奢极欲起来;尤其是出使后赵的李闳、王嘏回国后,盛赞后赵“宫观美丽,邺中殷实”,李寿听后“心欣慕”,于是“广修宫室,引水入城,务于奢侈”。大兴土木,需要耗费海量钱财,李寿如要“逞其志欲”(《晋书》),只能采取蜀汉末年铸小型钱的办法,加重对百姓的剥削。

汉兴钱,身形薄小,重约一克,却令百姓“疲于使役,呼嗟满道”(《晋书》),入不敷出,有苦难言,见证了李寿对钱财的贪婪榨取。汉兴钱按钱文排列方式可分为两种,上下排列的称“直汉兴”,左右排列的称“横汉兴”。汉兴钱因钱体轻薄如榆钱,被后人误认为是西汉“荚钱”。乾隆十三年(1751)《钦定钱录》纠正此说,指出汉兴钱是成汉李寿时所铸。

通过发行“汉兴钱”,朝廷富了,百姓穷了。李寿没把钱用在民生上,而是更加骄奢淫逸,甚至想与东晋抗衡。汉兴三年(340),后赵国君石虎邀李寿联兵伐晋,平分天下。李寿于是大修船舰,严兵缮甲,率兵鼓噪盈江,准备溯江而上。群臣以“吴会险远,图之未易”为由“叩头泣谏”(《晋书》),李寿也怕世人说他勾结胡人,当汉奸,这才作罢。

李寿执政后期,变得相当冷血残暴,嗜杀成性。为能“以杀罚御下,并能控制邦域”,李寿对有小过之人“辄杀以立威”,丝毫不讲情面。对于李寿的暴政,左仆射蔡兴、右仆射李嶷等人直言劝谏,均被李寿除掉,一时间朝野恐怖,人心惶惶,以至于天下百姓“思乱者十室而九矣”(《晋书》)。汉兴六年(343),李寿病死,谥号昭文帝,庙号中宗。

李寿定年号为“汉兴”,意在希望成汉政权像汉朝那样兴盛不衰,国祚久长;他匠心独具所铸行的包含有政治意义的“汉兴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避免了货币流通市场的紊乱,但李寿以严刑峻法治国,同时极尽奢侈,致使百姓不堪压迫,人心思变,成汉政权在其统治下日趋没落。在他死后数年,成汉即被东晋所灭。

李寿在位虽然只有六年,但他铸行的汉兴钱却是中国年号钱的先导,在钱文发展史上也有其重要地位。其钱文采用纪年,突破了铢两制货币体系,是中国古钱币从记量到年号的转折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后的帝王大都把铸行年号钱作为立朝建制的标志之一。此外,年号钱还引起了日本、越南等周边邻国的纷纷仿效,这恐怕是李寿当年所未料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魏皇帝拓跋余:史上第一个封宦官为王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宦官封王,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次。唐朝的李辅国、北宋的童贯,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但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却是北魏的宗爱。宦官,作为刑余之人,作为宫腐之族,身体有残缺,灵魂遭扭曲,少了男欢女爱的本钱,人生所剩快事也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了,故对金钱和权势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其实,宦官靠着给皇室

  • 窦宪轶事:曾因欺负公主被汉明帝骂作臭老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窦宪,在东汉名噪一时,他不仅是一代权臣,也是击溃北匈奴的主帅。当然,他也有不少毛病,使其名声威望大打折扣,故其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今天要说的,就是其早年的事。窦宪,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开国功臣窦融曾孙。建初二年(77年),汉章帝立窦宪之妹为皇后,凭着这层关系,窦宪、窦笃兄弟得道

  • 汉明帝刘庄轶事:曾经亲自动手责打过尚书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明帝刘庄,光武帝之子,东汉第二任皇帝,也是东汉为数不多的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也比较自负,即位以来,躬亲政务,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一旦发现身边的官员有不轨行为,明帝常常会拿起棍子,亲自动手揍上一番。一次,西域使者前来朝拜,明帝很高兴,下令赐给西域使者十匹丝绸,负责登记的尚书

  • 晋武帝司马炎轶事:被骂做昏君却只是一笑置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公元265年接受魏帝曹奂禅让,代魏立晋,成为西晋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司马炎早年,英明神武,选任能臣,平定江南,统一天下,是一个充满激情、高昂进取的明主;晚年,满足于自己建立的伟业,醉生梦死,骄奢淫逸,卖官鬻爵,成为一个被物欲、色欲所主宰的昏君。举两个例子。一是大兴土

  • 吕布是什么样的将领 吕布为什么被称为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吕布最开始的时候是丁原的义子,后来被董卓用赤兔马引诱杀了义父丁原,杀了丁原后吕布又认了董卓为义父,但是后来又被王允以美女貂蝉为诱饵杀死了自己的第二个义父董卓,有此,吕布“三姓家奴”的形象深入人心。此后人们变以此形容有钱便是爹,有奶便是娘的人,斥之为“三姓家奴”。对那些毫无操守

  • 子婴简介:子婴如何杀了赵高 子婴如何替父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公元207年赵高杀死秦朝第二任皇帝胡亥,立了原公子扶苏的长子,子婴为王。子婴继位不久,刘邦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劝子婴投降,走头无路的子婴只能用绳索捆绑自己,然后带上象征皇帝权威的玉玺和兵符等,到刘邦军中向刘邦投降,至此,秦朝的统治正式终结。从子婴继位到子婴宣布投降,子婴一共就在

  • 揭秘:野史里雍正皇帝的“十大罪状”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性格多疑,为人狠辣。但在他留下的众多行乐图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自信坦然,还带着一点幽默的君主。在这些行乐图中,雍正帝以各种面貌出现,简直如同花样迭出的模仿秀。故宫挑选行乐图中的九张,予以小小设计,为大家呈现一个萌萌哒四爷。看上去,雍正似乎是个经常出游、生活上很悠闲地样子。然而

  • 汉惠帝是什么样的人 他死后皇后张嫣仍是处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惠帝刘盈简介:汉惠帝刘盈,汉族,出生于公元前210年,卒于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十六岁便继位,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皇帝。汉惠帝刘盈能够坐上皇帝可以一波三折,小时候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在彭城之败后,刘邦在逃亡的路上,多次将妻儿推下车,以换取马

  • 刘琰啥都不管却被刘备奉为上宾因娇妻而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刘备非常欣赏人才,为了让诸葛亮出山辅佐三顾茅庐才将其请到自己帐下。虽然刘备对诸葛亮依赖很大,位高权重的诸葛亮也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予以了回报。而相比诸葛亮,有一个人啥都不管照样在刘备手下吃得好睡的香,他就是和刘备同姓的才子刘琰。刘琰字威硕,祖籍是鲁国人。刘备当豫州牧时就从开始跟随刘备了,也算

  • 明英宗朱祁镇:史上最忘恩负义的皇帝为何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真是好有一比:在北京高峰时段开车——-生不完的气。先说年号问题,明朝皇帝,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