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朱祁镇:史上最忘恩负义的皇帝为何是他

明英宗朱祁镇:史上最忘恩负义的皇帝为何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6 更新时间:2024/2/8 8:21:15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真是好有一比:在北京高峰时段开车——-生不完的气。

先说年号问题,明朝皇帝,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

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这么多的忠良干才他不信任,偏宠信一个教书先生出身的太监王振,一干阉党把国家祸害得乌烟瘴气。后来瓦刺犯边,忠臣良将的苦劝不听,偏听死太监撺掇,非要御架亲征,带着几十万人牛气哄哄出了长城,按说既然亲征你就好好打啊,他不,走到半道又后悔了,连敌人影都没见着撤兵,撤兵么撤得快点啊,跑还没跑成,让人家围在土木堡包了饺子,稀里糊涂一场混战,几十万大军全死光,连本人都当了俘虏,丢人到如此,不是可气么。

他被抓到蒙古高原上去啃生羊肉了,烂帐总要有人收拾,皇帝让人绑了,敌人打到家门口了,总不成学宋朝来个衣冠南渡吧,还好有他亲弟弟给他收拾,弟弟朱祁钰继承帝位,改年号为景泰,可气的正统朝总算结束了。景泰帝信用良臣于谦,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打垮敌人,再运用外交压力,逼得瓦刺把英宗放回来当太上皇,总算不用学宋徽宗那样客死他乡。作腾半天,祖宗江山差点丢了不说,皇位也作腾没了,这样的闹剧,不怪他自己么。

虽是傻事败事一箩筐,但傻人总算有傻福,虽说皇位没了,命还是保住了,回来舒舒服服过太上皇的日子倒也不错,可他不消停,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几年后趁着弟弟病重搞了场“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不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掉了功臣于谦。并把当初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们来了个大清洗,掌握朝政大权的全是如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样的奸险小人。虽然过了没几年,这几个人也被明英宗清算,下狱的下狱(石亨),充军的充军(徐有贞),被杀的被杀(曹吉祥),可明朝的政治气象,怎一个乌烟瘴气了得。

皇位夺回来了,自然就要改年号。于是,明英宗改年号为天顺。从正统年到天顺年,打败仗,杀忠良,宠小人,乱国家,尽是他办的败事,每每读史到此,不知有多少人气得直哆嗦。

可正统朝的事毕竟年头远了,真正给后世攒下麻烦的,是天顺朝。

“天顺”么,字面意思讲,自然有风调雨顺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顺”朝时代的明朝,运气还真不坏,别的且不说,单说绑过明英宗票的瓦刺,那在土木堡创下击败明朝几十万大军,活捉明朝皇帝伟业的瓦刺首领也先,没死在大对头明朝手里,倒在内战中被一刀砍死。到了天顺朝时期,瓦刺又和邻居鞑靼打个不停,因此,虽然少了良将于谦,但终天顺一朝的边境形势,还总算是太平无事。

边境无事,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错,老百姓么,要的不就是个太平日子?可天顺朝的事,却真个不太平。先是拥立英宗复位的三员猛将:大学士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相互之间先干起仗来,拉帮结派,你争我抢,最后相继败亡,虽说没惹什么大祸,可从天顺初年到天顺五年,这帮人来回折腾,至于国家建设之类的正事,那是顾不上了。

按说官场斗争,小人得志,盛世也好,衰世也好,都算是寻常事。封建时代,只要有明君坐镇,因势利导,非但惹不出什么麻烦,搞好了也能有个国泰民安呢,至于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嘛…………

朱祁镇这人,饶是办了这个多傻事,可你要说他是昏君,还真有点冤枉他了。

就拿土木堡之变来说,御架亲征被抓了俘虏,进了蒙古人的战俘营,按说够丢人了,可他不,当囚徒还当出水平来了,日子没多久,从蒙古人的看守,到那些跟他打过交道的许多蒙古将军,甚至到瓦刺首领也先的弟弟伯颜,全和他成了好朋友,一个个对他死心塌地。甚至那位伯颜将军,多次为了放不放他回国的问题竟然和亲哥哥也先吵得脸红脖子粗。到了他被接回京城,伯颜将军亲自相送,一直走了几十里才洒泪而别。这份凝聚力,哪象个昏君,分明是明君的气度么

再说到个人私生活问题,朱祁镇和他的正宫钱皇后,真称得上中国历史上一对有名的患难夫妻,他被抓到蒙古的时候,钱皇后哭坏了眼睛,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搜罗出来送到蒙古那边去赎他。为了说服朝臣迎回英宗,她以死相争,结果摔瘸了腿。到了朱祁镇被放回来后,两人被幽禁在南宫,生活困苦,更是靠钱皇后纺纱卖钱,贴补家用。钱皇后情深,朱祁镇也专情,重登皇位以后,对钱皇后依旧礼遇有加,夫妻恩爱一生,既能共患难又能共安乐,这份模范,别说是皇帝,就是今天那些一夜暴富的款爷们,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气度不凡,人品也不差,智商问题呢?你不能不承认,办过这么多错事的朱祁镇,有时候让你聪明的难以置信。被囚禁瓦刺的时候,他身边的太监喜宁反了水,投奔到蒙古人门下当了汉奸,日日出坏主意,几次都差点置他于死地。可朱祁镇绝,骗瓦刺说自己给大明写亲笔信,要大明接受瓦刺的要求。条件只有一个:叫喜宁去送信。等着喜宁乐颠颠的进了大明地界,早已准备好的明军将士一拥而上,将其五花大绑,不久就碎尸万段。原来,朱祁镇暗地派随从跟着喜宁,并给大明边关将领送去了要擒杀喜宁的亲笔信。一张纸条就解决了问题,这份聪明,你能说他糊涂?

再就是后来夺皇位,一夜之间取代了自己的弟弟重坐了江山,还有天顺年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三位权臣相继乱政,朱祁镇拉一个打一个,不出几年就将他们一一收拾掉。这种人,说他是糊涂虫?那任谁都不信。

另外,他在位的时候也做过一些好事,最着名的当属“优老之政”。规定全国百姓,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政府每年发放粮食钱帛,九十岁以上的加倍供给。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可免服官府差役。这大概是算得上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福利政策”了。如此看,这位皇帝大人,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可说到底,他真不是个好皇帝。聪明也好,专情也好,他独独欠缺一样大智慧--治国。

治国就象下棋,黑白交错,恩威并施,要的是统筹把握全局的能耐,是切中要点问题的大谋略。朱祁镇聪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聪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真正可以让国家富强的大智慧,他是最欠缺的。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耗子是好猫,昏君贤君,治好了国家是明君,那些个他身上的种种“美德”,放到评价皇帝身上,除了增加点“八卦”外,统统白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共有几位宰相?唐历代宰相一览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字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立国共289年,历二十一帝。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名相辈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唐历代宰相(包含使相),接着往下看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注释:使相是一种官职名。唐中晚期,为了笼络嚣张跋扈的节度使,朝

  • 诸葛亮远在隆中却对天下形势了然于心,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六出祁山形势图,诸葛亮是分几个层次分析天下形势的,诸葛亮对当时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根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

  • 盘点唐朝四位获得“帝谥”的皇帝,他们为何能得到追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字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立国共289年,历二十一帝。除了正统皇帝外,还有4位获得“帝谥”的皇帝,他们分别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李弘(孝敬皇帝)李弘(653年—675年),高宗(李治)嫡长子,母亲是后来成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显

  • 于琮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北周太师于谨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琮(?-881

  • 萧复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唐玄宗李隆基的外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萧复(732~7

  •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希烈(?-75

  • 明朝唯一自焚而死的皇后是谁?她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母仪天下,贵不可言。在古代历史上,皇后身系万千威仪,尊贵无比。但历史上有个自焚而死的皇后,那么她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但同时皇后的命运也是非常高危的。在朝代更迭之际,背负国恨家仇的皇后的命运有时比亡国之君更加屈辱。北宋亡国之际,被虏至金的皇后有的不甘屈辱,自尽

  • 李鄘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名门江夏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鄘(yōng)

  • 苏良嗣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名门武功苏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良嗣(606年

  • 高平陵之变后桓范是什么结局?他的儿子下场又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桓范(?~249年),字元则,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在不断的反复和轮转中发生变化。而社会则在不断进步,人在不断学习,朝代也在不断更替。有些时候,朝代的更替则显得非常剧情化,或许不过是因为多年前的一个小失误,便造成了亡国的悲惨下场,比如司马懿便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