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网红”柳如是:如何将巨商变成自己“男闺蜜”?

明末“网红”柳如是:如何将巨商变成自己“男闺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55 更新时间:2023/12/27 4:18:44

中国最早的儒商,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他的弟子子贡,就是一个儒商,孔子并没有另眼看待。孔子曾经说过,箪食瓢饮的颜回安贫乐道,子贡则不甘于贫穷的命运而经商。期间,并无瞧不起经商的意思。孔子只是不喜欢“小人喻于利”的唯利是图之人。而商人地位的降低,大概在西汉时代,所谓的“士农工商”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确立的,商人被降为末等,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促使了商人为了脸面,刻意去附庸风雅。

其实,商人只要君子爱才,取之有道,完全不必披上一件儒商的外套。这里所说的明末大商人汪然明,不但是个重情重义的大儒商,更是西湖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赞助人。

汪然明是徽州盐商之子,富甲一方。更因其重情任侠,义薄云天,被士人称颂,甚至可以说,凡有诗文处,皆有汪然明。这里介绍几则事情,可以说明汪然明的豪富与为人。

河东君柳如是和松江才子陈子龙分手后,心高气傲的她立誓要嫁给比陈子龙更有名、更出色的人。柳如是在杭州的时候,就寓居在汪然明的湖庄上。柳如是长得“风姿逸丽,翩若惊鸿”。汪然明不可能不为她动心,但他知道柳如是的心迹后,不但放弃了爱的幻想,还主动帮助柳如是促成和钱谦益的婚姻,足见汪然明君子本色。柳如是现在留下的三十一通尺牍,就是写给汪然明的。汪然明帮她刻印出版后,还引起钱谦益的嫉妒,老钱虽为文坛领军人物,论气量,实不及商人汪然明。

汪然明富甲一方,仗义疏财,又爱结交天下名士,生活奢华当然也不可避免。他在西湖造了一艘画舫,取庄子《列御寇》中“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之意,请陈继儒题为“不系园”,意为流动的园林,为当时西湖上最大的画舫。汪然明还为这艘画舫制定了十二宜九忌的“不系园约。”十二宜为:“名流、高僧、知己、美人、妙香、洞箫、琴、清歌、名茶、名酒、淆不逾五簋、却驺从。”九忌云:“杀生、杂宾、作势轩冕、苛礼、童仆林立、俳优作剧、鼓吹喧填、强借、久借。”而能有幸登上这条船的,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文人墨客,名优美姬,为时人羡慕。

当然,这种极尽奢华下的风雅生活,旁人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而汪然明作为富豪,邀天下名士共一醉的豪兴,也无可厚非。何况,汪然明并非胸无点墨的俗商,他曾有赠友人诗云:“一槕能轻万里尘,只缘无系世缘轻。漫随流水禅心静,转向丛林道念生。”可见绝非俗类,而当时名士喜欢与他结交,并不纯粹是因为他富裕的缘故。否则崇雅黜俗,标榜清流的士人也不愿和他走得太近,以免沾染清誉。

汪然明是性情中人,虽因当时流俗,常与风尘女子结交,但并无轻慢的意思,相反还倍加怜惜,柳如是就是一个例子。

女诗人王薇,出生风尘,苦恋竟陵派诗人谭元春,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绝望之余的王薇回到杭州后,心如死灰,自号“草衣道人”皈依佛教。汪然明知道后,不但为她接风洗尘,还出资在西湖断桥为她建造了别墅“净居”,无偿供她居住。此等急公好义,让人感觉汪然明人性的温情和人格的正派。

汪然明晚年曾有一诗:“世事看来总场戏,如何偏我独多伤。每逢按剑无男子,尤喜谭诗遇女郎。”性情之真,恐非一般士林俗生可比。

作为明末从浮华到苍凉的一个见证人,汪然明不但是西湖文化生活的参与者,更是一个艺术赞助人。在汪然明去世后,钱谦益在写他的传记中说:“然明殁,湖山遂无主人矣!”这应该是一个客观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抗倭名将戚继光如何选兵:行动伶俐的士兵不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古往今来,要做好一件事情都很难。特别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事情,尤其难。最痛苦的,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一群猪队友,那种无力吐槽、无处哭诉的感觉,相信今天许多人都体会过。但是,事情还得做。你不动手,麻烦不会自己飞走。明代抗倭战争中,就有这么一个中层干部,面对重重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拉出了

  • 解密:进士出身的左光斗为什么斗不过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另一个是从小精通诗书、长大考中进士的饱学大家,然而,大文盲却将大知识分子轻松淘汰,这就是明朝后期魏忠贤领衔主演的一场生动的PK游戏。魏忠贤以皇帝玩伴起家,但靠的绝不仅仅是一手出色的木匠活。一个身体残缺的男人,从万人之下爬到万人之上,除了与皇帝朱由校一拍即合的木匠活,还有一肚子的

  • 解密:东林党牺牲恩人为何却让魏忠贤权倾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的朋党,除了东林党之外,还形成了专门与东林党作对的浙党,以及与浙党联合的齐、楚、宣、昆诸党。这两大势力互相倾轧,一般总是借“京察”做文章。所谓“京察”,就是对京官的政绩,进行六年一次的定期考核。按规定,凡是在京察中考核不合格而被罢官的,一律不许重新任用。所以,为了利用京察的机会来削弱对手,这两大

  • 明朝最后一个“战略大师”杨嗣昌十面埋伏囚闯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看崇祯朝的历史,最绕不过的一个话题人物就是杨嗣昌,他是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末重臣。很多人说杨嗣昌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奸,杨嗣昌是很嚣张,骂他的口水,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然而无论怎么弹劾,就是不倒。就算他明明干错了事,却依然支持他,哪怕打了败仗,别人都受处分,他还能升官。也有很多人认为杨嗣昌是崇祯年间唯

  • 评讲历史:明朝十六个奇葩皇帝们绝对能笑死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不少,可没有一个朝代像明朝这样,皇帝一个比一个搞笑逗比。布衣皇帝朱元璋——名字决定了朝代的长短。朱元璋幼名重八,在元朝汉人起名字是没有那么多讲究的,完全就是按照数字排列,因为元朝阶级划分的十分清晰,汉民在阶级排列中,形同牛羊畜生,可朱元璋的重八两个字却意义非凡。重八也就是两个八,两个八相加也

  • 史上最吝啬王爷永瑆:持家苛虐 日用菲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永瑆为清高宗乾隆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 )封成亲王,道光三年(1823 )薨。成亲王的诗文、书画在清代诸王中堪称一绝,即所谓“诗文精洁,书法遒劲,为海内所共推”。成王幼时握笔,即可成文;少年时工赵文敏书法;并有所谓“拨灯法”传世。成王书画作品为世人所推崇,“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皇

  • 揭秘:同治皇帝为何只活到19岁 是死于花柳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学界和民间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治帝年仅19岁就去世,根据正史记载,他是死于天花。但民间传说却是同治帝是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通过野史、小说、电影等通俗载体流传于世,似乎是家喻户晓,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历史研究者当中,也

  • 乾隆皇帝在哪出生?避暑山庄才是乾隆的出生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乾隆帝的出生地,《清高宗实录》给出了官方记载:“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清高宗实录》是官方文献,权威性毋庸置疑。不过,它纂修于嘉庆年间,只给皇帝一个人看。《清实录》的解密和影印出版,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所以,这个证据当时无人知晓。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权威文献呢?有的。乾隆

  • 光绪当了皇帝后他的父亲奕譞为何高兴不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四岁的孩子大多有自己幸福的童年,在父母亲的怀抱里享尽关爱、呵护,但是,小载湉入宫继承帝位,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母。他现在是咸丰皇帝的儿子、两宫皇太后的儿子。当然,咸丰帝已经死去十多年了,所以,他没有爸爸。可能有人会问:光绪帝不是有一位生身父亲——醇亲王奕譞吗?此时最尴尬的人莫过于醇

  • 崇祯之后再无崇祯 他保护了全国百姓的安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要想在负面形象扎堆的历代亡国之君里,找出个感动中国的人物,那非明朝崇祯帝朱由检莫属。他身穿满是补丁的龙袍,在北京城破的前夜,煤山顶上决然殉国的一幕,是中国古代史上公认虐心的时刻。连好些天马行空的武侠小说,也常从中取材,加工出太多悲愤煽情的催泪桥段。放在真实历史上,在他殉国第六天后,就是一大拨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