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出生于武将世家明朝的西域第一名将宋晟有多猛?

出生于武将世家明朝的西域第一名将宋晟有多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85 更新时间:2023/12/17 9:17:35

大明洪武至永乐年代,是明朝“战神”最扎堆的时代。又出了个喜欢亲自带头砍人的皇帝朱棣,五次领兵征漠北,把鞑靼人都吓得快躲进西伯利亚去。如此横扫天下的战神,真个是光彩照人。

战无不胜的朱战神,不管打仗还是管人,都是标准的硬汉作风。但唯独对一位西北边将,朱战神却常常表现出难得的温柔:有御史告他独断专行,反而被朱棣一顿骂,说这人有资格独断专行,甚至他本人主动请求汇报工作,朱战神反而体贴回复说:打仗的事你看着办就行,不用请示。

因为这个人,以他辉煌的战功与卓越的军事才能,绝对受得起朱战神的温柔:宋晟。

宋晟的家族,堪称明初生猛的武将世家,父亲是朱元璋的爱将,哥哥阵亡在朱元璋定鼎江山的关键战役:南京战役。为了大明王朝的一统天下,老少爷们子弟兵齐上阵。

这其中的宋晟,更是极具个性,早期跟随的领导,又是大明朝出名的智将邓愈,长期边打边学,等着大明朝建国后,已出落得一身好本事。明朝开国后,又袭了父职,仕途十分得意。

但年轻人太过得意,就容易载跟斗。洪武十二年,宋晟摊上个大事,给贬到凉州卫当指挥使。摊的什么事,《明史》上没细说,明人笔记野史里的说法雷人:他回南京探亲,一高兴就和一群勋贵子弟炫富,在秦淮河上租了个装饰华丽的大船,一路招摇显摆,却偏被明太祖朱元璋知道,然后一顿严惩。虽说传言当不得真,但从后来的事实看,这严惩却显然是好事:砸掉了一个年轻人身上最后的骄娇之气,换来一位沉稳老练的战将。

就任凉州的宋晟,起初有多苦逼?作为大明的西北要塞,凉州从元末起,就被战乱虐了千百遍。宋晟到来前的九个前任,阵亡了四个,撤职查办了三个,还有两个死于士兵哗变。贬到这里,不是受虐,就是找死。

但宋晟却既没被虐,也没送死,所有的苦逼,都被他出手就轻松搞定:凉州又穷又苦,种啥庄稼死啥,那就兴修水利,开渠灌溉。军队纪律更严抓,严惩欺压百姓的兵痞,于是战斗力直线上升,等到宋晟到任的第三年,明朝监察御史蒋星巡视到此,便惊讶的看到了凉州纵横的良田,潺潺流淌的水渠,郁郁葱葱的林木,士气高涨的士兵,安居乐业的百姓。消息传回南京,朝堂之上也小小惊喜了一下。

谁知第二年,宋晟又干脆送给明王朝一个超大礼包:亦集乃路大捷。

亦集乃路,是自从元顺帝跑路后,明太祖朱元璋便寝食不安的一个大患。此地位于凉州北面,驻守此地的,更是彼时北元名将“吴国公”把都刺赤,此人作战生猛且狡诈,多次击败明军,人送绰号黑将军。更为严重的是,这时北元反攻中原的贼心还没死,亦集乃路就成了桥头堡,好比一只强壮的右胳膊,年年都要锤明朝几下子。

听说凉州脱贫致富后,把都刺赤就动了心,带着大部队慕名而来,打算狠发一笔横财。明军慌忙迎战,此君还是一如既往狡诈,发挥骑兵优势打机动战,几个来回就让明军吃了大亏。正打得高兴间,忽然噩耗传来:别打了,宋晟带兵攻克亦集乃路,抄了你家老窝了。

宋晟实在不按套路出牌,你侵扰凭什么我一定要迎战?干脆带兵直扑亦集乃路。等着把都刺赤慌慌张张带兵回援,又正撞进明军口袋里,被结结实实一顿修理,连他本人在内,一万八千多蒙古军被活捉。大名鼎鼎的“黑将军”,就这样被宋晟揍的生活不能自理,北元王朝的右胳膊,更叫宋晟一口气砸的粉碎。

捷报传来,宋晟一下扬名立万,官位也连年刷刷看涨,一口气成了“右军都督”,而不骄不躁的宋晟,则继续回馈好礼:除了曾跟随蓝玉西征罕东,帮助周兴扫平开平卫,以及南征西南蛮族外,他最为闪耀的一战,便是奇袭哈梅里。

哈梅里,便是今日新疆哈密,历朝历代,都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明初的时候,这里是元朝藩王兀纳失里的地盘,这位王爷起初还算老实,曾主动上表沉浮,可等着明朝开通了西域,丝绸之路恢复了商贸,他就变得不老实,不但经常打劫商队,甚至还扣押西方国家使臣,终于把明太祖惹怒了:宋晟,揍他!

宋晟的大军出发了,传说要挨揍的兀纳失里,却十分淡定:哈梅里地势险要,有茫茫沙漠做天险,明军就算能爬过来,也得累到瘫。到时候以逸待劳,谁揍谁还不一定。就在兀纳失里满心淡定,吃喝玩乐的时候,突然隆隆的战鼓声汹涌而来。跑上城头一瞧,惊见宋晟大军战旗飘扬,士气高涨,红了眼睛的大明战士们嗷嗷呐喊,恨不得当场卷袖子上阵,胖揍兀纳失里。他们是飞过来的?

原来,在接到任务之后,宋晟便仔细筹谋,选择了一条隐秘的突击小路,然后精选了一支勇士组成突击队,每日携带两日干粮,昼夜不停急行军,快速穿越沙漠,直抵哈梅里城下。兀纳失里当场就瘫了,神兵天降啊,投降吧!就这样零伤亡奇迹,西域重镇哈梅里,彻底成了大明囊中之物。

自从洪武十二年就职凉州后,战无不胜的宋晟,便成了大明西北边陲最可靠的屏障。西边凡是跟大明朝叫板的,明军能打得着的,基本全被他修理个遍,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所谓“四镇凉州,前后二十年,威信著绝域”,正是宋晟打出的光辉战果。

期间也有个小插曲,永乐初年,一个遥远的敌人也忍不住来叫板:西方人很尊重的帖木儿大帝,永乐皇帝刚上台,此君就纠集了二十万人,大摇大摆从中亚杀来,嚷嚷要反明复元,挑战的第一个目标,正是镇守凉州的宋晟。这事的性质,好比今天一支中超赢腻了的豪门,大马金刀要去挑战欧冠,只要人家认真对待,后果可想而知。

对这件事,宋晟准备的很认真,凉州先后集结了十多万兵力,更有坚固防御阵线,厉兵秣马热情高涨,热情了没多久,扫兴的消息传来:帖木儿病逝于路上。大明西北战无不胜的猛将宋晟,与中亚战无不胜的帖木儿,就这样错过了对决的机会。

错过对决的宋晟,也于永乐五年病故。而他生前打造出的强大西北骑兵“甘凉精骑”,在整个十五世纪里,都是明军极度倚重的军事力量。不但修理过鞑靼瓦剌,还曾深入中缅边境,痛打麓川叛军。

而对于永乐大帝威服四夷的大业来说,郑和下西洋,是海船开的路,而陈诚五通西域,却是宋晟的辉煌战功打的底。

这样一位名将,最近两年也曾小小跳入过公众视线,让后人小小心塞一把。南京《江南时报》曾撰文介绍他的坟墓,但摆乌龙说他是“明朝书法家”,最近又传来消息,说他南京的坟墓,因为年久失修,目前濒临坍塌。我们就算记不住英雄的身份,至少,也该留好英雄的坟。我们同样不愿意看到,我们现在的英雄们,在几百年后野草荒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名将岳飞勇武无双为什么考取不了武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岳全传》里面,有岳飞枪挑小梁王、轻松夺取武状元的桥段。其实,这桥段是假的,岳飞本人从未参加过武举考试。而且,从曾经发生在岳飞身上的一件事来看,以岳飞的性格,是根本不可能考得上武状元的。岳飞在老将宗泽帐下效力,宗泽很欣赏这个年轻人才华、勇气和资质,将他升为统制官,经常和他彻夜长谈。有一次,宗泽语重

  • 天上掉皇位!历史上最轻松当上皇帝的竟是杨坚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王朝最高统治者,但当上皇帝绝对不是件容易事!从起兵到称帝,汉高祖刘邦用了7年,光武帝刘秀用了3年,李渊用了7个月,赵匡胤用了3天,朱元璋用了16年。但时间并不能衡量一切,刘邦、刘秀、朱元璋一直在刀尖山游走,可谓历经生死;李渊、赵匡胤虽然时间短,但他们是苦练了几十年的“内功”,才最终脱颖而出!

  • 揭秘历史:楚霸王项羽没过乌江是不肯还是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寥寥数句,传神描绘了一代霸王项羽的慷慨悲壮,突显了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如是英雄,当年为何不选择渡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而是选择了自刎呢?真的仅仅是因为无脸面再见江东父老,还是其中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原因?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僵持不下,“

  • 细数中国历史上国宝级人物 他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本篇是对中国历史的人物进行分析,依据自己的见解和历史知识笼统为之,所列出的仅仅是我个人心目中认为较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历史人物。纯属自娱自乐,望请网友批评指教!在这里不涉及对人物的功过和定论,只对其人在历史的影响力进行评说,并用最少的文字进行完整的表述。所谓影响力,不是考虑谁的声名显赫、意义重大、

  • 薳子冯:因不想当官而躲进冰窖冬眠的楚国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552年的夏天,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子庚去世。时任国家一把手的楚康王,虽然对于这位国家栋梁的去世感到非常的伤心,但有一件事情却比他为之伤感更加重要——那就是接下来选谁来补这个重要的缺位呢(是啊,国家的二把手走了,必须要马上找个合适的人选来补这个缺,毕竟群官无首于国于己都是不利的)。于

  • 揭秘皇太极死因 不是多尔衮和庄妃合谋将其毒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正当大清国国运如日中天,中原江山已唾手可得,北京的金銮殿向皇太极频频招手的时候,皇太极的身体却一天天垮下来了。公元一六四三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像往日一样上朝下朝,处理国政,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的征兆。晚上,也如同以往一样,端坐在清宁宫东暖阁内的火炕上处理政务。亥时即九至十点钟左右,死神却骤然降临在他身上

  • 历史上有那么多贪官 为什么却没有贪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几百个皇帝,以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的标准来评价的话,有的是明君,有的是昏君,还有的是暴君。皇帝是数得过来的,大臣恐怕就数不过来了。在历朝历代数不清的官员中,真正有名的、被人记住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名,分为美名和恶名,都可以成为被记住的理由。这些人有的被称为忠臣,有的被称为奸臣,有的被

  • 战至26人弹尽粮绝不放弃 大东汉的铁血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耿恭,字伯宗,是东汉开国猛将耿弇之侄,“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任西域戊校尉,屯驻后车师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2月,北匈奴的军队进攻车师。耿恭作为大汉帝国安置在车师后国的戊校尉,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车师国(车师国有后王、前王,二王是父子关系,

  • “木匠皇帝”朱由校其实是个励精图治的铁腕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来去匆匆明光宗万历皇帝驾崩后,当年“争国本”案中的焦点人物,太子朱常洛终于成功上位,即执政只有一个月的明光宗。但即使这短暂的执政生涯里,短命的明光宗依然获得了一个高大上的评价:万年有道圣人。自从登基以后,先是火速补了各地缺位的官职,任命了一批能臣,同时又雷厉风行,解决了闹腾好些年的边镇军饷拖欠问题。

  • “吸烟仪式”上李鸿章的举动让俄国总理震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了一个声势浩大且隆重无比的加冕典礼。李鸿章曾被派前往庆祝。但是李鸿章在加冕典礼的两个星期就因为中东铁路的事情抵达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特意授命其总理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全程接待。这是俄国史无前例的一次接待。维持为了与李鸿章建立良好关系,为了对两国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