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代皇帝是怎么称自己的 原来并不一直只自称朕

清代皇帝是怎么称自己的 原来并不一直只自称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8 更新时间:2024/1/24 11:37:41

在清代,皇帝有很多称呼,不同的称呼用法也各自不同。

我们都知道,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朕就成了皇帝的专用词。所以,我们在看电影电视时就会发现,剧中的皇帝一口一个“朕”,不过,这并不符合历史。

在清朝,皇帝并不是一直使用朕这个词,在私下提到自己时,皇帝是用我这个词,在公开讲话时,则使用朕这个词。这个记载是葡萄牙传教士安思说的。

老爷也是皇帝的称呼。乾隆皇帝在南巡江浙时,很多人在一旁围观。就在这时,居然有人称皇帝为老爷。这一喊可是捅了马蜂窝,连乾隆皇帝也是很吃惊,然后问随从。随从很机智,说这些愚民根本不懂规矩,往往称天为天老爷,不管是什么神都叫老爷。听了随从的话,乾隆皇帝是非的高兴。这些人也就没有受到追究。

在特殊情况下,皇帝还会自称为臣。比如冬至祭天的时候,皇帝就会自称总理山河臣某某。

此外,清朝除了称君为皇帝外,还有其他称呼。根据俄罗斯的史料记载,蒙古语还常用博格德汗来称呼清朝皇帝,满语是用延杜林格汗来称呼。所谓延杜林格汗,汉语其实就是“圣主”的意思,最圣明的帝王。俄罗斯人说,清朝的统治者只用这个称号来尊称自己,不授其他国家君主这个称号。因此,俄罗斯人称清朝皇帝为博格德汗,还称满人为博格德汗,意思是圣洁的人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雍正篡位是不是真的?雍正心战技能无人能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都是德妃乌雅氏所生,在康熙晚年激烈的储位争夺斗争中,皇四子胤禛虽然也有自己的亲信和图谋,但他却一直隐居藩邸,少出活动,给人以远离斗争的假象。他从不像其他皇子那样赤裸裸的公开结党营私,互相攻击陷害;也不像其他皇子对康熙诸多试探,他谨慎、稳重、深谋熟虑,逐渐取得了康熙的信任。康熙

  • 史上第二位女皇辽景宗萧皇后 拿手绝活就是玩政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总是“一边儿倒”。男人走运,自然要当主角;不走运,就做配角;女人,连“跑龙套”都没资格,更别提登堂入室、参与朝政了。唯独《契丹国志》和《辽史》大爆“冷门”,这个政权“集体怕老婆”。他们有个奇怪的风俗:“凡事只从妇谋。”这就为女人抛头露面,扫清了道路。辽国后妃的胳膊都很长,简直是一群“事儿奶奶

  • 跟崇祯下盘棋就得盛宠 冷宫的袁贵妃是棋盘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袁贵妃,祟祯皇帝朱由检的贵妃,父亲袁祐。袁贵妃生有一女,但封号不详。崇祯元年,袁氏被封为淑妃,后来晋升为贵妃。她心灵手巧,闲来无事,有时会自己设计服装,穿起来显得闲适又飘逸,月下漫步,颇得崇祯赞赏。有时还与宫女一起用生绡和蜡制作仿生花,让宫女们冬天插戴,与周围的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崇祯一朝,周皇后和田

  • 揭秘雍正皇帝的十大极品嗜好 风流好色嗜酒成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清王朝的皇帝,雍正的勤政爱民更是受到了万民的敬仰。可是雍正也有很多的特殊嗜好,那么雍正到底有哪些嗜好呢?古代皇帝有哪些致命的嗜好呢?一起来看看吧。雍正皇帝一生有哪些特殊的嗜好?关于雍正的嗜好,有说:“雍正帝勤于政务,很少出巡游乐,但是闲暇之余,他对声色犬马也颇

  • 独揽朝政的胡太后 为何要杀死当上了皇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强盛的北魏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日渐走向强盛,按照当时人们的理解,百姓已经看到了统一的曙光,也是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北魏政权在孝文帝拓跋宏进行改革,迁都不到两代人就陷入了动荡和衰落,其原因竟然是一场由于母亲杀子的惨剧造成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改革,将拓跋姓改为元姓,所以他的汉名又叫元宏,儿子汉名叫

  • 明武宗朱厚照嫌大臣劝谏频繁 曾以自杀作为要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君无戏言”,明武宗(正德皇帝)却是个例外,他的一生都在和大臣“开玩笑”。明武宗是明孝宗朱祜樘的独生子,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与其争宠,加上明孝宗早亡,武宗15岁未满就继承大位。所以,对这个轻易得来的皇位,他根本不在意。明武宗先把为皇帝上课的“经筵”免了,后来索性早朝也不上了。即使在大臣的坚持下他被迫

  • 郦食其怎么死的?韩信为何要害郦食其被齐王烹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读到“世家”与“列传”时,阅读观感已明显有了变化。读到春秋战国,常见奇崛之计谋,谋士们纵三寸不烂之舌,于数国间游走,便可定天下之泰半;无怪乎张仪被打得半死,只问其妻“视吾舌尚在不”,在,则无虑也。到了汉朝建立之后,却再也见不到酣畅淋漓、纵横捭阖的长篇说辞了。天下的主子只剩下一个了,你游说谁呢

  • 解忧公主是如何利用天灾与人祸拖垮整个匈奴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匈奴多年来一直是汉朝的心腹之患,从高祖开始,到武帝,到宣帝,为了这个恶邻操碎了多少心,牺牲了多少生命,耗费了多少民财。而匈奴,也未必好过。这种对抗,在一个女人的努力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这个女人,既不是吕后,也不是名声更大的嫁到匈奴的王昭君,而是嫁到乌孙国的解忧公主。和亲其实并不像期望中的作用影响

  • 秦国李斯是怎么死的?死法惨无人道最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个有趣又残忍的问题。纵观秦朝,实行商鞅变法后,律法严明。李斯的下场和商鞅一样,都不得善终。但是,他的死法,要比商鞅残忍得多。针对李斯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我爱历史网为你搜集了相关的史料,希望大家看完后有所启发。李斯是怎么死的?中国历代丞相中,若要论下场最可

  • 书圣王羲之曾是个笨小孩:积极心理暗示助开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羲之,这个名字几乎成了中国书法的代名词。梁武帝说他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更是膜拜得不得了,“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心里所仰慕的,手里所模仿的,都是王羲之老师,其他书法家,他根本没放在眼里。其实,王羲之这位文艺青年,不仅在书法上,在其他方面也很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