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执意走麦城后果有多严重?导致蜀国元气大伤

关羽执意走麦城后果有多严重?导致蜀国元气大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28 更新时间:2023/12/20 15:48:01

作为《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之一,关羽身上凝结着许多令人赞赏的品质——神威勇武、忠义无双、正气凛然。尤以其忠和义最令人称道敬仰,他的义不负心、忠不顾死让后世把他逐渐抬上了神坛,宋尊其为崇宁真君,元尊其为武安王,尤其到了明清两代,几次由皇帝封其为“大帝”,到处立庙供奉,享受着和孔子一样隆重虔诚的祭祀。

这些抬高和吹捧固然是统治阶级的需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价值取向。不论是作为艺术形象还是神话形象,关羽都有其道德闪光点和积极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性格的缺失,这小小的缺失放在普通人身上也许不算什么,甚至是张扬自我的小个性,但是放在一个身负重任的武将身上,则足以影响一个政治力量的兴衰成败。

《三国演义》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一节中,曹操面临关羽的截杀一筹莫展时,程昱献计说:“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曹操依言上前哀告,关羽顾念昔日之情,放其离去。“义释曹操”一节是演义虚构,可是关羽“傲上而不辱下”、“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的性格却是史书有载的实情,这样过于骄傲的性格,导致关羽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过于任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甚至任意自为,不顾大局,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信別驾张松的劝说,遣法正为使迎刘备入川协助抵御张鲁。刘备留诸葛亮、关羽据守荆州。公元214年,刘备进攻雒城失利,急调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率兵入川会师,关羽独守荆州。诸葛亮入川之前,对关羽骄傲刚愎的性格不无担忧,曾嘱咐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此时,应该是考验关羽外交手段、政治眼光、大局观念、治理州郡等综合能力的时候,可是,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汉寿亭侯却在此时暴露出了性格和能力的缺憾。

《三国志》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相比寥寥数语的正史,《三国演义》对这一事件的描述则要生动多了——

孙权……却遣诸葛瑾为使投荆州,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便唤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取荆州之策。

魏蜀吴鼎力的局面是一强两弱,而蜀吴联合抗曹是鼎足对峙的前提,关羽如此的傲气和任性破坏了蜀吴统一战线,打乱了刘备的整体战略部署,他自己固然走麦城、失荆州,一败涂地身首异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刘备为给兄弟报仇提师问罪东吴,大败而归,死于白帝城。蜀国元气大伤,不得不主动和东吴示好重新结盟。

起初看《三国演义》,曾经从关羽拒婚的行为猜测,他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孙氏,是因为有更有利益的政治图谋——或许是想和刘备的联姻,让女儿做未来蜀国的皇后。不论是因此还是因彼,关羽的自傲和刚愎都使得他的成功之停留于沙场征战,而一旦将更重的担子放在他身上,他就无法圆满承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搅乱三国的绝色美女甄洛 为什么结局那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的那位绝代佳人甄洛,不仅姿貌绝伦、气质非凡,而且才智过人,是魏晋时期女性飘逸风雅之美的典型代表。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是说袁绍的儿媳妇甄氏美艳聪慧,深得袁熙宠爱。曹操攻下邺城

  • 猛将张飞擅画美人 而且还是个书法家 你信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三国里的那个勇冠三军的张飞,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说出来一段故事,当阳桥前一声大吼,震退曹操百万大军。为建立蜀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三国演义里,他和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为建立蜀汉立下大功,后主刘禅给他的谥号是“桓侯”,“桓”的意思是指最擅开疆拓土、威震敌国的人。可见张飞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可是,这是小

  • 春秋最淫荡的女人文姜 后人至今都无法原谅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的宽恕绝不能给一个女人,她就是齐国的公主,宣姜的姐妹,文姜。文姜美丽指数:五星不幸指数:三星罪恶指数:五星当初金圣叹批《水浒》,当他批到武松被陷害后迁怒于很多无辜的人的时候,他用一个“恶”字评价武松。我想如果您知道文姜的故事,就会知道,对文姜而言,即便您翻遍新华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这些书,也不会找

  • 萧皇后与义成公主有何过节?她们的结果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什么样的女人嫁什么样的男子,无论是娇贵的公主,还是低贱的民妇,都是类似的命运。查阅历史资料就能发现,隋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义成公主,她既不像远嫁匈奴的王昭君那么有名,也不像许身吐蕃的文成公主那么神圣,同样是政治需要,隋文帝杨坚一句话,就把这位宗室之女,送到了突厥人那里。联姻也是艺术,依靠少女俊俏的面容

  • 继武则天称帝后 仿效武则天变女强人的还有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武则天,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千古第一女皇帝,在处理政事上井井有条。在她的统治下,国富民强,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她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就连她死后矗立的无字碑,也充满了神秘。然而今天我要说的,并不是武则天,而是继武则天之后,受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又出现了三位仿效武则天的女强人。一、

  • 古代皇帝实力超群:唐玄宗制作名曲《霓裳羽衣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按理,他们要管理好国家, 应该是十分忙碌和操劳的。可是,有些皇帝把管理国家的事情都推给了心腹 大臣和自己信任的太监去管,自己则专务“业余爱好”。其中有些帝王的业余爱好,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1、唐玄宗唐玄宗接任于盛唐的国富民强,不愁吃喝,享受太平,闲来无事,专门

  • 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 三国的皇帝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三国时期汉朝皇帝:刘备;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季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历史记载

  • 历史上拥有高颜值和才华的皇帝 竟然是暴君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今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隋炀帝=大暴君+大昏君。其实,这个等式很有问题:首先,就横向而言,隋炀帝实是暴而不昏;其次,就纵向而言,起点时候的隋炀帝跟这两词儿压根儿就不沾边,伦家可是实打实的高富帅一枚,智商高,才学富,长得还帅。有两个男人参与了创造杨广的工作:直接参与的是他老爸杨坚,IQ140以上的智力

  • 为什么南明朝未到一年就灭了?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后来在那一年是谁迁都到哪,明朝到底是谁灭亡的,明朝毁灭是因为什么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后,留都南京的明朝于五月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弘光政权。然而不到一年,弘光元年五月南京城破,弘光帝被捕遇害,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弘光政权即宣告灭亡。为什么南明如此短命,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拥有半壁南明的中国正统,却短暂消亡呢?无

  • 除了芈八子还有谁?战国时期垂帘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后妃垂帘听政(或曰临朝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与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曾多次出现过女主临朝称制的现象。她们手握国柄,执掌朝政,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太后临朝现象产生的背景一般是国君去世后,如果继位国君年纪幼小,可以由国君的母亲辅政。这种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