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秘:宋江仪仗队队长的不同人生

探秘:宋江仪仗队队长的不同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14 更新时间:2023/12/13 21:26:28

头上三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一疋胭脂抹就如龙马,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

头上三叉冠,顶一团瑞雪;身上镔铁甲,披千点寒霜。素罗袍光射太阳,银花带色欺明月。坐下骑一匹征宛玉兽,手中抡一枝寒戟银绞。

网络配图

先不说穿戴, 先说戟的前生后世:戟是古代冷兵器家族中一种经常使用的长兵器,它是在戈、矛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一种复杂冷式兵器,具有勾啄与前刺得战斗性能。 商周时期,戟便在战争中出现,由于战争形式的改变,从汉代开始,一些贵族们就有了以列戟代表主人地位的现象。北周时一些高级官吏的门前已设有门戟,隋朝三品以上官员均有资格以列戟显示身份地位并形成了列戟制度。到唐代,戟退出了采用兵器的行列,称为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礼兵器,叫“矟戟”。那时,矟戟也是朝廷文武官员表示身份的仪仗物,门前列戟以示身份的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视或统兵出征,赐“矟戟以代斧钺”表示授予权柄。唐代典章对矟戟有详细的条文规定,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实物标志。列戟制度到了唐代晚期已经成熟,《新唐书·百官志》中详细记载了各种官署门前列戟的数量。如规定宗庙、社、宫、殿一类的门前时24戟,东宫门前为18戟,一品官吏门前为16戟,二品及京北、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的门前为14戟,三品一类官员门前12戟,下都督一类官员门前为10戟。宋代的门戟完全成为一种象征,政府规定了各级官署门前列戟的数目,甚至明文将戟改为木制。

现在我们开会的时候,最重要的领导一定要坐在主席台中央位置的受人注视,这在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官场亘古不变的定律。警车开道【铜锣开道】,行人回避【净水泼街】,警车之后,A8L走第一位,A6L分两排走后面,警车越多,级别越高,A6L越多,官越大。这是传说中的: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这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要不然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领导除了秃头啤酒肚之外,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吗?(这是以前的领导,我最近看反贪纪录片,里面的省部级的贪官都是很有气质的嘛,气质上确实跟我们一般人是有区别。)

网络配图

宋押司骑着国外皇室的定制版的A8L,他身后是一队的红衣红甲的A6L,一队的白衣白甲A6L,赤裸裸的仪仗队嘛,不远处还有金枪手队和银枪手队两队警车。这才是‘山东及时雨、郓城呼保义’, 梁山泊总兵都头领,八百里水泊梁山大寨主,天魁星下凡的孝义黑三郎---宋江的排场。

就这么一下,梁山泊的品牌形象一下子就树立了起来,矮胖矮胖的宋江也顿时高大伟岸了许多,相比而言,二龙山实力虽然强悍,但是一个和尚一个行者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排场上输了许多。

童贯也是久经战阵,见过大场面的将领了,骑着官方标配A8L来梁山耀武扬威准备消灭梁山,宋江排了个九宫八卦阵,童贯标配版的排场瞬间被宋江的定制版的梁山阅兵排场秒杀,吕方郭盛两个持戟卫士对宋江形象的提升确实功不可没。

郭盛和吕方是梁山上有名的帅哥,他们出场时候的排场也是颇为壮观,郭盛来找吕方的茬打架,吕方原来以为是郭盛只是要来争地盘,对影山嘛,分你一个山头呗,谁成想郭盛不领情非得打架论输赢,吕方好歹也是山大王的身份了,于是两个人就打了起来,一打就打了好几天还不分胜负。宋江一队人马刚好路过,花荣神箭总是名不虚传的,于是花荣一箭把两个人缠在一起的豹尾射开,两个人立马服气,过去拜见宋江,花荣这一表现也让宋江十分的得意啊。 吕方和郭盛一听说是宋江,二话没说就一起上了梁山聚义去了。随后,就一直担任宋江的保镖兼仪仗队。他们不光在梁山做仪仗队队长,有时候还担任接应,救人,警卫等实战工作,这两个‘小鲜肉’也是争气的孩子,表现得可圈可点,在梁山上的前途是大大的光明。

接受招安之后,宋先锋何等聪明,哪里敢比领导还牛逼。,吕方郭盛的仪仗队就变成了二线部队,后援部队。毕竟高太尉,童太尉,杨太傅骑的只是标配A8L。

就战绩而言,虽然两个人同时宋江的仪仗队,但是吕方的出勤率明显比郭盛多了许多,虽然第一次出战曾涂三十回合就明显的戟法乱了,是铩羽而归。征方腊的时候倒是出彩不少,江南二十四神之首的厉天佑被吕方一戟刺死,五十回合抗住了梁山好汉的噩梦---石宝的攻势,最后在乌龙岭一战中,和白钦同归于尽,算是死得其所了。

网络配图

郭盛的战场出勤率就不如吕方了,因为郭盛跑去娶媳妇了,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郭啸天,郭啸天也生了个大胖小子,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典范大侠---郭靖。郭盛在攻打乌龙岭的时候,被山上飞下巨石连人带马砸死,虽然死的没有吕方壮烈,但也算是阵亡的烈士。

地佐星,‘小温侯’,吕方,湖南潭州人氏,善使朱红画杆方天戟,梁山中军护卫队马军骁将。

地佑星,‘赛仁贵’,郭盛,四川嘉陵人氏,善使寒戟银绞方天戟,梁山中军护卫队马军骁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11位最勇猛皇帝 竟都是武将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而身兼将军和帝王两种身份的英才亦不在少数。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历史上那些,马上帝王们。1、商纣王一部《封神演义》让商纣王暴君的形象深入人心,"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

  • 抗金名将除了岳飞其实还有一人,他不必岳飞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宋代的抗金将领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岳飞了。但是在当时保卫宋朝的战争中有一个人的功绩不必岳飞小多少,他就是南宋抗金名将吴玠。此人通过一战守住蜀地,并且大败数量于南宋几倍的金军,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逐渐成长为南宋的抗金名将,在南宋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公元113

  • 宋江将扈三娘嫁给无赖王矮虎为何竟不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哪位女子不愿嫁的如意郎君,能和自己携手相伴。但水浒中的扈三娘明知宋江让她嫁的人丑陋且无赖,他为何还愿意嫁呢?宋江在打下祝家庄时干了这样一件事,就是将扈三娘嫁给王英,也就是王矮虎,王矮虎就是一个好色之徒,而且是对扈三娘意图不轨的手下败将。网络配图 想想扈三娘曾经的未婚夫祝彪,那可是一表人才、武功也是一

  • 鲁元公主的真实死因:是因为劳作过度致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死后,他打下的汉室江山一度因为他的妻子而出现了动乱。尤其是在吕雉要求下,鲁元公主的女儿和自己的亲舅舅结婚的事件,完全不顾人伦。而这件事的主角之一,新娘的亲生母亲,新郎的亲生姐姐鲁元公主的生平经历也被大众所关注。很多人好奇,这位命运坎坷的鲁元公主怎么死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鲁元公主是刘邦的长女,其母

  • 历史上最悲怆的忠臣 死的最冤的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无数的忠臣死在了奸臣,昏君,暴君的手上,忠臣们的故事让人感到无比的悲怆,也无比的让人同情,但是在这些忠臣之中让人感觉最悲怆、最冤枉的就是伍子胥!这个为他国尽忠的存在!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

  • 汉朝第一公主——鲁元公主为什么会被退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特别提到,鲁元公主刘乐因为跟随母亲吃过苦,性格比较质朴,不爱刻意打扮自己,“其色微似紫棠”。也就是说,她皮肤不怎么白,甚至有些微黑,但健康大方,仪态端庄。刘邦称帝后,将自己与吕雉的女儿刘乐封为鲁元公主。并在诸侯中召年少貌美三十人,入内廷听选为附马。届期,诸侯子入内殿,设鹄射之比试。刘邦令鲁元

  • 揭秘:大明皇帝朱厚照的七大古怪爱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朱厚照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史书记载小时候的朱厚照十分聪明伶俐,一幅英明果敢的形象。可是在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成长环境下,似乎就可以初窥到他后来所做所为的原因。朱厚照当皇帝后有七个古怪爱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爱好一:体育舞蹈这位哥们在东宫时候就宠信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大搞百戏表演,一时间

  • 探秘:李世民陵墓惨遭疯狂盗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黄金年代,作为建朝初期的君主李世民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一生叱咤的他,肯定想不到他死后,自己的万年基地疯狂遭到破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唐朝是中国古代强盛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富有的国家。国富则君王随葬丰,这是秦汉以来国葬的典型特征。葬丰则盗狂,曹操、董卓这些魏晋盗墓狂人

  • 一生大战两百次 隋唐真正的战神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演义中,隋唐时有十八条好汉。其实,除了来护儿和秦琼,其他都是虚拟人物。而秦琼无论勇武还是统兵作战,都在来护儿之上。秦琼本事山东历城人,最早是隋朝大将来护儿手下的一个小兵。来护儿对秦琼很看重,在秦琼母亲去世的时候特意派使者前去吊唁。后来,秦琼追随隋朝另一位大将张须陀前往讨伐叛军。当时叛军有大军十余万

  • 别出心裁:盘点古代皇帝的反腐奇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腐败是伴随封建社会的一大顽疾痼疾,也是历朝历代极力想要解决的问题。尽管腐败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与古代反腐制度机制本身存在的深刻内在矛盾。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人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反腐经验,其中成败得失,至今仍具有借鉴与警示意义。网络配图汉宣帝“加薪促廉”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