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宽容仁厚的皇帝:臣子唾沫喷到脸上却畏让三分

最宽容仁厚的皇帝:臣子唾沫喷到脸上却畏让三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59 更新时间:2023/12/14 1:02:20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中国皇帝中,平心而论,他既不是奋发有为的英主,甚至也不是声誉卓著的明君。但他最大优点就是宽容仁厚,能容忍各种激烈的批评,哪怕是对他私生活妄加非议。

在他的治下,不仅台谏官,即便其他官员和士大夫,也都能享受到君主制下罕有其比的言论自由。他的谥号曰“仁”,《宋史》本纪说他“恭俭仁恕”,不失为盖棺论定。

在中国清官册中,位居第一是包拯。他当谏官时,宋仁宗最宠幸的是张贵妃,而贵妃的大伯张佐正担任三司使,号称“计相”,这可是掌管全国财政的要职。这位大伯尽管干不好本职,却大有觊觎副相的念想。包大人就和其他台谏官纷纷上疏,仁宗只得免去其三司使,出于安慰,任命他同时兼任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

网络配图

铁面包拯上奏,不仅怒斥他是“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而且直接抨击仁宗“失道败德”。说一个皇帝“失道败德”,这可是最大的恶评。仁宗为了张尧佐的任命,置之不理。朝会之日,包拯联合了全体台谏官,率领百官面谏仁宗,动用了台谏向君主集体谏诤的强硬手段。

仁宗先是勃然大怒,但迫于舆论,最后还是做出了让步,免去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保留了其他两使。

过了不久,张贵妃又吹枕边风,仁宗见舆论平息,重新任命尧佐为宣徽使。包拯得知,不依不饶,领衔与其他谏官上殿争辩。

一天,张贵妃还想为大伯子说情,仁宗抢白道:“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溅到我的脸上。你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为了谏诤,包拯居然把唾沫喷到皇帝脸上,仁宗尽管不乐,却对他畏让三分,足见中国第一清官的出现,与仁宗皇帝的仁恕雅量是分不开的。倘若搁在更专制的明代,即便不将他打入天牢,也非动用廷杖的酷刑让他半死不活。

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一死,25岁亲政的宋仁宗顿时有了一种谁都管不着的解放感,没日没夜在后宫倚红偎翠。著名学者石介给即将做宰相的王曾上书道:“听说皇帝好近女色,渐有失徳,倡优日戏上前,妇人朋淫宫内,饮酒无时节,钟鼓连昼夜。以至传闻,皇帝圣体因此不豫。”话说得不能再尖锐:“不豫”是专指皇帝病危的用语,而这却与“妇人朋淫宫内”有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与一大帮子宫嫔乱搞所致。

网络配图

石介希望王曾能“以此为谏”,“感动上心”,而他即便因此“受斧钺于天子之前,以狂讦得罪于相府,亦死得其所”!不清楚王曾是否转达过这番话,但他走马上任后没有治石介“狂讦”,则是肯定的。

与石介不同,时任谏官的滕宗谅(就是那个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的滕子京)就直接上书,严词抨击宋仁宗沉迷“内宠”,指斥他“日居深宫,流连荒宴,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临朝则多羸形倦色”,把仁宗上朝时被女色掏空而萎靡不振的模样都描摹得淋漓尽致。皇帝的脸面都不知往哪儿搁,但处理也不过让滕宗谅平级调动,出朝去做知州。

有一件轶闻最能说明仁宗朝言论的宽容度。据说仁宗“尤恶深文”,也就是上纲上线诬加罪名。有一个举子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他竟然鼓动知府扼守剑门关,一把火烧了入川必经的栈道,把四川变成独居一方的割据政权。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反诗,搁在现在就是颠覆国家罪。我们都还记得《水浒传》“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一回,结果“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直押赴死囚牢里”。成都知府当然也不敢自作主张,囚械了这个举子,向朝廷上报此事。仁宗却不以为然道:“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才写的,没有必要治他的罪。可给他一个远小州郡的司户参军做做。”不必究诘这事的准确度,即便附会,也真实反映了宋仁宗的仁恕宽容。

网络配图

《宋史·仁宗纪》总体评价仁宗朝治迹时指出:“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仁宗朝尽管在外患内政上不无问题,却是北宋的治世。纵观宋代,士大夫的言论自由权在仁宗时行使得最充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也在这一时段最为昂扬。

所有这些治世气象,与宋仁宗仁恕宽容政风的涵泳作育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没有必要顶礼膜拜宋仁宗那样的“仁君”,也决不企望历史倒退回君主政体。但倘若把宋仁宗与后世那些“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专制者做比较时,孰优孰劣的公道结论还是不言而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秘:宋江仪仗队队长的不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头上三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一疋胭脂抹就如龙马,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头上三叉冠,顶一团瑞雪;身上镔铁甲,披千点寒霜。素罗袍光射太阳,银花带色欺明月。坐下骑一匹征宛玉兽,手中抡一枝寒戟银绞。网络配图先不说穿戴, 先说戟的前生后世:戟是古代冷兵器家族中

  • 历史11位最勇猛皇帝 竟都是武将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而身兼将军和帝王两种身份的英才亦不在少数。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历史上那些,马上帝王们。1、商纣王一部《封神演义》让商纣王暴君的形象深入人心,"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

  • 抗金名将除了岳飞其实还有一人,他不必岳飞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宋代的抗金将领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岳飞了。但是在当时保卫宋朝的战争中有一个人的功绩不必岳飞小多少,他就是南宋抗金名将吴玠。此人通过一战守住蜀地,并且大败数量于南宋几倍的金军,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逐渐成长为南宋的抗金名将,在南宋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公元113

  • 宋江将扈三娘嫁给无赖王矮虎为何竟不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哪位女子不愿嫁的如意郎君,能和自己携手相伴。但水浒中的扈三娘明知宋江让她嫁的人丑陋且无赖,他为何还愿意嫁呢?宋江在打下祝家庄时干了这样一件事,就是将扈三娘嫁给王英,也就是王矮虎,王矮虎就是一个好色之徒,而且是对扈三娘意图不轨的手下败将。网络配图 想想扈三娘曾经的未婚夫祝彪,那可是一表人才、武功也是一

  • 鲁元公主的真实死因:是因为劳作过度致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死后,他打下的汉室江山一度因为他的妻子而出现了动乱。尤其是在吕雉要求下,鲁元公主的女儿和自己的亲舅舅结婚的事件,完全不顾人伦。而这件事的主角之一,新娘的亲生母亲,新郎的亲生姐姐鲁元公主的生平经历也被大众所关注。很多人好奇,这位命运坎坷的鲁元公主怎么死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鲁元公主是刘邦的长女,其母

  • 历史上最悲怆的忠臣 死的最冤的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无数的忠臣死在了奸臣,昏君,暴君的手上,忠臣们的故事让人感到无比的悲怆,也无比的让人同情,但是在这些忠臣之中让人感觉最悲怆、最冤枉的就是伍子胥!这个为他国尽忠的存在!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

  • 汉朝第一公主——鲁元公主为什么会被退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特别提到,鲁元公主刘乐因为跟随母亲吃过苦,性格比较质朴,不爱刻意打扮自己,“其色微似紫棠”。也就是说,她皮肤不怎么白,甚至有些微黑,但健康大方,仪态端庄。刘邦称帝后,将自己与吕雉的女儿刘乐封为鲁元公主。并在诸侯中召年少貌美三十人,入内廷听选为附马。届期,诸侯子入内殿,设鹄射之比试。刘邦令鲁元

  • 揭秘:大明皇帝朱厚照的七大古怪爱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朱厚照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史书记载小时候的朱厚照十分聪明伶俐,一幅英明果敢的形象。可是在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成长环境下,似乎就可以初窥到他后来所做所为的原因。朱厚照当皇帝后有七个古怪爱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爱好一:体育舞蹈这位哥们在东宫时候就宠信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大搞百戏表演,一时间

  • 探秘:李世民陵墓惨遭疯狂盗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黄金年代,作为建朝初期的君主李世民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一生叱咤的他,肯定想不到他死后,自己的万年基地疯狂遭到破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唐朝是中国古代强盛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富有的国家。国富则君王随葬丰,这是秦汉以来国葬的典型特征。葬丰则盗狂,曹操、董卓这些魏晋盗墓狂人

  • 一生大战两百次 隋唐真正的战神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演义中,隋唐时有十八条好汉。其实,除了来护儿和秦琼,其他都是虚拟人物。而秦琼无论勇武还是统兵作战,都在来护儿之上。秦琼本事山东历城人,最早是隋朝大将来护儿手下的一个小兵。来护儿对秦琼很看重,在秦琼母亲去世的时候特意派使者前去吊唁。后来,秦琼追随隋朝另一位大将张须陀前往讨伐叛军。当时叛军有大军十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