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日本赵括”井上成美是不是一个好人

揭秘“日本赵括”井上成美是不是一个好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89 更新时间:2024/2/4 11:06:18

在日本的历史上,日本赵括等于井上成美。这是为什么呢?“日本赵括”井上成美这个名字的缘由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介绍“日本赵括”井上成美之前,先来介绍一下“赵括”这个人。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受赵奢的影响,自幼熟读兵书,对于如何行军打战讲起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从来没有真正的在战场上打过战。长平之战,秦国成功的使用反间计,让赵括代替廉颇上战场打战。赵括担任赵军将领时,弃用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结果被秦国将领白起围困在长平之内,截断赵军的粮道,最后赵军因为长达四十六天没有食物可吃,赵括率军想要突出重围,结果被秦军杀死,而四十多万的赵国士兵也全被秦军坑杀了。后来,人们引以为鉴,用“纸上谈兵”来形容赵括,以此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突变理论的人。

在太平洋战争之前,井上成美一直没有真正的指导过一个战争。但是他的军事理论在是日本国内十分受人推崇,而且当时井上成美是比较有名的军政家。所有人都觉得他打战应该很厉害,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的战场上,井上成美率领第四舰队与敌军做战,这场战役打的十分糟糕,日军惨败。从此人们就认为他只会空谈理论,而不会实际操作,再联系到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人,便将井上成美称为“日本赵括”。其实这是一种很讽刺的说法。

井上成美是好人吗

井上成美是日本有名的军政家和教育家中,他和山本五十六及米内光政反对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他是主张和平的,那么井上成美是好人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好人”这个词很难有一个定义,“好人”的解释是指有善心,宽厚待人的人。它的定义是一心向善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那么在这个层次面上,井上成美是不算好人的,他是一个军队的指挥官,在战场上无论你多不想杀人但还是会有人死的,杀过人的人怎么能算是好人呢。然而,会有朋友说在当时的那个社会背景下,杀戮是不可避免的,他是反对法西斯同盟战争的,而且在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胜利之后,井上成美被远东军事法庭宣判无罪释放,此后他的余生都在为儿童教育而努力着。他不去使用战前的人脉资源,多也不再活跃在政坛之上,反而是默默地回老家橫须贺自费开办英文补习班,亲自教授孩子们学习英语,直到他八十六岁时因病逝世。所以,人们又会觉得井上成美是一个好人。

其次,事物总是两面性的。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好人,也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坏人。总是做好事的人,某天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就有人会说他不像表面上那么善良,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而一个恶贯满盈的人,某天做了一件好事,就会有人觉得他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坏。所以看一个人是好是坏,重要的不是被我们看的那个人,而是我们看待那个人时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我们不是井上成美,井上成美也不是生活在我们旁边的人,因此关于“井上成美是好人吗”,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井上成美生涯事迹

井上成美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他当时是以第8名的成绩考入日本海军官校,成为海兵37期的学员,毕业时的成绩则是为第二名。井上成美一毕业就成为少尉后补生,那么井上成美生涯事迹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井上成美,年少成名。因为英语能力突出,他被日本政府派遣到西方各国的大使馆担任驻馆大使。在没有参加太平洋战争之前,他是日本国内著名的军政家和教育家,声威显赫。他还曾经对要给他生平做传的部下说“不要只写我的好的一面”,在此,可以看出井上成美在功名之外,更注重朴实的生活。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一位不错的军官,而且在当时法西斯之风侵略整个日本朝野的时候,他还能保持自己的思想,反对日本政府对外侵略,主张与中国及其它邻国友好共处,这是不容易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井上成美毫无章法的打战,使得他得了一个“纸上赵括”的称号。他曾经在军政方面的辉煌经验,此时也成为了他人嘲讽的根据。此战之后井上成美退出了战场,

转而投入了他善长的教育行业,担任了日本海军学校的校长。他不管日本民众的仇美情绪,坚持在学校内开设英文课程,是他做得很有理性的一件事,日本海军学校也因此成为了日本国内唯一一所教授英文的学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他被军事法庭无罪释放之后,便回归故里,教授儿童英语,直至他生病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括纸上谈兵那轻率地行为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与赵括相关的成语,一般人的第一反应便是纸上谈兵,这里除了纸上谈兵,我还补充一个成语,夸夸其谈。图片来源于网络动漫纸上谈兵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谈一下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和作用。纸上谈兵,首先我们从字面上进行文字理解。兵一般要不是指兵书,抑或者是指的士兵,或者是从军之人,纸上,就是在书本上,涉及的层面可能是没

  • 实战新生儿赵括:输就输在他面对的是站神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一谈到纸上谈兵,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赵括这个名字。诚然,这个成语的出现确实是源于赵国与秦国的大战,更为确切的说,是源于赵国赵括与秦国白起的战争。图片来源于网络但赵括难道真的是半点才能都没有吗?真如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吗?又或者是有什么隐情导致了人们对他的认识发生了偏差?我们对赵括的评价,应该是

  • 隋朝官员高士廉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因受牵连而被贬官。武德五年,高士廉归顺唐朝,从此开始了他在唐朝朝堂上的政治生涯。高士廉在官场上累居要职,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之一字,是一个才高望重的社稷之臣。图片来源于网络说起高士廉的以德处世,大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亲人的好,遭遇贬官之后,他考虑到贬官之地路

  • 揭秘大清相国陈廷敬极人臣的非凡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有多部书籍和写过很多诗,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且在政治事业上颇有成就,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陈廷敬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成为众多文人学士笔下的灵魂人物,当代作家王跃文所著的《大清相

  • 三朝元老张廷玉教你如何做异族大臣位极人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于雍正年间到达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在谕旨与文字编撰、军机制度的设定以及奏章制度的改革完善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了直至清代末期的历史,除了政治功绩以外,张廷玉的品行作风也极为端正。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廷玉偏爱长子张若霭,小小年纪便登科中举,书画造诣也颇高。有一次父子二人去一个官员家做

  • 曹操也曾搞过“夫人外交”:卞夫人多次替其出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的夫人卞氏是个很有能力的女人,尽管出身不好,是个文艺工作者,可是举止高雅,常常受到后人的推崇。卞夫人每次随军出征,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她总是要停下车子,满怀深情地嘘寒问暖,送些礼物以表寸心,甚至送罢礼物,还说:可惜我的母亲没能活到这个时候。卞夫人知道曹操崇尚节俭,不浪费,就带头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 揭秘曾国藩遗嘱的四句话 后代没出一个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一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败家子”,曾

  • 历史揭秘:嘉庆为何在大丧之日诛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近些年,由于和珅的形象频频出现在影视剧和戏曲的舞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尤其是和珅的贪污及和珅的死更是大家所关注的。当然这些文艺作品,难免会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那么,历史上的和珅究竟如何呢,本文将揭示其“庐山真面目”。网络配图英人称之为“成熟的政治家”乾隆四十五年以后,和珅多次负责接待

  • 刘备一生十次更换主公 为何还能称历史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那么,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网络配图这顶桂冠无疑应属于三国时期曾经十易其主的刘备,他是一位羽翼未丰时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便一飞冲天的绝世高手。现在商界盛行的什么“借鸡生蛋”、“借

  • 左宗棠喜欢骂曾国藩 骂到家庭教师都听不下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首领。.除了进士,左宗棠还喜欢骂曾国藩。国藩生前,已知宗棠“朝夕诟詈鄙人”,然而自觉“拙于口而钝于辩”,即欲回骂,“终亦处于不胜之势”,只能“以不诟不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