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一生十次更换主公 为何还能称历史大英雄

刘备一生十次更换主公 为何还能称历史大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4/1/16 20:52:05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那么,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

网络配图

这顶桂冠无疑应属于三国时期曾经十易其主的刘备,他是一位羽翼未丰时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便一飞冲天的绝世高手。现在商界盛行的什么“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等招数,都是当年刘备玩剩下的。

易中天曾说刘备先后“五易其主”,其实小觑了这个善于寄人篱下来发展自己的“天下英雄”。易中天将其易主的历史说少了一半,可能是易老读史不精所致。

且看《三国志》中关于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十易其主的具体记载:

1。最初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三国志·先主传》)

2。在平原人刘子平的推荐下,跟随了史失其名的青州从事。(《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典略》)

3。投靠大将军何进的都尉毌(音贯)丘毅。(《三国志·先主传》)

4。投奔幽州公孙瓒。(《三国志·先主传》)

5。与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屯兵齐国(今山东淄博市),受田楷节制。(《三国志·先主传》)

6。离开齐国投归徐州牧陶谦。(《三国志·先主传》)

7。陶谦死后,刘备领徐州牧,旋被吕布击败,投降吕布,屯兵小沛(今江苏沛县东)。(《三国志·先主传》)

8。被吕布打败,投归曹操。(《三国志·先主传》)

9。在徐州被曹操打败,投归袁绍。(《三国志·先主传》)

10。离开袁绍,投归刘表。(《三国志·先主传》)

“城头变幻大王旗”,如此频繁地改换门庭,古今跳槽者无出其右,似有反复无常之嫌。不少善良的读书人会问:这样的“变色龙”刘备,能算大英雄吗?

古语说得好,春秋无义战,三国无君子。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军阀混战年代,谁胜出谁便是英雄。至于其手段,则在其次。无论是光明磊落,还是阴险狡诈,都不过是为其争夺天下的终极目标服务的。

网络配图

刘备是不是英雄呢?历史的记载明确地、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刘备(161—223),字玄德,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军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帮助孙权大胜曹操于赤壁,入侵夺取益州与南中,自立为西蜀国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自称汉皇帝,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史称其刘先主。

刘备从小就做过皇帝梦。他家房子的东南角有一颗大桑树,高五丈余,远远看去那树冠就像一个小车盖。刘备儿时与同宗的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发话说:“我定要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车盖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车,这样的车只有皇帝才能坐。)他的叔父急忙制止说:“不要胡说,这是要灭门的。”(《三国志·先主传》)

曹操的谋士董昭说过:“备勇而志大。”(《三国志·董昭传》)

刘备在荆州,从刘表的坐上起身上厕所,回来时流着眼泪。刘表怪问之,他回答说:“过去常常身不离鞍,大腿里侧的肉都消瘦了。时光如同奔马,不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无成,所以感到悲哀。”(《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九州春秋》)

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奸臣窃夺了皇权),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使我遭受挫折),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三国志·诸葛亮传》)“欲伸大义于天下”和“志犹未已”这些话,铿锵有力,落地有声,充分体现了刘备的“非池中物”的凌云壮志。

《三国志》中曾如此高度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在不可一世的曹操眼里,除了自己外,只有刘备才够得上是英雄。

他还说过:“刘备,吾俦也。”(《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山阳公载记》)俦、同类,不相上下。

网络配图

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三国志·武帝纪》)

程昱又说:“刘备有英名。”(《三国志·程昱传》)

刘晔说:“刘备,人杰也。”(《三国志·刘晔传》)

鲁肃说:“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鲁肃传》)

周瑜说:“刘备以枭雄之姿……”(《三国志·周瑜传》)

刘备待人之好,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魏书》也记载了这则故事: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信史《三国志》除记载刘备的英雄之志与时人对其的高度评价外,还记载了当时人们以行动对刘备的追随:如:中山大商贾张世平和苏双,以金钱资助刘备,使他有了拉队伍起家的本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毕,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三人出庄迎接。乃世平同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备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在曹操屠戮徐州之际,徐州官员麋竺等根据陶谦死前的遗言,把徐州让给刘备。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在刘备被吕布击溃的危急关头,徐州富商麋竺(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十分可观)以家资助军,送来了二千下人和大量金银货帛,还把妹妹(即后来的麋夫人)嫁给刘备。使刘备的力量大为增强。后来曹操想表奏麋竺为嬴郡太守,但麋竺与其弟麋芳都不接受,决意跟随刘备。益州平定后,麋竺任安汉将军,位在诸葛亮之上……这一切,都说明刘备尽管先后十易其主,也不失为一个被历史所肯定的大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左宗棠喜欢骂曾国藩 骂到家庭教师都听不下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首领。.除了进士,左宗棠还喜欢骂曾国藩。国藩生前,已知宗棠“朝夕诟詈鄙人”,然而自觉“拙于口而钝于辩”,即欲回骂,“终亦处于不胜之势”,只能“以不诟不詈

  • 惧怕亡国?秦始皇为何修筑万里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被人们说成是一个罕见的创举,并且被评为世界第七大奇迹。历来君王都只会修建房屋,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呢?其中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被古往今来的人们说成是旷世罕见的一大创举,也为今天的中国留下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还有幸荣膺世界第七大奇迹。其

  • 揭秘:诸葛亮“借东风”的深层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小编看来,那年冬天发生的东南风,无疑是诸葛亮借来的。想想看,曹操自西北而来,席卷荆襄,气焰何其汹汹!东吴才俊,向震失色,意志何其沮丧!刘备逃在夏口,朝夕不保,情势何其危急!时值寒冬,西北风肆虐,对于东吴的人民和苦难中的刘备而言,曹操何尝不是一股凌厉的西北风,令人不寒而栗?若非诸葛亮借来东南风

  • 宋仁宗对付“牢骚文人”有绝招:宋仁宗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受到重创。受儒家“九言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影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有个“通病”,那就是热心政治。即便“在野”,对政治的热情亦丝毫不减。如何看待在野文人的“政治言论”?网络配图在不开明的皇帝看

  •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必然还是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诸葛隆中之对已经明确说明,占据荆州,联吴抗曹,兵分两路,进击中原,一统天下。由此可见,荆州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关羽最终也没有守住荆州,那失去荆州是因为关羽大意偶然还是必然呢?失去荆州当时真要说也只能算是意外。从军事角度来看待当时那场战役的布局,可以说那是正确的选择方式。关羽带主力部队围攻曹操,

  • 乾隆时期中国人口激增原因:雍正取消了人头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于1791年宣布“固定丁口,永不加税”的养民政策,加上雍正推行“摊丁入亩”,二者等于逐步取消人头税,并将其并入土地税。始料未及,人头税一减,百年间全国人口数量激增二倍以上,由一亿增至三亿,这也从反面说明人头税的效用。局部人满为患肇始于明朝中叶约1500年前后。当时福建、安徽南部等地人均耕地

  • 唐朝最后太监大佬:精通迷龙术 裹胁皇帝出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通过佛祖的法力,来拯救速坠的王朝,拯救自己不甘速朽的灵魂。网络配图唐懿宗迎奉的佛骨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主动认错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我们常人来讲,做错了事情认错、犯了罪认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作为一个皇帝,做错了事情认错(罪)那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尤其是一代贤君圣主主动认错(罪)那就难上加难了。网络配图西汉:公元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书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戍兵以备匈奴,汉武帝驳回桑等人的建议,

  • 解析大臣苏克萨哈的儿媳妇是鳌拜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苏克萨哈是清朝时期,正白旗的人,与索尼、遏必隆、鳌拜这三位大臣并称为清朝康熙帝的四大辅臣。貌合神离的四大辅臣,既团结一致共同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又勾心斗角,争端从未停止过。而苏克萨哈的儿媳妇则是连结鳌拜和苏克萨哈的关键。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于年代久远,关于苏克萨哈的儿媳妇的史料记载几乎尽失,只能从其他相

  • 霸王别姬的真相:虞姬真的死于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霸王别姬》对于大多人来说耳熟能详。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虞姬吗?从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应该还真有其人。在汉初陆贾所着的《楚汉春秋》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都提到了虞姬这个人。令人疑惑的是,虞姬真的死于自杀吗?《史记》中虞姬或引自《楚汉春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虞姬的描述其实非常简单,甚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