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抄诗抄成状元,揭秘龙汝言大起大落的一生

抄诗抄成状元,揭秘龙汝言大起大落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43 更新时间:2024/2/4 11:09:06

莫泊桑的经典作品《项链》,揭露了19世纪资本时代小资产阶级贪慕虚荣的嘴脸。故事里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原本衣食无忧,却因为一串假项链,就轻易葬送了后半生的幸福。

天时有令,命运无常。长路漫漫,载着希望与未来的马车,往往会被一粒石子改变了方向。

无独有偶,19世纪时值清朝的嘉庆年间,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其命运的跌宕起伏远比小说更精彩。

这位奇人,便是被称为史上最大悲大喜的状元——龙汝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因诗发迹

公元1812年是嘉庆皇帝即位的第17个年头,就在当年的寿辰贺礼中,一份特别的贺礼引起了他的关注。

贺礼是由驻京八旗都统倩龙呈献的,按理说普天之下莫非土,皇帝什么样的物件没见过?

但是嘉庆面前的这份贺礼却显得别具匠心,因为这是从康熙乾隆的御诗中精心挑选出的两百句摘抄集。

嘉庆为此大为感动,因为御诗属于冷僻学,光是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的御诗足有四万多首,能将御诗读得如此烂熟于心者,足以见其对朝廷的忠诚。

于是,嘉庆特召倩龙入殿。

倩龙本是一介武夫,自然难以应对皇上的垂询,他只得如实相告,原来这些诗句都是出自家庭教师龙汝言之手抄录。

得知龙汝言是来自徽州安庆的一个穷秀才后,嘉庆当即赏赐他一个举人的功名,并且要倩龙转告龙汝言,让他参加第二年的京城会试。

历来会试是选拔进士的高级考试,龙汝言苦苦地熬了几十年也不过是个秀才,如今天赐良机让他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肯错过。

第二年会试,龙汝言满怀希望地参加,奈何他的文笔太烂,连末位都没排上。

嘉庆看到主考官献上的进士名录上没有龙汝言的名字,心中十分不悦,借机大发雷霆埋怨今科进士水平太次,有滥竽充数之嫌。

主考官心中疑虑不解,这些精心选拔的进士为何难称帝意?经过一番打听这才得知原委。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会试时,主考官们心照不宣地达成共识,龙汝言一路绿灯地通过了殿试,以一甲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当年的状元。

嘉庆看到龙汝言被录为状元,欣喜之余,下诏赐龙汝言为南书房行走再兼任实录馆纂修,并经常召他入宫长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令春风得意的龙汝言不会想到的是,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而至。

二、盛极则衰

按照现代的婚恋观来看,龙汝言是典型的凤凰男。

他自幼家贫,娶妻后仰仗岳父周济才勉强度日,因此生活中一直委曲求全。偏偏他的妻子很强势,龙汝言没有发迹之前一直对他冷嘲热讽。

如今看到丈夫发达了,她却毫不收敛,认为这全是娘家资助的结果。

龙汝言心中自然不服:"如今我是皇上眼中的红人,岂能任你这泼妇三番五次地羞辱?",两人一顿对骂后,理屈词穷的龙汝言只得退让,跑到好友那里避居了。

这一出走就是十几天,却不偏不倚遇到了一项改变了龙汝言命运的差事。

龙汝言走后,实录馆的书吏送来一本《高宗实录》请他校对。

《高宗实录》是记录先皇乾隆饮食起居的汇编,对于皇家档案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龙汝言的妻子却不知道这些,接过书稿后便置于一旁。

几天后,书吏上门取走了这本《高宗实录》,以为龙大人已经将书稿校验完毕,便在封面上贴了一张"臣龙汝言恭校"的标签呈。

没多久,嘉庆就收到弹劾龙汝言的奏折,打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交给龙汝言校验的这本《高宗实录》里有一处明显的错别字:"高宗纯皇帝"被误写成"高宗绝皇帝"!

龙汝言是被树立起的忠君典型,嘉庆当然不希望这么快被打脸。

他既不忍心将龙汝言治罪,也不想将他交给刑部议处,一旦交出,龙汝言必死无疑。思忖再三,他下旨:"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著革职永不叙用。"

侥幸余生的龙汝言得知事情原委,对嘉庆的法外开恩,不禁感激涕零。

三、否极泰来

公元1820年,在位25年的的嘉庆驾崩,享年61岁。

龙汝言虽然是一介平民,不过他也算内廷官员,此前又受嘉庆恩宠多年,故而被特许入宫拜灵致哀。

面对嘉庆的灵堂,历经了兴衰沉浮龙汝言越发觉得皇恩浩荡,一通嚎啕大哭几度昏厥,令现场所有人都伤感不已。

继任的道光皇帝是位仁孝天子,他听闻此事后对龙汝言心生恻隐,于是下旨赐予龙汝言内阁中书的差事。

尽管这只是个起草抄写文书的低级职位,但对于被一撸到底的龙汝言,已是天大的恩赐了。

龙汝言的一生大起大落,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大清衰落的政治缩影。

当官员的选拔不再通过政绩能力的竞争,而是由个人喜恶来决定,这便意味着权力不再收受到体制的制约,而最终引发的,将是千疮百孔的集体腐败。

龙汝言死后仅仅过了两年,改变世界格局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面对大洋彼岸的坚船利炮,那个曾经耀武扬威的大清帝国,终于在一片蒙昧颓废中绝望地沉沦。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代野记》、《安庆地区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征高丽、开运河杨广为何那么心急?真的时好大喜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杨广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隋炀帝虽被称之为暴君,但现在,我们对他的功绩还是认可的。无论是征战高句丽还是开凿运河,都是不世之功,但这样大的工程,本就不是杨广这一世能够完成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一步差错,甚至导致了整个

  • 明宪宗为何会专宠比他大十七岁的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一位在《龙门客栈》里"挂号",野史里无比出名的"昏君",明宪宗朱见深一桩惹来后世无数八卦谈资的"昏事",就是专宠年长他十七岁的万贵妃(万贞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事儿,不但后人难以理解,同时代的人们,也是啧啧称奇。一、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尤其是比起今天"万贵妃题材"的影视

  • 汉和帝刘肇的阴皇后,她对邓绥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和帝的阴皇后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阴氏,新野(今中国河南新野南)人。出身显贵,她的曾祖父是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父亲名阴纲,母亲邓氏,是汉光武帝大功臣邓禹的孙女儿。在如此优渥的生活条件下的阴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音律很有自己的看法。但由于长期受家人的宠爱,和

  • 还未成为皇后的邓绥,是个怎样的人?她有哪些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邓绥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邓绥,河南南阳人。同和帝刘肇的第一位皇后阴氏相同——出身名门望族。她的祖父是和阴后祖父阴识同为开国元勋的太傅邓禹。咱前文说过,阴后的母亲邓氏是邓禹的亲孙女,故而阴后和邓绥可谓是远亲。昨天咱说的阴后,她的最大特点,除了美貌,便是善妒了。而她这位

  • 赵高称赞蒙恬天下无敌时,秦始皇为何哈哈大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秦始皇的故事。赵高不是太监,但却比很多太监还狠毒。之所以这样说,没有贬低太监这个行业的意思,因为太监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行业——不是所有的阉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也不全都是阉人。赵高不

  • 慈禧生前很厉害吗 慈禧一死清朝为什么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慈禧和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朝末期,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

  • 汉景帝即位后,是如何进行刑罚改革的?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景帝的故事。唐尧、唐舜之时,如果有人犯罪,就让人偶穿上他的衣服受刑。这种刑罚算是轻到极致了,但百姓不会去触犯法律,因为他们对此感到耻辱。周朝发明割鼻、砍腿、刻脸、挖膝盖、宫刑,五刑共两千五百例条文。周穆

  • 揭秘:历史上的朱高炽真的很怂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热播电视剧《大明风华》里,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生动的诠释了没有最怂,只有更怂的含义。戏中梁冠华在朱棣面前挨熊,在老婆面前受气,在儿子跟前挨怼等等怂态毕露的桥段,惹得无数观众纷纷高呼:“狄阁老,你要是被被绑架了就眨眨眼”。或许是朱高炽实在怂的不像话,以至于无论是野史记载,还是《大明风华》中朱高炽老婆的调

  • 北宋第一宰相章惇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北宋第一宰相章惇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后来这句话果真屡屡验证,宋徽宗在位时不恤政事,最终葬送了北宋王朝。到底是谁这么高瞻远瞩,还敢于否认端王的继承资格呢?这个人就是

  • 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起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很多人想起来的应该都是刘邦或者李世民,但毛主席评价“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却另有其人,究竟是谁呢?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何刘秀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雄才大略的刘秀,统一全国、重兴汉室。有如此作为的皇帝肯定会用人,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