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西逃如此紧急 慈禧为什么还不忘记淹死珍妃

慈禧西逃如此紧急 慈禧为什么还不忘记淹死珍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1/18 21:44:49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慈禧珍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光绪及宫中妃嫔等逃往西安,临行前命领班太监崔玉贵,将24岁的珍妃推入井中。这位光绪最宠幸的皇妃,就此年纪轻轻香消玉殒。

为何这么紧急的时候,慈禧还不忘淹死珍妃呢?

慈禧给出的理由是“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又不便带走,只能让她一死保全贞洁。

这明显是个站不住脚的借口。随慈禧逃走的人那么多,太监宫女不在少数,怎么就偏偏带不了一个珍妃?可见,慈禧是打从一开始就不准备带上她。

追根溯源,真正的原因,还在于珍妃早年触怒过慈禧。慈禧趁着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以大敌当前皇妃要保持贞洁为借口,让她彻底凉凉,以泄心头之怒。

珍妃出身满州大族他他拉氏,是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13岁时与姐姐一同选入宫中,分别获封瑾嫔、珍嫔,五年后晋封为妃。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长得很普通,弯腰驼背甚至可以说很丑,光绪一点也不喜欢她。但她是慈禧的侄女,慈禧为了加强对光绪的控制,也为了母族叶赫那拉氏的荣耀,硬是让光绪选静芬为皇后。光绪不得不从,但内心对静芬越加疏远。

瑾妃也不出色,从晚清留下来的照片看,还是个大脖子病患者,估计光绪不会对她感兴趣。

相比之下,活泼俏丽的珍妃就成了光绪的最爱。

其实别说在宫里,就算在满清所有贵女中,珍妃也是很特别的。她自幼随伯父长善在广州长大,而广州是清朝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开放最早,与西方接触多,思想较为开放。

珍妃深受开放风气的影响,聪明伶俐,不像别的贵女那么死板,恰巧光绪也崇尚西学,两人很有共同语言。而且,从那时留下的老照片来看,珍妃面容秀美,比皇后和瑾妃好看得多,光绪爱上她并不意外。

光绪年间的官员胡思敬在《国闻备乘》中记载道“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

但在慈禧眼里,这可太不像话了。光绪冷待静芬,就等于下她的面子,她自然恼火。况且,静芬不得光绪之心,就左右不了光绪的想法,那她通过静芬继续控制光绪的目的就达不到了。因而一边气静芬无能,一边恨珍妃狐媚子。

这一阶段,慈禧虽厌恶珍妃,但没有杀珍妃的想法。然而后来的珍妃,居然挑战起了慈禧的权威!这可就有些自寻死路了。

众所周知,光绪企图通过戊戌变法,向慈禧争夺最高权力。珍妃是他的坚定支持者,为他发展了不少维新人才,这让慈禧极为不满。

这种不满不仅仅是政治层面,还有个人情绪。也许在珍妃身上,慈禧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当年她不也是这样帮着咸丰处理政务吗?

历代皇室都有一个规定,后宫不可干政。慈禧显然是个例外,甚至为此自傲,可她并不希望珍妃也如同自己一样,有机会主掌大清。打个比方,某位夫人要是穿了件华贵的衣服,肯定不愿意跟别人撞衫。

由于这种微妙的心理,珍妃在慈禧眼里就不是个简单的妃嫔了,升级为政敌,对她很是警惕。

而珍妃并不是完美的。很多小说或影视剧里,通常将珍妃塑造成深明大义、敢于和宫廷封建礼教相抗衡的奇女子,但她还有另一面,卖官鬻爵、谋取私利。她曾为一个叫耿九的人谋取广东海关道的肥缺,为鲁伯阳谋取上海道的肥缺。

诚然,此时的清廷已经腐朽透了,慈禧自己也在借着李莲英的名义大肆卖官,但她能做的事,不见得乐意别人做。可能在慈禧心里,清朝是她的,珍妃卖官如同是挖她家的墙角,同时也是一种严重的挑衅。

事发后,慈禧勃然大怒,狠狠的收拾了珍妃,降其为贵人,还让她承受“褫衣廷杖”的酷刑,意思是脱去衣服直接施杖。这种刑罚主要针对朝中大臣,在此之前还没有过对嫔妃施刑的先例。

珍妃手下得用的太监宫女也受到牵连,有的发配充军,有的秘密处死,有的立毙杖下,还有的被驱逐出宫,都没好下场。

慈禧杖责珍妃还有另一层意思,警告光绪不要和她对着干。光绪也明白她的用意,据说跪着嗑了好几个响头,才救下珍妃的命。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幽禁在瀛台。慈禧对他都下得了狠心,对珍妃更不会手软,再一次褫衣廷杖,随后将其关到钟粹宫后的北三所。平时不准与人说话,逢年过节或每月初一、十五,就有一位老太监代表慈禧对她厉声训斥,她还得叩头谢恩。

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珍妃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是盼望着有朝一日光绪重掌大权,救她脱离苦海。可光绪自身都难保,实在无力救她。珍妃被投井时光绪不在现场,但他就算在又能做什么呢?

而那口淹死珍妃的井,从此以后也成了“珍妃井”,现在已经是故宫内打卡的景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桓帝的皇后窦妙,她是如何弄权干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窦妙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恒皇后窦氏是西汉有名的外戚弄权者,幸好后来武帝英明,她才退居二线,不再弄权前朝。而殊不知,仅仅二百年后,她的本家窦氏又出了一位想她一样的皇后窦氏,而这位窦氏给东汉带来的灾难,可是远远大于她的!窦氏,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的

  • 汉章帝刘炟的梁贵人,她在后宫中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章帝刘炟的妃子梁贵人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窦氏盛宠于章帝后宫数十年,碾压和残害了无数佳丽。这里面最冤屈的,当属赔了儿子又丧命的贵人梁氏。梁氏,出身名门,爷爷是开国元勋梁统。父亲梁竦又是有名的才子。梁氏出生在优裕的家庭中,自然收到良好的教育。可好景不长,她幼年时遭遇了

  • 慈禧只是处死一个太监 光绪为什么好几天吃不下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光绪和太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太监,在古代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变得和常人不太一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太监,也是人们最不屑于去关注的人群。但是,历史上还真有那么几个太监,让人印象深刻。寇连材,直隶昌平州人,十五岁进宫,是慈禧太后的梳

  • 抄诗抄成状元,揭秘龙汝言大起大落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莫泊桑的经典作品《项链》,揭露了19世纪资本时代小资产阶级贪慕虚荣的嘴脸。故事里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原本衣食无忧,却因为一串假项链,就轻易葬送了后半生的幸福。天时有令,命运无常。长路漫漫,载着希望与未来的马车,往往会被一粒石子改变了方向。无独有偶,19世纪时值清朝的嘉庆年间,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

  • 征高丽、开运河杨广为何那么心急?真的时好大喜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杨广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隋炀帝虽被称之为暴君,但现在,我们对他的功绩还是认可的。无论是征战高句丽还是开凿运河,都是不世之功,但这样大的工程,本就不是杨广这一世能够完成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一步差错,甚至导致了整个

  • 明宪宗为何会专宠比他大十七岁的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一位在《龙门客栈》里"挂号",野史里无比出名的"昏君",明宪宗朱见深一桩惹来后世无数八卦谈资的"昏事",就是专宠年长他十七岁的万贵妃(万贞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事儿,不但后人难以理解,同时代的人们,也是啧啧称奇。一、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尤其是比起今天"万贵妃题材"的影视

  • 汉和帝刘肇的阴皇后,她对邓绥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和帝的阴皇后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阴氏,新野(今中国河南新野南)人。出身显贵,她的曾祖父是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父亲名阴纲,母亲邓氏,是汉光武帝大功臣邓禹的孙女儿。在如此优渥的生活条件下的阴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音律很有自己的看法。但由于长期受家人的宠爱,和

  • 还未成为皇后的邓绥,是个怎样的人?她有哪些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邓绥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邓绥,河南南阳人。同和帝刘肇的第一位皇后阴氏相同——出身名门望族。她的祖父是和阴后祖父阴识同为开国元勋的太傅邓禹。咱前文说过,阴后的母亲邓氏是邓禹的亲孙女,故而阴后和邓绥可谓是远亲。昨天咱说的阴后,她的最大特点,除了美貌,便是善妒了。而她这位

  • 赵高称赞蒙恬天下无敌时,秦始皇为何哈哈大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秦始皇的故事。赵高不是太监,但却比很多太监还狠毒。之所以这样说,没有贬低太监这个行业的意思,因为太监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行业——不是所有的阉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也不全都是阉人。赵高不

  • 慈禧生前很厉害吗 慈禧一死清朝为什么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慈禧和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朝末期,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