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伯虎如何断送了政治前程:傍大款傍出祸事

唐伯虎如何断送了政治前程:傍大款傍出祸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3/12/16 1:38:38

从一封信解密江南第一才子为何曾身陷囹圄 为何一度要自杀

我曾想做一个调查,问70后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工二代,农二代,师二代的朋友们,你们在跨过30岁这道门槛,生命进入第一万个日子的时候,你们在欢喜些什么?在痛惜些什么?索求些什么?舍弃些什么?

网络配图

30岁,学校留给你的东西越来越远离,社会留给你的经验似乎还不太够用,你是一位彷徨歧路的将军,朝中无人,四面狼烟,率着一支准备与命运血战的孤军,还不能完全确定哪里才是你胜利的战场,然而,你必须得做决定了,要么化龙而去九天,要么继续做一条无欲无求的小鲤鱼,然而,江湖风大浪大,做小鲤鱼比做龙还难,纠结啊。

街边大排档子弟出身的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当他在30岁前后时,他是怎样的心理?且看他写的一封信……

当初:光辉岁月 曾经是那么唾手可得

我案头摆着一封信,写于512年前,写信人是唐寅,即唐伯虎,收信人是文徵明,写信人和寄信人加起来,占了大明弘治年间江南才气的一半,江南另外一半的才气由祝允明和徐祯卿霸着,即所谓“江南四才子”。

一千二百多字读下来,读的不只是才气,读的是一个跨入30岁门槛不久的男子,与一种命运决绝的痛苦,心酸,一个自小生在明媚江南,“笑舞狂歌”、“花中行乐”的风流才子在信里头却是这么一种形象:脖子上、手上、足上都带着枷锁,被一帮虎狼似的明朝执法人员踢来打去,以头撞大地,满脸铁窗泪,“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洟泗横集。”我们不得不相信明朝司法的力量,任你何等玉树临风般的才子,枷锁一带,惊堂木一拍,棍子一夹,全部打回原形。

唐伯虎信里头透露的遭遇发生在写信的前一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那一年,唐伯虎30岁,他是一位秀才和举人考试连续第一的江南才子;那一年,天下会考,在北京。

30岁了,是一个继续做小鲤鱼,还是化龙腾跃而去的关键阶段。唐伯虎的才气当然不会答应自己做小鲤鱼,天下人也不会答应。

首先,唐伯虎的爸爸准备好了。别以为阿虎出身书香门第,巨贾大富,他在信中交代自小的生活环境:“居身屠酤,鼓刀涤血。”从小住在屠宰行和大排档,每日里看杀鸡剖鱼污血横流的营生,唐爸爸和唐妈妈就在吴县阊门内开大排档。唐爸爸不想让阿虎跟他一样当小市民,于是重金请名师教阿虎,专门进行明朝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培训;唐爸爸还有素质教育意识,他请经常来自己大排档来吃烧烤喝啤酒的美术教授周臣,给阿虎当美术教师。唐爸爸也不忘培养阿虎的劳动观念,12岁的时候,阿虎还得给大排档跑堂,帮着干递盘子、开啤酒、烤鸡腿之类的活。

带着盛誉考进士

唐伯虎也做好了准备。13岁那年“闭门读书,与世若隔”,在寺庙的钟声中伴着寒灯苦读,闭户两年,立竿见影,到16岁去苏州府参考,考中当地秀才第一名,这个成绩惊动四海,不要小看秀才,范进老师考到五十多岁才考上;再过13年,唐伯虎29岁,赴南京考试,又是举人中的第一名:解元。烧鹅店里飞出金凤凰,阿虎在应试教育这一关是没得说了。

网络配图

天下人也做好了准备。在阿虎中秀才第一名之后,当时的苏州刺史曹凤就说:“这不是条小鱼,尾巴上点火,就要升到天上变龙去了。”地方省厅级干部看重,中央来的领导也看重,阿虎参加举人考试,南京方面主考官梁储是太子嫡系,看了阿虎的文章,一句话定调:“这不就是现成的解元吗?”于是,唐伯虎是解元了。好运似乎还没截止在中央下派干部那里,梁储回到北京,找到了当时的中央部委级高官,天子的辅导老师——程敏政,激动地说了自己在南京主考的感受:“有个叫唐伯虎的,是江南考区的尖子生,程老师,拜托您多关照。”锦上添花的是,程敏政刚接手主持全国会试的工作,偏偏他老人家又凑上这么一句话:“我也听说过,唐伯虎同学是江南考区的优异生呢。”梁储马上草拟三道命题作文,交给唐伯虎去做,阿虎飞速地做了,上交到北京,领导看了,很满意。

从中央到地方,一顶桂冠已经为唐伯虎定制好,只要通过一道法定的考试,就要带到阿虎的头上了,而唐伯虎同学最不怕的就是考试了。唐伯虎在这封信里对当时的盛况有交代:“岐舌而赞,并口而称。”大家恨不得一个舌头变成两个舌头来赞美他。

30岁这一年,唐伯虎来到北京参加考试,那一年的考题特别的古怪,考得天下英雄束手,却有两份考卷异常的优秀,主考官程敏政拿起这两份试卷,在不知道考生姓名的情况下说:“这两份肯定是唐寅和徐经的。”徐经是谁?是唐伯虎的好友。

唐伯虎,面对未来的光辉岁月,你准备好了吗?天下很多人都准备好了,尤其是妒忌你的人。

惊变:陷入一场考场弊案 涉足政治的深水

就在那一年,在北京各大街和胡同里,在大明王朝的山山水水和大街小巷,传着一条这样的信息:今年的新科状元已经内定,就是吴县烧烤店老板的儿子唐伯虎。群众的眼睛不仅是雪亮的,也是血红的,唐伯虎的信里头这样形容读书人的情绪:“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大家都捏起拳头要打他,好似面对着杀父仇人一般,认不认识唐同学的,都对他竖起中指吐口水。

有个叫傅瀚的高官听到后,泄题事件性质起了变化,成了一起政治事件。因为傅瀚瞄着程敏政这个位置很久了,等岔子等很久了,感谢唐伯虎同学,给了他一个打击政敌的突破口,于是傅瀚指使一个叫华昶的小官向弘治帝打报告,弹劾皇帝的老师泄露试题,报告里将泄题情节描叙得十分恶劣:三场考试还未入场,题目就已满大街都有了。考生唐伯虎和徐经昏了头,拿着试题到处炫耀,简直给我大明盛世脸上抹黑,“此岂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居然要靠着泄露试题来博取功名? 开什么玩笑,哪里掉链子了?

金銮殿里的弘治帝也不明白,万岁爷倒不怎么看重江南才子的名节,他看重的是自己老师的清白,于是将告密信下达礼部处理,礼部报告很快出来了:华昶的告密未必空穴来风,建议查卷。当然,程老师是要避嫌的了。主持查卷的是当时大师级别的人物:李东阳,也是个文艺青年,当时茶陵诗社俱乐部的老大。当然,这次查卷和他诗人的身份无关,他主持的工作小组经过反复查阅,最后得出结果:程敏政审阅过的考生中没有唐伯虎和徐经。

网络配图

弘治帝迁怒唐伯虎

老师的清白得到证明了,弘治帝松了口气,然后对告密的人和涉嫌人勃然大怒,居然出动了国家安全机器——锦衣卫。就在当年三月,唐伯虎蹲班房了,告密者华昶也下班房了。唐伯虎的信这么交代:“天子震赫,召捕诏狱。”

唐考生,徐考生,居然玷污国师清白,打;华昶,一个处级干部,居然诬告国师,也要打。真不敢想象,锦衣卫里的弟兄们,一个个甄子丹、李连杰那样的身手,两腿下去,能将桌子踢断(具体效果,请参看最近关于李连杰两脚踢坍桌子的视频),那拳脚皮鞭落在文质彬彬的唐伯虎身上,会是怎样的结果。

华昶毕竟是官场老手,知道一旦交代就会将牢底坐穿,他扛住了,没有交代幕后的主使——傅瀚,也没交代真正的告密人。在明朝当官,还真得皮糙肉厚呀。唐伯虎毕竟有烧烤店的功夫,扛住了,当才子也得皮糙肉厚啊。徐经,这个千金之子,皮娇肉嫩,却经不住打,招了。招的什么?招的是他确实向程敏政打听过试题,程老师还给过他一份模拟题。

这回,轮到弘治帝头大了,本想证明老师的清白,顺便揪出告黑状的,结果把老师也逮进去了。程敏政进去了,一番审问,还是没有泄题的证据,于是放出来,气死了。别以为没有罪证就说明你是清白的,有些事情,只要你一卷入,就宣判你清白的死刑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涉嫌强奸,后来证实是子虚乌有,然而,他却也混到了尽头。“涉嫌”是一桶脏水,挨着它就洗不清了。

幕后的黑手,那个叫傅瀚的,终于坐上了程老师的位置。

全身充满艺术灵气的唐伯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涉及这么深的一潭水,事关国师的荣誉,事关朝廷位置的变换,事关天下人对科举的信心。他只是参加一场考试而已,却没想到考试这么复杂,这么艰险,他根本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唐伯虎考生,到底哪个环节出错了?

探源:

交富贵损友 一生清白全透支

要把镜头往回放,回到唐伯虎进北京的前夕和进北京的当初。当时,唐才子是坐船北上的,同船有个叫徐经的考生,这人不怎么有名,他的后人倒挺有名——徐霞客。不怎么有名的徐经考生想傍一下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因为增些名气可为考试加分;不怎么有钱的唐伯虎是不是也想傍一傍有钱的徐同学呢?不得而知,徐同学是江阴望族,钱多,书多,人也不傻,考了个举人第41名。于是,有名的唐伯虎和有钱的徐经,相得益彰地在游轮上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路到北京。

有才的人和有钱的人混在一起,想不嚣张都不行。徐大公子手下有一帮大明王朝的一线艺员歌手,每日每夜从这个夜总会混到那家夜总会,邀请京城里的达官贵人来聚会,见面就介绍:“这就是未来的新科状元唐伯虎同学。我徐经呢,是新科状元的挚友。”唐伯虎同学大概也默认了。当时的京城干部梁储也放出这样的风声来,大力营造气氛。

风光来得太早,往往是暴风雨的前奏。唐伯虎的信里这样总结:“侧目在旁,而仆(我)不知。”有钱又有野心的人,必定要生事。据不太可靠的材料,徐经曾经找到程敏政的随从,重金买题,而且买到手了;还有一个材料,说是徐经曾找到程敏政,说是请教如何应试。厚道的程敏政出了几道模拟题,徐经如获至宝拿回来,又让唐伯虎做。这个算不算泄题呢?就看你有没有捅出去,一旦公众化就难说了。

不幸的是,这事捅出去了。捅出去的人,就是唐伯虎。唐伯虎做完模拟试题,兴奋得不行,转而告诉另一个考生:都穆。阿虎的意思大概是说:今年的试题可能是朝着这个方向走。跟高考猜题差不多。是猜题还是泄题,就看利益的角逐了。

网络图片

都穆考生去一个姓马的官员家蹭饭吃,忽然部里来人,都穆回避,人回避了,耳朵没回避,听到部里头的人这么句话:“考生唐伯虎此次又是第一(唐寅又举第一矣)。”一个考生最不喜欢听到说另一个考生考得好,羡慕妒忌恨的都穆告密了………

接下来的事,朝着有利都穆的方向发展,当年录取在前面的考生全部考试成绩作废,名次往后推移,本来落榜的都穆入选。华昶被打得死去活来都没招出来的告密人,就是都穆。然而,有着雪亮眼睛的群众,总能找到蛛丝马迹,这位仁兄从此没法混了,一直被人唾弃到死,居然找不到一个愿意替他写碑文的。良心发现的都穆曾想和唐伯虎和好,有一回他委托人安排唐伯虎一个饭局,然后都穆在饭局上突然出现,正想道歉,唐伯虎“神色俱变”,从楼上一跃而下,闪回家,破口大骂:贱骨头,还想逼我原谅他?

剧变的那一年,唐伯虎虚岁30,是做鲤鱼,还是成龙?没什么悬疑了,朝廷已经把他这条龙打回成小鲤鱼:永远开除考试资格,降格为事业编制,前往浙江工作。徐经亦如此。

这件发生在而立之年的惊变事件,成了唐伯虎人生和人生理想的一个分水岭。他的人生如何?“愧色满面,夫妻反目”,第二任妻子和他离婚,秋香呢?大家不要迷恋秋香,秋香不是唐伯虎女朋友,是唐伯虎同学的女朋友。他连死的心都有了,但想到弟弟“弱不任门户”,还是屈辱地活下来了。人生理想呢?他坚定了要死心塌地做一个文艺青年的决心,他要把自己对文化、对艺术的感悟,整理记录下来,传给对这些有兴趣的人,藏到深山里,“传之好事,记之高山”。

就在那一年,唐伯虎决定做一个艺术家的唐伯虎,而不是一个政治家的唐伯虎。他的决定也许对了,因为凭他的那张大嘴巴,真的很难在官场混。

第二年,唐伯虎给挚友文徵明留下一封信,拒绝去浙江做那份屈辱的工作,走了,没有秋香陪伴,只有人世的沧桑,只有对艺术的执著,陪他走,走入庐山,走入洞庭湖,从16世纪的艺术长廊走来,走了500年了,越走越光明,越走路越宽,似乎还走不完。

结语:唐伯虎考场的悲剧在于,他的落榜既不能归结于他的才华不够,也不能归结于考试制度不合理,他是冤枉的,可他的冤枉又不能靠司法还他以公道。人生是不是本来就有一些无法去抗争的“局”?这些“局”算不上陷阱和陷害,却能制造你人生的悲剧。

我们没有资格去责怪唐伯虎的轻狂,试想吧,你是一个才子,一帮商贾界的巨头用钱砸你,一帮政治界文化界的大佬用荣誉捧你,一帮莺歌燕语的美眉歌星用绯闻黏你,作为一个正常的文艺青年,除了轻狂,你还能选择什么?是不是如唐伯虎所言:“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轻狂,也许就是一种看穿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嘉庆当太子时读书不用功被罚跪 乾隆也不能让他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嘉庆当了多少年太子,嘉庆为什么不学雍正,嘉庆是乾隆的儿子吗

    嘉庆年间,陕西韩城乡下有个80岁的老头儿想做家教。老头儿很严厉,他以前曾经教过一个孩子,让那个孩子罚跪,使孩子的父亲很不高兴。本县熟人没人敢请他,他只好换个名字跑到邻县,在一个乡绅家坐馆,老头儿挺认真、勤恳,数月之间,宾主相得。网络配图如果没有那次意外,他会一直当家教,当到死。当地知县下乡,乡绅在家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 最小气的古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小气的名人,古代十大名人,古人的十大雅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网络配图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

  • 真实的李元芳:本是明朝人 为民冒死上书嘉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对李靖那么忌惮,李自成对待明朝妃子

    李元芳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拥有众多粉丝。历史上真有李元芳这个人吗?答案是,有。不过,历史上的李元芳并非狄仁杰的助手,而是明朝的一位普通官员,只方不圆的性格让他的官场生涯起起伏伏。网络配图李元芳出生于公元1489年夏天,甘肃秦安县人,由于自小聪慧伶俐,18岁中举。大约30岁时,

  • 戚继光的另一面:致信张居正自称“门下走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万历对张居正后悔吗,张居正与戚继光,戚继光向张居正贡献美女

    2012年儿童节档期,一部名为《戚继光英雄传》的“神片”在浙江地区的院线上映了。片方号称投资1200万元,但该片的制作内容却被许多业内人士抨击为粗制滥造,称其已经“刷新了动画电影的底线”。而在民间,关于戚继光的段子也不少,这位抗倭名将,曾被学者黄仁宇称为“孤独的将领”,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争议与传奇。

  • 皇帝开了个玩笑 结果竟然被宫女们捂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捂死小伙子,明朝差点被宫女勒死的皇帝,窒息和捂死的区别

    自古皇宫里是非就很多,宫女和皇帝更是故事不断。像宫女谋杀皇帝的案件也不少,例如十几个宫女趁嘉靖皇帝熟睡,差点将他勒死,幸运的是嘉靖没死,宫女们都被凌迟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历史事件中,皇帝确实被宫女们活活捂死了,但是宫女们却没事?这到底是个什么事件呢?东晋孝武帝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开明能干的皇帝,他在位

  • 刘备曾有机会统一三国 因一原因未能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如何统一天下,刘备没有统一三国的原因,为什么刘备没有统一天下

    刘备从刘璋那里得到益州后,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在汉中击败曹军后,刘备势力更进入了史上最巅峰。而在关羽北伐时,刘备有了唯一的统一三国的机会,只是……建安二十四年,击败曹军占据汉中的刘备在成都自立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网络配

  • 循迹清王陵 小毛孩康熙干掉大勇士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鳌拜我全都要,康熙除鳌拜的真实历史,康熙如何擒拿鳌拜

    清朝是以异族入主中原,更希望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别走蒙元的老路。为此,清朝在官制的设置上采取了更加集权的措施。清初,中央设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攻打宁远的时候,被明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击伤,半年后,突然死去。驾崩时,并没有留下遗诏由谁来即位,后来是八贝勒皇太极承袭了汗位。但他承袭

  • 上官婉儿伺候两位皇帝 风光三十年被一士兵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嫁给两位皇帝是谁,上官婉儿历史人物

    在唐代有两个奇女子,一个千秋女皇帝,一个是万世女宰相,都曾经对于改变古代女人地位有一定的帮助。千秋女皇帝自然是武则天,万世女宰相就是上官婉儿。上官仪因为废掉了武则天的诏书被杀,一家人都被连累,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和母亲就成为了奴隶。在母亲的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网络配图在上官婉儿十四岁那

  • 揭秘: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害岳飞的人有几个,和岳飞一起被害的都是谁,斗将历代名将岳飞

    导读:在人们心中岳飞就是一个民族英雄,但是迫于敌人所害,最后以身报国了。若要追溯岳飞的死因,小编总结了六条原因。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名将岳飞的死因缘由。一、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是罪魁祸首历史上的岳飞既是一个好学习、不扰民、得军心的人,也是一个不好色、不爱钱、不贪财的人。有人要送美女给他,被岳

  • 揭秘:刘备领导五虎将的非常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有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为啥会输,为什么刘备有五虎将也不能得天下,三国刘备的五虎上将有谁

    导读:熟知《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之所以在三国时期有自己的一片江山,主要得益于他身边的那群好兄弟。正是有了关羽,张飞等人的帮助,刘备才可以坐稳领导人的位置。此时小编有个疑问,为何五虎将心甘情愿追随刘备,刘备是怎样做好领导的。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光辉岁月,但刘备特殊之处就在于白手起家,不像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