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继光的另一面:致信张居正自称“门下走狗”

戚继光的另一面:致信张居正自称“门下走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31 更新时间:2024/1/17 14:05:30

2012年儿童节档期,一部名为《戚继光英雄传》的“神片”在浙江地区的院线上映了。片方号称投资1200万元,但该片的制作内容却被许多业内人士抨击为粗制滥造,称其已经“刷新了动画电影的底线”。而在民间,关于戚继光的段子也不少,这位抗倭名将,曾被学者黄仁宇称为“孤独的将领”,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争议与传奇。

网络配图

怕老婆的将军?

在民间流传有关戚继光的段子里,最著名的是说他怕老婆。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戚继光的夫人犹如“河东狮子”,戚继光一气之下从家里出门住进了军营里。部下觉得将军又窝囊,又可怜,纷纷煽动他:“你老婆竟然如此嚣张,还敢欺负你,我们大家穿好盔甲,备齐刀剑,在营里等着,你把她叫进来,乱刀砍死,也就一了百了了。”

戚继光估计是受尽了委屈,于是决定这么做。

结果当戚夫人走进营房,看着周围手持刀剑的士兵时,毫不畏惧,还大声叱问戚继光:“找我来有什么事?”戚继光答曰:“我刚刚整队完毕,特请夫人前来阅兵!”

这个故事饱含了戏说的成分,无非是为了说明,即便戚继光战功卓越,无论发明了鸳鸯阵还是发扬了南少林的绝学,无论见过多少死人,还是踩过无数尸首,但在戚夫人面前,还得老老实实。这背后是有原因的。

明朝的军制实行军户制,即常备军由全国约两百万军户提供兵源,在此之外,武官可以世袭,不过高级将领的子孙需要降几级继承,而中下级军官则无须再降,戚继光家庭则属于这一类。戚继光的父亲曾任职大宁都司,一个中级军官。等到戚继光子继父业时,他被任命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在明朝子承父业当上的军官,大多全然没有职业军人的素质。因此,文官对武官显然又轻看了三分。

而戚继光的夫人王氏,则是将门之女:她的父亲最高曾当到了总兵,属于明军的高级将领。但王氏脾气倔强,且自幼习武,善用刀剑,这在神片《戚继光英雄传》的预告片里则表现为戚继光和夫人对剑。

据说戚夫人对戚继光不错,有个故事是说戚继光家里不富裕,有次买条鱼改善伙食,老婆做好了端上来一看——只有鱼头和鱼尾。到晚餐时,王氏却把剩下的鱼肉端了上来,一条鱼分着享受了两次,戚继光才恍然大悟妻子勤俭持家的苦心,十分感动。

网络配图

但也曾有人提出过质疑,因为明代五斤重大鲤鱼值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而一个正七品县令每月俸禄就有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因此说戚继光吃不起鱼,几乎是个虚构故事,而且戚夫人的品行值得怀疑:王氏在晚年,把戚继光的积蓄都卷走回娘家去了,这直接导致了戚继光晚景凄凉。

张居正的心腹?

如果说戚继光后来官运亨通,仅凭丈人家的关系是不够的。他的后台是张居正。戚继光时代,文官集团最显赫的人物是张居正,他既是首辅,又是当时天子的老师。

围绕张居正,也可以索引出许多充满疑团的、与戚继光有关的事情。现在的人已经无从考证戚继光和张居正到底如何相识相知并结成非同寻常的关系了。戚继光所说的“海波平”的确是当时身为首辅的张居中布局中的一环,也正因如此,张居正的府邸也常常向戚继光敞开着,他需要听到边防的消息。1578年,张居正回故乡江陵守父丧。张居正居丧期间,戚继光每遇疑难之事,总是令传骑飞马直报江陵张居正府中。

严格地讲,他们的关系既有友谊的成分但并不只是友谊这样单纯,既有上下级的和谐,但并非只是上下级关系那样简单,毕竟戚继光每次给张居正写信都非常谦卑地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

那个时代的文人王世贞捅开了这张纸,王世贞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明言,夺了张居正的命的并不是区区痔疮,或者说,痔疮不过是表面的病症,真正的病因是由于他吃多了壮阳药,药性太过燥烈,又服用寒剂下火,因此发而为痔。他甚至说“(戚)时时购千金姬”送给张居正。王世贞与张居正很有点不对眼,他的记载可能有些添加成分,但王世贞和戚继光交好,不至于给朋友的头上扣屎盆子,而据另外一些笔记所载,戚继光在与倭寇作战中,更是多次将斩获的珠宝及春药等物秘献于张居正。

另一个文人沈德符根据自己在京城多年的见闻写了《万历野获编》,不仅认定张居正因滥服壮阳药耗竭元气而亡,还指出张居正所服之药为腽肭脐。腽肭脐,就是今天常见的高档滋补品海狗肾。以讹传讹,这个黑锅也被戚继光背上了。

但是,张居正身为首辅和太师,足以成为一棵荫庇戚继光事业的大树。

网络配图

英雄或平民刽子手?

在张居正的庇护之外,真正让戚继光的人生有了转机和亮色的,是抗击倭寇;而围绕戚继光的最大的争议,也是倭寇。

倭寇是16世纪令中国沿海居民闻之色变的恶魔的代名词。这些由日本人、朝鲜人和中国人组成的海盗,乘坐着长达一百尺、宽达三十尺、船壳厚达七寸的战船,从海上而来。先是走私,继而便发展到杀人越货,再后来则登陆于岸,攻城略地。

但随着时间的推演,倭寇一词所指的,不一定都是来自日本的海盗,在张廷玉所著《明史·第二百一十卷外国三》里就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即真正的日本海盗大概只占三成;而朝鲜正史《世宗实录》亦记载“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著倭服成党作乱”。也因如此,戚继光更被人视为“屠杀因为明朝海禁而被迫为盗的明朝平民”的刽子手。

今年年初,《中国国家地理》以《倭寇,一个王朝的谎言?》为题,认为“虽然戚继光打过99次胜仗,杀过成千上万的人,但查遍了史书,却没有找到戚继光杀过一个日本人的记录。他杀的都是中国人,但他却成了民族英雄,甚至有人说他比岳飞文天祥还伟大。其实戚继光杀的是中国沿海那些被海禁政策逼得走投无路而被迫起义的人,他们是海商、渔民,或者是从事与海上贸易相关产业的人。”这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事实真相如何,尚需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张居正死后,戚继光立即从壮年的辉煌落入晚年的凄凉。1588年1月,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他的墓志铭是“蜡日,鸡三号,将星殒矣”。

对这个复杂的人物,《明史》即说戚继光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人”,意思是戚继光的操行不如俞大猷,却比俞大猷更加果毅过人。他的一生中充满了“难于解释”的谜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帝开了个玩笑 结果竟然被宫女们捂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捂死小伙子,明朝差点被宫女勒死的皇帝,窒息和捂死的区别

    自古皇宫里是非就很多,宫女和皇帝更是故事不断。像宫女谋杀皇帝的案件也不少,例如十几个宫女趁嘉靖皇帝熟睡,差点将他勒死,幸运的是嘉靖没死,宫女们都被凌迟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历史事件中,皇帝确实被宫女们活活捂死了,但是宫女们却没事?这到底是个什么事件呢?东晋孝武帝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开明能干的皇帝,他在位

  • 刘备曾有机会统一三国 因一原因未能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如何统一天下,刘备没有统一三国的原因,为什么刘备没有统一天下

    刘备从刘璋那里得到益州后,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在汉中击败曹军后,刘备势力更进入了史上最巅峰。而在关羽北伐时,刘备有了唯一的统一三国的机会,只是……建安二十四年,击败曹军占据汉中的刘备在成都自立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网络配

  • 循迹清王陵 小毛孩康熙干掉大勇士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鳌拜我全都要,康熙除鳌拜的真实历史,康熙如何擒拿鳌拜

    清朝是以异族入主中原,更希望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别走蒙元的老路。为此,清朝在官制的设置上采取了更加集权的措施。清初,中央设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攻打宁远的时候,被明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击伤,半年后,突然死去。驾崩时,并没有留下遗诏由谁来即位,后来是八贝勒皇太极承袭了汗位。但他承袭

  • 上官婉儿伺候两位皇帝 风光三十年被一士兵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嫁给两位皇帝是谁,上官婉儿历史人物

    在唐代有两个奇女子,一个千秋女皇帝,一个是万世女宰相,都曾经对于改变古代女人地位有一定的帮助。千秋女皇帝自然是武则天,万世女宰相就是上官婉儿。上官仪因为废掉了武则天的诏书被杀,一家人都被连累,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和母亲就成为了奴隶。在母亲的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网络配图在上官婉儿十四岁那

  • 揭秘: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害岳飞的人有几个,和岳飞一起被害的都是谁,斗将历代名将岳飞

    导读:在人们心中岳飞就是一个民族英雄,但是迫于敌人所害,最后以身报国了。若要追溯岳飞的死因,小编总结了六条原因。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名将岳飞的死因缘由。一、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是罪魁祸首历史上的岳飞既是一个好学习、不扰民、得军心的人,也是一个不好色、不爱钱、不贪财的人。有人要送美女给他,被岳

  • 揭秘:刘备领导五虎将的非常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有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为啥会输,为什么刘备有五虎将也不能得天下,三国刘备的五虎上将有谁

    导读:熟知《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之所以在三国时期有自己的一片江山,主要得益于他身边的那群好兄弟。正是有了关羽,张飞等人的帮助,刘备才可以坐稳领导人的位置。此时小编有个疑问,为何五虎将心甘情愿追随刘备,刘备是怎样做好领导的。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光辉岁月,但刘备特殊之处就在于白手起家,不像曹操

  • 揭秘:历史上太后听政为何要“垂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对宣太后的评价,慈禧垂帘听政的太后,清朝垂帘听政的太后

    导读: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垂帘听政之始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因这四个字,连着一部丧权辱国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滥揽坤纲,中华民族也

  • 海瑞的另一面:逼五岁女儿饿死 薄情致妻妾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名气最大的三个直臣中,汉代的汲黯可爱,宋代的包拯可畏,明代的海瑞可叹。网络配图上回曾说到包公廉隅,令人凛凛,尚在人情之常;海瑞的性格,每有常情不能度者。当初海主事骂皇帝获罪,逮下锦衣卫狱,第一个上疏论救的,是户部司务何以尚。为这件事,何以尚挨了一百廷杖,也入诏狱,日夜拷问。若干年后,海瑞出任南京

  • 揭: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幕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秦始皇陨石事件真的吗,秦始皇陵墓有人看守吗

    导读:秦朝十二铜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物品,相传是因为秦始皇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所以下令收集兵器,打造了这十二个铜人,但是在后人的流传中,这些铜人神秘消失。那这些铜人身上有怎样的秘密呢?网络配图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

  • 萧何: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后勤部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何与刘邦的关系,萧何后人灭刘邦后人,刘邦56万联军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是刘邦的上司,沛丰县人。萧何是刘邦从起义之初到楚汉争霸直至西汉建立,一直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在项羽分封天下后,协助刘邦镇守汉中,为汉高祖刘邦最终战胜西楚霸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支持。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招募了楚汉第一军事天才,同时,萧何直接参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