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张廷玉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凉的晚景?

揭秘:张廷玉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凉的晚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78 更新时间:2024/2/4 11:09:46

提起清代的汉臣,就不得不提张廷玉

这位雍正的得力助手不仅为人处世堪称一流,更以杰出的能力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加封伯爵,成为一众汉臣的精神领袖。

然而,雍正朝红得发紫的张廷玉却在乾隆时代迅速湮没,最终在乾隆的打击中黯然离世。那么,德才兼备的张廷玉,为何落得如此凄凉的晚景呢?

一、德才兼备

雍正登基后,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班底,帝师张英的儿子张廷玉凭借缜密的思维与杰出的工作能力成功入选,成为了雍正团队的新成员。

进入雍正团队后,张廷玉先做了礼部尚书,又子承父业做了皇子们的老师,紧接着又先后做了翰林院掌院学士、监管翰林院、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和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务,算得上是官运亨通。

青云直上的背后,是张廷玉忘我的工作精神。

工作狂雍正常常一天处理海量公务,而负责拟旨工作的张廷玉则能够每当雍正口述完旨意后,即刻挥毫泼墨完成圣旨的撰写,迅速和严谨程度堪比同声传译。

等到雍正开始在西北用兵后,每日往来的公文更是堆得如小山一般。

为了协助雍正高效完成用兵作战的方略指导,张廷玉天天“无偿”加班,"日侍内值,自朝至暮,不敢退,间有待至一二鼓",加班加到怀疑人生依旧毫无怨言。

更难得的是,虽然张廷玉为雍正办了不少事,但他从来不居功,这般不争不抢又踏实肯干的作风瞬间赢得了雍正的无数好感。

在雍正眼里,就是张廷玉可谓"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二、配享太庙

张廷玉一门心思为雍正办事的忠诚,雍正都记在心里。

一有机会,雍正便恩赏这位跟着自己一路走来的肱股之臣。

雍正十一年,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金榜题名,

殿试时,雍正看着老伙计的儿子这么出息,开心地授予张若霭一甲三名探花,还特意令人提前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张廷玉。

哪知张廷玉听说后却大惊失色,他急忙进宫对雍正说:"三年大比,天下人才众多,官宦子弟不该占天下寒士之先",执意让雍正取消儿子的探花。

雍正听后非常感动,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

张廷玉不张扬的性格,让雍正与他的关系始终非常融洽。

有一次张廷玉回桐城探亲,临行前雍正专门赐给他玉如意,并祝福张廷玉一路顺风,事事如意。

几天后,雍正禁不住对张廷玉的思念,又专门给张廷玉写信说:"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亲近大臣中,只和你一天没有分离,我和你本是君臣,但情同密友"。

这让张廷玉非常感动,两人的关系不仅是上下级,更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更让张廷玉感动的还在后面,雍正去世前,专门留下遗诏,允许张廷玉配享太庙。在此之前,从未有过任何一位汉臣能获得这样的殊荣,这也成为了张廷玉最为重视的荣誉。

三、满汉平衡

水满则溢,物极必反。谨小慎微了一辈子的张廷玉不会想到,配享太庙终于成为了他晚年迈不过的坎。

雍正去世后,张廷玉与鄂尔泰同为辅政大臣。他们两人既帮助了初登大宝的乾隆迅速接管朝政,也让朝中的满汉势力达到微妙的平衡。

这样微妙的平衡一直保持了十年。

十年中,乾隆从一位青年天才成长为成熟帝王,对朝政的掌控能力与日俱益,乾隆君臣间的关系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即位初期,乾隆离不开的鄂尔泰和张廷玉的帮助,可等到乾隆羽翼渐丰时,鄂尔泰和张廷玉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巨大人脉,隐隐成为威胁乾隆君权的隐患。

正当乾隆担心两位重臣在朝中的势力时,偏巧赶上了鄂尔泰去世。

如此一来,原本满汉朝臣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了,独揽大权的张廷玉一下子成为了朝堂上最耀眼的光芒。

为了遏制汉臣,乾隆提拔了满洲亲贵讷亲接替鄂尔泰,并以"满汉同列,以满为尊"的名义,让讷亲排名在张廷玉之前。

这番神操作弄得讷亲本人都不好意思了,连忙上奏说自己何德何能,怎么敢位列三朝老臣的前面。

乾隆明白,张廷玉祖孙三代,侍值内廷,算得上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张廷玉本人更是资历高、人缘好。

若说张廷玉光是自己厉害也就罢了,偏偏他还有个厉害的亲家。

张廷玉的妻子姚氏,出身桐城巨族,张姚两家世代联姻,以至留下了"天下缙绅,张、姚二家占尽其二"的传说。

这般树大根深的三朝元老,自然不是讷亲这样的满洲新贵能够制衡的。

眼看着在张廷玉的带领下,朝中的汉臣势力有抬头之势,乾隆无奈之下,只得亲自出手对付张廷玉。

然而,张廷玉素来做事谨慎,乾隆始终抓不住他的把柄。正当乾隆一筹莫展时,张廷玉主动提出了退休申请。

若是真能如张廷玉的请求退休,或许会是一番君安臣乐的结局,但乾隆并不放心。

乾隆首先拿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说事,不同意张廷玉的退休报告。张廷玉再三上书后,最终被乾隆以此为借口削去了伯爵和配享太庙的资格,黯然退出了清代官场。

受此打击,张廷玉的身体状况极剧恶化,于乾隆二十年病逝于桐城老家。一代重臣,晚年竟落魄如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孝平皇后:西汉最后一名皇后,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投火自焚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平帝刘衎的孝平皇后王氏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哀帝去世后无子,王莽出山,他扶植刘兴之子刘箕子为帝王,改名刘衎,是为平帝。为了扶植自己的势力,他将自己年仅十三岁的长女王氏嫁给了箕子,来巩固自己的势力。王氏就这样成为了西汉的最后一位皇后。王氏,王莽与妻子王静烟所生的长女,

  • 王莽的结发妻子王静烟,她的孩子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新帝王莽皇后王静烟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熊熊烈火中以身殉汉的刘衎皇后王氏,她是王莽的女儿,尽管父亲篡汉自立是历史的叛臣,但王氏却对汉十分忠贞。可能王氏这行善良真诚地品格应该是遗传了母亲王静烟吧,那咱今天就来说说王氏的母亲——新帝王莽皇后王静烟。王静烟,宜春侯王咸的女

  • 珍妃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 珍妃真的很可怜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珍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借口带走珍妃不便,留下恐其惹出是非,有辱皇家颜面,便将其投井杀害,年仅24岁。初听到这个故事,感叹慈禧可真够残忍的,可怜珍妃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大部分人也一直认为,珍妃是一个因为帮助光绪变法而遭到慈禧憎恨,最

  • 汉明帝的明德皇后马氏,她为东汉初期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明帝的明德皇后马氏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明德皇后马氏,是明帝刘庄的妻子。为什么这次没有向往常一样用姓氏称呼这位皇后而用了谥号呢?是因为若我说“马皇后”那大家必然先想到的是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马秀英了,您可别急,秀英皇后的功绩咱留在明朝说。也该姓马的皇后都不孬!咱今

  • 汉明帝刘庄的贾贵人生下了皇子,为什么一直是贵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明帝刘庄的妃子贾贵人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明章盛世”下功不可没的明德皇后马氏,马后德行品质,可称得上是一代贤后。不过可惜马后并无所出,明帝心疼马氏,过继刘炟给她。帝王无情,他却从没有考虑刘炟生母贾贵人母子分离的悲伤。那咱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明明生下儿子,却一点殊荣都

  • 慈禧西逃如此紧急 慈禧为什么还不忘记淹死珍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慈禧和珍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光绪及宫中妃嫔等逃往西安,临行前命领班太监崔玉贵,将24岁的珍妃推入井中。这位光绪最宠幸的皇妃,就此年纪轻轻香消玉殒。为何这么紧急的时候,慈禧还不忘淹死珍妃呢?慈禧给出的理

  • 东汉桓帝的皇后窦妙,她是如何弄权干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窦妙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恒皇后窦氏是西汉有名的外戚弄权者,幸好后来武帝英明,她才退居二线,不再弄权前朝。而殊不知,仅仅二百年后,她的本家窦氏又出了一位想她一样的皇后窦氏,而这位窦氏给东汉带来的灾难,可是远远大于她的!窦氏,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的

  • 汉章帝刘炟的梁贵人,她在后宫中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章帝刘炟的妃子梁贵人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窦氏盛宠于章帝后宫数十年,碾压和残害了无数佳丽。这里面最冤屈的,当属赔了儿子又丧命的贵人梁氏。梁氏,出身名门,爷爷是开国元勋梁统。父亲梁竦又是有名的才子。梁氏出生在优裕的家庭中,自然收到良好的教育。可好景不长,她幼年时遭遇了

  • 慈禧只是处死一个太监 光绪为什么好几天吃不下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光绪和太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太监,在古代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变得和常人不太一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太监,也是人们最不屑于去关注的人群。但是,历史上还真有那么几个太监,让人印象深刻。寇连材,直隶昌平州人,十五岁进宫,是慈禧太后的梳

  • 抄诗抄成状元,揭秘龙汝言大起大落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莫泊桑的经典作品《项链》,揭露了19世纪资本时代小资产阶级贪慕虚荣的嘴脸。故事里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原本衣食无忧,却因为一串假项链,就轻易葬送了后半生的幸福。天时有令,命运无常。长路漫漫,载着希望与未来的马车,往往会被一粒石子改变了方向。无独有偶,19世纪时值清朝的嘉庆年间,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