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真是因为吴太子和晁错?

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真是因为吴太子和晁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7 更新时间:2023/12/14 4:54:3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掀起了一次足以毁灭任何王朝的农民起义。倘若秦朝没有推行绝对的郡县制,在远离咸阳的边远之地设立亲王封国,让国王与诸侯们去镇守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么陈胜吴广也掀不起这么大的风浪,赵高也不可能只控制了一个朝廷,就控制住了整个国家。亲王封国在外震慑谋逆之民,在内震慑奸邪之臣,是维护皇权的重要力量。

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所以想大封同姓,借以稳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刘姓皇权。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的儿子大多年少,不可能指望他们去镇守一方。刘邦钦点了两个非嫡系的“庶孽”做大国之王:他的私生子刘肥成为齐王,在讨灭诸吕之乱巩固刘氏江山时,刘肥的几个儿子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亲哥哥的儿子刘濞成为吴王,在汉景帝时期发动了七国之乱,叛乱的战火绵延到半个中国。

两个最大的亲王封国,一个在危难时刻拯救了刘氏的江山,一个在天下太平之时发动了逆谋,刚好体现了亲王封国好与坏的两个极端。

幸运的封王

刘濞能成为大国之王实属幸运,如果刘邦在封他为王前见过他的面,必定不会将他分封在吴国。

刘邦亲自带兵讨灭淮南王英布的叛乱后,认为吴国人彪悍轻浮,且地势上靠近百越,不设立强势的国王无法镇服。

但是刘邦的儿子中没有合适的人选,而他的亲哥哥代王刘仲,在匈奴入侵时弃国而逃,因此被削去王爵。他认为立刘仲之子沛侯刘濞为吴王,让刘仲的后代继续享有王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濞被封为吴王,以会稽为首都,国土有三个郡共五十三座城池。刘邦将刘濞招来相面,认为他为人刚强而不能忍,一定不会做一个顺臣。虽然内心后悔,但君无戏言,刘濞已经受封。刘邦对他说:“你的面相是一个叛乱之王。”然后抚着他的背说:“汉立五十年时,东南方会发生叛乱,难道会是你吗?你要记住,天下都是一家,都性刘,一定不要有谋反的心思!”刘濞顿首曰:“不敢!”

此时刘濞才20岁。

子之

汉惠帝、高皇后统治之时,刘濞还算老实,在诸吕之乱刘氏皇权岌岌可危时,吴国也没有什么动作,一直都在政治方面默默无闻。由于沿海,吴国靠煮盐而国强民富,属于一个闷声发大财的国家。

汉文帝在位时,某年吴国太子进京朝见皇帝,文帝让吴太子与皇太子刘(后来的汉景帝)一起玩耍。吴太子为人骄纵,与皇太子下围棋时争论棋路,态度不恭敬,皇太子一怒之下用棋盘砸向吴太子的头,吴太子当场死去。

朝廷安排马车将吴太子的尸体运送回吴国,刘濞恼怒地说道:“天下同宗,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运回我吴国!”于是将丧车遣回长安,吴太子最终在长安下葬。

当时诸侯王都要在春秋两季朝见皇帝,称之为“朝请”。刘濞怨恨文帝与皇太子,从此称疾不朝。朝廷知道刘濞是因为吴太子的缘故,吴国每次派使者来京师,都会被抓进监狱中验问:“吴王为何不朝?”刘濞也愈加恐惧,开始有了谋反的念头。

后来刘濞又派人替自己“秋请”,文帝责问使者,使者说:“察见渊中鱼不详,吴王确实是因太子的缘故而称病不朝。之前来的使者都被囚禁系问,吴王惶恐,怕被诛杀。只希望皇帝能给他重新开始的机会。”

于是文帝赐给刘濞几案与拐杖,示意其年老,不用入朝。刘濞谋反的念头也搁置了下来。

吴国强大的国力与统聚的人心

吴国从汉惠帝、高皇后统治开始,就以煮盐为利,还招来一群亡命之徒偷偷铸钱。

汉文帝五年,文帝将铸钱权下放到全国所有人,吴国就依靠自己境内的铜山大量铸钱。当时“吴、邓(文帝宠臣邓通)钱流天下”,可见吴国在此政策中获利了多少。

吴国又开始招来更多的亡命之徒,靠煮盐、铸钱实现了国强民富。当其他郡县、封国的官吏来追捕这些亡命之徒时,吴国公然制止,不将这些人交出去。由于国家富有,吴国不在国内征税;吴国人要被中央征调,吴国就用国库在外买劳动力,替换这些人;刘濞每年都拜访国内贤才,大肆赏赐平民百姓,很得人心。

“清君侧”

汉文帝死后,当初打死吴太子的汉景帝即位。晁错在文帝时期担任太子家令一职,即是太子府的管家,景帝即位后,晁错是其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晁错建议景帝削藩,首要目标就是蛮横的吴国。吴王刘濞已经62岁,长达20余年没入朝,晁错称吴国是:削之必反,不削亦反。让吴国早点叛乱,主动权在朝廷,对国家危害更小。

晁错先削了楚国、赵国、胶西国的封地,刘濞惶恐不安,知道灾祸将要降临到自己头上。他害怕削地没有尽头,吴国将不复存在,于是联合以勇猛闻名的胶西王刘卬,约定到时一起谋反。

削吴国会稽、豫章两郡的诏书一到吴廷,刘濞当即起兵谋反,口号是:清君侧,诛灭奸臣晁错。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济北国、济南国、齐国也一同相应,叛乱的战火在崤山以东燃烧起来。(济北国因为其国相的缘故起兵失败,所以是七国之乱而非八国之乱)

刘濞对吴国人说:“寡人62岁,自己担任军中主帅之职;少子14岁,亲自上阵杀敌。国内15到65的男子都要参军!”

吴国纠集未经训练的“白徒”20万人发动叛乱,汉廷以周亚夫为大将,率三十六位将军平叛,仅仅三月就打败了吴国。刘濞逃到东越,尚有万人之众,汉廷买通东越国君,令其杀死刘濞。

刘濞真是因为吴太子和晁错的缘故最终叛乱的吗?

景帝杀吴太子之事已经过去了20多年,刘濞也20多年不再朝见天子,在这一点上,文帝体谅并原谅了他。

收纳并保护天下亡命之徒,明显是在与汉廷作对。周亚夫从长安赶往荥阳平乱时,赵涉对他说:“吴王收纳天下亡命之徒已经数十年了,将军此行必定会遇到他派来的刺客,不如绕路从武关去荥阳。”周亚夫多花三天行程赶到荥阳,派人在殽山、渑水一代搜查,果然抓到了不少吴国派来的伏兵。

贾谊也对汉文帝上书说:“吴王收纳天下亡命之徒,吴王就算不用这些人谋逆,也要让这些人中出现荆轲、专诸那样的刺客。”

收纳天下亡命之徒,不让其他郡国的官吏到国境搜捕,此举不只是为了让他们帮忙煮盐铸钱,更是为了让他们在争夺权力的事情上为自己卖命。

刘濞难道只是在吴太子被杀之后收纳这些人的吗?从汉惠帝时他就开始收留他们了,刘濞用利益与保护引诱他们来吴国,他们用奸邪的思想误导刘濞,这就叫老鼠成群,互相引诱。所以吴太子被杀只是让刘濞开始策划谋反,晁错削藩只是让刘濞发动蓄谋已久的反谋,这些只是让他谋反的直接原因与引爆炸弹的导火索;而跟本原因就是:刘濞被利益吸引而走上歪门邪道,又在这些亡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险自身于泥潭之中而不自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处则行善道,与亡命之徒处,则会走上亡命之路。择群察友,不可不察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宣帝的成就真的不弱于汉武帝吗 汉宣帝的成就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宣帝成就,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多数人对汉朝的印象都是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的争夺天下,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位面之子汉光武帝的开挂人生等等。但又有几个人知道把汉朝推向真正巅峰的汉宣帝刘病已?这个出生犹如囚徒一样的皇帝,把汉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水平,在军事上他设置了西

  • 关羽一万水军出在什么地方 关羽真的有一万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水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先来说一下关羽一万水军的出处,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刘备为了拉拢孙权共同对付曹操,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诸葛亮到达东吴后,孙权对刘备的实力产生了怀疑,诸葛亮对孙权说:“刘备收容战败的散兵,加上关羽统帅的水军共有精兵一万人左右,刘琦在江夏另外还有一万

  • 万贞儿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吗?她为什么对后宫嫔妃手段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万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古代专宠于后宫的妃子很多,但像明宪宗朱见深与贵妃万贞儿这样奇葩的却很少见,从史料记载来看,朱见深后宫嫔妃并不算少,然而他偏偏就对大了自己足足十七岁的万贞儿情有独钟,可惜的是由于儿子早夭,两人并未留下爱情的结晶。按常理,如

  • 晋武帝司马炎要选择司马衷当接班人,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晋武帝司马炎要选择司马衷当接班人,是什么用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中国历史上那些结束战乱、恢复一统的王朝,存在一个奇怪的共同点:都不会太长命,比如秦、隋、西晋。不过,秦、隋两朝虽昙花一现,但它们在政权架构、组织形式、法规制度、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客观上成了下一代王朝的宝贵遗产,在此

  • 刘贺有哪些优势?霍光为什么要扶持他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废帝刘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汉废帝刘贺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帝,在位仅27天的他根据《汉书》记载却犯下了多达一千多宗罪状,那么如此荒唐的一位帝王,到底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这便牵扯到了当时的权臣霍光。西汉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

  • 汉献帝作为汉朝最后一个皇帝 汉献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刘协,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协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悲催,一生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刘协的傀儡生涯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嫡次子,母亲是王美人。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汉少帝刘辩成为了东汉的皇帝,刘协则被封为渤海王,后来改封为陈留王。后来,何进为诛杀十常侍,引董卓

  • 前半生幸福无比的孝康敬皇后张氏,为什么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孝康敬皇后张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却仍有不足。作为历史上唯一遵循“一夫一妻制”帝后,明孝宗不仅一生张皇后的宠爱简直无以复加,可

  • 徽钦二宗被俘后惨遭侮辱,明英宗被俘后为何会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皇权社会,不论对于国家还是皇帝本人来说,皇帝被俘都是一件极为屈辱的事情,而宋朝的“靖康之耻”和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便是其中的反面教材。不过,同样是皇帝被俘,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在金国饱受侮辱,终其一生也没能南返,而

  • 朱棣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死后导致儿子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中,朱棣击败了建文帝,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登基后的朱棣虽然没有了“削藩”的麻烦,却又开始为皇位继承人的事发愁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储君人选要说朱棣也实在是不容易,在皇位继承人上,他的选项太少了。朱棣一共只有3个成年的儿子,其中,按照

  • 霍光去世后 霍光家族为什么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霍光被灭族,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皇帝一直以来都被尊称为九五之尊,权力大到可以掌控所有人的生死,但是这个皇帝究竟好不好当呢?看完你就知道其实皇帝也有无奈的时候。话说年过六十的汉武帝,知道自己不可能长生不老,他最担心的就是大汉政权的延续。本来,他已经册立了嫡长子刘据当太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