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起兵之初的两位贵人分别是谁?他们贡献有多大?

曹操起兵之初的两位贵人分别是谁?他们贡献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81 更新时间:2024/1/15 12:37:21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这就是汉少帝。对此,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入都城,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都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率领大军进入东汉都城,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

对此,在笔者看来,董卓祸乱朝政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天下英雄豪杰的声讨。其中,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市)。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对于曹操来说,起兵之初的实力是比较有限的。比如曹操虽然有曹氏和夏侯氏将领的支持,但是,和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袁术比起来,这显然不算什么。不过,在两位贵人的帮助下,曹操不仅获得了一支数千人的兵马,更拥有了兖州这一立足之地,这成为曹操得以崛起的重要基础。那么,问题来了,曹操起兵之初的两位贵人,分别是谁呢?

一方面,就卫兹来说。卫兹(?-190年),字子许(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将卫兹的名字称之为卫弘,应该属于误记的情况),陈留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一带)人。对于卫兹来说,是陈留郡的人士。而在公元189年,曹操正是来到陈留郡之后,才起兵反对董卓的。

根据《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裴注:世语曰: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

公元189年,曹操来到陈留郡后,卫兹散尽家财,从而资助曹操起兵。正是在卫兹的资助下,曹操获得了一支5000人的兵马。虽然5000人并不多,但是,在东汉末年,这已经是曹操能够逐鹿中原的基础了,好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如刘备、孙坚等诸侯起兵之初,也只有数千人马。

根据陈寿在《三国志·卫臻传》中的记载: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在曹操来到陈留郡后,卫兹就表示“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对此,曹操也感到奇怪,于是就和卫兹交谈起来。正所谓志同意合,这两个人就在一起商议大事,比如如何起兵讨伐董卓等。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卫兹不幸阵亡。在荥阳之战中,卫兹不幸战死沙场。此战之后,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围困董卓,虽然曹操一心讨伐董卓,不过,关东诸将不肯听从,也即不拿曹操当回事。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这意味着讨伐董卓的联军至此解散。在此背景下,曹操当时的情况,无疑是比较尴尬的,也即自己无法继续进攻董卓,从而匡扶汉室,也没有足够的地盘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当然,在这个关键时刻,曹操得到另外一位贵人,也即鲍信的帮助,这可谓曹操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鲍信(151年-192年),字允诚,泰山平阳(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人。鲍信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宽厚爱人,沉着刚毅有谋略。中平元年(184年),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鲍信招募了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兵变。鲍信知道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劝袁绍袭杀董卓,但袁绍畏惧董卓而没有行动。初平元年(190年),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通告天下讨伐董卓。曹操也于此年十二月在己吾起兵。鲍信于是以济北相身份与其弟鲍韬起兵响应曹操。当然,讨伐董卓的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中,曹操因为荥阳之战被董卓麾下大将徐荣击败,可谓元气大伤。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鲍信劝阻。但是,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结果兵败被杀。在兖州刺史刘岱阵亡之后,鲍信便与州吏万潜等人到达东郡迎接曹操担任兖州牧。对于鲍信来说,本身就是兖州人士,在他的帮助之下,曹操得以顺理成章地入主兖州。对于曹操来说,兖州可谓天上掉馅饼,这意味着曹操终于获得了一个州的地盘。要知道的是,刘备所建立的蜀汉,只有益州这一个州的地盘,这还是刘备历经数年才夺取的,现在曹操则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兖州。因此,这里面牵线搭桥的鲍信,自然可以说是曹操的贵人和恩人了。

当然,仅仅是这些功劳的话,我们还不能说鲍信的贡献要超过了卫兹。但是,接下来,鲍信则是为曹操付出了性命。对于原先的兖州刺史刘岱,是被黄巾军击杀的。对此,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于是设奇兵在寿张迎击黄巾军,曹操与鲍信先到达战场,而步兵未到。这时候敌人已经遇见曹操,于是开战。在这场战役中,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鲍信自己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后来大军赶到,勉强打败了黄巾军。由此,如果不是鲍信舍命相救,曹操很可能在公元192年就丢掉性命了。

在鲍信的激励之下,曹操再度出击,大破黄巾军,同年冬天迫降黄巾三十余万,这不仅意味着曹操平定了兖州之地,还让曹操得以组建了精锐的青州兵。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一支精锐的青州兵,加上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兖州,成为曹操和袁绍、袁术、吕布、刘备、刘表等诸侯较量的基础。此外,鲍信阵亡之后,原本跟随鲍信的于禁等将领,最终为曹操所用,这同样增强了曹魏的武将实力。综上,在东汉末年,也即曹操起兵之初,鲍信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在鲍信、卫兹的帮助下,曹操成为割据兖州的诸侯,并最终一统北方中原,建立了三国之中最强大的曹魏。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真是因为吴太子和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掀起了一次足以毁灭任何王朝的农民起义。倘若秦朝没有推行绝对的郡县制,在远离咸阳的边远之地设立亲王封国,让国王与诸侯们去镇守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么陈胜吴广也掀不起这么大

  • 汉宣帝的成就真的不弱于汉武帝吗 汉宣帝的成就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宣帝成就,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多数人对汉朝的印象都是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的争夺天下,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位面之子汉光武帝的开挂人生等等。但又有几个人知道把汉朝推向真正巅峰的汉宣帝刘病已?这个出生犹如囚徒一样的皇帝,把汉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水平,在军事上他设置了西

  • 关羽一万水军出在什么地方 关羽真的有一万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水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先来说一下关羽一万水军的出处,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刘备为了拉拢孙权共同对付曹操,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诸葛亮到达东吴后,孙权对刘备的实力产生了怀疑,诸葛亮对孙权说:“刘备收容战败的散兵,加上关羽统帅的水军共有精兵一万人左右,刘琦在江夏另外还有一万

  • 万贞儿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吗?她为什么对后宫嫔妃手段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万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古代专宠于后宫的妃子很多,但像明宪宗朱见深与贵妃万贞儿这样奇葩的却很少见,从史料记载来看,朱见深后宫嫔妃并不算少,然而他偏偏就对大了自己足足十七岁的万贞儿情有独钟,可惜的是由于儿子早夭,两人并未留下爱情的结晶。按常理,如

  • 晋武帝司马炎要选择司马衷当接班人,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晋武帝司马炎要选择司马衷当接班人,是什么用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中国历史上那些结束战乱、恢复一统的王朝,存在一个奇怪的共同点:都不会太长命,比如秦、隋、西晋。不过,秦、隋两朝虽昙花一现,但它们在政权架构、组织形式、法规制度、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客观上成了下一代王朝的宝贵遗产,在此

  • 刘贺有哪些优势?霍光为什么要扶持他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废帝刘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汉废帝刘贺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帝,在位仅27天的他根据《汉书》记载却犯下了多达一千多宗罪状,那么如此荒唐的一位帝王,到底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这便牵扯到了当时的权臣霍光。西汉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

  • 汉献帝作为汉朝最后一个皇帝 汉献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刘协,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协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悲催,一生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刘协的傀儡生涯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嫡次子,母亲是王美人。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汉少帝刘辩成为了东汉的皇帝,刘协则被封为渤海王,后来改封为陈留王。后来,何进为诛杀十常侍,引董卓

  • 前半生幸福无比的孝康敬皇后张氏,为什么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孝康敬皇后张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却仍有不足。作为历史上唯一遵循“一夫一妻制”帝后,明孝宗不仅一生张皇后的宠爱简直无以复加,可

  • 徽钦二宗被俘后惨遭侮辱,明英宗被俘后为何会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皇权社会,不论对于国家还是皇帝本人来说,皇帝被俘都是一件极为屈辱的事情,而宋朝的“靖康之耻”和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便是其中的反面教材。不过,同样是皇帝被俘,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在金国饱受侮辱,终其一生也没能南返,而

  • 朱棣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死后导致儿子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中,朱棣击败了建文帝,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登基后的朱棣虽然没有了“削藩”的麻烦,却又开始为皇位继承人的事发愁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储君人选要说朱棣也实在是不容易,在皇位继承人上,他的选项太少了。朱棣一共只有3个成年的儿子,其中,按照